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拿芝麻不当官——古代县令点滴

本期河图洛书,我们就一起看看古代县长的进阶之路。

县不大现代,县正被取代

古往今来,在中国老百姓的眼里,一县之长都不算什么身家显赫的“朝廷要员”,充其量只是个能在乡间村野鸣锣开道抖威风的基层干部,差不多是个官都比他大,需要磕的头远比别人给他磕的头多。但这些观念当然是有失偏颇的,要知道县官在古代曾是非常重要的官职,起码是七品官,被老百姓尊称为父母官或老父母,书面语中还有“宰”、“大令”、“大尹”、“明府”、“邑尊”等尊称。

一县之长虽然不大,也是堂堂朝廷命官。

不过有一点却是事实,今天住在城市里的普通民众对于“县长”大多没有直观印象,而中国行政区划中并县入区,改县称市的趋势似乎也已成为主流,听上去“农村感”略强的县似乎从名称上就有点落伍于中国的时代步伐。

其实从历史纵轴上看,县级区划恰恰是中国存在时间最为久远和稳定的行政单位,地域概念和主要职能大体未变。两千余年分分合合潮起潮落,统一王朝的县数量稳定在一两千左右,在分封制较为衰落的时代,凭着这些县就能够拼凑出一张较为完整的全国地图。

淡化临时性,走向制度化

从设置起源来看,县制萌蘖于诸侯林立的先秦时代,本与“悬”相通,也就是孤悬于京畿之外。根据《史记》观点,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7年)伐邽戎后首次设县,中原其他强国也差不多在这一时期设置了类似的区域机构。起初多设在边陲之地,往往是在战争或内乱引起的土地兼并中临时划分的,带有一定随意性,军管性质较浓,算不上成熟的行政实体。

最初的县,只是一个个孤立的封闭城池。

统一之后的秦帝国将全国版图分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多郡),其下设县,根据人户数目确定等级,汉代正式有了大县和小县的叫法。长官名字也不一样,万户以上叫县令,万户以下叫县长,都由国家直接任命,但工资待遇存在差别,县令是六百至一千石,县长是三百至五百石。

之后的汉代不仅有郡,还有王级的封国,下面也设有县,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最终封国都被慢慢削弱瓜分,基本被县所取代。另外还有功臣勋戚所封侯国,太后、皇后、公主等所封的“邑”、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道”,也相当于县的级别,这些非本文主题,在此不多叙述。

地域有差异,好坏大不同

大一统时代比如唐代对于县的级别划分要比秦汉更细,总共有八个级别:国都周边的六个县叫京县,又叫赤县,京兆、河南、太原三京府所辖的叫畿县,其余的根据人口和经济状况分为望、紧、上、中、中下、下六等。具体某地所属的等级,会随着行政版图和经济重心的转移发生变化,尤其是唐代以后,南方的望、紧县比例大大增加,明显超过北方县。

望和紧都是比较繁荣发达的地区,上县的标准是六千户以上,中下县则不满千户,宋代因为疆域较小,门槛有所调低,望县只要四千户就够格。这个标准到了元代又改了,三万户以上的才算上县,万户以上为中县,万户以下都是下县。明清干脆以纳粮分等级,十万石以下可算上县,六万石以下中县,不到三万石算下县。

谁不想去经济繁荣的地方当官?但这种好事,刚出道的新人一般是轮不上的。

早期的县级一把手相对比较尊贵,汉代的县令县长属于“长吏”范畴,不但管行政、民政和司法,而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顶头上司太守也不能随便支使他或更改其决定。唐代时可能为了照顾那些老少边穷地区领导干部的情绪吧,此时已经统称县令,级别是正五品。早期的县令是从基层办事员(书吏)一步步爬上县令的位子,但科举制走向成熟之后,学而优则仕的起点就是县级领导。

选拔的范围主要是正途出身,最好是一路顺利考取进士,这被称为“铜打铁铸”,起点就是县令,前途一片光明。如果仅仅是举人,多次会试不中,可以排队等“大挑”,运气好的话能等到一个县令的职位;倘若连举人都考不上,通过拔贡、恩贡、选贡等非常规方式也有机会混上县令,只不过上任后会被区别对待,经常会处处受气。

异途出身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小吏升格为县令,大多数朝代这种方式都只是个别现象,明代就规定必须三次考满(至少九年)才有获得选官的资格。书吏出身在当时只能充任杂职或未入流,担当地方一把手的助手(佐贰官),无权独当一面。清代的异途主要是捐纳出身,也就是以前河洛中提到的买官,最初捐纳获得的县令是不能实际上任的,但清代中期以后吏治彻底败坏,捐个知县只需一千多两银子,而且还照样行使职权。

一旦官袍在身,谁也不会就此满足,都想尽快从地方一路升到中央,但要从县令熬到朝中大员也并非易事。比如唐代要想登上宰相之位,必须从县令干起,也就是所谓的“扬历于字人”。通常会选择京都长安治下的万年县,或者皇帝驻跸的洛阳县令。有了这样的履历,短短数月就能被调往京城,按照惯例先去谒见京兆尹,而并非清贵但握有实权的京兆尹对于未来的宰相,当然也不会怠慢,会在庭前铺设“茵褥”,降西廊相迎,还会留他吃个便饭。

等级和职权

古装戏中最常听到的一个官名就是知县,很多人以为和县令是一回事,这里面有点误解:所谓的“知”就是暂时主持的意思,唐代就出现了这样的叫法。但当时是指副职(比如县尉)暂代正职,到宋代中央往往会调派一人到当地“知某县事”,简称为知县。这些“特派县令”一般都保留中央本职,比如王祜以监察御史知魏县事,当然也有其他渠道出任县级长官的,那就仍然称为县令。

打个不大确切的比方,知县有点像今天的县委书记,级别还比同时代县令大半级,以此类推往上还有知州、知府。不过到了明清以后为了加强权责,又恢复了一人统管的局面,称为“正印官”,而且知县成了正式称呼,县令反而听着不尊贵。县衙里大多数角色对县官大多毕恭毕敬,唯命是从,比如二把手的县丞,以及负责钱粮的主簿和分管治安的县尉。

看他们的架势,你能猜出谁是一把手吗?

那么县令或者知县自己究竟管什么呢?根据《明史 职官志》的总结,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朝廷征收赋税、派发劳役,另外就是养老、祀神、贡士、读法、表善良、恤穷乏、稽保甲、严缉捕、听讼狱之类的地方事务。总之不但繁多而且脞杂,然而这些都是一方父母所必须亲力亲为的日常事务,一旦出现差池,也是被问责的第一人。

关于一县之长的方方面面,短短一章难以尽述,我们留待以后各期条分缕析,给大家勾勒一幅封建时代基层行政机构的生动画卷。

本期『河图洛书』到这里就结束啦,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讨论。

栏目策划:彦稠;图文编辑:旧拾

河图洛书 · 2010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悟空问答
古代县令、知县到底是个什么官?相当于今天的县长吗?
县长,历史上唯一返祖的官称
【古今中外】知县和县令仅只有一字之差,究竟有什么不同?
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
县令、知县、县尉、县丞有何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