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杂谈】王俭周 | 林县话

不知什么时候,晋系语言被卷入到从黄土高原浩浩荡荡一路向东的气流中来,这股气流到太行山颠后断岩式跌落,迎着盆地东边的紫金山、盆地南边的白云山打着回旋;与此同时,豫系语言被裹挟到从黄河流域北上的气流中、冀系语言也随着燕山的一股气流顺势南下、跨过漳河南岸,一同卷入到了这股旋窝中来,使得这股干燥的气流中混合进了黄河与漳河的潮气儿,形成了以晋系语言为主调,以豫、冀语系为填充的独有的地方特色语言——林县话。

林县话带着浓厚的黄土气息,土厚的“掉渣儿”,外地人很难听懂,就连毗邻的安阳、新乡人听到林县话都倍感吃力。常有省内媒体津津乐道于解读、打趣林县话:“啥饭(嗖法)?大米饭(都咪法),啥大米饭(嗖都咪法)?大米稀饭(都咪西法)……”段子没有说完就掩面而笑——林县人说话是在唱乐谱!他认为很乐,其实他是没有深得林县话的精髓。不到林县住上个三年五载,他知道什么叫“并了、喉了(不要了、算了的意思)”,他知道什么叫“大不颤吗(坑)”?难死他这个语言专家 !

由于林县话难懂,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把林县话当密电码暗号使用。“去字哦来(‘字哦’要连着快读。去干什么来的意思)?”“打齐孙嘞(打龟孙的)。”别说鬼子了,就连皇伪军都他娘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林县话有着一段光荣的抗战革命史。

林县话发声重,发音粗,有点哏,带有浓重的大山气息。这是山里人抬夯喊号子和隔山担岭地互相吆喝养成的习惯,粗犷而豪迈。空旷的田野里你可不就是要气运丹田、挖着嗓子拖着音喊:“喂!老王,下工吧。”我也挖着嗓子回答:“中!”

假若你在田野里隔着垄沟和地邻柔声细语地来一句:“你好,咱们收工吧!”我估计他家的驴都要给你跪倒。

“中”!掷地有声,是黄河流域北上的那股气流、跌入太行东麓盆地那强大气旋里为数不多的几句河南话。

老王、老李、老赵……“老”字在林县话里非常重要,使用也非常广泛,它代表着对人的尊敬。林县人不矫情,见人尊称“老”。不论是年幼对着年长,还是平辈之间,甚至是年长者对着年幼者,统统一律在姓氏前带上“老”字(自家人除外)。不带上这个老字似乎不礼貌。

若干年前我去新乡一医院给母亲看病,其间设宴答谢医生。医生也是林县人,故而在推杯换盏之间禁不住林县话真情流露——“老李如何如何,老李如何如何”,喝至酣处并未留意到其夫人的白眼。当再一次“老李如何如何”响起时,李夫人终于忍无可忍:“好歹老李也带着几个硕士生,你不称他教授叫个老师也行啊!老李老李的,听着我家老李跟烧锅炉的师傅一样。”我大囧,好在我喝酒也脸红。不过我能够理解她,毕竟他们从林州出去若干年,很少再沾林县的土气了。

不再粘土气儿的还有一些穿着皮鞋出入厅堂楼馆的林县人。一见面甜腻腻地称呼:“王局、李科、刘队……”刚开始听到这样的称呼还感到有一些别扭,直到流行开了才听得顺耳。不过我感觉远不如“老王、老李”听着舒服。

说话要说完整,虽然大家都知道你的意思,你还是把那个“长”字带上好些!做事情勤俭节约就可以了,于话里节约一个字的意义似乎不太大。

林县升级成林州市后,林县话已经不适应对外宣传的需要了,讲好普通话就显得很重要。然而,林县话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传媒的主播们无论怎样训练,把一段话拆开逐字练,读出来都有一股浓郁的林普音。从林州走出去学习播音的孩子,再外面苦练多年终于修成正果,普通话说的和赵忠祥一样。回到林州不用一个月、由母语一熏陶,多年的功夫就散了——乡下的老娘儿们都能用耳朵非常准确地找到林州台。大概央视李思思来林州生活一段时间,舌根音也会厚重起来。

生活中说林县话,舞台上就得说普通话。林县本土作品《小捣蛋儿结婚》系列,刚开始一两部大家感到新奇——诶?林县话上电视也不错哟!演到第三部时,别说观众了,就连演员都说得想吐,导演听得想堵。街头和舞台、生活和艺术那是两回事!街头艺术则另当别论,赵长生老师——快板赵,用林县话自编自演的快板,也深入人心,风靡林州!他还有一段《学拼音》呢!林县话普通话搅在一起说,常叫人捧腹。

可就是有人在电视上偏偏不说普通语。“普通话?那是普通人说的。”贾平凹在“朗读者”的节目里跟董卿这样说。我坚信贾平凹会说普通话,最起码会说陕普话。可人家就是不说,就要说地地道道的陕西话,为什么?自信,黄土高原文化的高度自信。

林县话——那股带着黄土高原的干燥,黄河、漳河的潮气儿的林县话,那些说着林县话的林州人,什么时候能也能像老贾一样,一同理直气壮地出现在中国高大上的舞台上呢?林州人民需要这样的激励,也需要这样的文化自信!

【推荐语】

这篇作品,将一腔深情融入地方语言中,带着丰富的情感。

的确,从林县话最开始的土到掉渣,到它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也完成了地方话的一种变革。

如果不是特别上年纪的老人,现在很多林州人已经不再用土到极致的“红旗渠水无念无念(很大)”之类互相交流了。

走出去念书的大学生越多,林县话的纯度会越来越稀释——这不是忘本,是一种吸纳、融合。

来林州的人越多,林县话的纯正度会越来越低——这不是没落,更是一种交流、开放。

当然,作为地方语的典型代表,林县话,还需要有心人一直传承下去。相信,自信而执拗的林州人,是永远不会丢弃林县话的。——这种母语的依赖,像孩子对母亲乳汁的依赖,是天然而自觉的,无需谁强迫。

            ——大爱无痕点评

王俭周    芝兰园签约作者

一九六八年生,河顺镇栗家沟村人。长期从事建筑业。喜欢阅读,爱好文学。作品多为社会最基层的声音、脚手架上的文学。

©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网图提供证明付酬   打赏>10元付酬   <10元平台维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再读红旗渠:那不只是一条引水的渠
河南林县老照片,悬崖峭壁上的奇迹
红旗渠的故事
河南话,到底是土还是雅? | 豫记
“人工天河”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红旗渠精神:“敢拼”人生,红旗渠为什么能激励全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