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有多大,对李渔的误解就有多深,试看当今大学生眼里的李渔,12幅线描绘本解读李渔清廉故事,耐人寻味

绘本作者:赵雨雯  范诗雯

出品时间:2020年夏月

出品地点:兰溪夏李村

1、三迁有教 清儒名世

李渔自幼聪颖,襁褓识字,“四书”、“五经”过目不忘,总角之年便能赋诗作文,下笔千言。为了让儿子能静心攻读,光宗耀祖,母亲学孟母“三迁教子”,培养高德。先是从夏李迁到如皋,常随“冠带医生”伯父李如椿“出入大人之门”;后又迁至李堡南街的一座老鹳楼读书,15岁时又迁回夏李,他在自家后院的梧桐树上刻诗:“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以警戒自己不要虚度年华。崇祯八年(1635年),李渔参加金华童子试,一举夺魁,成为名噪一时的五经童子。但在明末腐败的乡试科举中名落孙山,李渔心灰意冷,空有报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地,在金华八咏楼上写下绝联:“沈郎去后难为句,婺女当头莫摘星”,从此绝意仕途,改走文化救国之路。当其60岁荣归故里之时,县令赵滚亲授“才名震世”之最高荣誉。

2、饮食有道 清味至欢

李渔在生活中对饮食之道颇有讲究,求真而不求华,主清而不主腻,崇简而不崇贵,虽处于贫而富于心,在《闲情偶寄》里有专章著述,主张“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重蔬菜、崇简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他对肉类食物讲究“人道”,比如忠诚之狗、勤勉之牛、性灵之猫等他绝不食用,而对于横行之蟹却“嗜之如命”不已;对食蔬讲究味之鲜美,自制五香面、八珍面、桂花饭,用于招待贵客;对菜品求其清淡,对味重之葱蒜之物绝不食用,对世人“浓则为时所争尚,淡则为世所共遗”之现象予以斥之;对水果注重其性与营养,视荔枝为“尤物”,以杨梅为珍果,并分别作赋颂其性。

3、朋而不党  清交素友

李渔以文会友,以戏会友,与整个社会有着广泛而频繁的接触,交游面极广。他曾经为时任江宁织造、《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撰写过对联,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成为忘年交;与《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互赠诗词;清初的吴伟业、钱谦益、龚鼎孳等“江左三大家”, 王士祺、施闰章、宋荔裳、周亮工、严灏亭、尤侗、杜濬、余怀等“海内八大家”以及“燕台七子”、“西泠十子”中的多数都与他有过交往。在与他有交往文字记载的800余人中,官员与布衣约各占一半。官员现任居多,退职者仅占什一。尊至尚书、大学士,卑至县吏衙役,皆有与笠翁交游者。从人数看,以郎官、御史、道员、府吏居多。布衣中多隐士、幕客,主体为未得功名之诸生,其间不乏各类文艺人才,尚有史家、考古家、藏书家等等,遍及十七个省,二百余州县,是中国古代交友最多、结交面最广的文人。但他在与官员交往中保持着“亲清”的政商关系,歌颂廉政官员功德,为官员治政出谋划策、修改文案等;与文朋诗友的交往中保持着平等交流、诚恳态度、深刻友谊的关系;与市井百姓的交往中又充满着同情、体恤,会用自己的笔写出他们的心声,反映市井民情。

李渔交友有道,深明“君子朋而不党”,“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胶如漆”等古训。他在《交友箴》中写道:“饮酒须饮醇,结交须结真。饮醇代药石,交真类松筠。”还写道:“交道戒纷纭,交情忌稠密。神交千里通,面交九嶷隔。宁寡无滥觞,宁淡无胶漆。”当时有个潘一成,和他一样也是“府痒生”,明亡以后,也不再应试。此人恣情游览,到处题咏而不署名,李渔神交已久。一次,李渔在南昌东湖酒肆中,认出他的题句,经过访问,知他是湖南东安人。1668年,李渔游桂林,特地绕道去东安访潘一成。遍寻不着,一日偶泊林树下,见一蓬门草屋,门上有副对联,李渔笑道:“此有尘外之致,定是他的住处了。”进门相见,果然是他,两人意气相投,言谈融洽,留叙二日方才依依道别。

4、超然物外 清雅性灵

李渔一生从不追求奢华之物,只求真、性、灵。爱之物先爱物之性、之品。对园林居所追求宜居为第一,园中所栽之物惟求其清雅,而不求其名贵,求其新奇而不求其奢华;对园中所置之窗、门等绝无重复,充分利用借景、曲折、分隔等手法,化小钱起大效果;对于皇家园林中盆景、假山等人工压制之物极其反对,既费钱又反人性,尚自然、生态、协调。他反对园林工程奢侈浪费,追求因地置宜、就地取材,如夏李之伊园、南京之芥子园、杭州之层园,皆在于其人文价值,而园林虽小,却有“芥子纳须弥”之超然。他一生最爱兰花,因兰之高洁而默送馨香,为此他专门发明了“移步闻香法”,暗喻用人之才应多角度观察。他将四时性灵之花为己之命,曰“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蜡梅为命”,在追求功利之乱世,却独守清流,将高洁之品性寄托于四季花之性灵中。

5、静看炎凉 不仕二朝

顺治三年(1646年)8月,清军攻占金华,“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头如雨落”。清廷颁布剃发令,所到之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李渔对这一伤害民族自尊心的暴行强烈不满,自称为“狂奴”,奋笔写道:“髡尽狂奴发,来耕墓上田。屋留兵燹后,身活战场边。几处烽烟熄,谁家骨肉全?借人聊慰己,且过太平年。”他虽然在金华童试中取得了第一名,但在明末官场腐败中参加乡试名落孙山,不被朝廷重用是意料之中的事。入清后,他看破生死名利,乱世中保持着明代文人的清高气节与独立人格,决定不仕二朝,不再参加科举,而走向了一条“鬻文卖赋”之路。

6、静觅初心 归隐伊园

李渔在乱世之中亲眼所见金华“屠城之乱”,全城血流成河,百姓流离失所之后,他回到了家乡夏李,在他出发的地方寻找初心,自誉为“识字农”,在伊山头的“先人墟墓边”,“新开一草堂”,构筑了自己的世外桃源——伊山别业。他将自己的居所安于先人墓边,并不是要逃离世俗,而是要自己时刻不忘初心、不忘先贤,让自己时刻铭记生命之短暂,把余生的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珍惜生命,努力去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他为伊园写下的《十便》《十二宜》等诗篇堪称经典,为当代新农村建设之样版。“此身不作王摩洁,身后还须葬辋川”,他决定学唐代诗人王维,在伊山别业隐居终生,老死于此。在这之前,他还写过《归故乡赋》,曰:“男子生兮,弧矢四方。世莫予宗兮,盍归父母之邦。采兰纫佩兮,观瀔引觞。与鼎食而为萍为梗兮,宁啜菽而为梓为桑者也。”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与落叶归根的归隐之心。

7、静谋民利 倡建公益

李渔回到家乡后,被村民推为宗祠总理,亲订李氏《祠约十三则》,堪称村规民约经典,为夏李村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完善奠定基础,深受村民敬重。李渔非常关心村上的公益事业,为首在村口的大道旁倡建了一座凉亭,取名为“且停亭”,并题联曰:“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此亭此联一直为后人传颂,被列为中国十大过路凉亭之一。他还倡修水利,兴建石坪坝等四处堰坝,挖掘伊坑等沟渠六华里,使易旱的黄土丘陵地带形成“自流灌溉”,改善了农田水利,村民至今受益。据《龙门李氏宗谱》载:“伊山后石坪,顺治年间笠翁重完固。彼时笠翁构居伊山之麓,适有李芝芳任金华府刑订厅之职,与笠翁公交好,求出牌晓谕,从石坪处田疏凿起,将田内开凿堰坑一条,直至且停亭,复欲转湾伊山脚宅前绕过。公意欲令田禾使有荫注,更欲乘兴驾舟为适情计也。”后人誉为“李渔坝”。

8、静思人性  启悟濛鸿

四十岁的李渔离开了夏李,从杭州开始走向了一条“弃仕从文”的道路,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真正将文化产业做为终生事业来做的专业作家,并因此打造了一个百年老店“芥子园”兴而不衰的传奇。它不仅在创作、编辑、印刷、出版、销售上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而且在主旋律与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他能巧妙地避过当局对禁书的盘查,障人耳目地用人见人爱的喜剧来寄托他嫉恶如仇的思想,他不但出版自己创作的作品,还编辑出版了大量当时主流的通俗文学作品,如被他称之为“四大奇书”的《三国志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金瓶梅》等;他还向社会、官员征稿,编辑出版了诸如《古今史略》《尺牍初征》《资治新书》《千古奇闻》等一大批引领社会价值观的理论书籍。他创作出版的《闲情偶寄》成为引领生活闲情时尚、提高国民素质与审美观的百科全书;他创作出版的《笠翁对韵》《笠翁诗韵》《笠翁词韵》等书籍成为学童诗词学习与创作的启蒙教材;他倡编并亲自作序《芥子园图章会纂》《芥子园画传》等书成为篆刻艺术入门之经典、国画临摹之范本,对提升国民艺术修养与创作水平起到积极影响。

9、勤于创作  词坛树帜

李渔一生笔耕不止,哪怕再贫穷艰难的岁月也终未停止,“纵使砚田多恶岁,还须载笔照常耕”“水足砚田堪食力,门开书库绝穿窬”“砚田食力倍常民,何事终朝只患贫”,越是贫困越勤奋,一生创作了五百多万字的作品。李渔的戏剧创作,据他本人和同时代人郭传芳说,有“前后八种”、“内外八种”共十六种,但现在可以肯定的却只有十种。李渔写作传奇是他生平最大的“癖嗜”,自称是“曲中之老奴”、“歌中之黠婢”。他从明代剧作家远离舞台使剧本成为案头之作中发现弊病,开始注重联系观众和舞台效果,重视研究戏曲的演习工作。因此,李渔在戏曲的艺术形式和演唱技巧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独树一帜的戏剧风格使他在当时词坛上一举成名,“北里南曲之中,无不知李十郎者”。李渔的作品因为雅俗共赏,通俗易懂,故遍行于坊间,不少作品还被翻译后流入日本及欧洲国家。从16511668年,李渔在流寓杭州、南京等地期间创作了《笠翁十种曲》,被当时的戏剧界推为“所制词曲,为本朝(清朝)第一”。他主张“填词之设,专为登场”,“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看,又与不读书之妇女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十种曲》的题材全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而且喜剧色彩十分浓郁,他说:“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枝头歌一阙;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会变喜成悲咽。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 李渔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作家,被后人推为“世界喜剧大师”。

10、勤于维权  与恶抗争

李渔在杭州居住数年之后,随着作品的不断问世,“湖上笠翁”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坛新人。他的作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各地流传,杭州、苏州、南京等地的一些不法书商千方百计进行私刻翻印以牟取暴利,在缺少交通工具的当时,数日之内,三千里外的地方也能见到笠翁新作。有的就干脆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的作品,挂上“湖上笠翁”的名进行发行,蒙骗读者。不法书商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行径,不仅侵犯了他的著作权,还极大地影响到他的声誉和经济收入。为捍卫著作权,他勇敢地站出来与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一边请求官府为他主持公道,传札布告;一边与女婿沈心友四处奔走,上门交涉。他曾在《闲情偶寄》里说道:“至于倚富恃强,翻刻湖上笠翁之书者,六合以内,不知凡几。我耕彼食,情何以堪?誓当决一死战,布告当事,即以是集为先声。总之天地生人,各赋以心,即宜各生其智,我未尝塞彼心胸,使之勿生智巧,彼焉能夺吾生计,使不得自食其力哉!”由于当时社会没有形成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盗版现象仍防不胜防,屡屡发生,使李渔忙于交涉,兴叹不已。但他一生为了与欺世谋利的盗版者作斗争,从未停止过坚定的步伐。可以说,李渔是中国最早具有版权意识的出版家,也是最早捍卫自己著作权的作家。

11、勤于游历  考察民情

李渔一方面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走,交结官吏友人,以取得他们的馈赠和资助;另一方面,他每到一地,都不辞辛劳,考察一地之风俗民情,为创作积极素材。“生平锢疾,注在烟霞竹石间”,他把大自然称为“古今第一才人”。他说:“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还说:“不受行路之苦,不知居家之乐。”他携带家班远途跋涉,走遍了燕、秦、闽、楚、豫、广、陕等省区,“三分天下几遍其二”,“名山大川、十经六七”,“四海历其三,三江五河则俱未尝遗一”,中华大地的奇山秀水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李渔“过一地即览一地之人情,经一方则睹一方之胜概。且食所未食,尝所未尝。”在长期的漫游中,他对祖国河山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对各地风土民情作详细的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通过艺术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百姓的喜怒哀乐,揭露世态炎凉与官场腐败,不但为后人留下了一批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给百姓带去期盼与正能量,成为扎根于民间的主旋律作品。

12、勤于事业  打造品牌

李渔一生奔波,中一直有一个愿望,想组建自己的戏班,打造自己的品牌,直到康熙年间,先后在临汾、兰州遇上颇具艺术天赋的乔、王二姬之后,眼光独到的他发现了这两位艺术表演天才,组建了初具规模的李氏家班。从此,李渔自任家班的教习和导演,上演自己创作和改编的剧本。他以芥子园为根据地,带领家班四出游历、演剧,全国九州,历其六七,不辞辛劳,赴全国各地巡回演出。由于有乔、王二姬的出色演员以及李渔这样的好编剧、好导演,李氏家班红遍了大江南北,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李渔每到一处,都以戏会友,备受戏曲名流们的欢迎。金陵芥子园、苏州百花巷的李渔寓所,都曾是当时戏曲名流交流艺术的场所。家班作为李渔自己的实验剧团,使他在戏曲创作、导演、演出等实践活动中如鱼得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家班不仅成为李渔谋生手段之一,而且在普及戏曲文化,推动昆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此,芥子园既作为经典书籍的出版社,又作为演出剧团的大本营,真正走向了一条文化产业集团化的道路,并因此成为清代历史上为数极少的百年老店,成为一家中国文化产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集团品牌。

李渔清廉馆实效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李渔诗词全集
李 漁 丨 人 間 大 隱 , 至 情 至 性
略论李渔的对联创作与理论
【觅曲记】李渔:果是佳人不嫌妒,美味何尝离却醋(上)
李渔一生中最为得意之作,得林语堂盛赞,专门告诉你怎么吃喝玩乐
当之无愧的楹联大家-----李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