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王补心丹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天王补心丹

一、古方简介

【来源】《摄生秘剖》。

【组成】生地黄12g,人参5g,丹参5g,玄参5g,白茯苓5g,远志5g,桔梗5g,五味子5g,当归身9g,天门冬9g,麦门冬9g,柏子仁9g,酸枣仁9g。

【功用】补心安神,滋阴清热。

【主治】阴亏内热,心神不宁证。虚烦少寐,心悸神疲,梦遗健忘,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临床新用

(一)内科疾病

1.紧张性头痛

【案例】某男,18岁,学生。1年前自觉两额及巅、枕部窜痛,经服地西泮、卡马西平、镇脑宁、正天丸等中西药,似效非效,患者心情焦躁。查脑电图、头颅CT,均无异常,然而头痛日渐加重,被迫停学。视患者忧郁貌,精神萎靡,懒言,不时蹙额皱眉,自述两额痛而头皮发紧,间或窜至巅项及耳后,每当阅读用脑时头痛加剧。询之发病于临考之时,心情紧张,升学心切,夜读劳心,少寐多梦,心烦头痛。舌红,少苔,脉细数。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证属肝失疏展,心脾两虚,血不荣脑。遂用天王补心丹以补心益脑,滋阴养血。处方:生地黄、太子参各30g,当归身、麦冬、天冬、柏子仁、酸枣仁各15g,五味子、玄参、丹参、白茯苓、远志各10g,桔梗6g。水煎,1日3次服。

二诊:服药5剂,睡眠已安,头痛见减。再投原方5剂,并加服天王补心丹丸剂,每次服8粒,1日3次。三诊:头痛已止,诸症悉除,续投天王补心丹3瓶,连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后闻病愈已返校复读[雍履平.天王补心丹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体会.中医杂志,1995,(2):118]。

【按语】紧张性头痛虽有其疼痛特点,但每因情绪波动或劳逸失度而病情多变。故一般先处以汤剂,后以丸剂收功,若病重时需汤、丸并剂。在用汤剂时,其中药量可随症增减,如头痛甚,丹参可加至30~60g;头沉重明显,茯苓加至20~40g;顽固性失眠,柏子仁可用至30g,枣仁可用至40~60g。若伴惊悸,可加大远志、五味子用量;若脘痞纳少,可减少生地用量。如此等等,全在临证变通。

2.强迫症(脏躁)

【案例】某男,46岁。沉默寡言,性情胆怯,怕光怕高,尤畏刀剪,常自语“要当心,要当心,不能去伤人”,自知不对,却不能排解,自卑感重。平时夜寐艰难,心悸不宁,头晕脑鸣,腰酸膝软,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某精神防治中心诊断为强迫症,中医诊为脏躁(心肾阴虚)。治拟滋阴安神,解郁,同时好言劝慰,开导,鼓励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方用天王补心丹加味:太子参、天冬、麦冬各10g,丹参12g,玄参、瓜蒌仁(打碎)各20g,生地、白芍、炒枣仁、柏子仁各15g,珍珠母(先煎)30g,合欢花9g,远志6g,砂仁(后入)3g。7剂。

二诊时,睡眠和心悸有所好转,大便转润。原方出入调理2个月,睡眠平稳,心悸已宁,自言自语已能自制,畏惧的强迫心理也减少,即使有,也能自我排解。此后,以天王补心丹、珍合灵善后[朱锦华.天王补心丹的临床新应用.甘肃中医,1999,(4):35]。

【按语】本例强迫症患者,自幼体弱,又受较强精神刺激,长期来焦虑忧郁,渐成心肾阴虚之证。心肾阴虚,神失所守,而出现精神神志症状。天王补心丹加味滋阴养血,宁心安神,解郁,具有镇静,抗焦虑作用,再配合心理疗法,病渐得愈。

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案例】某女,75岁。以大片紫癜2天,血小板15x10'/L人院,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骨髓象提示“骨髓增生活泼,三系增生均可,但巨核细胞形成血小板功能较差,结合临床考虑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西医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DNA、利血生等药治疗,血小板上升为60x10'/L~80x10e'/L,但舌衄、齿衄严重,会诊时,见四肢大片紫癜,齿龈和舌体不时有血液渗出,舌淡嫩红,满布瘀斑,舌上结有血疱如盔甲,苔薄黄腻,上置橘红色黏液。舌尖疼痛,口干口苦,渴不多饮。心烦少寐,腰膝酸软,大便秘结,脉濡。此为心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脉络之舌衄、齿衄。拟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天王补心丹合二至丸化裁:太子参12g,玄参30g,生地20g,生地炭30g,当归炭10g,天冬、麦冬各10g,川石斛30g,女贞子10g,旱莲炭30g,3剂。

二诊:复诊时,舌衄、齿衄已止,原方调治半月,诸症皆除,血小板计数118×10'/L而出院[朱锦华.天王补心丹的临床新应用.甘肃中医,1999,(4):35]。

【按语】本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天王补心丹主症的病机同为心肾阴虚,水不济火,但更有虚火上炎,灼伤脉络,迫血妄行之病机,故病情更深一层。本方内重用生地、玄参、石斛壮水制火,为本方主药。合入天冬、麦冬以增阴液,又生地、当归炒炭为用,合生藕节、侧柏叶、二至丸,滋阴凉血止血力更增。黄连清浮热,代赭石降浮阳,太子参助心气。于是心肾阴血以复,虚火乃降。

4.反复单瘫症

【案例】某女,42岁,2001年9月4日诊。患者心烦时出现右上肢无力,2~3小时后自行恢复正常,每年发作5~6次,历时已3年,多处求治,未见明显效果。头颅CT、脑电图、血钾检查均正常。近10多天来发作频繁,就诊时恰巧出现右上肢无力。诊见:右上肢无力,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体检:血压120/70mmHg, 心率80次/分, 律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右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征。证属心阴不足,筋脉失养。治以滋阴清热,养心柔筋。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柏子仁、酸枣仁各9g,麦冬、生地各15g,天冬、丹参、百合各12g,当归6g。水煎服。服药1剂后未出现右上肢无力,嘱再服10剂,随访至今未再发作[黄芝华.天王补心丹新用.江西中医药,2004,(4):50]。

【按语】患者反复出现心烦时右上肢无力,原因不明,基于心烦时即发作,试从心治,根据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辨为心阴不足而用天王补心丹。药证相符,2年疑难怪症竟愈,收效甚佳。

(二外科疾病

处慢性荨麻疹

【案例】某女,53岁,于1995年5月10日初诊。全身风疹块,瘙痒难忍,反复发作1年。缘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周前在家中搞卫生,劳累后再现风疹,瘙痒,伴心慌、心悸而来诊。症见精神疲倦,面色不华,寐食不佳,全身可见隆起红斑、成片状、瘙痒难忍,疹块色暗,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诊为隐疹(慢性荨麻疹),证属心血亏虚,血虚生风。治以养心安神,补血祛风。拟天王补心汤加减,处方:防风、乌梢蛇、生地黄、玄参各15g,党参20g,当归、川芎各10g,柏子仁、麦冬、远志各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4剂。二诊:药后各症均减,疹块已退,仍有疲倦,纳差,方已对症,守方去玄参,加山药30g,黄芪20g,续服5剂。三诊:余症均失,为巩固疗效,嘱服天王补心丸半月,后未再复诊。随访1年未复发[黄芝华.天王补心丹新用.江西中医药,2004,(4):50]。

【按语】《素问》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本例素患风湿性心脏病,心失所养,久病必心血虚生风。故见风疹年余,瘙痒致寐不安,食不佳,又进一步耗伤心血。以天王补心汤养心宁神,以治病本,酌加祛风止痒之品以治标,药切病机,故数剂见功。

(三)五官科疾病

口腔奇痒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案例】某女,35岁,农民。患者自诉半月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口腔奇痒难忍,以上腭及舌体为甚,舌体用力搅动后稍减,昼轻夜重,甚则夜不能安枕,每日需用牙刷刷至微出血方舒。曾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经用西药治疗无效,改服中药治疗。患者有肝炎病史,又素有胃疾(十二指肠溃疡)。诊见:形体瘦弱,面色萎黄,口腔内奇痒,时欲用手搔之,心烦口干,夜寐不安,体倦乏力,右胁及胃脘隐痛,腰酸软无力。舌体瘦小,质淡尖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诊为口腔奇痒症。证属心肾不足,虚火上扰。治宜养血益气,清热安神。用天王补心丹加减,处方:党参、枸杞子、朱砂拌麦冬各12g,沙参、当归、朱砂拌茯神各15g,灵磁石30g(先煎),炒枣仁18g,五味子9g,肉桂4.5g,炒栀子、知母、炙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3剂。

二诊:药后患者欣然而至,言药后奇痒若失,余症也减其半,但苦于煎药不便,不复用药。数月后患者又至,言因近日农活忙,劳累过度,旧症又作,仍伴见心烦失眠,倦怠无力,口舌干燥,胃脘隐痛,腰酸无力,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证不变则方不变,又将原方处以3剂,仍获奇效[徐廷良.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口腔奇痒症.江西中医药,1993,(5):59]。

【按语】口腔奇痒症在临床及记载较为少见。偶遇此证,思及《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所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而试之从心论治获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liurunfan的空间--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神经科、精神科杂病的医案
167.天王补心丹详解研讨
90.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 枣仁、当归、生地、柏子仁、天冬、麦冬、远志、五味子、人参、丹参、玄参、桔梗。为安神主方,用于健忘,怔忡,失眠,虚火上炎等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