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共读集锦09 | 悦读读书

十一月共读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作者:蒋勋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领读者:Lucia媛

领读者说

北方文艺复兴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最近读的这几章并不是按照流派的先后顺序来介绍的,而是文艺复兴时期活跃在不同地域的来介绍的。

从蛋彩画到油画技法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到扬·凡·艾克这位伟大的尼德兰画家之一。他与哥哥胡伯特·凡·爱克一起被合称为凡·艾克兄弟。所以勋爷在这章的介绍是不准确的。

凡·艾克兄弟是两个人,勋爷在这章应该想介绍的是凡·艾克兄弟之一的扬·凡·艾克。因为《阿尔洛凡尼夫妇》和《戴头巾的男人》都是扬·凡·艾克的作品。图中是现藏根特·辛特·巴夫大教堂著名的《根特祭坛画》。

是凡·艾克兄弟二人合力完成的。12幅组画画板中最中心的是组画的核心《羔羊的颂赞》。所有画板一起一共近300多个人物被描绘的细致逼真和准确。

哥哥在绘制这幅画的过程中逝世,并埋在了根特教堂。《根特祭坛画》历时18年才全部绘制完成,它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油画作品。

很多人都知道有着蝴蝶触角般胡须的怪蜀黍达利。而比他更早在画面中表现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的创造力的是超现实主义的鼻祖希罗尼穆斯·博斯。这个另类的画家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正是他增加推进了西方美术的多元化风格。

图画中就是《人间乐园》合起来后的背面,画面上端用拉丁文写着:“星星和太阳被送来之前我们的时代”。画面的视角让观者感觉是从神的角度在俯视地球。创世纪的第三天,世界从水中诞生。

而打开两片合叶的三联后,就是咱们书中的疯狂画面。美好的人间乐园充满了各种神秘信息,展现人间欲望和内心世界的画面中却隐隐透露着不安和焦虑。

大家试想一下比达利早了四百多年,就已经有了如此大胆和具有超凡的想象力的尼德兰画家,可想而知当时这幅作品在文艺复兴的环境下也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甚至到现今几百年后都无人能对这幅作品进行完整系统的解读。

看完博斯的作品后,其他北方文艺复兴写实类的描绘平民生活喜乐的博鲁盖尔;客观写实的霍尔拜因;逼近生命真实的格吕内瓦尔德已经在我心里泛不起波澜了。脑海里已然魔咒般地不断浮现的《人间乐园》的画面。

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称这幅三联画为如毒品般上瘾的作品了。书中再后面介绍的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他多次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游学促进了南北方文艺复兴之间的交流。

我们之前在群里讨论闲谈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位被称为自画像之父的帅哥并介绍了他1500年为自己做的宗教神的姿势的自画像。那咱们这次讨论的重点不妨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另类,谈谈你在《人间乐园》中看到了什么?

打卡集锦

Amanda

意大利富有商人的移民,为北方地区带来了文艺复兴的火种。


在尼德兰地区,范.艾克成为西方油画创始者。通过这两天的阅读,才知道西方曾一度以湿壁画、蛋彩画为主,油画是后来者,不过油画方便创作修改,所以后来居上,成为主流。


《阿诺芬尼的婚礼》、《农民的婚宴》、《大使》都体现了北方画派的朴素与写实,《耶稣受难》则写实到让人隔着画板都能对血腥的酷刑不寒而栗。


《雪地中的猎人》颇有中国水墨画的风采,用色还是很美的。


有意思的是,极度写实的北方,也产生了超现实的鼻祖,去描绘失去信仰的人沦落于各种荒诞世界。在作者看来,看似梦魇,却是对真实人性的直视。人不只有光辉高尚的一面,将丑陋的东西展示出来也是一种真实。


杜勒,一个勤奋好学的天才画家,从自画像的眼睛来看,应该从小就是个蛮有个性的孩子。如同我们的玄奘法师,不远万里去印度求经一样,他三次翻越阿尔卑斯山,同样用行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他将文艺复兴的古典与北方画派的精密写实融合在一起,为伟大的文艺复兴书写了总结。

赵悦琴

因为北方远离梵蒂冈,宗教上崇尚基督教的简朴之风,在绘画上用精细的写实主义描绘现实的生活,相较意大利文艺复兴颂扬人性的崇高,想起一句话,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特别是看到悲情的画作,那种痛苦和面对苦难的无力感感同身受。


领读者提到的凡.艾克兄弟合作的《根特祭坛画》中的《羔羊的颂赞》,我不懂资料里提到的构图法和线性透视与投射面的技法,能感觉到在一个平面上表现的多个视角,但画面却很和谐,并不感觉突兀,违和,这也许就是作者的精湛之处。

据说博斯也是以这副画为标杆要在《人间乐园》上有所超越。乍看《人间乐园》,画面中人与动植物,怪兽混杂,感觉光怪陆离,荒诞无稽,但仔细看画面中的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却都很细致唯美。

不敢随意解读其中的思想性,联想博斯也是一名教徒,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想起《圣经故事》,从左边一幅开始亚当夏娃以爱之名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创造出人类。

而上帝用他不眠的眼睛注视人间,洞察人的贪婪,虚伪,懦弱等各种人性的弱点,并施以诱惑,演绎出人生百态,人的每一个想法和行为都注定了一个结果,人也必然会因自己的行为受到惩罚。

可想到当时追求人性解放,推崇自由主义的背景又觉不妥。仔细回顾当时的绘画作品也经常在画面中出现各种动植物,并赋予了象征意义,有的来自于古希腊神话,有的来自寓言。

只是博斯在画面中把想像力发挥到了极致,也许博斯在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体会后又赋予了这些形象以新意,也许只有回到那个年代,看看博斯的生活才能理解这幅作品。

兿奇

欧洲的北方可以说是就像我国古代时的北方是比较荒凉的……


这里的基督教也是清贫朴素的,文艺复兴潮流到达北方虽然有延迟,但没有阻挡艺术家们的热情。


当时的尼德兰已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又一个繁盛之地。


以及荷兰那边的哈勒姆,德尔克·波茨是其代表画家。《最后晚餐》,画家没有按照宗教内容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而是将最后晚餐的场所大胆地移至15世纪尼德兰市民住宅的餐室中。

典型的哥特式房屋,墙面狭窄,窗户较多,室内光线明亮而柔和,地面铺以整齐的花砖,洁白的桌单覆盖桌面,不但准确地表现了室内的透视关系,而且还很好地体现了尼德兰人爱好整洁的习惯,室内陈设与用餐情况都弥漫着相当浓厚的世俗气息。

此画可视为当时尼德兰绘画中在宗教题材里表现世俗生活的典型例子。

米小四

北方文艺复兴——极端细致的审美  我们在看到制作精良的画作,总会感叹于其细致,最具代表性的是杨凡艾克的《根特祭坛画》。杨凡艾克被称为“油画之父”,他的画中集中体现了北方文艺复兴的审美,对细节的刻画令人叹为观止。

比如《根特祭坛画》中两排唱诗班口型不一致,同一首作品口型不一致,主要是因为音乐技巧复调。音调不同,高低错落。

另一个细节是画面中花的种类不多不少刚好12种,“42”是宗教中非常特殊的一个数字,为了迎合宗教主题,精心安排。追求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追根溯源,其实就是文艺复兴的一种精神。

编辑:灵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艺复兴诸神画·尼德兰站(三)
他将油画细节处理到“恐怖的细致”,开创尼德兰绘画新纪元
尼德兰画派:被忽略的艺术高地
西方绘画大师-44扬·凡·艾克JanVanEyck1385-1441年尼德兰画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下)
扬·凡·艾克史上最大规模画展,绝不容错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