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游记》打卡集锦24 | 天津悦读读书会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校注:李飞天

领读者:嘤其鸣

62 - 63  回

草木有心

与车迟国类似,这个故事里也是一群待解救的和尚,同样的也是梦中得到指点,等待东土圣僧到来。

文中,唐僧欲扫年久无光的宝塔,悟空恐塔内生恶物,主动提出陪伴师傅,可见悟空心细体恤至极;

抓到奔波儿灞、霸波儿奔,知道事情原委后,并没有气极杀死,而是留活口带到国王前,解和尚们之困,有勇有谋;

悟空与八戒大战九头虫,两人配合和谐,不敌九头虫后,灵活求救过往神圣,最终取回宝物。

这一章貌似看到了悟空以及取经团队的成熟。

你不懂

这唐僧扫塔是不是只做个样子?按照文中描述,扫到最高一层才发现了两个小妖怪,说明唐僧是从下往上开始扫。

按照扫楼梯的一般方法,应该是从最上面一层开始往下扫,这样,扫下来的尘土与垃圾,一层赶一层(因为塔一般都以尘土为主,果皮、碎屑应该没有),最后归总到最后一层把它们收起来。

但按照唐僧的方法,从第一层开始扫起,就算是一整层收集一次垃圾,十三层的佛塔,就要多收十二次垃圾,关键是只要一上一下便可搞定整个塔。

可是如果一层一层往上打扫就要多费些体力,比如扫第一层时,先爬到楼梯最上一个台阶往下扫,扫完再爬到第二层那么每层都需要多跑一次,又或者唐僧从最下面一个台阶逐个往上扫。

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扫完第二阶,第一阶不是又脏了吗?扫过这么多个塔的唐僧,不会这点经验都没有!


综上,我得出一个结论:唐僧扫塔就是在做样子!

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这俩人也算是历经百年终于火起来的人物。你是奔波儿灞,我是灞波儿奔,奔波儿灞,灞波儿奔……好欢乐!

七月

祭赛国真是生财有道,人家最多是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怎么也得依靠些物质资源,而它仅凭借虚无缥缈的形而上,以宝塔上的祥云霞光把自身包装打造成了神迹天府之城。

一时间,往来四国皆朝贡,接踵万民齐同瞻。

资源充沛的国,因着幸福来得如此容易,似如唾手可得焉,于是乎此一国之民也就放弃了世间诸多不易之努力,怠懒假以时日,久而久之,便致头脑也越来越怠懒,所谓人傻钱多是也。


如不信,请看祭赛国国王对金光寺一案的处置。发现佛塔失去宝珠霞光,便认作是寺中和尚偷去,也不去核查下寺中和尚人数是否减少一二?人数都不见减少,那那个偷盗宝珠的贼和尚所为何为呢?

不能换得名利享受,冒着偷盗被发现的巨大风险又何必呢?又何况,金光寺本身凭借霞光加持,定然是每日尽享供果奇珍,神迹瞻仰,要名有名要利有利的存在。

最关键的是如此轻松逍遥的日子并不需要付出什么辛苦啊?唾手可得的幸福不要,反倒是去做担着贼名还誓死不认不检举不揭发,一起被迫做囚徒,去过苦哈哈的苟且日子。这是不是有点反常?


钱多的二代都说了“我虽然笨,但我并不傻啊?”


只能说“国王,你似不似有点撒啊”


这一回的妖孽九头虫,貌似并未如电视剧剧情,与小白龙扯上什么关系。又是一个招赘的武艺超群的女婿,最后也是把老丈人一家都霍霍惨了,人财两空!看来招赘不是个好出路。


二郎神与大圣的惺惺相惜之情来的有点突然,令人不明所以,二郎为人低调有城府,又心高气傲的,估计很难和嚣张肆意的大圣惺惺惜惺惺,也许是作者突然灵光乍现,想起来二郎君直接就让他路过了也难说。

李瑛

取经团队相处和谐配合默契和齐心合力除妖打怪弘扬佛法的精神在这个故事里更加充分地展现。

看见佛门同道受苦,唐僧必定心不忍,想要做事,即使扫塔这样的琐事悟空也尽心尽力陪伴帮忙;国王才提出请除妖拿回宝贝,八戒立刻就自告奋勇要和悟空一同前往;

悟空解救八戒,找回九齿钉耙,八戒便立即让悟空回岸上等待,他自去打斗引出九头虫;招呼二郎神,主动打头阵,八戒真是一点都不懒惰了!悟空做事更有技巧和章法,有勇有谋,已有佛心佛像。

小鱼儿

1、这一次可能又是哪个大神给取经小分队安排好的劫难。让和尚受罪,托梦告诉他们孙大圣能救他们。这剧情怎么这么眼熟啊


2、唐僧不愧是金蝉子转世,对佛的忠诚追随和虔诚值得敬佩。逢庙烧香,遇寺拜佛,见塔扫塔。果真有信仰的人最能成事。


3、八六版电视剧对师徒扫塔的情节可是狠狠的渲染了一把,加入了很多父子情深的感情戏码。很有独到见解也深得观众喜爱。


4、和二郎神的相遇,让猪八戒从中搭话,夜间素果素酒畅聊叙旧,看起来兄弟聚餐的气氛很欢快。第二天大家一起打怪兽。这一段突然这么和谐,大圣还有了好兄弟,突然有点不习惯

嘻嘻

向西的路上第二次碰上和尚被缚的事情,佛门在人间还是挺遭罪的,不是人人敬佛啊!

这次破祭赛国的案子,孙悟空长了多个心眼。

一是扫塔到了第十三层,发现鲇鱼怪奔波儿灞和黑鱼精灞波儿奔,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留下活口取下供状。

二是割了鲇鱼怪的唇黑鱼精的耳朵,放回到乱石山碧波潭传话挑战。

三是斗九头虫不下,遇到二郎显圣和梅山六兄弟,先派八戒去拦下二郎。

四是九头虫负痛逃亡北海,悟空居然不让追,说什么穷寇莫追,这一点不甚理解。

五是留下了龙婆长远看塔,还把塔名改为伏龙寺,看看悟空的说辞“金光二字不好,不是久住之物,贫僧为你劳碌一场,改为伏龙寺,教你永远长存”。悟空也想着留名啦。

上官婉儿

这是上一个故事的余波,牛魔王的新进好友也被一网打尽。起因是偷盗,实质是侵犯佛教圣地,妖怪无良,犯我佛者尽皆死伤,更何况还偷了天庭的灵芝,皇帝不明,冤我僧人者不文不武不服众。

这回的妖怪没背景,没天庭的人或佛教的人出来收编,跟其他妖怪比起来,有点惨,手起刀落,只留了个龙婆替佛家看塔。

不过唐僧悟空师徒二人扫塔这段,文字渲染力虽没有电视强,但也可以看到师徒的关系经过前面种种,总在逐步靠近。

qiaoqiao

又是一场和尚受难记,托梦靠唐僧解难的老桥段。这次悟空做事的方式却明显改变了,轻轻捉来,恐一棒打死,没人供状,师傅可取他个口词。

从一点就着的火爆作风,改成了先取证再发作,保证了流程合理,结果可信,学会了使用规则达成目的。

不打死小妖怪,以便放长线钓大鱼,悟空磨平了棱角,学会了计谋,这个技能可以让他刚好的融入社会。

随之而来的是那个任性妄为的悟空逐渐消失,遇事多了一份思量,少了一份头脑发热,这就是成长,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年少而轻狂,成长而思虑,成熟而妥协,成功而算计。

唐僧经过这些磨难也长记性了,知道什么叫借势,知道如何包装自己了把国王唬的一愣一愣的。

最喜欢的小妖怪奔波儿灞、灞波儿奔出场,两条小鱼好倒霉呀,明明是万圣龙王和九头怪惹的事儿,干嘛割他俩耳朵、嘴唇呀,讨厌~

这次大战九头怪,和之前完全不同,悟空先说了一大堆缘由、证据,体现出了官方调查的调调,和二郎神他们合伙弄死龙王一家子。

最后留了个龙婆,去看塔,既提现了我佛慈悲,又给佛塔加了一道保障,让觊觎宝贝的妖怪看看,盗宝的下场凄惨无比,最后点睛之笔改寺名为“伏龙”,真是好手段!

只是不知道午夜梦回,悟空会不会感慨,自己变成了曾经讨厌的样子…

银角大王

九头虫偷佛宝这个故事,有点凑数的感觉。和尚们依旧是蒙冤入狱,还是有人托梦让他们坚持,取经小分队马上就来就你们啦。这一幕真是似曾相识,不由得让人想到车迟国的和尚们。

唐僧打扫清洁从下往上打扫先不提,龙王和九头虫偷了东西就偷了东西,为什么还要让奔波儿灞,灞波儿奔两个小怪在塔里等着孙悟空找上门来呢?

想要监测小分队的动向,哪里不可以,非要让自己的人留在作案现场。


还有个细节让人心生感慨,祭赛国被周围四个国家上贡,【当年有四夷朝贡:南月陀国,北高昌国,东西梁国,西本钵国,年年进贡美玉明珠,娇妃骏马。我这里不动干戈,不去征讨,他那里自然拜为上邦。】

我们看书习惯把自己当主人公或者主人公身边人,可是想想周围四个国家就因为祭赛国有所谓的佛宝,就要把自己的宝物、女子进献给别人。

不管名义上怎么讲,现实就是处于被压迫的状态。所以说佛法面前,人人平等,只是一些人比一些人更平等。

姜素素

看到两个熟悉的小妖名字


偷东西的女儿招了同样偷东西的姑爷,给这家子惹了大麻烦了。


按说龙王虽在西游记中不算什么大官,好歹也管着一片水域,也有虾兵蟹将伺候着,小日子还是不错的。


这回除了龙婆,全家都死绝了。太惨了!


而龙婆的表现更奇怪,全家都死了,一般人的心态是恨不得求死,免得痛苦,她却求饶命,被穿了琵琶骨看塔,三天才给一顿吃的,出任何差头儿都处斩。


作者怎么想的呢?

编辑:灵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游记里那些被打死的妖怪(十二)夫妻共同为贼的妖怪
西游记中最神秘的妖怪:生擒猪八戒,力战孙悟空,最终却不知所踪
【名著导读】《西游记》第六十二、六十三回知识要点
女儿歪批《西游记》
西游记妖怪第一丑不是猪八戒,是九头虫,他能丑得把八戒都吓一跳
沙僧吃过9个唐僧?西游记12个颠覆你三观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