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年春季刊(总13期)《奉天:诗推荐》 作 者 :袁二辉 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袁二辉(山东 


     
   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记得儿子五个月大时,我被学校一个电话召回,担任二年级六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对于已教数学信手捻来的我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
孩子小,除去喂奶时间,我把剩余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学习充电中,一有时间就去听课,那时也不知道累,一有空就噔噔噔地爬楼梯听课,看看现在一学期才听15节课,那时候自己要两个听课本,正反面都写得满满的!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老婆婆为了支持我的工作,白天全管孩子的事,我像一块不知疲倦的海绵汲取着营养。无意间听同事姐姐说我们学校的王老师看录像带,一遍一遍地观看,一遍一遍地摩挲,讲过县、优质课,出类拔萃地成为于永正大师的第一批弟子,我如获秘籍,也模仿着这位王老师,从网上看名师讲课的视频,观看薜法根老师执教的《爱如茉莉》——语言竟然有温度,字词还知冷暖;一切景语皆是情语;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还有秘诀,举手的孩子是自信的孩子是相信自己的同学;答对了表扬、答错了也表扬,表场你的勇气;评价学生要多元化:坐得真端正、写得真漂亮、读得很正确……观看薛法根老师执教的《九色鹿》,作者写文章是多么用心,人物对话有提示语,读好人物的语言就有了保障,在朗读中与文本中的人物碰撞、交织、升华。观看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他自研的创释义之境、悟词语之意更有效地的帮助孩子理解词语意思,在意境中推敲、揣摩、领悟。观看窦桂梅老师执教《再见了亲人》,原来语文课可以占鳌头,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共情。
 一次次的网上邂逅大师,陶醉在老师们的激情导语中、痴迷于老师们抛砖引玉式引读中、沉浸于老师们鼓舞人心的评价语,并深深地镌刻在脑海中。
20112月某一天,校长通知我成为市骨干教师培训对象,荣幸成为全国名师于永正大师的第三批弟子,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整个世界笼罩在银白色的世界里,风再大,雪再厚,也阻挡不了我们进步的脚步,我们一行五个弟子继续赶路,赶往聊城,举行拜师仪式,外面寒冷刺骨,于老师的到来让整个大会堂温暖如春。一组12个弟子,我们是第三组,当我从于老师手里接过证书时,让我信心信增: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
20123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我们敬爱的于永正老师亲自来莘县授课了,于老师执教了一节情境作文,与孩子们零距离相处,与孩子一问一答妙趣横生,角色扮演惟妙惟肖的神态,更是引起台下老师们的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更让我们永远铭记的是那一个刻骨铭心的镜头:一个稚嫩的小男孩喜极而泣,因为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没有笨学生,这位平时老师不关注的小男孩在于老师的面前却优点多多:这个词用得好,加5分,那个词用得妙,加5分;这个句子生动,加10分,那个句子夺人眼球,加10……毋需多言,小男孩的号啕大哭印证了于老师上课的成功。休息时,我荣幸有机会向于老师讨教,我首先向于老师道一声:于老师,您辛苦了!于老师竟然从椅子上站起来,向台下的全体老师鞠了一躬:我不辛苦,大家辛苦了!作为全国知名大师,一点架子也没有,这是何等的珍贵!台下自发地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2013年,校长让我准备一节县级公开课,我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九色鹿》,周六、周日网上看名师视频、细究教学实录后,先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读中悟,悟生情,学品质。授课之前,牢记于永正老师的那句话讲哪一课,自己先背熟课文,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一段一段地记,终于把课文背熟了,又按照于老师说的学生没读熟课文前,不能讲课文。很明显,应该让孩子们把课文读流利,我盯着孩子们整整读了一节课。
讲课那天,校长叮嘱我:不要紧张!我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看着台下一个个陌生的面孔,眼神闪过一丝慌张,但马上笃定地回归到上课的主题上。
读完这段,你体会到九色鹿心情怎样?
气愤,愤怒……”
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读出了七分气愤,刚才还信誓旦旦,绝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现在为了金钱,却向国王告密,这怎能不令人气愤呢?谁再来读!
读出了九分气愤!是谁?不顾个人安危救调达于危难之中!是谁?救了调达,却不图任何回报!又是谁,千恩万谢,绝不泄露九色鹿的住处,谁再来读!
读出了十分气愤!看,调达就在那个角落里,让我们一齐来痛斥他的行为,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孩子们情绪高涨,他们入情入境,走进九色鹿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2014年,我们跟着教研室主任,踏上了潍坊为期五天的学习之旅,这次与窦桂梅老师有了面对面的交流,在窦老师的课堂上,我又一次听到了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孩子们你的回答真让我感动。等一句句温暖的,直达人心灵深处。在教学过程中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高是矮,无论表达得连贯还是不令人满意,窦老师总是轻轻地走过去递上话筒,另一只手则是很轻地搭在这位同学的肩上,亲切地注视着他,像久违的老朋友一样热情,像谈心的母子一样自然,这个动作传递给学生的是多大的鼓励与安慰呀!窦教师的课,让我明白了:教师能走多远,学生才能走多远。
2015年,学校受教育局委托开现场会,我执教了女作家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抓重点段第17自然段层层剖析,让学生先标出本自然段的中心句: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然后思考:从哪些词语能看出自由?本段描写了哪些自由的事物?教给学生抓住这段中的关键词语愿意…………”来理解内容,教给学生按顺序标出自由的事物,这样不至于遗漏任何一个。继而小组间讨论:这些事物在萧红的眼里为什么是自由的?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原来萧红想借这些事物表达自己在这园里是自由的,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接下来让学生读出无拘无束,读出自由自在,采用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让学生得法用法。
回首过去,感到欣喜,展望未来,我更感到肩上的担子是那么艰巨。教育永远是不完美的艺术,我希望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创造出更加完美的教育人生,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作者: 袁二辉,山东莘县中心希望小学教师,聊城市骨干教师,自从踏上三尺讲台,就爱上了这片沃土,在教学过程中,春雨点点,润生无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利用完整的阅读,创设阅读期待  王芳
善待每一位学生
窦桂梅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一
“有感情朗读”的思考
窦桂梅的博客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语文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