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渔交游考①·李渔各个时期关系最深或影响最大的朋友

前 言

  欲知其人,当察其友。早在三十年代,顾敦先生研究李渔,就写过《李笠翁朋辈考传》,得近二百人。笔者昔撰《李渔年表》与《李渔传》,尝读是篇,受益良多。此后数年,追步前贤,留意搜求,日积月累,至今已达八百余人。然限于见闻,所缺尚多。

  八百余友人,籍贯可考者七百左右,遍及十七省、二百余州县。其间以江浙两省最多,超过半数。两省又以杭州、江宁最为集中,盖皆其事业基地、居住多年之都市也。其次,直隶、盛京汉军旗人不少,多为官员;扬州、苏州、汉阳、湖州等地友人较多,以其为文化之乡;安徽人亦不少,因其多侨居江宁、扬州之故。

  八百余人,官员与布衣约各占一半。官员现任居多,退职者仅占什一。尊至尚书、大学士,卑至县吏衙役,皆有与笠翁交游者。从人数看,以郎官、御史、道员、府吏居多。布衣中多隐士、幕客,主体为未得功名之诸生,其间不乏各类文艺人才,尚有史家、考古家、藏书家等等。官员中亦多上述人才。此外,佛、道等方外人士,以至召仙术者和妓女,亦有交往者。

  考索所及,仅限于有文字记载者,故多文人。其中有明清进士二百三十余人,举人贡生数亦大致相当。虽因部分人情况不明,统计并非完全,然于此已可见其大概。

  明清之交,士人多结社。顺治十七年,严禁结社订盟,此为一大变。嗣后,文人交游自然不会停止,情形如何,颇可考察。李渔正于此际,自由往来于朝野文人之间。若将其朋友之朋友计入,影响所及,几及文坛之半。从现有材料,已可见江浙文人呈群体分布,细加追索,当能知之更深。且当时以交游为事者不乏其人,若能多作一些交游考,则于清初文坛当有种种揭示,其价值当又不止作家研究而已矣。

  友人八百余,结识有先后,关系有深浅,内容亦不尽相同,如何排列,颇费斟酌。现由主及次,暂分六类。由于许多情况不明,归类定有不妥之处,容日后补正。为检索方便,前置姓氏笔划索引。

  文中所列友人姓名,直录所据文字,原用名者即用名,注以字号;原用字号者即用字号,注以名。友人官职,以交游时期任职为准,兼及其他。

  史料贵信,篇中所载均有根据,为节省篇幅,不一一注明出处。由于资料来源庞杂,精审不易,且空缺尚多,疏误之处,敬祈读者不吝赐教。

李渔交游考·李渔各个时期关系最深或影响最大的朋友

   许豸(字玉史,一曰玉斧,号平远) 福建侯官人。明崇祯四年进士。历户部郎、浙江宁绍道、提学副使、左参政。《浙江通志·名宦》有传。崇祯八年,渔应童子试以五经见拔,豸奖誉有加。渔晚年谓豸“乃予一生受德最始之第一人”。

  许于王(名宾) 豸之次子。恩贡生。曾任福建道监察御史、浙江巡盐御史,以清节著闻。康熙十二年在京初交。翌年在杭州请渔为其父遗稿作序,渔始知伊乃恩师之子。于是作《春及堂诗跋》,并有《与许于王直指》书及七言古诗《赠许于王直指》。

  许檄彩(名宸章) 江南常熟人。明朝官生。渔谓檄彩“以吾郡别驾,即擢吾郡司马。怜才好士,客我于署中者凡二年。鼎革以后,音问不通”。计渔一生,出入官府无数,而入幕仅此一次。许待之甚厚,纳曹姬,即伊玉成。渔有诗文纪遇,见《年谱》。据《金华府志》,宸章崇祯十五年起任通判(别驾),无升任司马之说。

  许青浮(名山。山如) 檄彩子。官至兵部员外郎,不求仕进。善画,兼工诗,有《弃瓢集》传世。年近九十而终。渔有《许青浮像赞》,称伊“神情旷逸,俨然夫子之在当年”。

  朱梅溪(名未详) 明宗室,生于楚。渔谓伊“久仕谏垣,以敢言获罪,初贬江右,再迁浙东”。乃崇祯末年来金华府屈居幕僚者也。渔与之结忘形交,曾作《朱梅溪先生小像题咏序》、七律《朱梅溪宗侯谪婺州》相赠,并代撰《金华宝婺观》联。交游似属短暂,以其当国破家亡前夕,渔之悯朱,又非点滴私情而已矣。故列之于前。

  姜次生(名正学) 浙江兰溪人。食饩于邑,甲申后弃去。性孤介,然于物无所忤。嗜酒,此外唯寄意图章。病目而盲,无妻室子女。尝言:“麴糵吾乡里。吾印必传,吾之嗣续也。吾何忧!”年八十卒。渔于康熙十一年作七律《奇穷诗挽姜次生中表》。前此二十年,已有七古《奇穷歌为中表姜次生作》。又有五律《答姜次生问山居近状》、七律《姜次生留宿斋头,雷雨忽晴,起就月中看牡丹,得台字》等,皆早年兰溪乡居之作。渔于“奇穷”朋友均有深情。次生乃老友兼亲戚,虽行事不一,衷心实同,渔诗言之详尽。

  何鸣九(名人鹤) 四川绵州人。明季诸生。少有至性,以父仇击杀佃人袁某,诣狱,遇赦免。游南北,所至与诸知名士酬唱。工诗,晚年尤精绘事。有《台山诗草》传世。康熙十一年,渔会鸣九于汉阳,七律《补祝何鸣九初度》曰:“与君同住瀫江(兰溪)头,分作人间汗漫游。一遇延津双剑合,再逢汉水并家浮。”据此,则何乃渔之老友而具至性者矣。汉阳聚会,半年间过从益密,何为渔诗集写有眉评,渔尚有七绝《题何鸣九小像》、五古《七夕感怀为何鸣九渡江作》相赠。

  丁药园(名澎。飞涛、淡汝) 浙江仁和人,一曰济阳。顺治十二年进士。历官礼部郎中。十四年充河南乡试副考官,以违例被参。十七年籍没家产,流徙尚阳堡,历五年始放还,工诗词,名列“西泠十子”“燕台七子”“辇下十子”。有《扶荔堂集》《扶荔词别录》、  《白燕楼诗》《信美轩集》传世。顺治初,与渔相识于金华。晚年遇于杭州,为《笠翁诗集》作序评。渔有《与丁飞涛仪部》书、七律《赠丁药园仪部》、词《满江红·读丁药园扶荔词喜而寄此勉以作剧》。有云:“卖文尽有山中禄,莫更飞翔侈远心。”并勉其共同奋笔,“急编成两部大宫商,分南北”。丁曰:“予又谪居塞上,更二十年,始聚于金陵之长干,李子实流寓于此。”为《论古》写眉评。

  毛稚黄(名先舒,一名骙。驰黄)(16201688 浙江钱塘人,一曰仁和。明季诸生,旋弃去。师事陈子龙,又从刘宗周讲学。入清,不出里门,所作篇章,不涉时事,可谓善自全者。工诗文,为“西泠十子”领袖。京师语曰:“浙中三毛,东南文豪。”稚黄居其一。中年以后,长期卧病。著作甚丰,有《思古堂文集》《毛稚黄集》《潠书》等,辑为丛书《思古堂十四种书》。顺治中在杭与渔结识,终成数十年至交,乃渔作主要评家之一,在《寄李笠翁书》(见《潠书》卷七)中称伊“墨舞笔歌,驱染千古”。渔亦为其《韵学通指》《东苑诗钞》诸作有所斟酌。并写有七律《寄怀毛稚黄同学》、对联《毛稚黄迁居》及《与孙宇台毛稚黄二好友》书等诗文。渔编《四六初征》,毛有文入选。

  陆丽京(名圻。景宣、讲山) 浙江钱塘人。明万历四十二年生。明贡生。少与弟培、堦齐名,人称“三陆”。与夏完淳交契。国变后,入警隐诗社,又周旋于慎交社中。顺治二年,参与抗清军事。败,剃发为僧,事去归家。工诗,为“西泠十子”之首。庄史案发,以名列卷首,系狱。康熙元年十二月起解进都。举家于杭州入监听审。二年正月入刑部狱,四月二十六日发还家居,五月无罪获释。投书黄宗羲,封还月旦,自贬三等。四年九月应吴锦雯推官之聘入粤,五年四月至南雄,六年春赴徽州,冬,祝发齐云。七年二月回杭,九月离去,不知所终。《雪桥诗话余集》谓叶燮曾在杭与丽京相遇,时为康熙十二年。顺治中,渔与陆氏在杭结交。丽京曾作书《贺李笠翁新娶》,并为其《论古》《闲情偶寄》及诗文作评。按《偶寄》成书于康熙十年,虽有几年准备,陆评写于入狱之前似不可能,然则当写于何时?渔有五律《闻老友陆丽京弃家逃禅寄赠二首》,极为动情。又七律《癸卯元日》,感慨万端,时丽京在解京途中。《四六初征》有圻文入选。《尺牍初征》收有陆父运昌书信。丽京有《威凤堂集》《从同集》诸书传世。

  陆梯霞(名堦) 圻之三弟。少与兄圻、培为复社之冠,世称“陆氏三龙门”。以文章名东南。后奉母隐于河渚之骆家庄,以佃以渔,间受鸡林估人请,选制举文行世,所取酬金为菽水资。晚居里授生徒。巡抚张鹏翮葺书院万松岭,集通省士子读书其中,奉堦为师。年八十三卒。有《白凤堂集》。曾编《四书大全》。为渔《论古》《偶寄》及诗文作评。有文选入《尺牍初征》。

  陆左墄(名㙄。左辖) 圻之六弟。饩于庠。是时文社飙举,㙄为诸生祭酒,所至倾座人。卖文为活,积岁时所得束脩,手构一椽,以庇燥湿。后远游云南,入巡抚袁懋功幕(袁顺治十七年至康熙六年在任)。军书旁午,数千言立就。四十四岁卒。重义行,友张步青卒,遗孤无所依,㙄为饮食之,教之成立。有《丹凤堂集》。曾编《经世骊珠》。为渔诗文作眉评。 《尺》《四》选有㙄文。

  陆寅(字冠周) 圻子。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年十六,父系狱,寅从入狱侍奉。父远游,寅上事病母,下抚弱弟。母殁,入武当山寻父,历险阻十余年,竟不可得,遂入京。康熙二十六年中顺天乡试,明年成进士。以哀慕劳瘁,逾年卒。有《玉照堂集》。《四》收其文。

  孙宇台(名治。鉴庵、西山樵者) 浙江仁和人,一曰钱塘。陆丽京妻弟。明季诸生。尝与毛先舒游闻启祥之门,称“二俊”。慷慨尚气节,与陈廷会并为遗民高士之首。每岁束脯所得,必分馈父执之贫者。陆骧武卒,以一女托,治为择吴任臣检讨妻之。康熙初,陆丽京罹祸,时宇台在杭,急其难。后周游四方,为幕客。年六十六,殁于泽州,时在康熙二十六年前。工诗文,名列“西泠十子”。有《孙宇台集》《鉴庵集》。顺治中识渔于杭州,曾为渔在杭创作之五种传奇作总序,备加赞赏,又作《蜃中楼序》。其后又为渔写《征尺牍启》(见《孙宇台集》卷十八)。康熙间,作《李笠鸿诞儿诗启》及《四六初征序》(见《孙宇台集》卷十八、卷七)。渔晚年在杭,又与之相聚,求为《一家言》作评。《与孙宇台书》曰:“予向在湖上,益友二三,于吾宇台首屈一指。”晚年情谊,仍不减当初。《尺》《四》收其文。

  孙孝桢(字世求)  治子。《四》收其文。

  孙洽(字宙台)  治弟。《四》收其文。

孙忠楷(字献葵)  洽子。《四》收其文。有《听松楼集》。

  胡彦远(名介,原名士登。旅堂)(16161664 浙江钱塘人, 一曰仁和。明诸生,入清不仕。工诗,自有神韵,不效当地西泠派。既隐,与妻笑傲于山水间。无买山钱,乃游京师,吴伟业、龚鼎孳、曹溶、周亮工诸名流皆折节纳交。晚逃于禅。有《旅堂诗集》《旅堂文集》《河渚集》传世。妻翁少君垣,钱塘翁汝遇之女,有《秋水亭遗稿》。顺治中,胡与渔在杭结识,曾为《奈何天》作序,为《论古》《诗集》作评。渔有《复胡彦远》书及五律《答胡彦远述游况萧索》。诗云:“轻煞扬州客,腰缠亦累千。自来贫作客,犹胜富耕田。到处逢迎好,生来口腹便。不知明日杖,又挂阿谁钱。”《尺》《四》选入胡文。

  沈亮臣(名晋垣。亮辰) 浙江仁和人。早岁习儒,为诸生。精医术,治病之外,从无私谒。有孝行,关心公益,崇祀乡贤,府志入义行传。先居杭城,康熙间居京师。与渔为布衣之交。康熙十一年,渔在京作《沈亮臣像赞》曰:“居杭十年,仅得一友。沈子亮臣,淡而能久。”另有《与沈亮臣》书,叹逋累之苦,同病相怜,盖叙顺治末两人居杭时事也。又《尺》收有沈宜民书信,注曰字亮臣。

  钱牧斋(名谦益。受之、蒙叟、尚湖、绛云老人、东涧遗老、虞山俗衲)(15821664 江南常熟人。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官至礼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弘光朝授礼部尚书。入清,以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历时五月,引疾归。与郑成功等反清复明势力互通声息,乃所谓“身在虏中,不忘本朝”者也。为文宏肆奇恣, 一时推为文宗。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著述极富,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绛云楼题跋》《钱牧斋先生集外文》等。顺治末,钱以八十高龄,在杭州作《李笠翁传奇序》。又为渔之诗文作评,称其文可以砭愚,可以善俗,有关风教,其诗清超迈俗。《尺》、《四》收有钱文。

  吴梅村(名伟业。骏公)(16091671 江南太仓人。崇祯四年进士,授编修,历官南京国子监司业、左庶子;弘光朝,拜少詹事。入清,因荐起为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一年春抵京,十三年底即乞归。学问赡博,文采风流,为士林领袖。临终,遗嘱“以僧装葬,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勿作祠堂,勿乞铭于人”。著述甚丰,有《梅村集》《梅村家藏稿》、杂剧《临春阁》《通天台》《秣陵春》等。顺治十七年,为渔作《尺牍初征序》。又曾为《偶寄》《论古》及诗文集作评。于评渔《与王汤谷直指》书时曰:“直指爱才之切,笠翁竖品之高,两足千古。”又有《赠武林李笠翁》诗,流传颇广,“十郎”之名出此。渔有《与吴梅村太史》书、七律《梅村吴骏公别业》、词《莺啼序·吴梅村太史园内看花》、《满庭芳·十余词吴梅村太史席上作》。《四》收吴文,又曾向吴征求尺牍新篇。

  龚芝麓(名鼎孳。孝升、龙松、定山、尊拙、香岩)(16151673 江南合肥人。崇祯七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李自成入京,授直指使。入清,初授吏科给事中,历官至刑部、兵部、礼部尚书。曾一再被劾,降八级调用,仕途亦多坎坷。天才宏肆,千言立就。倾囊以恤穷交,出气力以援知己。艰难之际,善类或多赖其力。在朝负士林之望者独推之。有《定山堂集》《三十二芙蓉词》《龚端毅奏议》《安龙逸史》等传世。渔康熙五年入京始谒芝麓。八年,龚为题“芥子园”碑文额。十二年渔复入京,已是芝麓因病致仕以至逝世之时。渔作七古《大宗伯龚芝麓先生挽歌》,哭之极哀。龚曾拟购江宁市隐园,与渔结邻,并请渔为之设计。渔《偶寄》初成,清龚作序。向都门友人求助,亦请龚说项。书信诗文,多有往来。《尺》《四》收有龚文。

  龚伯通(名士稹)  芝麓长子。渔有五律《寄怀龚伯通二首》。

  纪伯紫(名映钟。蘖子、伯子、戆叟、钟山遗老) 江南上元人。明诸生,复社领袖。入清不仕。康熙初,寓友人龚鼎孳尚书处十载,此外未尝轻投一刺。鼎孳卒,出京归江宁。晚厌白门之暄,避地居仪征。万历三十七年生,康熙二十年以后卒。有《真泠堂集》、《补石仓集》、《蘖堂诗钞》传世。《金陵丛刻》中有其《戆叟诗抄》四卷。妹映淮,亦能诗,有《柳絮集》传伯紫诗数首。纪之江宁旧居,近邻芥子园,在龚幕对渔多有关照,并曾为渔诗文集及《论古》作评。渔有《与纪伯紫》书及七律《寄纪伯紫》。《尺》收有纪书。

  王左车(名之辅) 1626年生。浙江秀水籍,居江宁莫愁湖畔。性孤僻,不干一人。乐隐不仕,自呼曰牢,曰琴狂,曰楚囚,颜其室曰薶庵。晚改名囚。举家落地不任荤,人称为“一门佛子”。教育三子,皆笃行嗜古,旁及诗画,擅名于时,然不令应科举。与渔过从益密。渔有《怀王左车》诗。为《偶寄》及诗文写有眉评。文字往来亦多。

  王安节(名槩,初名匄。东郭) 左车长子。方文之婿。禀质颖异,诗古文辞及制举业,皆孤行己意。学画于龚贤,水石人物花卉羽毛之属,下笔辄有味外之味。又精篆刻。年甫二十余,四方文酒跌宕之士至江宁者,无不多方就见之。有《山飞泉立堂文稿》 《高座寺志》、 《澄心堂纸赋》诸作。又助纂《江南通志》,编入所作山川形胜图五十。《清史稿·艺文志》有王槩撰《太岳太和山纪略》八卷,《补稿》有王槩撰《湖北安襄郧道水利集》二卷。渔呼安节为“小友”,赋诗赏月,往往与共。安节为渔诗文、《偶寄》作评,渔亦为其画册题诗。《芥子园画传》更为两家合作之结晶。数十年后,安节兄弟续编二、三集,仍念念不忘笠翁。康熙十二年渔在京有《与某郡伯》书,推荐幕客,曰“某生原籍嘉禾,侨居白下,其腹珠玑,其品金玉,敢以进之东阁”。时人有称安节“天下热客”者,以其好交达官。则渔之所荐,或即安节也。一老一少,实气味相投者。有二子:将东、大田,婿:沈维熊、邓坣,皆以诗名。《四》中有槩文。

  王宓草(名蓍,初名尸。弟为) 左车次子。张惣(南村)之婿。顺治六年生,雍正十年仍健在。工画善诗,善隶书,亦作印章。有《瞰浙楼诗》、《校官碑考》及《豆区八友传》一卷传世。《清史稿·艺文志补编》有《天发神谶碑考附录》一卷,王蓍撰。郭麐《樗园销夏录》谓:“铁门于金陵市中得诗稿两本,其人为秀水王宓草蓍,稿中杂他文及应酬往还尺牍。诗格颇苍老,余采其尤者入《碎金集》。”又阮元《两浙轩录》亦引朱春生语,谓其于金陵故书摊得王蓍旧诗稿第十六册一本,中有与安节唱和者。宓草曾为渔之诗文、《偶寄》作评,渔亦曾有书致之。《画传》之成,宓草与有力焉。子我来、三田,俱能诗。《四》收其文。

  方尔止(名文,又名一耒。明农、嵞山、淮西、忍冬)(16121669 江南桐城人。明天启末诸生。崇祯二年入复社。入清不仕,以诗名家者三十余年。好结四方知名士,与从子以智声名相颉颃。遭家难,漂泊江淮间,渡河逾济,直走幽蓟。后隐居江宁十数年。自题其像云: “年少才如不羁马,老来心似后凋松。藏身自合医兼卜,溷世谁知鱼与龙。”有《嵞山集》、《嵞山续集》传世。方乃王安节岳父。顺治十六年游杭,有七古《七夕饮李笠鸿斋头》、七律《访李笠鸿》。康熙七年,有五律《李笠翁斋头同王左车雨宿》。八年,作七古《三月三日邀孙鲁山侍郎饮李笠翁园即事作歌》。孙鲁山即孙承泽,其原籍山东益都境内有鲁山,故云。曾为《论古》作评。《四》有其文。

杜于皇(名濬,原名诏先。于篁、茶村、睡乡祭酒、钟离濬水)(16111687 湖广黄冈人,侨寓江宁四十年。明副贡生。崇祯十五年乡试卷拟列第一,以结语侵枢府,置副车,授推官。入清不仕,与弟岕专力学古,称“二杜”。初入南雍,与余怀、白梦鼐齐名,时号“鱼肚白”。生平论诗极严,于时人多所诋呵。有富于财者,重价购其集焚之。老而益贫,贫而益狂。有《变雅堂遗集》《变雅堂文集》《变雅堂诗钞》《茶村诗》《扫花词》诸作。杜乃渔之文章知己,主要评家。曾为《无声戏》(《连城璧》)《十二楼》《凰求凤》作序,为《玉搔头》《巧团圆》《偶寄》及诗文种种作评。又系渔家班女戏之顾曲周郎。渔收杜书信八封入《尺牍二征》,而不收其过于抹倒时人之复何元方一札

  余澹心(名怀。无怀、广霞、广协、曼翁、漫翁、鬟持老人)(16161695,或1696 福建莆田人,侨居江宁。自谓崇祯三、四年以后曾入范大司马幕中为平安书记。才情艳逸时人推为风流领袖。作《板桥杂记》,述曲中事甚悉,自比《梦华录》。工诗词,精史学,有《味外轩稿》《研山集》《曼翁集》《玉琴斋词》《五湖游稿》《余子说史》《三吴游览志》《四莲华斋杂录》诸作。澹心乃渔之密友,主要评家,二人文字之交多于一般。曾为《论古》《偶寄》作序写评,诗文集亦有其眉评。又系渔家班女戏之顾曲周郎。《尺》《四》收其文。渔《与余澹心五札》云及“新歌润笔”,盖付给稿费也。渔又曾请澹心夫人校阅《偶寄》女妆部分。

  余鸿客(名宾硕。一字石农)(16651722 澹心长子。七岁随父至渔寓观剧,解辨歌声。渔诗云:“谁家顾曲小周郎,七岁听歌慧眼张。随手拍来檀板合,数声惊断老人肠。”《笠翁诗集》中有其眉评,作时当不满十四岁。日后有《石农咏物诗》《金陵览古诗》《丁卯集》问世。

  周栎园(名亮工。元亮、减斋、缄斋、瞀公、长眉公、笠僧人、栎下先生)(16121672 江西金溪人,河南祥符籍,生于江宁。崇祯十三年进士,历官御史。入清,顺治二年授两淮盐运使,四年由扬州兵备道参政授福建按察使,六年迁福建右布政使,十年改左。十一年迁左副都御史,十二年改户部右侍郎,三月授职,七月解任,以福建任内事被劾也。十五年解京,后拟应绞秋后处决,幸获免。十八年,部议复用。康熙元年秋游吴越,二年任青州海防道,五年擢江安督粮道。八年复被劾入狱,旋赦出,闲居江宁。怜才好士, 一时遗老多从之游。自云“生平所交,数人而已”。著述多至数十种,晚年自焚之,曰:“使吾终身颠踣而不偶者,此物也。”好印章,尝著《印人传》。尤嗜绘事及古篆籀法。后人搜其遗作,集为《赖古堂集》《书影》《同书》《盐书》《相编》《字触》《诗人传》《偶遂堂近诗》《通烬集》《结邻集》《牧靡集》《北雪诗》等,因以传世。康熙六年,在江宁为《资治新书》二集作序。芥子园中有其所赠手卷额“天半朱霞”。《偶寄》、诗文集有其眉评。又系芥子园内顾曲周郎。《新书》《四》均收其文。

  周雪客(名在浚) 亮工长子。贡监生,考充官学教习,后官经历。淹通史传。好藏金石书画。一时名下士皆从之游。曾为笠翁《耐歌词》写眉评。有《梨庄集》《秋水轩集》《遗谷集》《苑之词》 《云烟过眼录》《南唐书注》《天发神谶碑考》诸作。又曾编《藏庋集》十六卷。雪客乃王士禛门人。与徐电发善,曾与《词苑丛谈》编撰。朱竹垞亦有《送周在浚赴太原》、《寄周参军在浚》诗。供职太原在康熙二十三年。

  王望如(名仕云。过客) 江南歙县人。明末避居仪征,晚年住江宁。崇祯十二年充贡生。顺治九年进士。入清,历官镇江儒学训导,泉州推官,乌程知县,衡州、潮州推官,平远知县。顺治十五年,以承问官左袒周亮工被逮。十七年与周亮工同案,拟应绞秋后处决,幸获免。曾评注七十回本《水浒传》。有《写心集》《易解》《论史同异》《四辰堂稿》《桐庵随笔》《通鉴易知录》《历代鉴略》《鉴略四字书》等传世。《广东通志》谓:“王仕云,江南江宁人,进士,康熙十六年任平远知县。”康熙二年,为《资治新书》一集题词;为《论古》作序写评。诗文集亦有其眉评。《新书》收其吏牍,《四》收其文。序言自称“江上同学弟”。

  赵声伯(名时揖)  绍兴人,一曰钱塘人。教官。渔移居江宁,深得其助,渔有《与赵声伯文学》书,谢其为家人治病。又有《柬赵声伯》,求其于江宁代觅长居之所。赵有《与李笠翁索酒》书,谓“闻吾兄来自兰陵,载郁金香不下数十斛,舍刘伶、阮籍,将谁与共醉耶?”渔《与余澹心五札》有云:“昨饮赵署,夜分始归”;“声伯诗至今未作”。交往之密,于斯可见。康熙十七年前后,渔有七律《送赵声伯之官定海》,曰:“不亲色笑甫经年,早脱儒冠冠进贤。”赵为《偶寄》、诗文集写评。《尺》、 《四》收其文。1933年上海有正书局《清代画史》后附广告,有《赵声伯藏北宋拓麓山寺碑一册》、《赵声伯大楷习字范本》等三种,是否即其人?又《国朝杭郡诗集》卷二二,收赵时辑七律《送殳山夫之楚》一首,有“山色秣陵青棹尾,月光彭蠡白帆前”句,当写于江宁。山夫名丹生,康熙十七年卒。又卷三有张兢光七律《送赵声伯北游》,曰:“才子飘摇事远征,长安市上早知名。萧条静眺三河月,飒沓遥悲五垒城。对酒高歌还击筑,出门抚剑更谈兵。书生莫被儒冠误,云树苍苍万里情。”自注云:“名时楫,绍兴人。”兢光字又兢,号觉庵,于张祖望昆弟为大父行,绝意仕途,与仁和柴虎臣为邻。据此,声伯与渔相似,亦为流寓江宁等地之浙人,且与顺治间杭州诗坛关系颇近,两人应于此际已结识。

  方坦庵(名拱乾。初名若策。肃之、甦翁) 江南桐城人。崇祯元年进士,历官左谕德兼侍读。李自成进北京,被执。入清,官少詹事。顺治十四年,第五子章钺应江南乡试,涉舞弊案。十五年十一月定罪,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并流徙宁古塔,至十七年冬始纳赎放归,寓扬州、江宁。晚居江宁东园石桥,地名五块砖。坎坷毕世,卒年七十许。工书,善诗。有《方詹事集》《何陋居草》。渔有《与方坦庵宫詹》书,恳其法书。坦庵为《论古》写眉评。

  方楼冈(名孝标,一名元澄,原名玄成,避康熙讳,以字行。楼江、元锡) 万历四十五年生坦庵长子。顺治六年进士,历官侍读学士。传其入滇曾受吴三桂翰林承旨,三桂败,首先迎降,得免死。有《光启堂文集》《钝斋文选》《钝斋诗选》。尝著《滇黔纪闻》,为戴名世采入《南山集》,文字狱起,坐斫棺,罪连家族,遗书皆焚毁。为芥子园内家班女戏之顾曲周郎。曾为《论古》、诗文集作评。《四》收其文。

  方邵村(名亨咸。吉偶) 坦庵次子。顺治四年进士。知获鹿县,察奸戢盗有声。调丽水,筑好溪堰,利及邻邑。擢主事,升郎中,历官陕西道御史。工诗文,善书画,谙乐曲。为芥子园顾曲周郎。笠翁诗文集有其眉评。渔《与方绍村侍御》书曰:“拙著中评语颇多,某最服膺老父台。”“兹又进《窥词管见》一册。此册列于词刻之首,开卷即睹雷名,与作玄晏无异也。”《笠翁余集》中有《好时光·春色》词二十阕,乃与邵村唱和之作。《新书》《四》收其文。芥子园中有其所赠石光匾“栖云谷”。渔与方氏父子交游,主要在康熙初十数年间,均居江宁。

  何省斋(名采。濮源、南涧、敬舆、芦庄) 江南桐城人,占籍江宁。顺治六年进士,历官左春坊、侍读。气节高峻,不谐于时,甫三十,即弃官归。工诗词,善书。有《南涧集》《南涧词》《让邨集》等。省斋祖父乃故明相国何如宠,父应璜(宗玉)曾任赣州知府,与吴伟业为儿女亲家。方坦庵乃省斋妇翁。三家均与渔友善。省斋为渔主要评家之一,又系顾曲周郎。二人曾有灯市词八首唱和。芥子园中有册页匾“一房山”,省斋书赠。《四》收其文。

  何次德(名亮工。亮功、辨斋) 省斋兄。占籍江宁上元。顺治十四年举人。有《过江集》、《与嵇堂集》。曾为渔诗文集写眉评。

  尤展成(名侗。同人、西堂、艮斋、悔庵)(16181704 江南长洲人。明季有声社盟。入清,以贡生谒选永平推官,坐擅打旗丁调归。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检讨,预修《明史》。阅三年乞归,倘佯林下二十余年,称东南老宿。著作甚富,有《西堂全集》《鹤栖堂稿》《西堂余集》《艮斋倦稿》《艮斋杂说》《看云草堂集》《百末词》《看鉴偶评》等。展成乃渔苏州主要文友。两人互校书稿,尤为《偶寄》《论古》《名词选胜》作序,为渔诗文集写眉评;渔为尤校雠《钧天乐》传奇。渔《复尤展成五札》曰:“阅时贤剧稿,不下百余部,未尝见一元人,今始遇之。”尤《名词选胜序》曰:“志怪之书,回波之唱,未足尽我笠翁。笠翁精于曲者也,故其论词,独得妙解。试与之言诗,笠翁当更进矣。”尤有诗《笠翁席上顾曲和澹心韵七首》《再集笠翁寓斋顾曲叠韵七首》及词《二郎神慢·李笠翁招饮观家姬新剧》。两人书信往来、诗词唱和多于一般。《四》收尤文。

  朱建三(名未详) 生平待考。渔有五古《怀朱建三》,曰:“穷途怀密友,首及城南朱。订交二十年,始终情不渝。贫依为鲍叔,急恃作包胥。”“何年稍自给,待友舒长眉。”又有对联《寿朱建三》,序曰生于七月七日,所居之里名百花巷。按渔康熙十年游苏州,亦寓百花巷。联曰:“喜功名事业从心,处处带来天上巧;羡玉树芝兰绕膝,人人占却眼前春。”又有《朱建三新磊泉石》联:“此地本无山,忽自胸中跃出;邻家焉有瀑,是从天际飞来。”据此可略知朱之境况及情趣。此人于渔,乃苏州之王左车也。《笠翁文集》中尚有《复朱建三》书。

  梁冶湄(名允植。承笃) 直隶正定人。贡生。康熙十一年任钱塘知县,久滞一官,十七年迁江西袁州同知,题留以同知仍理钱塘县事。十九年,擢福建延平知府,卒于官。康熙六年两人于陕西相识。梁在钱塘,对渔关怀备至,为其终老西湖出有大力。渔出游吴兴,梁主动照应其居杭家小。渔卒,梁作七绝《哭笠翁》四首,并为题写墓碣。渔称其“令浙七载,政不胜书”,有多篇诗文颂其德政。又为选订所著《柳村词》及《藤坞近诗》。梁夫人寿辰,渔献自编《寿册》。梁为渔《论古》及诗文写评,《新书》收有梁文。

徐电发(名。拙存、虹亭、菊庄、垂虹亭长、枫江渔父、计东弟子)(16361708)江南吴江人。监生。博学多能。早年入慎交社。屡试南北闱不利,襆被四出,遍游吴、越、齐、鲁、燕,为幕客。康熙十六年赴乡试,又报罢。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检讨,预修《明史》。二十六年被黜归,于是键户读书,著述不辍。四十二年康熙帝南巡,诏复原官,不就。有《诚斋集》《南州草堂集》《菊庄词》《本事诗》《词苑丛谈》《事物记原》《吴郡志略》等。康熙十三年与渔初会,时在钱塘知县梁允植幕。渔曾托其为移居杭州出力。曾为渔诗写评。渔有《与徐电发》书、七律《赠徐子电发》。

欲 知 李 渔 后 事 请 持 续 关 注 本 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历代画论(连载83)清:《明画录》(第二部分)徐沁 撰
清代诗人简介辑录89位大全集 下卷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 第七十九卷 文苑 六
南昌进士—熊一潇
《明画录》清 徐沁
集类《履園叢話》(清)銭泳撰●丛话十一下·画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