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首霸气《咏菊》,一个怨愤,一个隐忍,农民朱元璋完败秀才黄巢

黄巢,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导人,曾率领起义军杀遍大江南北,最终攻入唐朝首都长安,灭掉了已经腐朽的唐王朝。

黄巢早年努力读书,希望通过科举走入仕途,但屡次参加科举都没有考中,一怒之下,写了一首霸气无比的诗《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其后的黄巢也如诗中所写的“我花开后百花杀”,从投奔农民起义军算起,只用了五年时间就杀尽百花,取代唐朝,建国称帝。

不过,黄巢称帝后不到四年时间,就由盛而衰,不但被赶出长安,且一路败退回山东,最后被部下所杀。

诗如其人,诗如其志,黄巢当初满怀怨愤之心写下了“我花开后百花杀”,起义后的转战途中及攻入长安后,也确实这么做的。

他为百花杀而一路暴虐的将所有能找到的唐朝宗室、公卿士族及豪门全部杀掉,但也因此被全天下的士族豪强所抵制。“我花开后百花杀”太过于咄咄逼人,这是黄巢之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

黄巢兵败身亡的四百多年后,至元朝末年,出现了一位叫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领导人,大概因为都是反抗暴政的同类,朱元璋对于悲情英雄黄巢有着相当的肯定,并模仿黄巢的语气,也写下了一首霸气的诗《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同样霸气十足的诗,但朱元璋显然吸取了前辈黄巢失败的教训,不再那么咄咄逼人,而是采取了后发制人式的“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聪明的朱元璋在崛起过程中敏锐地选择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最高战略,先把自己隐藏起来,踏实根基,自始至终都没有遭遇过如黄巢般地被敌人四面围剿。

黄巢被迫到处进行长途奔袭式的远距离作战,朱元璋却稳守南京一步步壮大,最后四处开花,摘取了元末农民起义的最大胜利果实,完成了“遍身穿就黄金甲”

两位不同年代的农民起义军领导人,同样生活在苦不堪言的王朝末世,分别写下了同类型的诗词,做下了同样的事业,志向毫无疑问是一致的。

可他们俩一个在诗中尽显跋扈和怨愤之情,另一个在诗中表明隐忍之意。黄巢没有在颠覆的同时接纳对他有帮助的人,一味杀戮,终于众叛亲离。朱元璋却一直在吸纳各个阶层的人帮助他完成大业,先“吓”且给予名利拉拢,不能为我所用而后才“杀”,策略不同,结果也不同,真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完败落第秀才黄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最霸气的一首咏菊诗,至今读起来仍让人豪情万丈
中华智谋大全:元朝篇
历史上最霸气的一首咏菊诗, 至今读起来仍让人豪情万丈
他是农民起义军首领,起义初写下的这首诗斗志昂扬,读来朗朗上口
唐代落魄才子造反,写下一首古今最狂菊花诗,引施耐庵嘲笑,却被朱元璋“抄袭”
黄巢两首菊花诗,颠覆菊花意象,有霸气,也有点过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