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丨天大地大慈母情(清河峪有条小清河 )

【原创首发】作者  |  任建昌

数道山谷从巅峰倾泻开来,临到谷底身子一缩,流出一条小清河。小清河流了不知多少年,也不知还要流多少年,几绺儿山梁顺道走下来好像随性不随性的稍作收拢,任小清河随意地流。

公元2017年4月16日,清河峪的李门程氏——李来锁的母亲,带着一生善良的慰藉,完成了她89岁的修行后,笑别人间、驾鹤西去了,一长串脚印在悠远的云层里擦成了空白。李来锁望着西天的云彩,寻着母亲的脚印,在云际流动成平台的地方,他定睛地凝望着一个点,一刻、两刻、三刻好长时间,怔怔地望了好长时间。泪水、夺眶而出的泪水让他这个与改革开放一起发展壮大的铮铮铁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觉得他的整个身子立时被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掏成了空壳,晃动的手习惯性地往老房子的那个方向指了指,就跌坐到窗台边一个不是座位的位置上,愣愣的表情退回到思想的深处,关于母亲和母亲关于的往事像一幕一幕悠悠远远的剧情,徐徐的推展开来……

  李门程氏出生豪门,离乱之世,家道因故落魄,早年离家与李门结亲。一生勤善,俭以养德。乐善好使,与邻为和。

她把生命交给世事,自己努力主宰命运。李门程氏十六岁时,以童养媳的身份来到李家,她时常坐在堂屋的门槛上,目睹从早到晚忙忙碌碌的大人们,并未所思的她也没引起她应该引起的重视,一段时间如此,又长一段时间还是如此,从未见过的生活方式使她感到新鲜又好奇,她觉得她不能坐下去了:我不是客人,我要润入这个家庭,我得看看家里的人都在忙什么。一日,她尾随在父公挑着的一担水后边,艰难的攀过两道山梁、数条小路,累和因累的大喘气使她不能多想,也无法多想。长辈大人要做什么?这么用心、这么不辞辛苦?当她的汗水打湿在一棵小树苗的叶子上,父亲已把一担水分成几份浇进了新修的鱼鳞坑里。

此时,她看到一个令她吃惊的、又觉得好像是走进了疑似传说的景象:一层一层错落有致的鱼鳞坑和鱼鳞坑上手植的小树已经自上而下由大到小地罗列着,就像不同年级的学生排列在这一面山坡上一样,一大片一大片的井然有序生机盎然。后来她才知道,父公要从这石连山坡挖一个鱼鳞坑很不容易,锤、钻、撬、䦆头不停的交叉用功,费上好半天的劲才能做成。然后,父公再盘旋着崎岖的羊肠小道,到几里地以外的洼地挑土上来,培到鱼鳞坑里,以确保小树苗能栽一棵成活一棵。这样浩大的人工、这样浩大的树林面积,要耗去父公多少心血与汗水呢?人们经常说“愚公移山”感动了神仙,父公的行为何时也能像“愚公移山”一样感动上苍。她这样坚定的认识,一直坚持了好几个年头,也围绕父公壮义的劳作奔忙了好几个年头。

她黙记着父公沐风栉雨植树造林的功德,非常朴素地认为“做好人就能有好报”的道理就是做人的硬道理。每年逢会逢集,南河道那一地带的百姓像走丝绸之路一样,要走过清河峪的几道山岭,到三十里开外的东姚会集,来往的艰难和饥渴,李门程氏感同身受,她随即置一茶壶茶碗,坐在清河峪山路的路边主动为过路行客端汤送水,亦为病弱乞讨者舍米舍面。她认为行好积善不在于事大事小,只要你的善念感受到了,躬行善事,随处随时都可以做。李门程氏的做,比想的多、更比想的还要好。南河道那边的人,都一直有这样念叨,甚至已经过了好长时间,南河道的人还通过一些人打听李门程氏,传递他们对李门程氏的恩念之情。

她苦己悦人,以坦坦荡荡的胸怀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向,以热情积极的生活方式投身社会建设。有的时候,生活的需求与劳动的付出常常被大背景下的不可能,结合成很多不能调和的矛盾,而她老人家总会在这些暗流涌动的时刻播一颗希望的种子,静候一朵花开。她知道未来会好起来的,走过去,那一片春色离我们不会遥远。那个时候,不富有的家庭、简单的生活陈设就要支撑一个家庭在社会上的响应。而这些少得可怜的生活资源能管多少用,既要哺育孩子又要赡养老人,李门程氏规划着自身的节俭步骤,从口里省、从衣里简。冷,不能冷老人;饿,不能饿孩子。有时还要拿从牙缝省出来的粮食,接济困难到揭不开锅的乡邻,而她老人家却在又冷又饿的时光里坚定着最有希望的信念。她以她独到而朴质的理解方式养育家庭的幸福,她以她致简而勤劳的生活方式成就家庭幸福的精神文化,她是树立在我们面前的高标,更是我们人生崇尚的楷模。

她一尘不染,德化于人。李门程氏曾把月光揉成水的状态,洗涤灵魂,弘扬干干净净的家风。让儿女晚辈们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同时,攀升立命的根本、提升做人的品质。成事来自于命、成功来自于德。

她用她小于家庭生活的羸弱之身,支撑起了数倍于她的家庭生活。养大了儿子女儿、背大了孙子孙女,腰弯了、背驼了,她望着儿女孙辈们这棵能够参天的树,她很欣慰,她的欣慰里本该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她偏要在那里去思索。岁月和生活的叠加,她想的是老家不能老下去。她一再述说关于老家不能老的心愿,指点着儿女们走一步慈善、再走一步信仰。人,有了精神寄托,未来还有不老的花开。

她把儿子李来锁叫到身边,像讲故事一样讲着过去村里曾经发生过的轶事:有多少个人为了生存因山路崎岖摔成了终身残疾,她指名道姓的说现在有两个这样的老人还活在世上;又有多少人因生活环境的恶劣远走他乡,又因没有精神的寄托不曾回过一次老家。他们不是不愿意回家,是老家没有精神的召唤啊。一个特别能领会母亲教义的儿子特别明白母亲的意思:修桥、铺路、兴寺庙。

儿子李来锁依着母亲的耳提面命,投资数百万元,按规划顺序修桥、筑路、兴建寺庙。桥修好了,路拓宽了,寺庙兴起来了,汽车通了。李门程氏让儿女们用手推车推着她,村外走到村里,村里走到天宁寺,跪拜神灵,神灵庇佑;感谢党恩,政通人和。鹤发童颜的老人家累积了一生的善念,儿子李来锁帮她圆了梦。一辈子漫长的等待李门程氏终于看到了那朵花开,她拉着一辈子和好一家的乡邻们,开心的笑了,直笑到清河峪的艳艳春色漫山遍野。

李门程氏老人家生病期间,念恋老家的心切,心切着儿女后辈们的心事。儿子李来锁在做好了母亲一再嘱托的修路、建庙事宜之后,决心修一座像样的住房,圆梦母亲的恋家心愿。可她天意的归程不给儿子留一个时间,一个念想一个念想的萦回卡在那一个瞬间,她要走了,她走得让晚辈们有很多话要向您说、有很多话要听您说的那一刻……

儿子李来锁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2017年4月16日晚

娘:你就这么匆忙一走,你可给儿子出了一道难题。你与儿说要儿给你返修老家房子,让你女儿们回家伺候你,老房拆完才刚过去10天,你怎么就不存奢望与信心坚持等房建好后看看是否合你心意再走啊!

娘:入土为安,是人知常理,但儿不孝只能把你先安在家里,等房建好了再做安排吧!

4月18日

娘:我会抓紧时间建房,家里安排人24小时陪你,供奉香火。

你安息吧!

我永远记得今年四月十六早上八点二十我回家盖房时我问你说,我又要回家盖房了,你说,你去吧!这句话。如果我知道会成为与你永远别离的一句话,我决不会离去的,我一定会陪着你。我的娘啊……

我不想看你故去的面容,我想永远留下你的笑容,永远留下你对我严厉教诲的容颜。

娘,你让我给你盖的房子盖好了,我是多么想让娘再看眼盖好的房子是个什么样,那怕只看一眼啊!我的娘啊……

 农历2017年9月15日    接娘回家

我满含泪水,护送娘的遗体回家,此时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悲痛,儿深知你这次一走,在鹤壁的任意一个家里再也见不到娘的身影了,再也不能与娘交谈了,再也听不到娘的教诲了。娘!你安息吧!我今后会不那么任信,不管做什么事,我都会与我的家人、子女们一同决定,你说儿子是贱骨头、受罪命不会过。儿子已经大了,儿子化悲痛为力量,为实现祖辈几代先人的梦想,努力工作,严格教育家人、儿、孙后代,积极向上、扬善驱恶、定立家规,让子孙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族有用之人。你的教导,我会永远记住的。娘!你就安心走吧!不要再但心儿子了。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同事对我李氏子孙的关照、厚爱!再次感谢各位父老乡亲对我母亲晚年的关心、关爱!我会永远继承祖父、祖母、父母亲的传统美德,热爱家乡,为家乡建设添砖增瓦。

   再次谢谢了——!各位乡亲——!

 老母亲走了,我们不能让老母亲带着遗憾走,回家,要让母亲回家。

 今天,儿子李来锁及非常尊崇您老人家的晚辈们,要成全您老人家的心愿,接你回家,要让您老人家带着家的感觉去往天堂、往生成仙。

 老母亲一生优秀,精神永驻,泽被后世,芳名千古,我们想您……

任建昌 昵称 水木沁园,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曾获“中国梦,劳动美”林州全市职工诗词创作一等奖,中华散文网“相约北京”诗歌创作一等奖,2016年获全国文学艺术精英人物称号,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安阳日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羲之书画报》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红旗渠文学等。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终生的遗憾
张矣名
鲁迅他娘
1932年8月,在陈庚的巧妙安排下。部队...
别把婆婆当娘(朱国勇)
用自己的双手侍奉父母,父母最感欣然,自己最感无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