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经解剖:海绵窦的分区结构

海绵窦这个结构内部结构多,但不算太复杂。在冠状位上看,海绵窦就是一所小房子,来来往往很多人群,有颈内动脉、颈内动脉周围交感丛和第III、IV、V、IV对脑神经。

一、请看下面的画风

在冠状位上看海绵窦就像一所小房子(图1):一屋分两半,垂体当吊灯,神经血管屋里坐,蝶窦变身大红门,颈内动脉屋外还作烟囱。其中,大部分神经靠外侧坐,从上到下分别是动眼、滑车和三叉神经V1、V2支,外展神经则与颈内动脉紧紧依偎。这个房子水平5~7mm,垂直5~8mm,前后10~15mm,真的很小,我们医院常规的MRI扫描T1相间隔5mm,差不多也就能看到一个层面。

展开剩余88%

图1

二、MRI冠状位上看海绵窦

根据海绵窦的几个邻居,比如垂体、蝶窦、视交叉,在冠状位基本上就能找到海绵窦这个小房子了(图2)。虽然三叉神经下颌支(V3)也能看到,但是V3不经过海绵窦内,而是在进海绵窦之前的Meckel’s Space里就分出来了;因此,运气好的时候在海绵窦冠状位还可以看到V3向外下方的神经进入颞肌,就像图2。Meckel’s Space详情可以看《三叉神经解剖——被四大核团掌控的一双胖子手》。

图2

记忆这几个神经在海绵窦内的位置也不难,大家可以看着图1或者图2,根据这几个颅神经的编号(3动眼、4滑车、5三叉、6外展),由小到大,左侧按照逆时针排列,而右侧就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就是这几个颅神经在海绵窦内的位置。

另外,我喜欢用颈内动脉来记忆这几个神经:上、下两个层面颈内动脉之间的,是编号最小的3动眼和4滑车;紧邻颈内动脉的是6外展神经;靠下的是5三叉神经。利用这种方法,图3箭头所示的这个增强的病灶就是在上下两个层面的颈内动脉之间,所以累及的就是3面神经和4滑车神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记忆,或者有什么更好的记忆方法可以一起分享。

图3 上、下两个层面颈内动脉之间,受累的是第3和第4颅神经

三、神经通过小房子的入口和出口

这所房子有许多入口和出口。

对三叉神经来说,入口是Meckel’s Space,出口V1支为眶上裂,V2支为卵圆孔。图4显示了Meckel’s Space与海绵窦之间的关系,绿线后的是Meckel’s Space(半月神经节所在位置),绿线前的就是V1、V2进入海绵窦的位置,三叉神经通过Meckel‘s Space后进入海绵窦。

外展神经,先从岩骨床突韧带(又叫Gruber’s韧带,也就是后床突与岩骨嵴之间的结缔组织结构)下方通过,后进入Dorello’s管(一个静脉的汇合处)。岩尖综合征就与Dorello’s管有关,在前文写《外展神经的探险旅行》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可以去看原文,也可以先看图4感受一下(图4橙色箭头所指为Dorello’s管)。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从Gruber’s韧带上方、后床突两侧进入海绵窦,同三叉神经V1支、外展神经共享一个出口为眶上裂(表1)。认识这些“入口”和“出口”有助于更好在核磁上识别神经及其病变。先前已经分别写了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走行,滑车神经日后补上。

表1

图4

四、MRI轴位上看海绵窦

轴位间隔3mm扫描可以看到海绵窦内颈内动脉的不同形态。根据颈内动脉的不同形态和海绵窦的邻居们(Meckel’s Space、鞍结节、垂体)在轴位也能大致确定海绵窦的位置(图5)。

图5

在偏下的层面上,海绵窦位于鞍结节与Meckel’s Space之间。再往上3mm就到了垂体身边了,这时候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打了个弯后呈现水平向前走行;再往上3mm,颈内动脉又打了个弯,向上走了,而垂体可能就看不到了。所以嘛,看颈内动脉的形态,再看看海绵窦的“邻居们”,再加上了解海绵窦垂直高度5~8mm,不仅能在轴位上找到海绵窦,也知道从上到下海绵窦的大致范围了。

了解这一特点,颈内动脉分段中的C4段(海绵窦段)也一齐拿下了。

五、海绵窦病变临床表现

根据海绵窦这个小房子里的人员组成,就知道海绵窦病变后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了(表2)。需要注意的是,动眼神经部分纤维发出副交感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而颈内动脉周围交感丛的交感纤维支配瞳孔开大肌,因此当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与颈动脉周围交感丛同时受累后,瞳孔可以没有明显变化。

表2

另外,传说中的“危险三角”也跟海绵窦有关,确切得说是与面静脉与海绵窦静脉之间的交通有关。所谓危险三角,就是自睑内角处,斜向外下行跨过面部,至两侧嘴角构成的三角结构(图6)。好巧,面静脉走行也是“自睑内角处,斜向外下行跨过面部”,只不过面静脉进一步绕过下颌骨,沿途接受眶、唇、面肌和颏下的属支(图6)。

图6

最主要的是面静脉与深部的海绵窦、翼丛存在静脉交通,因此,在危险三角内抠痘痘可能引起感染,蔓延至海绵窦、甚至颅内,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从图6还可以看到海绵窦的交通:前为眼上静脉、眼下静脉,下为翼丛、斜坡静脉丛,后为岩下静脉、岩上静脉。

六、病例

这篇小文主要还是介绍海绵窦的解剖和相应的海绵窦综合征的表现。但是,临床上当遇到一个海绵窦综合征的患者要想到和鉴别许多疾病,包括感染、肿瘤、炎症、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参考文献2总结了常见的海绵窦病变的影像资料,大家也可以自己找哈。观察海绵窦病变本身时,还需要注意周围结构,包括有无周围静脉扩张、眼外肌肥大或萎缩,这些改变对于定性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分享一个前不久刚遇到的病例:患者79岁女性,主诉左上睑下垂伴左眼眶疼痛4月,加重40天。病程中否认发热、波动性、晨轻暮重感,无余明显不适。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查体:左侧眼裂变小,左眼眼球向外下偏斜,左眼内收、上视、外展受限,对光反射正常,余无明显阳性体征。定位诊断:海绵窦。

入院后查MRI,报告中说没有发现异常,大家从下图中看到了什么?

图7 T1增强相

答案:左眼内直肌、外直肌、下直肌较右侧增粗。这个表现其实在T1、T2上也能看到,这里不放图了。

确实,这个影像上海绵窦病变不是十分明显,左侧海绵窦略微较右侧增强稍明显,但是不是十分肯定;左侧颈内动脉似乎比右侧稍粗,也不十分肯定。但是发现眼外肌增粗后,炎性、肿瘤浸润相关疾病可能性相对较大,而机械压迫的可能性就小了。

为了进一步排除动脉瘤,DSA也做了,没有发现动脉瘤。这个病人入院后予以营养神经治疗,入院1周症状逐渐好转,比较支持免疫介导的炎症。其实这个病人还有一个特点是瞳孔不受累的动眼神经麻痹(pupil sparing),这个留到写动眼神经的时候再讨论吧。

七、问题讨论

在临床上遇到一个问题,特此求助大家,诚邀讨论:海绵窦综合征所致的Horner征是“完全Horner”(伴面部无汗) or “不完全Horner”(不伴面部无汗)?

参考文献:

1. Gradenigo G. A special syndrome of endocranial otitic complications (paralysis of the motor oculi externus of otitic origin). Ann Otol 1904;13:637-639.

2. A.A.K. Abdel Razek, M. Castillo, Imaging Lesions of the Cavernous Sinus,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9 Aug; 30(7):E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血管解剖学习笔记第37期:下外侧干解剖
海绵窦解剖要点
海绵窦区内镜下眶上硬脑膜外入路的解剖
海绵窦区颅神经血供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
【解剖】海绵窦区手术解剖--于春江
详谈海绵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