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经常崩溃发脾气、无缘无故暴力,不是缺管教,而是这个问题!
   瓜妈说:

先和大家说一声,咱们双11专场的【0元购抽奖】、【积分抽奖】第一二轮的抽奖结果出来了,恭喜中奖的几百位妈妈,还请大家及时联系我领奖哦。

因为人数太多,仅公布部分妈妈名单如下

说到这,还要提醒下妈妈们,咱们的转发赢雅萌Bloom美容仪活动(后台回复【雅萌】按要求操作即可参与,非常简单)、积分抽奖活动、不定时神秘福利下单赢万元神奇礼包等等活动还在进行中,妈妈们记得随手参加起来,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幸运之星。

每天记得去店铺首页看看,有惊喜!

回到今天的话题

上次我请朋友写了带儿子小怪兽做感统测试的体验(见 娃爱发脾气、注意力差、怕痒痒,都是感统有问题!?),说到宝宝如果总是无缘无故的爱发脾气、打人和咬人不知轻重,很有可能也是感统问题,结果很多妈妈留言说自家宝宝中招了。

大部分的发脾气、打人咬人都是挺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如果孩子总是无缘无故地出现情绪问题,或者暴力,下手不知轻重,我们安抚了或者讲了道理都没有用,父母就要留个心眼,看看是不是感统的问题。

为了更专业地帮妈妈解答疑问,这次我专门请教了我研究生期间的同学——李晶,她目前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儿童行为科医生,对低幼龄宝宝的临床研究更深。

她说,其实宝宝的很多暴力问题都与前庭觉、触觉失调有关。简单来说就是,宝宝处理接收外部刺激的能力出了偏差,身体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01 

触觉 


很多妈妈看到“触觉”两个字可能会觉得奇怪吧,怎么宝宝的情绪问题也与触觉有关呢?没错,真的有关!
触觉,是一切神经通路的基础,遍布全身,一开始就与神经系统是一体。

宝宝触觉的第一次发展,发生在胎儿出生的时候,经过产道挤压,胎儿的皮肤、内脏、骨骼、肌肉都会受到强烈的感觉刺激,从而就会形成身体的第一层感觉接收架构。因此,有研究发现,剖宫产的宝宝更易出现感统失调的问题

触觉有个黄金发展期,就是在宝宝出生后的6个月内,这时候充分地给宝宝做抚触,可以很好地为今后的各方面发展(包括身高、体重、食欲、情绪和内脏功能等)打好基础。

在动物实验中,出生后每天接受触摸的小动物,终生在内分泌、个体发育成长上有优势,同样的大脑压力调节反应系统也占优势,并影响全面的生理健康及心智机能。

触觉失调的表现——两个极端

1.触觉迟钝:爱吃手、不愿意被人摸,容易分离焦虑
2.触觉敏感:到处摸,到处碰,特别喜欢各种来自触摸的刺激

这也让我想起朋友儿子小怪兽,他也是个神经反应过度的宝宝,据我观察,他平时就爱到处摸,3岁多的一双小手已经显得有点粗糙,就是他平时各种找触觉刺激的结果。

而这位妈妈则留言觉得自己的宝宝神经反应过低,比如睡觉喜欢摸着人睡,这也是宝宝的一种触觉寻求的表现,初步判断也是触觉发展不完善。


这里解释一下,这个宝宝爱摸着妈妈睡觉,既是从心理层面获得安全感的方式,也是通过触觉这种最原始的感觉刺激来让宝宝获得内心平静的途径。
但我们知道宝宝安全感缺失有很多原因(文末有关于如何安抚宝宝的文章链接哦),触觉发展不完善只是其中一种。

触觉对情绪的影响

对于触觉迟钝的宝宝来说,往往伴随安全感不足,比如不喜欢别人靠近或触碰,依赖人。一旦越界或养育者离开,宝宝就会大发脾气。
对于触觉敏感的宝宝来说,外界的各种刺激都会引发激烈的反应,当刺激增多,宝宝无暇做出回应,就很容易情绪崩溃。
而触觉的另一大分支就是本体觉,本体觉简单说就是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因此本体觉失调的宝宝,就需要时刻不停的寻求感觉刺激来确认自己的存在。
本体觉是由触觉等其它感觉发展而来,因此是后天训练得来的,但现在的家庭对孩子有过多的保护,孩子往往缺乏锻炼和必要的探索,因此本体觉发展不理想。

而这种对自我存在的积极反应,才是正面情绪的源头,相反则会带给孩子负面情绪。

怎么训练触觉
触觉的训练同样来自刺激,有表层的,也有内脏等内部器官的,因此可以做以下的训练。
1.让孩子接触不同材质的物品,多多探索不同的环境。比如玩沙子、玩水。

2.用软毛刷、干毛巾摩擦宝宝的背部、腹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的皮肤,也可以让宝宝光脚在不同的垫子上行走,刺激宝宝的触觉。

3.用充气的球挤压宝宝的腹腔和胸腔,刺激宝宝的内部触觉。

02 

前庭觉

记得上一次提到前庭,是在我们讲宝宝晕车的时候。由于人在坐车时,大脑接收到了不同感官发出的矛盾信息(身体未动,眼睛感知到在移动),造成了负责人体平衡感受的器官——前庭——工作紊乱,从而产生头晕、恶心等晕车症状。

没错,就是这个前庭,除了负责身体平衡,还是大脑的门槛,能够帮助大筛选有用信息,屏蔽无用信息

我们知道,大脑需要接收和处理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再下达指令作出反应。所以,前庭觉功能的成熟与否,直接关乎到大脑功能的成熟与否

前庭功能失调的宝宝,除了可能存在平衡感差的问题,还会有其他表现:

1.视觉方面:视觉统合不足,眼球运动比较困难,视觉追踪、视觉判断等有困难;
2.空间感方面:对环境的感知、判断等有困难;
3.专注力方面:注意力无法集中,好动不安,性格上可能也比较喜欢招惹人,浮躁,脾气差等。
4.语言方面:说话晚;话多,但是缺乏组织性;喜欢重复别人的话,用词混淆等;
5.协调方面:身体不协调,很难双手或双脚合并做相同的动作;
6.大脑双侧分化方面:肢体做交叉动作有困难,身体双侧配合不佳,左右手交叉活动时,无法有效控制等;

比如这位妈妈留言告诉我,宝宝平时爱发脾气,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还有语言发育慢的现象,所以初步可以判断宝宝的前庭觉发展不完善。


前庭觉对情绪的影响
前庭觉的神经纤维连接情绪中枢,对前庭的刺激能影响情绪,包括正面与负面的各种情绪,如兴奋、紧张、平静等。

前庭觉发展不良,会让宝宝经常遭遇挫折,丧失信心,更容易养成恐惧、伤心、生气、过度兴奋等感觉,无法有效压抑及协调,使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除此之外也会影响宝宝的专注力,虽然我们对3岁以下的宝宝没有特别高的专注力要求,但宝宝在做感兴趣的事时,会不自觉的沉浸其中,起码有几分钟进入心流状态。
而前庭觉不良的宝宝很难进入心流状态,因为前庭无法甄别出哪些是有用信息,只会一股脑儿将所有信息都传递给大脑。那么宝宝就一直处在大脑十分活跃但混乱的状态。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好动,对周围环境敏感度很高,一点儿声响,宝宝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走了。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就形成了宝宝浮躁的性格特质。

怎么训练前庭觉

想要通过运动来改善前庭觉的发育,那么就需要加大对前庭的刺激。前庭接收器有两种,一种是来感知重力的,另一种用来输入运动感觉的。

因此通过动静变换,方向位置变换的运动,就可以给前庭觉带来丰富刺激,从而促进前庭功能的发展与完善(改善)。

1.旋转运动

有的宝宝往往喜欢转圈,一直转也不晕,没有危险意识,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收到前庭觉(平衡感)的刺激,因此是典型的前庭觉失调表现。

可以带孩子坐坐旋转木马、转转椅,一开始慢一点,然后逐渐加快速度,让宝宝感知前庭的刺激,激活前庭来达到平衡。


2.平衡运动

前庭最大的功能是平衡,因此各种练习平衡感的运动都可以,比如走平衡木,走一字,骑平衡车等。


3.跳跃运动

当宝宝高高跳起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短暂克服了重力,因此这也是对前庭的很好刺激。


4.摇晃运动

妈妈可以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荡秋千、俯趴大龙球前后左右摇晃。比如土根在意大利就经常荡秋千。


瓜妈最后说: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看到央视新闻报道了关于孩子感统失调的问题,呼吁家长在发现孩子的一些行为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坐不住等)时,及时引起重视,严重的情况要及时带孩子做专业的感统评估,并强调6岁前是治疗“感统失调”的最佳治疗期

不过大部分感统失调的问题,只要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都可以通过日常的感统训练来改善,不必过度焦虑,但前提是我们得有这个意识重视起来,因为大部分感统失调的表现都有滞后性(可能要到学龄期才显现出来),3岁前的预防尤为关键。
不过李晶医生也说了,其实3岁以内的宝宝还处在各方面感觉统合发展的阶段,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感统发育上的问题,大部分孩子都能逐渐完善,但也有少部分孩子会发展成严重的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
以李晶医生的临床经验看,一般小学2年级以下的孩子,及时做感统训练都能得到很明显的改善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统失调和智商没关系!左右不分,注意力不集中…务必在3-6岁接受训练
感觉统合,持续提供孩子大脑的“营养餐”,你了解吗?
为什么宝宝走路一步一摔跤?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婴儿触觉发育
感觉统合训练法
被央视点名,发生率30%的“感统失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