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启超为一个太监写传记,忠烈形象骗了民众近百年,其用心之可怕

寇连材何许人也,梁启超称他为烈士,野史笔记和民间传说都称他为忠义爱国之士,他因直言上疏被慈禧斩首;梁启超,清流党、维新派都纷纷称赞他的忠烈之举,更有人将他比作大明朝的直臣杨继盛。他真如传说中的那样正义敢言吗,如果你相信了,那你就太天真了。

寇连材出生于北京昌平一个普通农民家中,小时家境殷实,还读了几年私塾,成年后娶妻生子,靠种地为生,一家5口虽然生活艰难,但也勉强度日,23岁那年,寇连材的父亲因田界之事与财主打官司,丢了家里生存的土地,父亲也抑郁而亡,走投无路的寇连材只好抛妻弃子,流亡到京城入宫为太监。

寇连材长得眉清目秀,能说会道,还写得一手好字,因而得到大太监崔玉贵的赏识,被提拔到储秀宫当差,他又在李莲英那里学会了梳头的功夫,很受慈禧喜欢,而且他忠心,有什么说什么,做事不遮遮掩掩,所以很受慈禧重视,因而派他到光绪身边当差,其实就是慈禧的眼线,随时向慈禧报告光绪的一举一动。

寇连材一生最光辉的时刻,就是他不顾清朝“太监不得干政”的祖制,公然上疏慈禧太后,指出慈禧误国,最终被慈禧斩杀。

我们先来看看寇连材的奏疏上说了什么,惹得慈禧非杀他不可。他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要求慈禧还政于光绪;不要再挪用海军军费修圆明园;赎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宁可赔款,不可割地,不可重用李鸿章;皇帝没有子嗣,请立贤德之人为太子。这些观点每一条看起来,都大义凛然,切中要害,句句都直指慈禧,条条都涉及政治和皇族家事。

从观点来看,寇连材必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他看到了晚清的弊病,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大义。然而事情就怕琢磨,越琢磨,越能发现问题,寇连材一个太监,整日在深宫中当差,何来的机会接触外界的新思想、新主张,事反必有妖。

谁帮他树立了如此格局呢?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观点,不难发现,这观点和当时维新派的观点相似度极高,这不得不令人怀疑,他的这份奏疏是别人所写。再回顾一下,寇连材忠烈的形象,是如何而来,此时关键人物梁启超出场了。《烈宦寇连材传略》就是梁启超所写,文中将寇连材描写成了一个正义、有爱国情怀,敢于直言的诤臣,清流派、维新派都对他进行大肆夸赞,而梁启超本人就是维新派的首领人物。相信此时,许多人都反应过来了,这其实就是文人游戏啊,其目的是慈禧。寇连材的形象越正面,越能体现慈禧的专横、无道、奢侈、卖国等等,这是攻击慈禧最有力的武器啊。

此时,我们不难看出寇连材事件中,最有心机的其实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啊。

寇连材被维新派利用了,那他为什么会有上折子的想法呢,入宫生存手册第一条“太监不得干政”已经是百年规矩了,他为什么会知错犯错呢?这就要说到人性的贪婪了,寇连材与慈禧身边的掌案太监王俊如关系很好,而王俊如伙同珍妃卖官,结果只是被发配充军,他从中看到了商机,也打上这个主意。

他想着自己是慈禧身边的当红太监,如果自己上一份折子,慈禧采纳了,他就能升官发财,若慈禧不采纳,最多就是充军。在晚清,太监充军,其实就是走流程,很多地方官一看是当红太监,反而不敢怠慢,一路好吃好喝伺候着,还有贿赂可拿,如同公费出差,所以寇连材一合计,自己里外里都不亏。

1896年2月,寇连材写了有名的《上太后书》,可惜他没有想到,他此文字字诛心,句句刺中慈禧的要害,慈禧怎么能容忍,此事有一必然有二;不杀寇连材,慈禧哪还有面子,那些大小太监还不都学着寇连材的样子上奏折。于是乎,老佛爷发下口谕,斩了寇连材。

寇连材或许真有一颗爱国之心,但他的行为更像愤青,做事不经大脑、冲动,白白丢了自己的性命。他被慈禧所斩杀时,正值维新派、清流派被慈禧打压的时候,他的死正好给了维新派攻击慈禧的理由,在梁启超的执笔下,一个鲜活的爱国青年诞生了,再配以文学的加工,寇连材就成了百年来为人所歌颂的忠烈之士,而实际上,他不过是被他人所利用的棋子。

参考资料:《烈宦寇连材传略》

              《清史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个太监冒死上奏,慈禧立马将他砍头,刑场上他却说:我足矣千古
被梁启超赞扬的太监——寇连材
梁启超为其做传的小太监
清朝哪位太监被梁启超称赞为“烈宦”?
清 末 烈 宦 寇 良 材
三大迷案,为120年前的戊戌变法兴亡定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