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用叫名,6个小妙招让自闭症孩子主动关注你


日常和孩子交流沟通时,你会用到“宝宝语”吗?

细心的家长不难发现,老师在给孩子上课时,通常使用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都会略显夸张,这样可以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其实,夸张在孩子面前非常好用,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夸张的表达方式有反应,并且喜欢这种方式。家长要利用好孩子的这个特点,在日常和孩子交流时,就可以多多的使用夸张的“宝宝语”。

例如在给孩子分享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时,或者孩子主动分享给我们自己喜欢的物品时,通过夸张的声音和表情作为回应,让孩子觉得关注别人是一件好玩、有意思的事情。

家长的语言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兴趣,如果我们的语言能吸引住孩子,他的一日活动都会“跟着我们走”,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一旦语言不够生动,就无法吸引孩子,幼儿就会分散注意力,去做自己的事,这时活动继续下去就没有效果了。

有趣的语言是非常吸引孩子的,比如像动物的声音“汪汪”、“喵喵”,语气词“哇”、“耶”,都是容易记住和理解的。

有时候,以一种激动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个词语也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这对孩子来说更有趣。比如把孩子抱起来旋转,说:“飞咯!飞咯!”,轻敲着玩具小鼓的时候,说:“咚咚咚!”

对于新手家长来说,夸张的难度在于放不下身段、放不开手脚、不好意思,所以我们应该自己当成一个演员,大量练习夸张的语言和表情、动作。

2.有创意的玩具、游戏玩法


除了语言、表情吸引孩子关注以外,你有没有觉得老师似乎总能和孩子玩在一块

一个简单的小汽车,在孩子手里,他只会转动汽车轮子,放在了家长手里,只会简单的推着汽车前进,可是放在老师手里,他们却总能创造出许多花样玩法如果让孩子选择,当然是愿意跟着玩法众多的老师一起游戏活动啊!

其实,家长要想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时刻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要像哆啦A梦一般,总能拿出许许多多的玩具,还能变换着花样带着孩子一起玩,这样他才会喜欢你,并愿意主动关注你。

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在玩玩具时,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例如孩子喜欢小火车,讨厌毛茸茸的触感,你却拿一个毛绒玩具给孩子,他当然会对你不理不睬了。

变换不同的玩法:想让孩子喜欢崇拜你吗?如果你能将孩子喜欢玩的玩具,多研究几种玩法,展示给孩子看,他一定愿意崇拜你,和你一起玩。

突如其来的不同:在传统的玩法中,加入一些特殊玩法,让孩子关注到你。例如,孩子在推着小汽车走,你也可以在一旁做同样的动作,然后可以设置几个障碍物,让小汽车跨越障碍物,或者设置好终点,以更快的速度冲过终点,这些都会给你的表现加分。

增加想象力:自闭症孩子的假想能力一直是“硬伤”,那么在游戏中,加入一些想象力的玩法,例如假扮游戏,既能吸引孩子的关注,又能提升孩子的假想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多制造互动的情境: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时,可以试试挠痒痒的方式,跑到孩子的面前,挠痒痒,和他们进行打闹。有的孩子可能不喜欢挠痒痒,而是喜欢拍手、拥抱、耳语,或者是某个特别的属于你们的仪式,多去尝试找到最有效的方式。在活动或游戏中,都可以灵活的使用,让孩子熟悉这些互动的方式。

长此以往,每次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后,我们都能呈现给孩子喜欢的事物,相信孩子对我们的关注会越来越感兴趣了。

3.设置难关,等待时机


将饼干放到一个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或打不开的容器里,可以故意在孩子面前拿出饼干吃,增强孩子的需求。孩子看到后,会忍不住想吃他拿不到的饼干,转而会求助我们。

当孩子能成功拉扯你的衣角,把饼干指给你看的时候,孩子在向你提要求,这就是我们最想要的关注!

如果孩子的求助没有“眼神”关注时,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给孩子多一点反应的时间。等几秒钟,让孩子能自发的关注我们,避免把我们当做满足需求的工具来使用。

很多家长都会忍不住心急,我们应该给孩子适当的等待时间,避免急着给予提示及辅助。等待的时间不要太短,不然孩子就没有机会看你,也不要太长,避免孩子有情绪或者放弃。

在等待的过程中,可以用语言暗示,例如增加一些声音或动作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4.情境的自然诱发


要想获得孩子的主动关注,最好是从自然情境中寻找。

首先我们应该跟随孩子的引导,观察孩子正在做的内容,加入他的活动,从他喜欢的活动开始。例如孩子正在玩车子时,可以拿另一辆车加入,跟他一起玩车。在玩车中找到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设计一些有关的好玩的玩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的身上。

另外,当孩子正在独自做自己事情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粗暴的去打断,而是融入进去和孩子一起玩,培养共同关注。

比如在公交车上,孩子在看窗外,我们经常会贸然的打断他,问他:“你在看什么?外面好看吗?”,其实这样是不好的。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们可以尽量跟踪孩子的目光,在旁边给他讲述看到的东西,运用孩子的兴趣,一起建立共同专注,从而引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主动关注我们。

为了制造一些互动内容,也可以故意制造趣味性。例如:孩子推球前进时,突然被另一辆车子阻挠;一来一往的推球时,突然把球盖住说“不见了”,这种制造有趣的情境也常能引发持续关注和互动。

利用这些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到我们的身上,对我们感兴趣。所以乐趣不可或缺,大量地逗孩子笑吧。

5.提供选择权


在做任务时,如果孩子配合能力较差,我们已经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孩子的关注点却依然在别的地方。

这时,我们就可以拿出孩子喜欢的强化物(比如饼干或糖果),问他“你喜欢哪个?选一个吧?”。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零食,选择之后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来,并且有动机去得到他选的好吃的,也就有动机进行下一个目标了。

在“无条件给强化物”时,要注意强化物的区分。孩子在东张西望,可以给孩子喜欢的物品吸引注意力,但强化物的强度是比较低的(一小块海苔)。当他的注意力被吸引回来,完成任务后,就可以给强度较大的强化物了(一大块海苔)。

另外,在完成任务时,我们也可以用一些其他的辅助方法吸引孩子的关注。比如:在孩子走神的时候,家长把强化物放自己的眼前来吸引孩子注意力,再逐渐放到自己脸的旁边;或者遮挡住孩子正在关注的物品,孩子会下意识的去看遮挡物品的我们;还有突出指令的重点等方法。

要注意的是这些都属于辅助手段,最后要逐渐撤掉这些辅助。

6.保证吸引关注的意义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在放空思想,进入了“自闭的世界”时,出于某种心理,往往会贸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他们却没有思考过,吸引孩子关注之后的事情

还有时候,很多家长吸引孩子关注后,会让孩子做一些不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是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甚至还有批评指责等。

如果吸引了孩子的关注之后,随后跟着的都是一些孩子不感兴趣或厌恶的事情,长此以往,孩子会选择不去主动关注你。

这些意义不大的指令会慢慢消耗掉孩子的专注力和执行力,让他们产生“爸妈的话不用急着去听去做”的想法。于是家长会发现,以后再想得到孩子的关注,越来越难了。

反之,如果我们在每次吸引孩子关注后,都能给孩子展示一些好玩的游戏、玩具、零食等,孩子会觉得每次关注我们都有惊喜,也就会更多的主动关注我们。

所以,当我们想吸引孩子的关注时,首先要想清楚关注之后的事情,如果不能保证让孩子喜欢,那就首先想清楚之后,再吸引孩子关注吧。


———— 推/荐/阅/读 ————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强化物引导自闭症孩子开口,99%的家长都做错了
蜗牛回音|“向杜佳楣老师提问”自闭症问题解答(二)
找不到自闭症孩子的强化物?试试这招
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最实用的自闭症语言训练指南
自闭症孩子入学前,务必做好这些准备!
自闭症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这些方法值得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