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小时候:晒谷场

(图片源自网络)

我小时候:晒谷场

小的时候,在乡下,村庄与田野之间,常有一块空地,名为晒谷场。

当然,乡下人也有叫场基的。无所谓,就是个名儿。场基规模甚大。按今天的比例来说,往少了说,至少一个足球场大。甚或,因为村庄较大,场基有两个足球场大的在乡下也是比比皆是。莫怪,一村子人家的谷物都集中这儿曝晒,没个像样的规模,显然容纳不下。

晒吗呢?啥子都有,只要乡下人愿意曝晒,都可以拿出来。为便于管理,场基各有分属。就像田地,这是你家的,那是他家的,虽然并未铭刻明显记号,但是分了就是分了,谁也不会认错,谁也不会耍赖。好比菜畦,一垄一垄,中间高,四周围略低,垄垄之间自成沟渠。于是,各家界线清晰明了。更何况,也没有任何抵赖必要,即便不是本家,只要空在那里,还是你想晒啥就晒啥。

从春往夏,经秋入冬,乡下人要晒的东西可不老少。

春有菜苔、窝苣、菜瓜、黄瓜、萝卜,夏有蚕豆、小麦、油菜籽、黄豆,秋有红花籽、棉花、稻子,当然,也有只是曝晒麦秸杆、菜籽杆和棉花杆的……一年四季,除却冬季无甚可晒,场基四处可谓季季都洋溢着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春天,晒吃不完卖不及的蔬菜,晒干了腌了吃,抑或酱了做咸菜。乡下人没有别的手意,但做咸菜的本领却是代代相传,一直薪火不断。是故,即便今天,我们仍旧听说腌菜苔、腌窝苣、腌萝卜、腌黄瓜和酱窝苣、酱萝卜、酱黄瓜。腌和酱,同又不同。前面只是码了盐,然后放一放就好。而后者,却是晒干了往蚕豆酱或是豆瓣酱里浸泡。可是,不论纯腌或是酱,其味道之鲜美,无与伦比。只是,都得晒得差不多了才能腌才能酱。否则,影响口感不说,甚或会坏掉。

夏虽不如秋,但却也是丰收的季节。蚕豆吃不完,晒干了可以做蚕豆酱。麦子自然要晒的,而后才便于保存,随时碾碎了做馒头或面汤。当然,也有用小麦做酱。其味与蚕豆相比,各有千秋,但无一例外,皆“秀色可餐”“秀味可餐”。晒干了的麦子,入冬了碾碎加以发酵,甚或可做麦芽糖。以至春节前后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花生糖、芝麻糖之类,却是非它作为原料不可。油菜籽和黄豆也是要晒的。要不时间一长,会霉掉。晒干了才能榨油、交公粮、做豆瓣酱。要不然,坏掉不说,损头也太大,乡下人实在浪费不起。

秋天晒的最多的,自然是红花草籽、棉花和稻子。一者,自然还是便于保存;二者,为了便于交公粮;三者,也是为了能够去油坊卖个好价钱。湿的容易霉变,很快会坏掉。湿的交公粮,粮站工作人员不会收。同样湿的送去榨油,油坊也嫌弃:水分多,出油少,不划算。于是,反复曝晒。翻过来,翻过去,只晒得放嘴里咬得牙齿咯嘣咯嘣脆响。一个太阳不够,晒两个太阳。甚至,有时太阳不够暴烈,还要晒三个四个太阳,五个六个太阳。乡下人得为自己负责。要不然,生活无着。

无论夏、秋,都有只晒秸杆的。麦子的,稻子的,还有棉花的。干吗用呢?届时,还无还肥之说。就是晒透了,然后角落里找块高地码放起来,一堆一堆,一垛一垛,当柴禾备着。那时候,乡下液化气还没有普及,更别说天然气。有了麦秸、稻草和棉花桔梗,一家人一年的柴禾便有了着落。是故,也不敢大意。都是晒干了晒透了才好收藏。要不然,堆得久了,因为残留水分易生霉变,便一堆一堆白白烂掉。乡下人,没的吃是大事,有吃的没处烧,也是大事件。所以,每至此刻,场面也甚是壮观。也翻过来,也翻过去。完了,堆起来也有讲究,宝塔形,房屋的结构,或只是一个简易的稻草人状,一般人不敢轻易涉足,都得经验丰富的长者亲自操作。年轻人干啥子呢?出力气,一把把搬过来,一捧捧抱过来,再一束束往高处抛。

至于小娃儿,更多时候,自然是看场。不防小偷,防牲畜,防岛兽。这边挨了村落,那边挨了田地,不得不两边防。总有鸡鸭兔猫狗猪会突然造访。此外,便是飞鸟。突然就飞来一只,突然就飞来一只。来得快,去得也快,防不胜防。并且,会四处出击。这里才赶起,那边又来一只。那边才追着气喘吁吁,回头来看,又来个东西。没办法,乡下牲畜,多半散养。即便猪啥的也圈养,但每至什么时候,也放风不是。都是嗅着味儿去的。也不知这些东西是否都有鼻子,反正一放出来,便径直往场基上跑。吃了这家,吃那家。赶过来,赶过去,你累得不行,它乐此不疲。于是,身处其间,你完全可以体会得到所谓“鸟为食死”是个什么概念。不仅是鸟,鸡、鸭、兔、猪都一样。至于猫和狗,却是完全凑热闹。不是有鸟、有鸡、有兔、有猪吗?抓鸟来着,追鸡、追兔、追猪来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自娱自乐,顺便哄个主人开心,何乐而不为。

看着累,是吧?毕竟,总没个闲。但乡下娃儿也有办法忙里偷闲,并苦中录乐。譬如,扎个稻草人啥的,或者场基四周拉一圈绳子,再在绳子上绑一些个塑料袋,风过袋响,呼啦啦一片,小鸟儿、小鸡之类,自然吓得四散奔逃。猪笨一点,对此反应迟钝,娃儿们也有办法。用弹弓威慑之。反正闲着,并且四处是泥块,随便裹个啥,用力弹出去。只听“啪——”的一声脆响,猪便中招。尽管皮糙肉厚,但到底是弹弓所射,于是,“嗷——”的一声,便撒蹄跑开去。一击不中,也没啥。有的是功夫,再击就是。那时节,许海峰的故事正响誉大江南北,于是,娃儿们有的是勇气,有的是毅力。这么一来一去,便得着乐趣。看了场基不说,又练了手意,一举两得之事,更是乐此不疲。

只是,最好玩的,还不在看场追击“盗窃犯”。而是晒油菜籽。不在乎它之颜色,而只在意它之形状。圆不溜溜,完完全全一个一个标准的小球球。于是,光个脚丫踩在上面,便好玩至极。像要滑倒,又似不会滑倒。踩一脚,一滑,再伸出一脚,再一滑,哈哈,有点像是学校老师常说的数学题:小青蛙掉枯井里,它拼命往上爬,跳2米,又滑下一米……油菜籽上行走,千真万确这个感觉。所以,就有点像太空舞步,走啊走,滑啊滑,走啊走,滑啊啊,一个不小心 ,还会摔倒。摔倒了也不疼。有菜籽呢。都是圆圆小小,一粒一粒,一层一层,直垫在身下,俨然一块巨大无比的自带按摩功能的地毯。于是,借着看场、翻晒的功夫,娃儿们就借机玩耍。走着走着,有意摔了。翻着翻着,故意脚下一滑,摔个四仰八叉。然后,就看着菜籽四处飞溅一齐笑,再起再滑……

说到底,还是玩儿。然而,却能玩出名堂。而彼时娃儿们的简单快乐,又岂是当下孩子可以想象。

2018年623

    父亲,教师,写作者。写过一些文字,发表过一些文章,编著过几本图书,出版过三本个人专著。无所谓追求,简单生活,简约工作,致力于做更好的自己,做尽可能多的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启东乡下人,老早我的日子是这样过的……
家庭自酿黄豆酱(酱油)及自制酱
小时候的味道 | 左岸读书
做蚕豆酱
千年古镇
远人:剥蚕豆,吃蚕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