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朝打跑的匈奴到底跑去了哪?它跟横扫欧洲的匈人似乎真有点关系

匈奴,这个曾经驰骋中华北疆数百年的民族,在中国王朝的早期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战国时,便有赵国李牧胖揍匈奴;秦统一六国后,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的争夺战,更是拉开了中原王朝和这个民族数百年战争的序幕;汉初时,因国力空虚,汉家不得不低头和亲以换取发展时间,因此才有了后来汉武帝时期的三伐匈奴、封狼居胥;东汉时,又有耿家、窦家北上征伐,大败匈奴于金微山。自秦而汉,历时300余年。

此时,若以金微山战役为起始点,已是临近公元2世纪。在这之后,匈奴已经很少出现在古中国的史籍中。而后在公元4世纪,一支成长于亚洲北方荒野的骑兵突然杀进罗马帝国的领土,因其雷厉风行的作战风格和强大的作战实力,基督徒们称之为"上帝之鞭","Hunnis"一词也自此深深刻在了欧陆大地的史籍之中。

Hunnis,即为匈人。但它的读音,却与"匈奴"极为相似。以至于在18~19世纪,欧洲的史学家们都将其视为匈奴的后代。然而,关于"匈人"是否为"匈奴"的后代,史学家至今仍没有定论。本文所讲,便是为其中较为中性的观点。

一、汉匈西域300年恩仇录

实际上,在汉朝时期,匈奴便因内战形成了两支政见不一的部落,分别名为"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在西汉时期便已经归降并依附于汉朝,而北匈奴则继续生活在漠北之上,世代与汉朝为敌。

▲匈奴迁移概图

在东汉时期,由于漠北发生自然灾害,北匈奴人口锐减,又再度分裂,因而被其奴役多年的鲜卑人反戈一击。此时,东汉崛起的外戚家族——窦家、耿家也找准机会轮番上阵,联合鲜卑骑兵狂揍北匈奴,一场金微山大战直接把北匈奴赶出了漠北。而匈奴西迁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此时,是公元90年,离公元2世纪不过短短十年。这支落魄的北匈奴在汉朝和鲜卑的追击下翻过群山,来到了乌孙国的东北暂居了下来。

▲乌孙国疆域

乌孙国是和汉朝位于同个时间线上的西域古国,大概位于今天的新疆省西北部和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地区。因其疆域较之西域各国大得许多,因而在中国的古史中也算是存在感很高。在我国的名著《西游记》中,也能看到有关乌孙国的国名,所以想必大家也对这个国家不会陌生。

之所以在此专门对乌孙做详细的介绍,是因为这个国家连同它的宿敌——大月氏,都对匈奴的西迁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乌孙国对匈奴的影响,却可谓无耻。

原来,在乌孙立国之前,乌孙人和大月氏人、匈奴人互为邻居。突然有一天,大月氏人对乌孙人发起了突袭,乌孙王难兜靡被杀,致使乌孙人四散。战后,难兜靡的儿子猎骄靡被匈奴冒顿单于好心收养,才保住了乌孙皇室的根基。

等到猎骄靡长大成人之后,他聚拢起乌孙旧部,联合匈奴攻杀大月氏,终于报得家仇国恨,把大月氏赶到了中亚地区的阿姆河流域。而猎骄靡也得此抢到了立国之地,在天山的北面建立了乌孙国。

想是在如此大恩之下,乌孙国本应和匈奴关系极好。然而,历史却对匈奴开了一个玩笑。站稳脚跟之后的乌孙在大汉和匈奴之间左右逢迎,虽说是中立,却重复着两边游摆。所以,当落魄的北匈奴来到了乌孙国的东北境之后,匈奴人并没有受到善待。相反,在挣扎了数十年后,北匈奴最终在大汉和鲜卑的追击下再度西迁。这一次,他们来到了康居。

二、短暂的停留:南下or西进?

▲康居国大致区域,可以看到刚好在乌孙的西北方向

康居这个地方,位于乌孙的西北部,如今大概位于哈萨克斯坦的西部。这次,匈奴算是彻底离开了天山区域,也宣布了彻底远离中国的地域。但因为原有的活动区域已经被鲜卑人全数占领,匈奴人不得不在康居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

其实,匈奴一旦离开了中国的区域,便至少有了两个选择的方向——即南面和西面。北面是极寒之地,急需生存空间的匈奴人必然不会再选择北上冒险,所以南面和西面必然成为选择。然而,为什么匈奴选择了向西开拓疆土,而非南下呢?这里,就不得不又提到他们早期的宿敌——大月氏。

前面说过,大月氏被匈奴和乌孙联手赶出了西域,来到了阿姆河流域。

大月氏来到阿姆河流域和南亚北部之后,随即是分为五个部落大战,这五个部落分别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高附。在公元1世纪中叶,贵霜部落结束了五部落割据,建立起了庞大的贵霜帝国,将安息和大汉就此隔开。而匈奴翻过天山来到乌孙西部的时间,刚好差不多是这个贵霜帝国完成统一后发展到巅峰的时间。很明显,比起庞大的贵霜帝国,康居看起来更容易欺负,所以匈奴自然放弃了"南下",选择了继续"西迁"。

▲公元2世纪版图,可见贵霜帝国正好横亘在匈奴迁移路线的正南端

于是在公元290年左右,西域短暂地出现了一个叫做"悦般"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的时间,正好是康居国的国都南迁的时候。史学家推测,正是因为西迁的匈奴建立了"悦般",才挤压了康居人的生存空间,迫使康居的国都南移。但这个国家出现的时间极短,不过短短十几年。这意味着,匈奴人又开始迁徙了。

三、震慑欧陆的灭国之战

西迁的匈奴这下更接近欧洲了,他们来到了临近东欧的大草原上。这个地方,当时存在着一个让罗马帝国十分敬畏的国家——阿兰聊。

▲阿兰聊国大致的位置,已经很接近罗马帝国了,北面就是东欧平原,东北面是中亚草原,后者临近康居

阿兰聊首次出现在历史中,是记载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史籍中,建国年份不详。它由阿兰人建立,地处高加索山脉的北面,刚好位于东罗马帝国的东北面。这个民族之所以能衬托匈人的影响,是因为它同汪达尔人、日耳曼人、歌德人一样,曾经血洗过罗马帝国的土地。因而,当它被打败的时候,必然会震慑欧陆大地。

只不过,历史在这里出现了个空档期。其实,从匈奴人从康居再度西迁后,他们在史书中消失了近100年,直到公元4世纪,匈人征服阿兰聊之战才让"Hunnis"响彻欧陆大地。

那么,匈人到底是不是这支西迁的匈奴人的后裔,其实只要证明这100年间,匈奴人西迁的地区和它再度出现的地区是一样的、以及再度出现后的轨迹和匈人的活动轨迹是一样的,便可以了。但这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项考古大工程。

如今的史学家之所以观点不一,坚持"匈人≠匈奴"的学者认为二者的文化、生活方式不同,但这已经属于民族学的范畴了,讲起来比较复杂。既然本文在开头就提到会以中立的角度来讲述匈人和匈奴的关系,那必然不会偏向于"匈人≠匈奴"或"匈人=匈奴"中的哪一个。在我所掌握的部分资料中,匈人应该是匈奴和其它民族融合的后代。

这个观点建立在有关气候的文献记载之上。匈人为何会突然出现在高加索地区的阿兰聊国,实则与当时的全球气候有着很深的联系。以我们中国为例,公元4世纪是什么时间?没错,是东晋时期,这一时期想必很容易联想到一个熟悉的历史事件:"五胡南下"。

其实,五胡南下跟中原王朝的政局虽有联系,但他们南下的更大动力,源于当时的气候恶化。

一些史学家在研究两晋南北朝、两宋辽金、明清交际时,认为这些阶段的游牧民族南下与气候变化有着极深的关系。每逢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中国必定是在小冰期,其中以明末最为明显。熟悉明朝的朋友们,肯定都很清楚明朝末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恶劣天气,当然在这里就不详聊了。

气候带来的影响,同样影响着欧亚大陆草原上的其它民族。"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时多雨雪,队坑死者十五六,虏亦饥困"……这些自公元1~2世纪便频繁出现的恶劣气候景象,同样也在欧亚大陆的同个纬度上演。

于是,平原上的阿兰人也南下牧马,他们洗劫了罗马帝国的城镇,并在这个时间建立起了"阿兰聊国"。阿兰人的南迁和建国,意味着东欧草原和中亚草原的人口减少。于是,在公元3世纪来到这里的匈奴人,在经历了200年的漂泊后似乎看见了一片乐土,于是马上扎根了下来。随后,他们与留在这里的土著乌果尔人“相爱相杀”,最终融合到了一起。

等到公元4世纪中叶,气候逐渐好转,阿兰人开始北上返回故土,却发现故土早已被匈奴所占据。于是,气急败坏的阿兰人向匈奴人亮出了刀剑,怎奈却受到了匈奴人后代的背水一战。不久后,这支匈奴人和乌果尔人的后代打败阿兰人,并顺势往南横扫了阿兰聊国,将其从地图上永远抹去。这场残酷的灭国之战,也因此震慑了不远处的罗马帝国,"Hunnis"也自此出现在了欧洲的历史书中。

参考资料:

《北匈奴西迁考略》(林幹)

《北匈奴西迁欧洲的历史考察》(王彦辉)

《北匈奴西迁至中亚及继续西迁之原因》(白莉)

《古匈奴人进入欧洲》(社会科学报)

《东汉魏晋气候变迁与汉文化重心的南移》(武剑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匈奴人哪去了
阿兰人与阿兰国
匈奴人哪里去了?
游牧民族的魔幻漂流: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迁徙方向和特点
亚欧民族大迁徙及其后果
令古人头疼的“匈奴”,到了今天是哪个民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