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头条]何滔的随笔《业余爱好的彷徨》

业余爱好的彷徨  

爱好书法从小学始。孩提的兴趣成为终生的爱好,进而转化成一种情怀,这不仅仅是一种寄托一种快乐。然而,当年过天命之后,这种寄托和快乐蓦然跌入失落的彷徨——多年的灯下临池只停留在书法外缘的隔岸起舞,一直持守的书法情怀竟然是一种写字而已,并未踏进书法的门槛。这种源自审美眼界和认识能力的自我否定,让数十年的心血涌入茫然大海,继而是久久的雌伏不甘。  
爱物可弃,情怀即是融入血液的分子难舍难离,亵渎情怀岂不是枉到人间一回!梦醒惊出一身冷汗,接下来的是亡羊补牢的求师问道,一切归零从头越。从摹到临,从点到线,从法到理,从字法到章法,从师古到出新,数载寒冬冽,渐有点滴收益,在技法渐进的同时,也悟出了些许道理: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浓缩的符号,技法、文化和精神缺一不可,会古通今,人书合一,非业余爱好所能参悟,须经专业导师引领,通过学、修、养、化等文化性的终生坚守方有所成。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敬畏方敬业,妄行不可为;平台非自有,虚名未可求。 
业余爱好不可挑战别人的专业!所谓专业,就是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达到业余爱好无法企及的高度。书法是一门专业,非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既含技艺又具思想,有点线的技术要求,更有空间的艺术标准,是文化艺术。任何一项专业,其每一单项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能碾压对方,靠的是开阔的专业眼界和长期的专业训练,是业余选手无法想象的历程。人们往往看到的是成功者的光环,未曾知晓成功背后的艰辛。中书协导师刘洪洋先生曾在授课时坦言:“世上名人,都是苦人”,个中滋味可见一斑。轻视甚至藐视专业,只能说明你还在门外,入门了,你就知轻重、懂敬畏,“敬”是对书法的一种姿态。这如同驾车一样,新手横冲直闯,老司机谨小慎微;书法界有一句俚语:学习书法,“新三年世无能敌,后三年寸步难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十年前,在黄石建市60年之际,我有幸加盟“六人书展”,持续多年的“自命不凡”直到几年前戛然而止。自此,愧疚、胆怯和无地自容一直萦绕至今。此后,每每阅读当年的作品,一种莫名的羞耻和卑微点激着自尊,鞭策自己只争朝夕地甩掉“业余选手”的帽子,继而生发加盟书展并得“书法家”热捧的内省:莫将媒体的工作岗位平台当作个人的业余爱好平台,莫将平台的影响高度当作个人爱好的专业高度,莫将狭隘的虚名欲望当作情怀的纯真愿望。梦里依稀未知梦,醒来方辨是与非。专业书家的友情邀约,得以在滥竽充数中尽享五位书家的荣光,现在想来时生后怕,似乎觉得,总有行内人在身后指指点点,传来无声的讥讽和私语。艺术的水准不以主观的色彩虚高或降低它的层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主观的感觉里,平台就起副作用;当平台的副作用循环放大,忘乎所以就乘机而入,你平台的影响即是你的影响,你平台的高度即是你作品的高度,一些望不可及的事情瞬间变得理所当然。这种逻辑下的结果必然是自欺欺人,欺到最后,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如同文章一样,当你拥有平台之后,不是你的文章有多好,而是你的地位有多高,影响有多大,关注度有多广,你的文章自然是应发尽发了。而一般常理,人知名,首先要靠作品说话,你的作品让人知道了你,认识了你;你成功了,你的作品就会跟着你的名气走,这就是名人效应。靠平台说话,则是影响力烘托了你的作品,至于作品的含金量在此不计。平台提升了你的高度,地位促成了你的影响,但你的作品拔高不了你的专业水平,一旦离开了平台,一旦褪去了光环,你的作品跟你的人一样销声匿迹,到头来成为别人的玩偶和笑料。而那些靠作品说话的虔诚者,经年跋涉,潜心浸润,最后收获的远不是多发几篇作品那么肤浅。精神人格与外在无关,是发自内在的温润的光芒!  

邻县有一位以驾驶为业的老师傅,为领导服务多年,灵活而稳健,车行道上从来是忙而不慌,每到赶时间又恰遇红灯时,不论领导怎么催促,他总是屏声静气地回以那句台词:“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台词道出了他对这份职业专业的敬畏,难怪在他几十年的驾龄里,从未出现哪怕是极轻微的事故。有敬畏之心方有敬业之举,司驾逾久,逾能体悟到安全行驶的含义。  
驾驶关乎安全,书法更甚于此,在没有弄明白之前,自己玩玩可以,将之展示于人传播于众,博取瞬间的“沾沾自喜”,恰是卑微灵魂的一次展露!  
中国古人把人的职业进阶分成七个层级,即“奴、徒、工、匠、师、家、圣”。其中,“奴”是一种被动接受监督的作业者,处在最低层;“徒”是一个能力不足但愿意学习的人;“工”是老老实实的工作者;“匠”为本专业的精通者,普通人的职业天花板;“师”则是掌握了规律又能授业于人的人;“家”为业内顶尖人物,有理想有鲜明个性者;“圣”,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且影响深远之人。几千年来,尤其是自晋以后,杰出书家辈出,群星璀璨,但能称之为“书圣”者仅王羲之一人而已,即使是行草技法空前绝后的米芾,也只落个“襄阳米颠”的雅号,绝大部分书家仍停留在“师”的层面。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一些行内事在我们局外人看来,是猪八戒吃人参果食不知味。对于书法专业,入门为“匠”,出门为“师”,必经“无我——有我——是我”三个阶段的磨砺,没有个十年板凳冷、数载寂寞寒,是不可能有点摸样的,多少文人墨客终其一生的临池不缀,仍然徘徊在“匠”的层面,远不到“家”的程度,正如诗人书家吴丈蜀所言的那样:“须冶千碑方创体,能藏万卷始言家”。至于自称或人称“书法家”,不过是宽人宽己的精神慰藉,到头来无非是个“写字匠”罢了。至于自己当年加盟书展的水平,只不过是“徒”的映射。在专业领域里,很难想象连构图都不会的人,敢玩摄影!连语句都不顺的人,敢搞文学!连汉字都不端的人,敢写书法!连技术都不精的人,敢弄艺术!在这里,无知是无畏最好的注脚。  
  

对于聪明人的褒扬,人们惯用“无师自通”、“触类旁通”、“业精于勤”等等成语。在我看来,这几个词似乎在书法专业行不通。“无师自通”是书法的伪命题。书法的文化属性要求必须师古,师古化古有其严格的技术要求和笔墨传承,“无师自通”的结果必定是“业余爱好”。业余自学可以把字写好,成为书家那可难及,毕竟字非书法,用书法行内话说,“业余学习等于自杀”。“触类旁通”的适用仅在于掌握了书法的法和理的前提下,一种书体对另一种书体的融会。即使你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极强的知识和技能优势,甚至是拔尖人才,也很难运用类推,将你的专业优势复制到书法上来。书法不仅是技能,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诗性艺术的象征。每一项专业都有其不同的语境,语境不同,就是相邻相近专业也绝然有异。世上有天才,而通才不常有。时下某些书法个展,不是大作家就是某领域名流,堂而皇之地上头条亮电视出专辑,那不是行为艺术就是自娱自乐而已,连“名人书法”都算不上,不必当真。“业精于勤”同样有前提条件,这个前提就是专业方向正确,专业方法准确。没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引领,就没有“业精于勤”的正向效应,否则,用力越勤,错误的方向就越远。学习书法,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对了,没有恒久的勤奋同样白费。只有方向方法对了,用心用力到了,才能时间换进步,梦想变现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精力有强弱,慧根有短长。在专业面前,我等凡人不可乱吃,更不能通吃,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扬长避短,潜心耕耘,方能有所收益,进而立于不败之地。  
每一个行业从来没有好走的路,每一个专业从来没有好开的门,唯一的捷径,就是孜孜以求地把业余爱好变成专业。  
                  (2021年4月15日)

何滔,湖北黄冈人,从革命老区阳新县走出来的公务员,当过老师,干过乡丁,做过县官,跑过记者;热爱文学,挚爱书法,喜欢摄影;先后在阳新县委、黄石日报、黄石市广电局、黄石市文化新闻广电局工作,现供职于黄石市人民政协;高级编辑,中国报业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石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朱宇华书法作品欣赏
【群季俊秀】黄石青年印人五四微展
这样的书法,懂不懂都会叫好!
微头条
河南书法家宋永辉新近书法作品
被网友誉为最有韵味的美女书法家苏泽立,字迹清秀,让你书法超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