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在游戏里看到过哪些传神翻译?丨问爆触乐
userphoto

2022.08.07 北京

关注

问爆触乐是我们的问答互动栏目,每周日推出。每期提出一个问题邀请大家来回答互动,如果你有什么希望看到大家看法的好问题,也可以在后台告诉我们。

各位尊贵的读者们好!

上一期问爆触乐《你愿意给哪些游戏和厂商“再来一次”的机会?》中,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评论是:

87.00㎏的19岁黄高乐

《最后生还者2》推倒重做吧。

请这位读者给触乐公众号发消息“问爆触乐领奖”,找我们领奖吧(工作日上班时我们就会联系您),也谢谢各位读者朋友们踊跃的发言。

欢迎各位读者在本期问爆触乐下方留言。截至下期问爆触乐发布日0点,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评论者,我们将送出50元以下的iOS或Steam游戏任选一款。中奖结果将在下期(8月14日)的问爆触乐栏目中公布。

最近几年,游戏本地化越来越成为理所当然的事了,中文本地化也是,几乎不再有主流游戏不支持中文,甚至许多简陋的独立游戏也会用汉化招揽玩家。在这个过程中,翻译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玩家,我们经历了从“有中文就行”到对翻译水平提高要求的过程。实际上,尽管目前游戏里的机翻、漏翻、错翻仍然不少,整体还是个良莠不齐的状态,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本地化人员愿意在翻译上下功夫,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本周的问爆题目是:

在游戏里看到过哪些传神翻译?

陈静

我来抢答一个!虽然从整体角度我更喜欢《彼处水如酒》译文的文艺风格和《极乐迪斯科》里带着意识流味道的对白,但如果一定要选出某一个段落,我最先想起来的必然是《魔兽世界:熊猫人之谜》的开场CG,画面引人入胜,译文韵味十足,合在一起有种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再说具体点,《熊猫人之谜》乃至整个《魔兽世界》的翻译让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感,既不生硬,也不卖弄——这其实非常难得。相比之下,有些游戏的本地化不能说不用心,最终呈现效果也不差,但就是多了点用力过猛的感觉……

杨宗硕

没有印象特别深的,因为我玩游戏不怎么能经常看到原文,所以翻译得好坏只能通过中文水平判断……《茶杯头》的汉化还不错,但也没给我“传神翻译”的印象。扩大到世界上的所有本地化的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押忍!战斗!应援团》的英文本地化,完全换了个游戏,太牛×了。

祝思齐

《神界:原罪2》的最终Boss战之前有个解谜关卡,需要扳动特定拉杆的机关以继续前进。在英文版里,这是个文字游戏,需要通过拉杆对应的单词的首字母拼出“POWER”这个词来。这对翻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游戏社区里,我看到很多其他语种,比如法语、西班牙语的玩家在抱怨,因为在他们的语言里这个单词拼法不一样,导致他们根本没法玩。

中文本地化团队完全把谜题换了,连带之前流程支线中零散的小提示一起,把这5个字母改成了“仁义礼智信”,解谜所需的拉杆对应的单词也改了。考虑到这个谜题的提示本来就埋在地图中一些很偏僻的地方,整个游戏的文本量也大到令人咋舌,本地化团队为了玩家的体验能作出这种修改,很令人感动。

我自己还比较看重对地名的翻译。我吐槽过《艾尔登法环》灾难般的生硬音译,什么“雷亚卢卡利亚”,什么“宁姆格福”,简直没眼看。想想《上古卷轴5:天际》里的雪漫城、河木镇……虽然这个游戏的汉化也谈不上多完美,但地名翻译无疑是费了一些心思的。

刘翁婳

对于独立游戏而言,“有中文”就已实属不易。在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无暇考虑具体的翻译质量,只要意思表达基本正确,不出现“世纪之花灯泡”式的翻译,靠连蒙带猜能理解七八分的意思就已谢天谢地,若是还语句通顺,便可开始夸赞本地化团队认真尽责。

要说觉得“特别对味”的翻译,大概要属《瓦尔哈拉:赛博朋克酒保行动》。戏谑但又不失严谨,中文翻译把原作游戏的气质拿捏得十分到位,让人相信本地化中确实投入了不少心血

周凊水

不好的翻译给我留下的印象满脑子都是,正经好一些的翻译记得的却寥寥无几。且不说“信达雅”,真正能够正确翻译文本就已经难能可贵。

我比较喜欢几个MMORPG的中文版,像《魔兽世界》早先对人名的翻译中,音译名字,意译姓氏,非常优雅。在最新的《暗影国度》版本中,“掮客”这个词的应用也十分传神,能让对年轻人来说有些生僻的词语重新流行,比较广泛地应用,也是游戏的影响力之一。

梅林粉杖

我这几天在刷《FIFA 22》的周任务,任务目标都翻译错了,你说这让玩家怎么完成?这种长期运营的游戏,好像根本就没有项目管理一样,这周简体中文出错,下周繁体中文出错,错了也不改,完全没有良心。

我也不止一次看到有人赞美《赛博朋克2077》和《极乐迪斯科》的汉化,说翻得真好。我也觉得《赛博朋克2077》翻得好——这里指的是简中版本,至于《极乐迪斯科》,它的译者其实一直对初版翻译(来自之前另外的译者)不够满意。利用空闲时间,译者还在不断校对文本,每次游戏有版本更新,就跟着更新一些最新成果上去。这个工作目前还在进行。

从这些例子里能够看出,一个项目碰到一个能力强的、自我要求极高的译者是多么幸运,他对自己的要求已经比玩家满意的标准还要高很多,玩这样的游戏,看着中文就可以完全放心——当然,这种项目很少很少。我们平时遇到的中文版游戏,绝大多数都不怎么好,也不怎么坏,庸庸碌碌,胜在稳定,这对大多数人来说的确足够了。

所以说到底,除了好的译者自己良心发现之外,绝大多数时候,市面上的游戏本地化质量整体素质的高低还是由玩家需求决定的,玩家如果要求更高,见到不行的翻译勇敢发声,才能把劣币踢出这个圈子,让自己也最终受益。

说些题外话。有的时候,什么是好的汉化也有争议。20多年以前,那个时候引进国内的正版游戏一套一两百块钱,在当时的消费水平下是非常昂贵的,但有一些引进游戏做了非常好的汉化,让人觉得物有所值。比如“魔法门”系列,不仅文本全部汉化,还有中文语音,关键的技能都翻得很有武侠味儿,台词也接地气——比如那句:“再见!铁公鸡!”这些处理在当时一串充满翻译腔的汉化游戏里显得非常特别。不过有意思的是,有人习惯了那种别扭的翻译腔,觉得武侠风的翻译比较奇怪,好像不太符合人们印象里的西式奇幻印象,但经过时间沉淀再回去看,这些翻译还是相当好的。

中文语境里对西方奇幻的印象本来就是靠中文翻译者们自己的语感建立起来的,再培养出读者的语感习惯。早期翻译家林纾用古文翻译《茶花女》,如果你是受到这种影响长大的,无疑会觉得这才是最对的味儿。所以,这种“翻译味儿”本来就是虚假的,是我们自己依靠想象构建的。觉得“纽约”高大上,翻成“新乡”就接受不了,其实这个名字本身就没那么高大上,只是你自己的感觉在作祟而已。

好的游戏翻译不应该只有一种味儿,找到最适合的味儿很重要,也才是能经过时间检验的。如果一个游戏的中文文本里满口网络流行语,那又过于跳脱了。游戏可能长存,但网络用语的淘汰率太快,几年以后的新玩家甚至搞不清那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是个很浅显的道理,正常是个人都应该能想通,所以我就更不理解那些翻得很差,又喜欢在网上搞风搞雨给自己加戏的所谓“译者“在干嘛了。


你在游戏里看到过哪些传神翻译?欢迎各位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截至下期问爆触乐发布日0点,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评论者,我们将送出50元以下的iOS或Steam游戏任选一款。中奖结果将在下期(8月14日)的问爆触乐栏目中公布。

P.S.:除了段子,我们更希望看到您真实的想法。

以上回答均为编辑或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触乐官方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文版≠本地化,游戏汉化有多难你知道么?
某厂商损失千万级别推广费,或只因本地化犯了这个错误
丢字、报错,你永远想不到官方汉化可以摆烂到什么程度
5个细节解决游戏本地化最棘手的问题 | 欧美风向标
汉化全教程之五:标准资源汉化之Sisulizer篇 - 『游戏汉化交流』 - 土鳖小屋游戏...
“用爱发电”的汉化组,到底图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