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品鉴赏 | 夜回夜回万千情——《夜回》赏析

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远离浮躁    敬畏文学

做有态度的原创文学平台

【原创首发】作者 |  兰韵

《夜回》是一篇叙事散文,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深度好文,前段时间发表后,瞬间便蝴蝶效应般的转发了多个网络平台和无数微信群,当天总浏览量达8600多,赞赏100多,赞400多,第二天各赞项仍在持续增加,浏览量直达万余。

为何,这篇散文几乎刷屏,是什么,会让成千上万人的心动?数次品读,探析其中奥妙,最主要还是一个字:情。情,是主题,但这个主题表达得如此酣畅淋漓,吸引人心,便又归功于文章的所有形式,即:情节,情境,语言等。

总之,这是一篇内容美、形式美且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深度好文。

首先,从内容上看,情,贯穿了全文的始终。

汤显祖在《牡丹亭》的题记里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说,《夜回》的情,是“情有所起,一往而深”。全篇,洋洋洒洒数千言,句句情,字字情,情纵情横情交织,情长情短催泪痕。

从程度上说,情急,情真,情切,情深。从类别上说,有思家情,思母情;思乡情,爱乡情;怀旧请,惜今情;感恩情,愧疚情;惦父情,爱妻情。从时间上说,有少年情,平日情,当下情。从表达方式方面说,有直抒胸臆情,有含蓄委婉情。从品质方面说,有顾家情,惜亲情,懂人情。

在这里,情纵有万万千千,缠缠绕绕,但作者并不是疾风骤雨式的泼洒,波涛汹涌式的翻滚。恰恰相反,《夜回》的情,像一股股溪流,叮叮咚咚;像一口口清泉,潺潺汩汩:既有枯藤老树般的朴实,又有小桥流水般的自然,还有窃窃私语般的亲切。

尤其是,对母亲的深情,写得绝妙!这份情,是夜回的缘起,途中又多有回忆穿插,最后到家却是“坐在娘坟前的石头岸上”“来时兴冲冲地本来觉得有许多话想对娘倾诉,可这会却啥也没了。”——“啥也没了”,其实是万语千言无从表达。试想:此时此刻,如此母亲,如此儿子,岂是世上语言所能表达?无语,默默,“安静地多坐一会儿,和老家耳鬓厮磨”,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情到深处是独语,是深沉。

其次,再看看文章的形式

文章所有的“情”主题,都是借助于情节、情境、语言等形式,才得以美丽、生动而深刻起来。

情节《夜回》在情节构思方面,当属最巧妙。巧妙的构思使得文章的情感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酣畅淋漓的表达了出来。“文似看山不喜平。”《夜回》的叙述顺序有顺叙,有插叙,情节委婉起伏,环环新出,始终给人出乎意料之感,却又都在情理之中,毫无突兀之感。

夜,是多么不平凡,多么深情的一夜!母亲节的夜晚,在忙了一天后听到歌曲突然冲动,不顾妻子的反对,夜回老家。夜深,路远,途险,人累……回家以后却没有进门,只在街上溜达,最后溜达到母亲坟前,默默的想心事,默默地和母亲对话,最后又连夜赶回。

这样的情节结构,就使得“夜回”这一主题深刻丰富,含蓄隽永,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双向的,立体的——

开首是夜回,结尾是夜回,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夜回,有原因;夜回,还是结果。一夜两“回”,一是回老家,一是回新居。回老家,是因为思念母亲;回新居,是因为惦记老父亲,还惦记着惦记自己的妻子。如此,作者的情才更有了深度和宽度,作者这个线索人物显得既深情又有责任感,一下子就显得非常的高大上。

试想,若按一般构思,回家后可能要敲门,和家人见面,或吃饭,或饮酒,或共话,或无眠,还可能要留宿,肯定显得亲热、和谐、温馨。殊不知,这样就落入俗套了。也不可能有坟前独思 和连夜赶回的事,情感也就大大削弱。

情境 “夜回”,这个题目,真是找准了情感的契合点!既点名了时间,又概括了事情,还点出了环境。环境就是“夜”。夜,就确定了文章的情境——一切静谧,唯有我思和我行。夜,渲染了幽僻静谧的气氛,烘托了作者“情切切意绵绵”的心理。

只因“夜”,作者才独自开车,慢慢开车;独自回忆,尽情回忆;独自小姨家门前徘徊,独自与狗亲昵,独自漫步村里,独自坟前私语;最后又独自返回,偷听了老父鼾声,看懂了妻子假睡……

夜,这一情境,还了推动情节的发展:因为夜深,才开车很慢;因为开车慢,回到家时夜更深;因为夜更深,全村熟睡;因为熟睡,没再敲门打扰亲人;因为没敲们打扰,才有机会独自溜达、看景,才会到了母亲坟前独思独语,最后又连夜回家。

语言 《夜回》的语言朴实又美丽,通俗又生动,简洁又颇含哲理。或短句,或整句,很多地方整句和散句交相使用,让情感表达得深刻、透彻而不呆板,生动、活泼、味道而又酣畅,让读者在美感中共鸣,在共鸣中叹服。

譬如,开头起床,更衣。出门,下楼,开车。”一系列短句,干脆利索,写出了夜回的急切之情。譬如,在回家途中,对路况的描述,闭着眼睛往老家数算,哪儿有一个弯儿,哪儿有一个上下坡儿,哪儿有一座小桥,都能清清楚楚、准确无误地记得。回家的路,再远也不远。”三个排比句和最后的哲理句,写出了对家乡的熟稔和无比挚爱。

譬如,在上学时的精神想家一段由于回家一趟太难,很多时候便只能躺在床上精神回家:想着回到了家,想着见到了娘,想着吃到了娘做的葱花小米焖饭。有时候想着想着,忍不住吧嗒嘴,仿佛那香味已飘到嘴边。睁眼一看,常常会出神地望着屋顶发呆。”虚写,字中有画儿,惟妙惟肖,有趣而又伤感,让人噙着泪笑。

譬如,回到村里,“下了车,踏着石砌的小路,深夜里,聆听自己的脚步声,特别清脆。一声一声的呼吸,也仿佛比平时粗重了许多。”这两个句子写出了自己独处的情境和无比激动的心情。

譬如,对小姨家黄狗的描写,她家的老黄狗慢悠悠地爬出窝,在我这个熟人的裤腿上嗅了嗅,哼唧了几下,又放心地爬回去酣睡了。”“嗅了嗅”“哼唧了几下”真是把识得亲人的黄狗写得活灵活现。

        精妙语言无数,不能一一列举。一言以蔽之,《夜回》一文,内容和形式兼美的深度好文。我曾斟酌再三在文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论:

夜回,有起因;夜回,是结果。因在夜里,一切景都更与平时不同;因是独自,所有情更显静谧私柔:这是一场突然想家的迸发,这是一次绵长感恩的泄洪!似是独语,却是对话,与地下母亲的窃窃对话;看似文字,却是独语,是镌刻在内心深处的自言自语!所以美文,所以感人,所以动情,所以共鸣,所以佩服,所以赞赏,所以学习……

可又怎能把《夜回》的妙处尽然说出?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母亲的坟前
说话的艺术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提高写作能力方法种种
谢喑璞:清明,给母亲
哭娘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