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话大语文| 古代学霸的必杀秘籍!过年来看对联咋回事?(下)

小童/播讲

今天我们接着来讲讲课文里这几副对联的故事。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课本的第四单元,讲的是庐山、日月潭、黄山、葡萄沟等风景名胜。为了让小朋友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产生更多的兴趣,编辑部的叔叔阿姨就找到这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联。上次讲到,楹联是一种特殊的对联,楹的本意是“厅堂前的柱子”,“楹联”顾名思义就是挂在柱子上的对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不管是宅第亭阁、寺庙观庵,还是名山大川、胜景古迹,门口都有楹联。古迹孕育了楹联的形和体,楹联描摹了古迹的神和魂,游览者在阅读楹联的时候,会感觉到古迹在脑海中“活”了起来,自己就能够和古人的心意相通。






对联一


有山皆图画,

无水不文章。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这副对联上联的含义是:这里每一座山都像图画一样美丽;下联含义是:这里没有一处水不显出华美的文章。“有山”和“无水”相对,“皆”和“无”相对,“图画”和“文章”相对。这里的文章,与平时我们所说的“写文章”的“文章”意思有点不一样,怎么理解呢?可以从它的“好朋友”那里找到线索。既然上联里的“图画”是“图”和“画”的意思,那么下联里的文章也一定是这样的结构,也就是“文”和“章”的意思,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文”指的是美丽的水纹,“章”指的是倒映在水里的错杂的色彩。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每一座山都像画出来的画,每一处水都倒映出美丽的色彩花纹。有山有水,这样的地方会是哪里呢?不错,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就可以用“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这句对联来形容。当然,在其他有山有水的地方,你也可以用这个对联来形容它的美景。

桂林山水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看到这副对联,不仅联系到眼前的山水,还会这山水里看出真的文章,这就是“移情”的作用。因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祖国美好的山水往往能激发出文人远大的抱负,他们看到的山水若壮观雄伟,就会激励自己要振兴保卫祖国大好河山;若恬静优美,就盼望自己能摆脱俗世归隐田园。不论哪种意思,都是从山、水引发出来的好文章,所以下联中的“文章”也可以指真正的好文章。

小童还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这副对联收录在清代一位名叫梁章钜的官员所编写的《楹联丛话全编》之中。此外,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杭州涌金门外茶馆三雅园的门口就悬挂着这副楹联。三雅园面朝西湖,还能看到北高峰和南高峰的全景。环境中有山有水,门口挂这副楹联真是太应景啦。大家一看这家茶馆挂着这么一副用词典雅、意境优美的楹联,觉得这里的环境肯定特别好,就都愿意到这个茶馆来喝茶。所以你看,一副好楹联起到了一个好广告的作用呢。






对联二


白马西风塞上,

杏花烟雨江南。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这句不是一副楹联,而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一副自题联,是1944年他书写送给流丹仁弟的。

《读悲鸿大师对联》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塞外的草原上,你骑着白马飞快地奔跑,迎面吹来的西风,吹动长长的马鬃拂过你的脸颊;在江南的小路上,你的肩头落满了粉白色的杏花,细细的小雨像一阵烟雾,迷湿了你的脸颊和眼睛……爽不爽?美不美?这就是对联的力量,把一南一北两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景象和不同的感受放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白马”对“杏花”,“西风”对“烟雨”,“塞上”对“江南”,这三组名词,你看到了就能想象出来他们的形象,这就叫有具体形象的名词。全联没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但是把三组名词连在一起,你就是能感觉到自己好像坐在马背上飞了起来,好像被细雨打湿了脸庞。这就是一种意境。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意境能够引发不同的感情。在中国古代的诗词里,“塞上”和“江南”就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境。塞上本来指边境地区,因为中国从秦汉代以来就通过修长城来抵挡北方匈奴等的入侵,所以把长城看作边塞,用塞外、塞上这样的词语来指长城以北的边关地带。现在,塞上一般用来指宁夏、甘肃、新疆、内蒙这些中国北方边境省份。那里的总体特点是土地辽阔,飞沙走石,不论是草原、荒漠,都可以纵马扬鞭,身后卷起一骑烟尘。在这样的意境里,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保卫祖国、保卫边境的大英雄们,心情也跟着豪迈起来。而江南一般指的是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那里气候湿润,景色秀丽,春天的时候经常下着濛濛细雨,开满片片杏花。在这样的季节里,许多文人就会思念自己的家乡,渴望那种美好的、宁静的田园生活,一种淡淡的忧伤就会萦绕心头,这就是江南的诗意。

徐悲鸿画的战马

这种意境有什么作用呢?也许你还需要慢慢体会,但对徐悲鸿来说用处可大啦!实际上,画家在画画的时候,有的时候可以对着真实的景物照着画,这叫写生;但更多的时候只是有那么一种感觉。要把感觉画出来,谈何容易?这时就需要寻求一些灵感上的帮助。那么灵感上的帮助去哪里找呢?对啦,从古诗、对联中去寻找。因为我们经常说“诗情画意”,意思就是诗和画是相通的。徐悲鸿在画画时的感受,和他写在这副对联上的意境,是相通的,能够互相激发,所以创造出了不朽的作品。






对联三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副对联也是一副楹联,今天还镌刻于苏州沧浪亭的石柱。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苏州吗?知道沧浪亭和这副对联的故事吗? 

苏州沧浪亭

苏州是座历史名城,有很多构造精美的园林景观,沧浪亭就是其中年代最久远的一个。早在北宋庆历年间,一个名叫苏舜钦的文官受到诬陷被贬官到此地。为了排解心中的不愉快,他便寄情山水,花了4万钱购买了一块三面环水、一面傍山的土地,兴建了一座沧浪亭。为什么叫沧浪亭呢?因为中国古时候有一首儿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意思是沧浪的水干净的时候,我就用来洗帽子上的带子,沧浪的水浑浊的时候我就用来洗脚。屈原被放逐江边时,打鱼的渔父唱着这个歌来劝他,意思是说,如果楚王英明爱才,顾惜百姓,你就应该在清溪中把帽子洗净去为他治国;如果楚王昏庸糊涂,奸臣当朝,你就隐居山水林泉,濯足自娱。

苏舜钦给自己的园子起名沧浪亭,就是表明了自己选择忘却功利、超然于混浊之世的生活态度,他还写下《沧浪亭记》记录了这个建造经过。有意思的是,苏舜钦的好朋友是大文豪欧阳修。他很同情好朋友的遭遇,同时也很向往那种野居山林的生活。所以他也给沧浪亭写了一首诗《沧浪亭》,其中有一句就是“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明显地表达了他对这种闲云野鹤般隐居生活的向往。

后来这处园林历经战乱,几度易主。到了清朝道光年间,一位在江苏当布政使的官员梁章钜,也就是小童讲第一副对联时提到的编写《楹联丛话全编》那个人。他重新修建了沧浪亭,并且选用欧阳修的名句用作上联,选苏舜钦《过苏州》中的诗句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用作下联,镌刻悬挂在亭上。这两句诗虽然和沧浪亭有关联,但毕竟是出自两个人的作品,可是对联对在一起,竟然对仗工整,浑然天成。你看:“清风明月”对“近水远山”,分别是两组名词连在一起,“本”对“皆”,“无价”对“有情”,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著名书法家王遐举《七言行书联》轴欣赏

故事讲到这里,小童还想问问小朋友,“无价”是什么意思?你们觉得清风明月为什么无价呢?难道是古代人也和现代人一样这么有环保意识,认为清风和明月都是要花大价钱治理污染才能得到的景象,所以是“无价”吗?欢迎你在下面留言和小童一起讨论!对了,如果住在北京的小朋友暂时没有时间到苏州去,小童告诉你一个能看到沧浪亭的地方,就是在北京陶然亭公园的华夏名亭园。那里把中国各地的名园复制后重新放在一起,目的就是让小朋友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那里找一找这副对联吧!






对联四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副对联写的是厦门鼓浪屿鱼腹浦。鱼腹浦因地处海中,岛上山峦叠峰,烟雾缭绕,海渺渺水茫茫,远接云天。这副对联说的就是鱼腹浦的典型景色,大雾弥漫,远山浓雾笼罩;水天一色,天海浑然一体。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是一副回文联。它是对联中最有特色的一个种类。回文就是能够“回来”的对联,也就是不论上联还是下联,从左读到右或者从右读到左,内容都一样。这种像文字游戏一样的对联更能够提起人们的兴趣,同时还能使对联主题得以升华。

你看,在这个对联里,“雾”和“天”相对,“山”和“水”相对,“锁”和“连”相对,上联和下联分别用“锁”和“连”两个动词把两句话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来,不论从左边读还是从右边读,内容都一样,展现了海边的万千气象,这种回文手法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鼓浪屿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岛屿,岛上植被茂密,环境优雅,是旅游圣地。在这个岛的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那么鱼腹浦又是鼓浪屿的什么地方呢?一位生活在厦门的“楹联达人”柯盛世先生在其所编写的《厦门名胜楹联集锦》中论证,鱼腹浦就是鼓浪屿西北滨海一处故地名。古时此处有小庙亭台,上面有这个对联。但是可惜现在看不到了。

鼓浪屿风景

这种用回文手法的对联非常多,几乎个个都是“绝对”。在这里小童再给小朋友们讲个和回文联有关系的故事吧。清代的北京城里有一家饭馆叫“天然居”。有一天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路过这里,作了一副有名的回文联:“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上联意思是说客人上“天然居”饭馆去吃饭,下联是把上联倒着念,意思是没想到来者居然像是天上的客人。因为皇帝是天子嘛,所以称他天上客。乾隆皇帝很得意地向大臣们征集下联,大家面面相觑,无人言声。只有大学士纪晓岚想到了北京城东一座有名的大庙——大佛寺,于是对出这副回文联的下联:“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上联意思是说,人们路过大佛寺这座庙,下联是说,庙里的佛像大得超过了人。这个下联对得很巧妙,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后来人们把这两个组成一副回文联:“客上天然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佛大过人”,成为一个值得反复回味的回文联。

好了,四个对联都讲完了。通过小童今天讲的故事,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是对联,有什么特点,知道了好的对联能够抒发感情,描摹意境,能够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特别是当小朋友去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玩的时候,可以关注那里的对联和诗词,读一读它们的对仗是否工整,猜一猜它们用了哪些典故,查一查作者们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历程,想一想你能否理解他们写下这些文字时的真情实感,最后试一试能不能把这种感情变成这个对联用在你自己的身上?这样以后你再游览山川名胜的时候,妈妈叫你写一篇作文,你就不会没话可说啦。下回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4副对联,字里行间是文化,细细品味有所得
老友出句难阿三
戏 说 对 联(杂文)
苏州沧浪亭的树木及其它(“苏州旅语”之四十二)
潘君明:清风荡怀·苏州园林楹联与主人关系
很多人,游沧浪亭,就只是为了这幅楹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