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育儿公社|人前教子对对碰

欢迎来到清华妈妈打造的育儿公社~

 

月亮/整理

中国有句古话,“人前教子、背后教妻”,认为孩子一旦犯了错误,无论在哪里,父母应该马上教育。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遵循,又该从中反思些什么呢?某天,“文话童心”2群的群友抛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熨斗 过年时候,我家孩子失手弄疼了亲戚家的孩子,人家都哭了。让她道歉,她就不开口。倒不是理直气壮那种,就是有点不好意思、不想说话。结果最后我们还是一再坚持必须道歉才算完事,把她也弄哭了。当时亲戚都劝说孩子不是故意的,大过年的别说孩子了。

那么,到底该不该坚持当面道歉,人前教子是必须的吗?群友们展开了讨论。

A
@孙祎泽 要教育,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结果。
B
@核桃妈 教子不当人吧。
A
@熨斗12G大兴 这种小事还是要现场解决,尤其是低龄的孩子,对于间隔较长的因果是不容易建立关联的。比如ta头天犯错误,你当时放过去,第二天跟ta说个透彻。ta甚至都记不清头一天发生了啥了,尤其是小事。
B
@核桃妈 岁数大的觉得过了,可能不是觉得孩子不该道歉,而是觉得这种方法可能会给孩子心理有其他的影响。可以观察一下,这种激烈教育的真实效果。我觉得老人们的教育方式也不一定都过时,还是有智慧的。

是的,必须承认,中国式家庭带娃模式中,老人的介入程度和教育方式多少都会对隔代的孩子造成一些或积极或负面的影响。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家庭的老人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A
@熨斗12G大兴 我家老人把孩子拉走就开始哄,一边哄一边说没事,咱不是故意的。我是孩子的第一责任监护人,这种时候我必须纠正,哪怕是得罪老人。
@孙祎泽 如果是我可能也不会顺着老人,哪怕是当时得罪了。

这位发起话题的爸爸还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老人、父母在孩子摔倒之后比划打桌子、打地,责怪桌子不好,地不好,所以他认为他提出的要教育,并非针对“老人”这个群体,而是针对这种不敢担当的现实状况。

@都都妈 人前教子确实是一门学问,楼上两位发言的,一个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长远影响,一个在意的是孩子的是非观念和责任担当,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没有对错。我也同意要适时教育,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认错这事就过去了,今后遇到类似问题,也会本能去逃避责任。但是,孩子有自尊心,尤其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换做我们是被要求道歉的孩子,也可能会当时认了错但是心里不服气,甚至怨恨另外一个当事人,进而讨厌社交。

于是,群里开始转而探讨,人前教子确实不是对错问题,而是方式方法问题,有没有既能起到教育效果,又能不让孩子太受伤害的处理办法呢?

 

@核桃妈 不要把是非观教育搞得鸡飞狗跳,这种激烈的戏剧性的教育方式可能会让人更情绪化。
@都都妈 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家长们一起反思,教育孩子的时候,尤其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经常“无名火”一上来,家长先管不住自己了,这样真心不好。

可不是,新闻里曾经报道过,有虎妈当着老师同学面批评教育孩子,言辞过重、情绪激烈,导致本身就内向的孩子因为受不了、想不开而走了极端。

@孙祎泽 如果先单独拉到一边跟孩子沟通,然后孩子情绪好接受以后再道歉呢?
@熨斗 我也并非狼爸作风,不是那种大喊大叫逼着孩子给人道歉的家长,等她给人道歉情绪稳定之后,我又给她复盘了一遍,哪对哪错,并当众表扬她最终鼓起勇气道歉的行为。同时,我跟媳妇都是温和地坚持,必须给姐姐道歉,因为姐姐陪你玩的时候那么照顾你,你把人家咬了,而且咬得很疼,所以应该道歉。

小编要给这位温和坚持的爸爸以及步调一致的妈妈点个赞,原生家庭的教育,父母齐心、观点一致太重要。后来据说事情解决得还算顺利,孩子从老人怀里出来之后,没过几分钟就破涕为笑跟姐姐玩去了。

@阳阳妈 围观了整个聊天对对碰过程之后,发来了一段精辟的总结发言:我觉得适时教育没错,但还是应该有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为什么一贯明理的孩子这会儿突然蛮不讲理了。大人的视角很容易带有主观意识,且受现场氛围的影响,容易忽略一些细枝末节,而这个恰恰是孩子情绪反常的关键。这个时候,当众制止,平息的是大人的情绪,孩子反而易受惊吓。我个人的意见倾向于短平快处理,先安抚对方,再赶紧把孩子拉到一边,抱在怀里,温柔地问他:“爸爸知道你委屈了。告诉我,刚才发生什么事儿了?”听孩子说,再及时安抚。待孩子情绪稳定后,再鼓励他主动上前,去跟对方道歉。

为什么那么多爸爸妈妈喜欢“文话童心”,一旦入群就再也没时间看其他群了?就是因为这里的家长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还善于反思,不断完善自我。这不,从一开始抛出话题、找到钥匙,再到延伸思考,熨斗哥还有话要说:

@熨斗12G大兴 其实,在这件事情当中,孩子的纠结主要来自对立的两股势力,一边说:“没事,你是小孩,大过年的又不是故意的”;一边说:“虽然不是故意的,但姐姐确实疼哭了,你必须和姐姐道歉”。
@阳阳妈 补充说,熨斗哥讲的这些特别常见。尤其老人或亲戚朋友在场的时候,孩子的天性里本来就有“人来疯”,被旁人一宠溺,就更忘乎所以了。但他们反常的举动,在老人看来是“可爱”,在监护人眼里是“越轨”。我以往遇到这种情况,会非常反感,后来再想想,其实是反映了我们潜意识里的不自信。对自己育儿理念的不自信,对亲子关系的不自信。偶尔让孩子放飞一下挺好的,多经历一些正反面教育不是坏事。咱们的底线在那儿,只要不出界,他们还是我们亲自培育出的好孩子,一起共勉吧。
编者后记

正如群友所说,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一百对父母一百个样,放在一起就是一万种组合。关于人前教子,可能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理念和实践,经过“文话童心”育儿公社的一番观点对对碰,相信,家长们已经找到这把解决孩子当面认错问题的钥匙,那就是——

爸爸妈妈也要像珍视自己的人格和名誉一样,尊重孩子不可凌辱的独立人格,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家长不要被情绪左右,既要适时教育孩子有错认错、敢于担当,同时建议采取“温和的坚持”以及“同理心”的迂回方式,在了解事实全面细节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孩子迈出那一步,取得事情的和解,并对其表现褒奖肯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孩子,最无助的不是叛逆,而是这时...
老人如果帮子女带娃,这三点要注意,小心落下埋怨
【妈咪课堂】隔代教育有效沟通的六要素
奶奶带娃常说这6句话,不是哄孩子而是毁孩子!尤其最后一句!
三种老人,可能比亲妈带出来的孩子更聪明些,你家老人合格吗?
还在嫌弃老人带娃?其实很多老人都不愿带娃,原因很现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