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篇纪实文学:《我和我的老师同学们》(四)

我和我的老师同学们

作者:张堂红
主编:高山流水


张志忠读后感:导读《我和我的老师同学们》
中篇纪实文学:《我和我的老师同学们》(一)
中篇纪实文学:《我和我的老师同学们》(二)
中篇纪实文学:《我和我的老师同学们》(三)
中篇纪实文学连载接上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很快过去了,转眼到了高小毕业升初中的时刻,这时班主任已是张志成老师。他正值青春年华,文体活跃,二胡拉得悠扬动听。由他编导演的小戏,曾得到县革委宣传组的高度赞扬。由于我对文艺的偏好,记得大致剧情。

同张志成老师一起编演的还有张同武老师,他俩当时的艺术水平在伯仲之间,我还向他学过《北京有个金太阳》二胡独奏曲,只因我天资愚钝,不得要领也没学会。

到了毕业考试的时候了,这次的考试校方十分重视。语文试题作文占80分,其它语文知识类20分,满分100分。作文的命题是《昨天今天明天》,与多年后赵本山宋丹丹出演的小品惊人的一致,当然这都是巧合。我这一年由于看的书多,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语文成绩竟然得了全级第一名——98分。第二名是杨松亮同学。他的文笔相当好,前些年从新疆回来还特意邀我一聚,同叙当年同学情,共叹生不逢时,未能赶上好时光。

优异的考试成绩也给张志成老师争了光,这是他当老师以来教的第一个毕业班,也给校领导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受到老师们的赞扬和领导的认可。尽管这五年的小学生涯历经坎坷磨难,但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公元1970年我们顺利的升入初中一年级,成为一名中学生。为了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班名为“东关工农五七战校”初中班这个响亮的名字。不过这时仅有我们初中两个班,我们又回到三年前刚来北关时的教室里,还是一班在东,二班在西。

高小时,由其他小学来的学生,升入初中后划分两个校区,东街、武装部往东归北关学校。由此向西包括南关,在“红卫兵小学”就读,部分同学去了一中。然而去红卫兵的同学刘金祥.王吉生、吴兴仁等同学仍和我保持着联系,星期天他们还经常来找我玩儿,不幸的是金祥、兴仁也己作古,令人惋惜。

北关中学的两个班主任,分别由二张担任:一班张瑞珍(男),二班张奇才二位老师。同学们转了一圈又回来了,故地重游,倍感亲切,基本上还是原来的同学们,唯一的变化是我们由初来北关时的小学生,成了中学生,年龄上也有童年进入少年。

初中的学校生活开始了,同学们就像久别重逢的兄弟姐妹,为能够再次相聚,感到十分高兴。

但有一件事使我至今不明,与时代观念格格不入,百思不得其解。虽然把封建主义思想批得臭不可闻,但男女同学仍坚守着孔孟之道几千年来的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残余,楚河汉界非常清晰,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除了班干部工作谈话外,任何男女同学都不进行语言交流和私下往来。就连课桌上都划着“三八线”,始终没人敢逾越雷池半步,这一现象竟成了与那年代极不相符的一道风景线。前些日子,我和康维彬同学在微信上谈起这种现象时,均不知道什么原因,岂非咄咄怪事?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是上小学时受传统观念的早期教育影响吧。前面我说过,小学时期的教育对思维方式的形成非常重要,根深蒂固,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我认为我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教育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学校请了我村贫协主席林XX为代表的管理学校。其实他是个文盲,对教育一窍不通。又请了西关村苦大仇深的王志和给我们作了忆苦思甜报告。他的苦难经历十分感人,同学们都感动的哭了。张桂芳同学还带头喊了“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革命口号。

此前进行的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教育有:张师长(张希彦)给我们作报告,讲高唐革命历史故事。他是一个聊城地区参加革命最早的老革命军人。聊城最早的农民暴动是阳谷坡里和高唐谷官屯暴动,他就是著名的谷官屯暴动的亲历者之一。1927年参加暴动时,他年龄尚小,就当了“红团”团长金谷兰的通讯员,按年龄推算应属红军时期的“红小鬼”他们的武器绝大部分是以大刀长矛加上自制的铁蒺藜为主的冷兵器,就靠这些原始的武器,在日本鬼子侵犯高唐时,在德州通往茶棚、崔庄一带,却狠狠地伏击了日军。由于近距离伏击,短兵相接,日军精良武器失去了优势,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蒙了,回过神来时,当时已由红团改编为冀鲁豫边界抗日游击队第四大队的游击队,早已利用青纱帐跑的无影无踪了。

这一仗有力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第六战区(聊城)广大军民的抗日热情,他们用最原始的武器和现代化的“不可战胜”的日寇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同时也证明了高唐人民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民族精神和气节。这件事曾在当时《冀南日报》有过报道,在电视连续剧《铁血将军》以及金洪同学主编的党史资料《烽火春秋》《高唐大事记》中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另一“枪挑盐巡”事件,说的是实在混不下去的穷人,为了生存,偷偷地贩点私盐,以低于官盐的价格卖给穷苦人家赚点小钱,维持生计。以胡景春为首的盐巡队,日夜巡逻,一经抓获,严刑拷打,逼得贩盐者家破人亡,用此办法来维护他们的高额税收。人们对这些人早已恨之入骨,咒他们不得好死。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红团”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除掉这些为非作歹的盐巡。经过“红团”领导的研究决定,采取欲擒故纵的战术,让人化装成贩盐队,吸引盐巡队出动,在半路上埋伏,未放一枪一弹,用手中的大刀片、红缨枪,一举全歼了这些无恶不作的官府爪牙。这就是当时震惊高、恩、夏、武一带的“盐巡事件”。张希彦师长是一个生活朴素、平易近人的老人,我还在他家吃过一次饭呢,他始终和劳动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他的报告给同学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另一位应邀前来作报告的是:在谷官屯驻军的解放军军官。那时的军官有些是有资历有战功没文化的人,因此还闹出很多笑话。报告内容惹得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笑得他自己也有些尴尬,不好意思,他也感到一时失言。因为这是在学校作报告,是讲文明教育人的地方,不能信口开河。也不是在部队上清一色的大老爷们,讲话粗鲁随便,通过这件事也反映当时部队的文化素质亟待提高。毛主席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主席的这一论点至今不过时。所以现今国家领导人一直都在强调科技强军,在各大院校征召大学生入伍,非常重视军队的文化建设和部队文化素质的提高。


初中阶段还有一次是去“红卫兵小学”听一位北京下乡来高的女知青的报告。她和妹妹两人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伟大号召,由北京来到她父母工作战斗过的尹集xx村插队落户。她讲的是她姐妹二人,由首都北京全国首善之区,来到这个鲁西北的偏远小村,好像一下子由天上来到人间,环境截然不同,一切都感到是那么的新奇、陌生和不适应。

在京城时,由于她们的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家庭条件优越,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适生活,一下子来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农村。虽然贫下中农待她们如亲人,但生活劳动等各方面的事情都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衣服破了,自己不会缝补,做饭也不知道生熟,就连烧柴点火也弄不了。尤其赶上阴天下雨,柴火潮湿更麻烦。姐妹两个被烟熏得满眼流泪,也点不着火,急的手足无措。还是邻居大娘教她们如何用点干柴烧湿柴,同时加大风力(拉风箱)的办法,才把饭做熟。

事实证明:毛主席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的号召决策是非常正确的,也是适合当时我国国情的。

历史证明,通过这一上山下乡运动,不仅解决了社会治安、就业、经济问题,又解决了知青的工作生活问题,同时也增强了知青与劳动人民的阶级感情,锻炼了他们的体质和自我生活能力,锻炼了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磨难、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各种困难的本领和性格,还解决了农村的文化落后问题。在这一代知青中,出现了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才,这就是知青运动最大的收获和历史功绩。他们继承毛主席遗志,不忘初心,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这一代人在后来的各个单位,为国家和党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听完报告回来时,上演了一部小插曲。中街校区的男同学头头张目德与我们东校区以我为首的好战分子,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冲突的原因是上次在东校区听报告时,我的“兵”袭击了他们,他们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的情况下吃了亏,这次来到他们的地盘,要进行报复。首当其冲的是我们两个“将”与“将”之间展开的投掷墨水瓶的大战。墨水瓶都是战前备战时准备的。当时幸亏有那边的管老师,我方的万老师奋勇向前制止调停,才没打起来。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长大后,竟成了好朋友。我们互相尊重,他尊称我为大哥,我们的私交比一般同学还要好,真是不打不成交。

学校为了游行示威和庆祝活动,购置了一套洋鼓洋号,很是洋气。胥玉臣同学是敲大鼓,李国庆同学是敲小鼓的,我却因为不得势,什么也没捞着,只有羡慕的份儿,心里难免有些不平和失落感。

军乐队成立后的第一次外出活动,是去有驻军的先进单位张庄乡迈官屯大队参加一个什么表彰大会。学生队伍一路浩浩荡荡,鼓乐声声,步伐一致,蔚为壮观,把前来开会的其他学生队伍全镇住了,羞得他们抬不起头来,同学们都为此感到骄傲。

会没开完,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只淋得我们抱头鼠窜,来时的傲气一扫而光,五七战校的战旗也被雨淋的打了卷,用狼狈逃窜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我们赶忙慌不择路的找地方避雨,待雨停后重整旗鼓,再振雄风。倒霉的是,当我们跑到一户大门底下避雨时,猛抬头看到门上挂一木牌,上面写着“黑五类”。我们的阶级觉悟高,哪能沾“黑五类”的光啊,于是一声惊呼一哄而散。等雨停回校汇报老师后,他看到我们一个个落汤鸡似的,还表扬了我们哩!说我们阶级立场坚定“能挨社会主义的淋,不进‘黑五类’的门。”现在想起来就是个笑话,不就是个避雨吗?何必上纲上线呢?不过当时却是真实的,同时也看到我们的政治立场阶级觉悟是很高的。

文革时期山东省中学课本《工业基础知识》封面
 
初中的文化课很简单,就那么几门课:政治、语文、数学、工农业基础知识、历史,除此之外其它的课程就是玩的课,如音体美等,没有英语,只在课本中有一页大写英语字母,就连老师也没有懂英语的,所以,到现在我们这些同学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那时有的上课的老师,都能把学生讲睡着了。他们的学历最高就是中专,所以较深的课程他们也不懂,只是拿着课本念,念着念着声音就小了。由于老师弄不懂,学生听不清,课堂乱哄哄,于是老师的声音也随之低了下来,到最后没人听讲,只有自言自语了。不过那时的老师里面也不乏人才,像张奇才老师文才就很好,书法和美术字写得也好。校内外许多单位都请他写大会会标。受他的影响,他的三个儿子在书法写作方面,都有不俗的建树。二儿张金龙,正楷行书写得非常好,是我县有名的书法家。三子张金涛,舒同体写得出神入化。四子张金洪同学不仅书法好,而且文才极佳,高唐党史、高唐大事记等典籍都是他的杰作。

李洪林老师,更是不得了,身怀“四绝”:京胡能达到自拉自唱的高境界,书法正楷真体写得能以仿乱真,中国象棋在当时高唐象棋界几乎无人能敌,1958年就曾代表鲁西北参加过省级大赛并获奖,至今健在的老象棋手,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他脾气好,从没见过他批评过哪个学生,家有五男二女七个孩子,整天乱成一锅粥,一个都没打骂过,人送外号“好好先生。”

宋庆龙老师,音体美俱佳(后面还有详述)。还有一位青年才俊张志成老师,他毕业于临清师范,文才出众,尤其在音乐创作方面有很好的天赋,拉的一手好二胡,在高唐镇联校校长的职位上退休后即创办了我县“夕阳红”老年艺术团,经常参加市县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对我县的教育文化事业有功不可没的贡献。

光阴似箭,转眼已到了初二阶段,这时两个班的同学越来越少,虽然新增了乡下农村来的付登军、许家廷等同学,仍达不到两个班的定员。减员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转学,有的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觉得前途无望,就此辍学,有的转学到一中初中班,还有像县武装部的同学,她们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有利条件,都先后当兵去了。除了武装部的同学外,这一时期先后应征入伍的同学有:丁吉斌、胥玉臣、陈文岭、李国庆、孙新林、张金洪等,他们如愿以偿的成了当代青年人向往的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剩下我们这些贵在坚持,什么想法都没有的同学们继续”深造”。但是两个班每班仅剩20几个同学,老师也教不上劲,且顾此失彼,最后合成一个班,这样我们从中街小学来的小学同学又成了同班同学,使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更近了,更亲热了,用毛主席诗词比喻我们又“重上井冈山”了。

这时的师生同学关系发生了十分罕见的微妙变化,老师和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已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了,他们之间有的成了父子、兄弟、兄妹关系,还有外甥与舅母等关系,一般老乡关系已不在话下了。

下面重点说一下这种特殊关系的人物:张奇才老师的四子金洪同学——父子关系;张志成老师、张志忠同学——兄弟关系;常士庆老师、常士祥同学——兄弟关系;许兰芝老师、张俊华同学——外甥舅母关系;既是兄妹又是同学的还有:林国春、林国敏,刘长志、刘爱珍,孙新林、孙新丽等。一个班这么多复杂的组合,在中外教育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让他们的弟子们对他们的称呼弄得不知所措。叫老师吧,他们是父子、兄弟,叫爸爸、哥哥呢,课堂之上显然也不合适,所以在提问题时,经常闹得无所适从,非常尴尬,当然这一奇特现象,都是那一时期历史造成的。

学校为了培养我们毕业后,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积极引导我们学工学农。每逢麦收季节,就组织我们去帮助农民运麦拾麦,干的活不如搭麻烦的,待我们走后,再打扫一遍战场。麦收过后,课余时间再让我们去拔草卖钱,搞勤工俭学。后来宋庆龙老师又教我们学制粉笔。你别说做的还挺像样的,还真能用呢。

为了进一步学工,学校在宋老师的带领下,又自力更生的建了一个球铁厂。所谓的厂,就是在校园中间“会馆井”处挂校铃(不知什么来历,直径约一米,中间有个孔的大铁饼)的北面教室改造的车间。靠西墙盘了一个大炉子和烟囱,设备是一个空气锤和一个方模,外加几把叉铁屑用的大铁杈,这就是全套设备。

工艺流程就是把机械厂、纺配厂车床上下来的铁屑,学生拉回来,放在炉内加煤燃烧后,再用空气锤砸成方块,然后再送到铸造厂化成铁水,加工成铸件。

男同学差不多都轮流参加过厂子的劳动,还蛮有兴趣的。后来宋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又发明了“无煤炼铁法”。所谓“无煤炼铁法”就是宋老师在烧炼过程中,发现铁屑中含有大量的油质,用明火一点即着,含量多的根本不用加煤,其自身产生的热量,也足以燃烧成型。这一发明,即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又给学校节省了成本,还给学校增加了不菲的收入和争得了荣誉,好像还在某钢版刻印的小报上刊登推广过。

同学们在自力更生的原则下,自己动手修建了学校围墙(完全用泥土摔垛而成),并在墙外育树苗造林带。多年后出于对母校的怀念,我又去学校看了一次,当看到当年栽的小树枝繁叶茂已成材时,睹物思人,然时过境迁,树木依在,人却四散,它已成材,我未如愿,顿时有些伤感,泪眼模糊……

通过以上落实“五七战校精神”和学工学农学军的实践活动,给我们今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掌握了人生基本技能,使我们无愧于“五七战校”这个光荣的校名,也进一步证实我们这一届的学生对母校做出了贡献,功不可没。

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同学们大都已退休,有了闲暇时间,及时建立了微信群,群名为“东关工农五七战校”群,这充分说明了同学们对这一时期的怀念和感情。通过微信,同学们无论身在何处,每天都有热情的问候、交流和节日祝福,共同架起友谊的空中桥梁。我们这个群是正能量的群,群聊成了我们的“天天读”,每日必看,以此联络感情。这些同学之间,有的自初中毕业后,快五十年没见面了,感到格外亲切,总有说不完的话,拉不完的呱,充分证明了我们这些同学都是正直善良的,把我们这一阶段的同学情,视为共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纯洁的同学情,经历了那特殊年代,在我们的心里已打上深深的烙印,是任何感情无法替代的。虽然岁月无情,但这同学情却使我们倍感珍惜难以忘怀。

敬请继续关注下期连载……

人生如茶

君子之交淡如水

投稿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钟正国:回 望 校 园
相聚大富贵-"和尚班"(二) 20140816
难得的相聚——张溇中学71届(初中)春季班同学会小记
学生习作――​竞选班干部,发言稿
我与五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