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 | 补锅匠

【原创首发】作者 | 徐颂翔

“补鼎罐咯!补鼎罐咯!”这是补锅匠在农村走街串巷时所发出的一种高亢而嘹亮的声音,想必今生是再也听不见了,它将永远封存在我的记忆中。

小的时候,每年秋收之后,总有一两个补锅匠像候鸟一样很准时地来到我的家乡。他们的皮肤黝黑,头发有点蓬松,胡子有点拉碴。他们一般穿着一件脏兮兮的青色布衣和一条宽松的裤,脚上趿拉着一双已经开了口的解放鞋。他们总会挑着一副担子慢悠悠地行走在乡村的阡陌小道上,进村的时候,便会扯开喉咙喊着“补鼎罐咯!”的号子。这种粗犷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在宁静的乡村里悠悠地回荡着,像一朵吹散开的蒲公英四处飘散,然后一片一片地飞进每家每户的窗口。

他们从村头喊到村尾,从村东走到村西,再从村北踅回村南,他们的叫喊很有吸引力,在水田中做事的,在旱地上劳作的,在山丘里忙碌的,在听到这个高声喇叭后,村妇便会心急火燎地赶回来,然后从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一些豁了口的鼎罐、潲鼎、水壶、水桶和铁锅之类的容器。反正都是一些有点破损的铁制品或铝制品,想扔又不舍得扔,当废铁废铝卖又觉得不值,只好再补一补将就用一下。

至于那些在屋里做家务或是带孩子的村妇,她们自是捷足先登,抢先把自家要修补的东西交给了补锅匠。若是数量少的话,补锅匠会自己提。若是数量多的话,补锅匠会要求她们将东西放在一个指定的地方。

后来,补锅匠熟悉了这个村庄,成了这里的常客,只要他一叫喊,村妇们都会自发地将东西按先后顺序放在村里一个比较开阔的广场上,这里是村人们休闲和聚会的地方,同时也是补锅匠生火开炉的工作场所。

广场上堆满了村妇们送过来的家用铁制品或铝制品,乱七八糟堆了一地,全是一些这里有豁口那里需换底的容器。体积最大的首推潲鼎,这是农村里专门用来煮猪食的一种超大铁锅,当然它也可以用来蒸粽子。其次便是镬了,这是一种煮大锅饭或是蒸糯米的铁锅。至于其它那些诸如鼎罐和水壶之类的,则都是一些小物件了。

补锅匠要生火开炉了,他取出一个可以折叠的小板凳坐下来,又取出一个小灶和小风箱,用一根铁钳夹若干块煤块放在小灶上,再找一些易燃物放在下面引火,右手拉着活塞 “呼哧呼哧”地来回拉,不一会儿,炉火便旺了。

对于那些豁了口的铁制品,他们先用粉笔在豁口的周围画一个圆圈,然后将容器架在一个铁架子上,用一根尖尖的铁钎将圆圈内的铁块全部敲碎,再从箱子里找出一个自带的铁板,用粉笔也画上一个圆圈,当然这个圆圈要比之前的那个圆圈大一些,同样用铁钎小心翼翼地将圆圈外的铁片敲掉,再放入火炉中锻烧。一边烧一边拉动风箱,不一会儿,铁块便成了一块红通通的东西,用铁钳将其夹出,贴在那个豁口上,用一把锤子在周边使劲地锻打,经过一番趁热打铁后,两块铁片便较好地衔接在了一起,最后再将容器放入水中,使之冷却加固,“嗞嗞”的声音响个不停,朦胧的雾气直往空中弥漫,一件作品就这样完成了。

补锅匠每次来村庄的时候,村里那块闲置不用的广场便立马热闹起来,同时也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农村里的孩子没啥娱乐,没收音机没电视没电影更没网络,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凑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钻,哪里有新鲜事情就往哪里跑。每当补锅匠在那里正汗流浃背地干活时,一群孩子便围在旁边看热闹,看他搬弄这个,又看他使用那个,反正觉得什么都新鲜。一些调皮的孩子也不经别人的同意,便擅自拉动风箱的活塞,拼命地拉,反复地拉,以至于炉火都变青了,火苗窜得老高。待补锅匠回过神来的时候,还没等他伸手准备打人的时候,那个小孩早一溜烟地跑开了。

母亲是一个心地善良、勤俭持家和精打细算的农村妇女,补锅匠来村庄的次数多了,母亲和他们也便熟络了,因为每当他们来的时候,母亲总会从家里找出一些东西让他们给补一补。

补锅匠除了干活,总是要吃饭和睡觉的,后来母亲竟让他们来我家吃晚饭和睡觉。起初,补锅匠在临走的时候,总会给母亲一些钱,作为吃饭和住宿的补偿。后来,便和母亲做起了交易,他们免费帮母亲补东西,我家则免费提供晚餐和床铺。我不知道这样做到底谁赚谁赔,这个并不重要,总之,母亲认为,只要不让她往外掏钱就是好事,反正吃的是便饭,住的是现成的床铺。

那时的我对他们非常反感,甚至有一种极度厌恶的心理,因为他们不修边幅,衣衫褴褛,全身一副脏兮兮的样子,我曾对母亲咆哮着:“我不想用他们睡过的枕头和被子,枕巾是黑的,被单也是黑的。”

母亲厉声喝道:“死崽,他们又不是天天睡在这里,再说枕巾和被单可以洗嘛!”

我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吭一声。现在想来,小小年纪的我竟如此虚荣,要是现在的我肯定会和他们交个朋友,通过聊天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背景,了解这个群体,了解这个社会,也算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

有一年,一位和母亲很熟络的补锅匠为了逃避当地的计划生育竟然带着他的老婆和儿子来我家长期居住,为此,母亲特意腾出一间杂屋让他们一家人住,当然伙食自理,每个月也要象征性地收取一点住宿费。于是,补锅匠白天外出干活,傍晚时分回来,他的老婆则什么活也不用干,只负责洗衣、做饭和照看他们的儿子。他的老婆比较年轻,人还算漂亮,身材丰腴,喜欢穿花衣裳,应该属于那种很会享受的农村妇女。让我看不惯的是,他的老婆似乎很开放,每次晾衣服的时候,总是大大咧咧地将她的胸罩和内裤毫无遮拦地挂在外面。有时我上楼的时候,似乎隐隐约约听到一种沉重的喘气声,这种声音分明是从他们的房间里传出来的。当时的我乳臭未干,不懂情为何物,但我现在却彻底地明白了。

如今,家乡的经济活跃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猪不养了,烤烟不种了,水稻只种一季,土地几乎都荒芜了。青年人在外面打工,中年人在外面搞副业,只留下一些老年人经营着那几亩薄田,并顺便照顾自己的孙子孙女。至于那些鼎罐、潲鼎、水壶、水桶和铁锅,只要出现了豁口,早就把它扔了或当废铁废铝卖掉,谁还会花心思去修修补补呢?

一件新鲜事物的产生必然伴随着一件陈旧事物的消亡,也许这就是唯物辩证法最朴素的道理。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也在大踏步地前进,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

“补鼎罐咯!补鼎罐咯!……”,我似乎在心灵深处又听见了这种熟悉而亲切的声音。

徐颂翔   曾用名徐红光,笔名湘南徐工,籍贯湖南郴州,喜焚文为香,品清香一缕;擅煮字疗饥,姑勉强果腹,爱旅行,喜欢安静与喧嚣兼而有之的矛盾生活。代表作:长篇非虚构散文《南方职场词典》。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渔河·清涟阁】​尹祖泽散文||远去的吆喝声
旋转圆圈没有轴,靠边轮驱动,切带个豁口,带卷也在轮上。
●津沽360行 补锅匠
马腾驰//钉锅
【“回首旧时光,放歌新时代”征文055】古老的技艺 永恒的记忆
家里好多铁制品容易生锈,我来告诉你如何快速去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