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地摊儿有关的日子


这几天有关地摊经济的话题热度很高,吹爆朋友圈,各种段子应运而生,风靡一时。

细究地摊文化(贸易)的起源,甚至能追溯到诗经里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及至汉唐,地摊贸易已经非常繁盛了.

这种形式和传统随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长盛不衰。

而我要说的,却是几段自己儿时的真实经历。



十五岁以前,我一直生活在农村,家里的物品无论是买还是卖,都跟地摊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每每到了有集市的日子,大人们都会挤时间去赶集买些生活必需品,或是农具,或是衣物,或是其他。

印象中我参与的第一次地摊行为是卖玉米,煮熟了一穗儿一穗儿按个头儿卖。

我那时大概也就是六七岁的年纪吧,家里会在蔬菜自留地里种一些春玉米。

待成熟后一部分留着自家尝鲜,余下的煮熟了用篮子装了蒯到县城叫卖。

母亲用自行车驮了我和装玉米的篮子,我坐前梁上,玉米安置在后支架上,六七里地的路程不远也不近。

县城的街道上,城管与流动小贩之间不啻于天敌关系,往往上演着猫捉老鼠的游戏。

有次城管要没收我家的玉米和篮子,母亲不知躲哪儿去了,我死命拽着篮子哇哇大哭,咋也不放手,惹来路人成堆的同情和怜惜。

众目睽睽,大约是怕落下欺凌弱小的口实,城管只好无奈地松了手……


最愉快的地摊行为,应该是卖冰棍儿了,严格意义上说甚至不能叫摆地摊儿,因为我这属于“流窜作案”。


家里用做家具的边角料钉了一个冰糕箱,母亲缝了一个棉垫子,放在箱子里盖着冰棍儿能隔绝热空气,起到一定的延缓融化时长的作用。

我和哥哥骑着自行车载着冰糕箱,到县城里批发些冰棍儿趁着农忙酷暑到田间地头叫卖。

白糖冰棍儿2分钱一根,山楂冰棍儿3分钱一根,奶油冰棍儿5分钱一根。

叫卖叫卖,那就得吆喝着才有生意啊!要不然在地里埋头苦干的人们基本不会注意到我们。

哥哥那时比较腼腆内向,憋的脸红脖子粗也喊不出来,我也就只好逼上梁山了:“冰糕冰糕,白糖冰糕!山楂冰糕!”  

理想再丰满,现实也总是骨感,冰棍儿卖不完开始融化,这“愉快”就愉快的到来了~~

我们俩开始名正言顺的吃冰棍儿,一口气儿吃好几根,冰的太阳穴都发冷发疼……


挣钱“最多”的摆摊儿行为是那次卖甘蔗,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请人从洛阳批发了很多甘蔗回来,用架子车拖着到人多的地方售卖。


那次是村里和村头马路边儿的钢管厂发生了利益纠纷,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集结,跟厂方寻求解决矛盾争端的办法。

母亲悄悄把车子推到人群不远处,怕别人议论就让我去售卖(那天不用上学)。

八岁多的我虽然会使用钩称,却不会算账,于是母亲提前用硬纸板列好了几斤几两对应的钱数,便于我按图索骥。

我找了个女同学帮忙,我负责称,她负责查看金额,然后我收钱找钱,忙的不亦乐乎。

半下午的时间我就卖出去了四十多元,要知道那可是三十多年前啊!

且不说盈利多少,反正这流水是不算少啦。


我参与更多的地摊儿行为是卖凉皮。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紧张,母亲跟人学了做凉皮的手艺。


母亲每天和父亲在家做好几十上百张凉皮,放到专门制作的两个大筐里,与碗筷调料案板小板凳等一起装好,担到自行车后支架两端,骑到工厂门口摆摊儿卖。

我们村附近几里地有好几个工厂,化工厂化肥厂钢管厂啥的,规模还不算小,工人也不少。就餐时间,总有些工人会出来厂门买凉皮吃。

那时候我十岁左右,一碗凉皮卖两毛钱,一个月辛苦忙累也能赚些钱补贴家用。

到了周末,我会跟着母亲出摊儿,她上厕所或是有别的事时,我就越俎代庖、操刀上阵。

把整张凉皮取出摆好,用刀切成均匀的条儿状,加上面筋和焯过水的绿豆芽儿,依次加入盐、醋、蒜水、芝麻酱、辣椒油等调料,细细拌匀端给顾客。

我的精心操作往往会得到顾客公正善意的评价:“嗯,没有恁妈调的好吃。” 哈哈……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曾经的摆摊儿生涯一晃就过去了三十多年。

如今的生活是越过越好了,但儿时的记忆却深深印在脑海里,历久弥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繁星 | “一篮”秋天
三分一个五分俩(童年趣事)
吆喝声声
童年往事‖文/于凯
散文【多年以后】张花艳
今儿过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