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事】记忆中的大锅菜

  吃过多种大锅菜,感觉还是家乡的大锅菜最香、最好吃、最美味。我的家乡五龙、临淇的大锅菜是最具特色的大锅菜。

  那时候,乡下利用农闲季节办喜事,娶媳妇嫁女儿,都离不开大锅菜。亲戚乡邻都来上礼:一升大米、一杆子粉条。这粉条在喜事上的大锅菜中就扮演着格外重要的角色。

  大锅菜往往由大白菜、豆腐块、自家养的土猪肉、海带、粉条等组成,其中最亮眼的要算是红薯粉条了。掌锅的会让你多多准备粉条,说这个最暄锅,也最能起填补作用,其他材料都是家里人大致约莫着准备。因为你不知道具体亲戚和乡亲们会来多少人,这时候粉条就派上了重要的替补用途。如若来人少,就少放粉条,来人多了,就多放粉条,反正家里这时最不缺的就是粉条了。

  那时的人们特别淳朴、实在。从早上开始,乡亲们就开始溜溜拉拉、甚至还呼朋引伴的、数个人一起端着簸箕往办喜事的人家上礼去。你看,那簸箕里,下边白白的摊着一堆大米、上面一杆子粉条把簸箕几乎覆盖严实了,再加上一响小火鞭。那祝福、那喜庆就都在簸箕里面的物食上了。这些来自乡亲们上的礼被叫做乡亲礼。来上乡亲礼的多寡直接彰显着这家人在村里的威望与人缘。谁家来的人越多,说明他家在村里为人好,人们愿意亲近他们,反之,则有为人不咋样之嫌了。当然了,这里边也排除不了村人们巴结那些为官的、有钱的。那些在村里当官的土皇帝,靠某种手段发了财的有钱人,来上乡亲礼的格外多自不必说。

  中午吃饭的时候到了。管事的在街门外亮开嗓子一吆喝,乡亲们便相互转告,携儿带女的来吃饭了。远远的,人们便闻到了一股喜洋洋的喜饭味儿,是大肉的香、茴香的香、大白菜的香、豆腐块的香、香油拌葱花的香……那香气哧溜溜直钻人们的鼻子,招惹着人们的食欲,喉咙里的馋虫便怂恿着口水出来了,小孩子不管不顾地便咽一口子唾沫,大人们只是悄悄地砸吧了一下嘴。

  待拿起碗筷走到大锅边,看着那平时很少吃到的、用酱油炒过的红艳艳的大肉块、白亮亮的大豆腐块儿,还有几种只有过年时才见到的稀罕菜,都在烟雾腾腾里直向你挤鼻子弄眼的,掌勺的往你碗里一抄,不待走到吃饭的位置,你便止不住地想吃上几口。吃饭的场面热闹极了,说笑声、吃饭声、孩子的嚷嚷声、音箱里喜庆的音乐声此起彼伏——这,才叫喜庆呢!

  主人家大都要多多做出一些饭菜来,准备给全村人送饭,这是我们当地的风俗。如果饭做少不够送了,就赶紧刷锅再重新开火做。一定得给村里的乡亲们送个遍,这才显得主人家周全,否则会招来抠门之嫌。热气腾腾的大米饭肉菜被装到水桶里,有人用挑水勾担挑了,一头是大锅菜、一头是白亮亮的大米,负责送饭的拿了碗筷,满满地舀上堆尖一碗,一家一户地送饭。

  记得我村里那户最穷的人家。父亲早早去世,母亲是丫鬟出身,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媳妇是用女儿换来的。尽管是这样的人家,照样各家各户送饭,只是他们家送的是自家种的小米饭。那米黄澄澄、金灿灿的,看着也不比白米饭差到那儿。虽然那时我最最讨厌吃小米饭,可是看着那家人做的那种金灿灿的小米饭,我就想那一定也很好吃。村里人都怜悯地说:“你看看人家栓群家,虽然没有(方言、穷的意思),也照样送饭,虽是小米饭,也实在难为他们了。”

  现在回想起来,乡亲们重视到主家吃饭,主家重视送饭,那都是吃相对还短缺的时候。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不缺吃的了,乡亲们便不再愿意到主家吃饭了,那种携儿带女到主家吃饭的现象更是绝迹了。当然了,乡亲礼还是要上的。主家呢,也不再注重送饭了,只是象征性地给左邻右舍少数几户送几碗。

  在城里也吃过亲戚邻居的大锅菜。大锅菜里菜品丰富多了,除了大肉、白菜、豆腐、海带以外,什么豆角、青椒、蒜苔等温室里种的菜应有尽有,除此之外,还有皮渣、丸子等门类繁多的成品食物直接在菜熟后往锅里放。吃饭时的景象却有点吓人,往往是小区里的住户端盆提锅的来“抢菜”,常常弄得主家的亲戚还没吃,锅里就没了。

  总是怀念家乡记忆中的大锅菜。锅里的菜品虽少,情谊却最浓。记忆中的大锅菜,连同跟它密不可分的送饭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它们的隐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褪去的不但是缺衣少食的年月,更是乡邻亲厚的日子。如今,再也闻不到那原汁原味的家乡大锅菜,那浓浓的乡情也在那远去的香味中淡化了。 

【作者简介】刘志红,笔名雪飞扬,江山文学网签约作者、编辑,擅长写人物散文,有作品刊于《红旗渠》《林州党史》《华东文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道充满乡情的农村菜,让5亿人牵肠挂肚
散文《窑洞岁月里的记忆》
农村母亲为外出读书的我们做的这道“豆腐乳”,看着都让人咽口水
去村里吃大席,这样的大锅菜看着就有食欲 2022/12/13 15:27
家常菜“烂肉粉条”,做大锅菜不软烂的小窍门,要好吃调味是关键
山东农村红白喜事上的大锅菜,这才是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倍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