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特刊】又是一年插柳时

  时间过得好快,一晃又是清明时节。刚刚给家里打电话,父母正忙着种姜呢。是啊!富有姜之乡的“河南园村”这个时节是最忙的时候。当然,再忙,也不能忘记过清明节,我不由想起小时候家乡清明插柳的风俗。

  我的家乡位于太行山脚下,北与合涧镇隔河相望。这条小河名为淅河,是林州境内出名的河流之一,从村西和村北缓缓流过。村南边是太行山的分支脉之一,家乡可谓是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有山有水有地,造就了家乡是“菜园之乡”、“姜之乡”的称谓。在这样的环境中,柳树自然极易生长。小时候,河堤边上全是柳树,每年清明节时,柳树几乎成了主角。

  记得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下午放学后,我们小孩子会结伴而行,爬上柳树,去折一些柳枝。调皮的我们边折边玩,用柳枝制作成哨子,吹起来,或编成帽子,戴起来。回想那个热闹的场面:一群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吹着柳笛,戴着柳帽,穿梭在大街小巷,好一幅清新淡美的农家闹春图。更重要的是,拿回家一些柳枝,准备一下,次日早上把柳枝插在家里所有门楣上。所以,到了清明节,人们与“柳”分不开。到大街上走走,各家各户的门楣上都摇曳着枝青叶翠的柳枝,别有一番风味。

  长大后,上学、工作,清明节几乎没有在老家呆过。去年的清明节假期,我带着孩子回到老家,想和孩子一起感受一下儿时过清明的热闹劲儿。但是,时过境迁,儿时的热闹却只能永远留在记忆里。插柳只保留在个别家里有老人的家庭中。年轻人已经不关心这个习俗了。这也难怪,时代在飞速发展,过去住房是土墙,门楣旁随便就能找个缝隙、小窟窿,插柳很容易;现在,砖墙而且还用混凝土浇铸,哪有插柳的缝隙?过去的好多风俗,都在慢慢消失。问起邻居,他们笑着说:“现在,不兴插柳枝了。”但我,却感到一丝怅然。我想去帮母亲折些柳条,母亲说:“早已备好了,是让邻居家的小孩子帮着去折了些。”第二天一大早,母亲恭恭敬敬地在我家的每个门上都插好柳条,我很欣慰母亲一直坚持着这个传统风俗。

短短的三天假很快结束了,回来上班,问及一些同事他们家乡是否有清明插柳的风俗。大多数回答:没有。看来,我们老家清明插柳是保存了古代的传统。在古人观念中,柳树有着神奇的力量。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也有记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家乡的老人们也说:“清明插上柳,百鬼不入家。”看来清明插好柳条,真有辟邪之说呀。

在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共同融合而成的重大节日。除扫墓外,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多种民俗活动,但遗憾的是,插柳、荡秋千等风俗现在已很少有人知晓和问津。在家乡,插柳戴柳的风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正在渐行渐远。春暖花开,春鸟啁啾,到处春潮涌动,洋溢着浓浓春意的清明时节,让我们一起传承节日的内涵,让我们自己的节日承载更多民族的记忆!

图片来源网络,与本文无关。

作者简介

林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摄影,户外。工作之余,喜欢读文学作品、参加读书会活动或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作品曾在《碧水清心》《碧水清心诗刊》《栖息地》《蓝色星雨》《安阳晚报》《林州党史》《大美林州》《爱林州网》《林州民间文学》《林州圈儿》等刊物媒体上发表。


关于约稿

▲ 《林州民间文学》要求所投稿件必须是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

▲ 投稿除了文章正文以外,随邮件附上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张。投稿邮箱lzmjwx@126.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折柳”送别的习俗<BR/> 是怎么来的
【习俗】扬州人,清明风俗你知多少?
【QQ空间旧文】清明ABC之B
又是一年清明时,这么多习俗第一次听说!
散文|家乡那悠远的柳哨声
【枞川风雅】 戴柳插柳过清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