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读《宋徽宗》第一章,宋代皇帝接班人始终是个问题

文 / 樗栎居主人

 

“天下一人”宋徽宗——《宋徽宗》领读开篇词

9月,我们共读《宋徽宗》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十月初十,宋徽宗赵佶出生在东京开封府的皇宫之中。北宋实行四京制: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即洛阳),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东京是首都,位于汴梁(今河南开封)。

他是宋神宗的第11个孩子,但出生的时候,只剩下3个兄弟姐妹,8岁的姐姐贤穆,7岁的哥哥赵煦(宋哲宗)和另一个仅比他大三个月的哥哥赵佖,其他人都有已夭折。

宋徽宗的生母陈氏入宫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因为生了皇子被册封为“美人”。宋代后宫皇后以下,妃子皆为夫人,正一品;嫔皆为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贵人无视品。

陈美人在宋神宗死后,就守护着神宗的灵柩前往皇陵,并留在那里为神宗守灵再也没回到皇宫。没过多久,因思念神宗过度,形销骨立,去世时年仅32岁。宋徽宗登基的第二年就是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追封死去的陈美人为皇后,谥号钦慈。

陈皇后是给予宋徽宗生命的人,但是,把宋徽宗推上至高无上的天子之位的是抚养他长大的嫡母向太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遗存下来的12幅宋代皇后坐像图,其中北宋的8幅,南宋4幅。

向太后画像

图中的向太后容貌端庄,眉宇间略带一丝英气。头戴龙凤冠,身着祎衣。宋代皇后礼服冠为九龙四风冠,上缀大小花株各12株,与皇帝天平冠的旒数、通天冠的梁数相对应,均宝钿镶嵌,冠上有王母仙人图案,左右各加两博鬓。

北宋时期,皇后妃子的礼服分为四等,依次是祎衣、朱衣、礼衣和鞠衣。祎衣是皇后在受册、助祭、朝会等隆重典礼时穿的,其色为深青色,上绣翟鸟图案,衣领袖口以红色罗为饰缘,上绣金龙。

向太后出身名门,她的曾祖父是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向敏中,后来嫁给颖王赵顼,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向氏立为皇后。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神宗病情恶化,立第六子赵煦为储君。同年,神宗去世,赵煦即位是为哲宗,尊向皇后为太后。公元1100年宋哲宗去世,向太后一度临朝,力排宰相章惇之议,拥立端王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

在徽宗年幼之时,在佳丽如云的权力后院还有一位最尊贵的女人,曾一度执掌权柄,对北宋后期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她就是神宗的母亲、哲宗和徽宗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氏。

高氏出身勋戚,姨母是宋仁宗的皇后曹氏;曾祖父高琼是宋初名将,曾和寇准一起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为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立下大功,此后,宋辽基本上相安无事百年之久。

从神宗即位后,这位雄心大志的年轻皇帝就马上大刀阔斧,启用王安石变法,力图富国强兵,扭转大宋王朝面临的一系列危局。没成想,二十年来,变法非但没有取得成效反而劳民伤财,激化了各种矛盾,元丰年间主持对西夏用兵,屡遭惨败,宋军损兵折将,百姓死伤数十万。神宗心力交瘁,忧愤难当,在病榻中撒手人寰,时年38岁,这一年徽宗不满3岁。

神宗去世,年仅10岁的哲宗登基,太皇太后高氏临朝称制。早在熙宁年间,高氏即在神宗面前哭骂王安石误国,导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所以,权力刚刚交接完毕,高氏就迅速启用一批在神宗执政期间被罢黜的旧党人士。

至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一年之中,司马光、吕公著等旧党入朝执政,而新党蔡确、章惇等,被逐出中枢。在这期间苏东坡也奉诏还朝,结束了贬官的生涯,而王安石坐看他的新法尽废,郁郁而终,只比神宗晚一年去世。

及至公元1093年,高氏驾崩,哲宗亲政,召回神宗变法时的重要人物章惇,次年改元“绍圣”,意为继承神宗朝的改革,废除高太后执政期间的所有政策,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青苗法等政策,北宋政局再度转变,朝廷内党争又起,以章惇为首的新党极力打击元佑大臣,追贬司马光,而苏轼、苏辙兄弟又被贬岭南和广西。

宋徽宗便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渐渐长大。作为皇子,皇宫和首都是他唯一成长和生活的地方。

东京汴梁的城市布局图

开封位于中原腹地,土地肥沃、水源丰沛,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宜于农耕和生活的好地方。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使得位于运河沿岸的汴州成为大运河交通的中枢,南北物质和人才的汇聚地,逐渐发展繁华起来。尤其是唐代安史之乱后,汴州以中原重镇的独特地位,成为各路军阀角逐的主要对象。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曾在此建都。

开封四周平壤千里,为四方争战之地,无高山大川之险可守,非常不利于军事防御,所以赵匡胤立国之后,对是否在此定都犹豫不定,但是,开封在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最终还是决定在此定都。

开封城分为三重城垣布局,即外城、内城和皇城。这种城市化布局在商代时期已经很清晰了,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开封城的外城在北宋时期,经历了十余次增修,神宗执政时期进行了最大一次修葺。外城周长50里165步,宋时一里约为今天的576米,据今考古勘测,外城周长达29.12千米。外城的建筑非常坚固,考古发掘表明,城墙系夯土版筑而成,城墙上又密置敌楼、战棚、马面、女墙等,各种防御工事,一应俱全。

外城上共有12座城门,其他尚有汴河、五丈河等上的多座水门。城门按形制可分作正门和偏门,城门之外,均加筑瓮城。所谓正门,是供皇帝巡行出入的城门,南薰门(南门)、新宋门(东门)、新郑门(西门)、封丘门(北门)为四正门,皆留有御路;其他8座均为偏门。

所谓瓮城,是古代建在城门之外的小城,又叫瓮门、月城等,起到防御作用。

《武经总要前集》中的东京瓮城形制图

由外向内的第二道城垣是内城,军事防御的第二道屏障。

内城周长20里155步,折合如今约11.55千米,有10道城门,尚有多道河流上的水门。

内城是北宋时期中央和地方衙署,寺院宫观及商业场所的集中之地,也是京师中的繁华区域。

《清明上河图》 宋 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收藏

张择端的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集中表现了东京街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街道两侧商铺林立,除了酒楼茶舍、饭店客邸,还有小吃店、小摊儿、修车铺、当铺、书棚、香药铺、布帛铺、医馆等。

画中最热闹的州桥正是《水浒传》杨志卖刀之处。

开封城的热闹不止白天更在夜晚。唐代及之前,城市实行宵禁制度,只在元宵节弛禁三日,而到了北宋,城市坊市制被街市制取代,宵禁制也被取消。开封城彻夜灯火通明,笙歌不停。可以说,北宋开启了中国社会繁华夜生活的先河。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

在本章中作者描述的东京夜市的景象正是来自宋人笔记《铁围山丛谈》的记录:“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蚊蚋。马行街者,京师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蚊蚋恶油,而马行人物嘈杂,灯光照天,每至四更鼓罢,故永绝蚊蚋。”彻夜燃烧的烛油,熏得整条街巷连蚊子都不见一只。

马行街可谓汴梁餐饮一条街。街两旁铺席如云,地摊林立,如《东京梦华录》记载“就门卖羊肉、头肚、腰子、白肠、鹑兔、鱼虾、煺毛鸡鸭、蛤蜊、螃蟹、杂燠、香药果子”,各种小吃应有尽有。还有一些小商贩走街串巷,用鼓乐吸引小儿和妇女观看,叫卖一些糖果。秦楼楚馆中的笙歌曼舞更是通宵达旦。

逛街、购物、餐饮、娱乐谱写出宋人夜市生活的旋律,开封城便笼罩在繁华与烟火的气息之中。

开封城不仅商业发达而且伽蓝观宇众多,最著名的当属鲁智深投奔的“大相国寺”。相传最初为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府邸,北齐时期始建寺,后毁于兵燹。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高僧在此建“建国寺”。睿宗李旦以相王身份登基后,敕改为“相国寺”并御书题额。北宋时期,改建为皇家寺院。

开封城的另一处著名建筑便是清正廉明的“包青天”供职的开封府。

开封府题名记碑 宋 开封博物馆收藏

这幢石碑堪称开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名为“开封府题名记碑”,记录了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至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146年间历任开封府长官名录,共计183人次,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名字位列其上。

包拯为第93任知府,然而,碑上却找不到包拯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包拯的清正廉明妇孺皆知,老百姓无不敬仰,凡是观赏该碑的人,总会在包拯的名字上指点,久而久之,竟将其姓名处磨成一道深深的指痕。

开封城的街道四通八达,总的来说呈棋盘式,除了四条御街,还有三条贯穿城区的大街,大街之间是大大小小的众多街巷,构成了开封城的道路网。

《清明上河图》 宋 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收藏

另外,开封周边的河流众多,直接流入东京的河流就有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等等。以这四河为主,还构建了将近三百条沟渠。这些河流构成了开封城内外的水系,保障着东京的货物运输,尤其是南方的漕粮。

开封城内的皇城是大宋王朝政治中心的所在。本是唐汴州宣武军节度使的署衙,五代时改建成皇宫,太祖赵匡胤登上龙位后不久,颁诏扩建皇宫。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真宗又下诏“以砖垒皇城”,开创了皇城砖筑的历史。

皇城四面而六门,分别是宣德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拱辰门。宣德门是皇城南面的正门。

开封皇城复原沙盘模型

宣德门上建有巍峨阔大的门楼,称宣德楼。总平面呈凹字形;门楼、朵楼及廊均单檐屋顶,覆绿琉璃瓦。城楼下列五个门洞,皆“金钉朱漆”,红黄相间。正楼两侧斜廊各五间,左右朵殿与突前之阙楼均各三间,前后当中一间建行廊各五间,子阙高度递减。城楼墙体用砖石砌就,砖石之上镂刻“龙凤飞云”等各种花纹,造型细腻逼真。

宣德门平面示意图

高大巍峨气势恢宏的宣德楼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辽宁省博物院收藏的宋徽宗的另一幅真迹《瑞鹤图》成为留存下来的唯一形象记录。

《瑞鹤图》 宋 赵佶  辽宁省博物院收藏

画作为绢本设色,淡石青色渲染天色,十八只仙鹤翱翔于天空,另有两只立于宣德楼殿脊的鸱吻之上,整个画面仙鹤飞舞,祥云萦绕,呈现出一派祥瑞之气。画卷左侧为徽宗瘦金体所题诗词题跋,款属“御制御画并书”,御押“天下一人”。

宣德门是皇帝内宫与开封城民众、甚至与整个宋帝国之间的标志性分界线。皇帝利用宣德楼的象征意义,定期出现在城楼上,以示对臣民的关心。每年正月元宵节,皇城对面的御街就变成一个庆祝节日的场所,皇帝与一些宗室成员会来到宣德楼,在城楼的二层观看表演。此外,皇帝在效坛祭祀天地之后,也要登上宣德楼宣布大赦。

从宣德门向南的中心大道是全城的中轴线,亦称御街。宣德楼以北的广大区域,就是金碧辉煌的北宋皇宫所在地。若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北宋皇宫可分为两大部分:南部为外朝,是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北部为内朝,又称禁中,是皇帝及其宫妃们的起居之所。外朝和内朝区域依东华门、西华门之间的道路为界分开。

皇宫之内,阁台层层林立,殿宇比比对峙,有大小殿堂楼阁近百座,其中主要有大庆殿、文德殿、紫宸殿、集英殿、保和殿、皇仪殿、迩英阁、福宁殿等。

大庆殿面阔九间,长约五十米,是面积最大的宫殿,新年朝会等重要的国家典礼都在这里举行。大庆殿西侧是文德殿,殿前矗立着钟楼与鼓楼,用于报时。这里才是日常皇帝和二府等重要大臣商议处理政务的地方。

北宋立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削弱相权,中书门下不再设置于中书省,转而迁往宫禁之中,号称“政府”,直接受制于皇帝。同时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分行政权;设立枢密院,分军事权,号为“枢府”;设立三司,分财政权;设立审官院,分人事权;设立审刑院,分司法权。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号为“二府”,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理财,号为“计相”,共同构成“二府三司制”。

宋代官制简表

垂拱殿坐落于文德殿的正北方向,紫宸殿坐落于大庆殿的正北方向,这里也是皇帝接见文武百官和宴请大臣的地方。皇宫的各个大殿中都装饰当时著名画家的壁画或者屏风。

在皇宫内朝区的北部,还有一小巧别致的后苑区,是供皇帝和妃嫔们游乐玩赏的场所。后苑之中除了奇花异木、假山池沼,亦是殿亭林立,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太清楼、宣和殿和亲稼殿等。

两千多名禁军负责皇宫的安全保卫,数千名书吏、宫女、太监、厨师、仆役负责皇帝、皇亲和后宫日常生活起居的运营管理;还有各类技术专家驻守皇宫负责本职工作。总之,皇城就是帝国的首脑和心脏。

傅熹年先生的东京皇城复原图

宋徽宗便是在这里生活成长的,而这座皇城在未来他执政期间将变得更加富丽堂皇。

作为帝国的未来继承人皇子们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皇子们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8-15岁是“小学”,15岁以上是“大学”。课程分成文化课、思想品德、政务和武艺艺术等。

文化课和思想品德课主要是《诗》《书》《周礼》《礼记》《易》《左传》《孝经》《论语》《孟子》九部儒家经典,也有历代史书和国史等。哲宗的老师范祖禹编著了八卷本的《帝学》通过讲述古代帝王的崇学事迹,宋代先祖们的君臣问答记录,来培养皇子们怎样成为一位合格的帝王,以治国理政。除此以外,皇子们还要练习武艺骑射,学习诗赋、书法、绘画、音乐以培养高雅兴趣。

宋朝为了教育皇储和诸皇子,设立有一系列教育机构,保证皇储得到良好的培养,很多饱学之士成为皇子们的侍读。傅楫、朱绂和何执中便是宋哲宗为弟弟们请来担任侍讲的有名的学者。

傅楫,福建仙游人,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为官清廉,德高望重,儒学修养深厚,他曾在资善堂为宋徽宗讲学。朱绂同为仙游人,拜为皇子们的“大小学教授”。资善堂是真宗时设置在宫中的,未出阁皇子的就学场所。皇子幼时养育于宫中,成人后从宫中迁出独立居住,称为出阁。

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15岁的赵佶迁出皇宫搬进了自己的府邸“端王府”。皇子出阁前,除了老师外,不得与大臣接触。出阁后,可以开府设属,皇帝会替他们选派僚属并选朝臣“行辅导之职”。后来,在宋徽宗执政期间,老师何执中曾一度担任宰相。

出阁后的徽宗具有了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他频繁参加朝会和重大典礼,包括为他刚刚诞生的皇侄送上深深的祝福,甚至在郊祭大典上担任亚献。尽管如此,按照北宋的政治传统,在储君确定之前,皇帝一直严防宗室过多参与政治与权臣交往。徽宗也像他的两位叔叔赵颢和赵頵一样,寄情于自己喜爱的艺术和兴趣之中,以避免觊觎皇位的嫌疑。

徽宗虽年幼,然天资聪颖,于琴棋书画各类雅好、马球蹴鞠各种运动无一不好,无一不精。《水浒传》中这么描述宋徽宗:“是个聪明俊俏人物,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从此,端王府成为地位显贵、家产殷富、才华出众的社会精英们交友游玩之所。在这些文人群体中对徽宗书画艺术影响最大的是王诜、赵令穰和吴元瑜。

王诜是北宋开国功臣王全斌的后人,贵族出身,娶宋英宗的女儿神宗的妹妹蜀国公主为妻,官至驸马都尉,算来是徽宗的姑父。“乌台诗案”初发时,他给苏东坡通风报信遭到牵连后也被贬谪。

王诜是北宋著名画家,除了书中所记的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烟江叠嶂图》外,《渔村小雪图》是他的传世作品之中的代表作,现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这卷《渔村小雪图》很长,有219cm。画面中,群峰屏立、苍润雄奇、青松俯仰,流水萦回,孤桥斜径,烟波袅袅。溪谷中老者策杖,仆人携琴,江水中渔人泛舟,布网垂钓。

画卷逐渐展开,高山、流云、薄雾、初雪、平江、轻舟、苍松、烟柳,一点点,一段段收入眼底,萦绕胸中,大自然的博大深远,钓叟渔夫的闲适安逸,这种宁静潇洒如初雪般一下子就涤荡了心灵,真的不禁令人想到柳宗元的那首《江雪》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村小雪图》 宋 王诜 故宫博物院收藏

赵令穰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五世孙,善画工笔,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能,尤其金碧山水,颇有唐代李思训父子遗风。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其一卷《陶潜赏菊图》。

《陶潜赏菊图》宋赵令穰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此卷描绘的是陶渊明与友人在南山对坐赏菊的情景。该画为平远法构图,设色艳丽,笔法精致秀丽。茅亭草舍、江流水渚、秋树苍林、流水旁边的大树被霜染成红色,浓浓的秋意跃然纸上。远山连绵寒烟,又给人一种辽阔旷远的意境。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逸田园,躬耕陇亩,诗酒忘忧,乐安天命的人生境界一直是北宋文人以及后世所追求的精神典范。

哲宗即位初,太皇太后高氏临朝,朝政为之一变,神宗时期遭贬谪的苏东坡、王诜等人得以还京。元丰年间,王诜多次邀请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道士陈碧虚、日本高僧圆通等文人雅士相聚于他的私家宅邸“西园”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继兰亭修禊之后的文化盛会“西园雅集”。据传李公麟为此集会作《西园雅集图》。

《西园雅集图》宋(传为)李公麟  私人收藏

画中人物分作五组构图:观东坡作书,观李公麟作画,观米芾题字,听陈碧虚弹阮,听圆通话禅。

西园雅集是北宋文人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的缩影,诗词之美、笔墨之美、音乐之美、园林之美、博古之美、禅茶之美融汇其中,那是中国传统美学之境界,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宋徽宗从小便是沐浴在这样一个风雅无限的文化胜境之中,这位堪称“百艺之王”的天才皇帝,除了热爱艺术之外,还颇具运动天赋,马球和蹴鞠是他最喜欢的两项运动。

马球运动的起源目前尚无明确定论,有本土说,起源于汉代;有西来说,从波斯传入;还有学者认为最早的发明者是雪域高原的藏民族,等等。马球运动在唐代十分盛行,成为皇室贵族间风行的一项活动。到了宋代马球运动仍然十分流行,不仅宫廷贵族喜爱,更有向民间普及的趋势。在现存的宋代墓室画像砖中,可以看到马球运动的场景。

《马球画像砖》宋  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收藏

宋徽宗十分热爱这项运动,执政后在宫中设置马球队还有女子马球队,定期比赛,成为皇城中的一道风景线。

蹴鞠,可以称作古代足球,中国人的发明。蹴鞠在宋代十分盛行,可谓全民运动,从宫廷到民间,男女老少都喜爱。这面收藏在云南博物馆的宋代铜镜描绘的就是宋代男女一起蹴鞠的场景。

《蹴鞠铜镜》宋  云南博物馆收藏

铜镜画面左侧一名高髻鬓发、身态轻盈的女子一脚直立,一脚把球踢起;右侧一名男子身体略向前微倾,全神贯注地目视着女子蹴鞠动作,做出准备接球的姿势。

宋徽宗是个中高手,常常在端王府蹴鞠。一个有趣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读过《水浒传》的人没有不知道高俅的名字的。他原本是苏东坡的一个小书童,苏东坡外放知州时,把高俅推荐给曾布,后又辗转到王诜的府中。

一次,朝会的时候,徽宗和王诜说,今日忘带梳子了,能否借王诜的一用。王诜从腰间取下梳子递给徽宗,徽宗对这把梳子十分喜爱。王诜说,我最近让人做了两把梳子,另一把还没用呢,如果王爷喜欢,晚些时候我派人送到府上。

散朝之后,王诜派高俅给端王府送梳子。高俅到的时候,徽宗正在蹴鞠。高俅只得在一旁等待,看球的时候,高俅对徽宗手下人的球技很不屑。徽宗让高俅下场一起踢,结果,高俅的球技令徽宗大吃一惊。

此后,高俅便留在徽宗身边,之后步步高升。除了马球、蹴鞠,“捶丸”也是徽宗喜爱的运动,类似今天的高尔夫球,在此就不细说了。

逍遥自在的徽宗除了耽于艺术和体育之外,还时常带领扈从游历繁华的开封城,而城外的金明池是他一定要去的地方。

金明池又称“西池”,是北宋时期最为主要的皇家别苑,位于北宋都城汴梁城西门新郑门外。金明池与唐代长安的曲江相比都是都城的地标,所不同的它是人工开凿,宋太祖赵匡胤为了收复江南而在城南凿讲武池,其后太宗又在城西开金明池。随着江南的平定,金明池不再作为军备基地,水军基地变成了水上乐园,承担着一系列具有特定政治功能的国家仪典的举办。

每年三月一日金明池对外开放,皇帝与百姓一起此共观龙舟争标,郊游赏玩,成为京城一大盛事。

收藏在天津博物馆的传为张择端的另一幅画作《金明池争标图》,描绘的正是这一盛事的场景。

《金明池争标图》宋张择端(传)天津博物馆收藏

该画为工笔设色绢本,纵28.5厘米、横28.6厘米,虽然尺幅不大,却描绘了上千个人物,小如蚂蚁,亭台楼阁、冠盖仪仗、细微可见,将金明池周围约九里三十步的金明池及岸边的景物、人物悉数生动摹画下来。

由画面下部“池门”入园,以界画手法分别细致描绘了“临水殿”、“宝津楼”、“棂星门彩楼”、“虹桥”、“五殿”、“奥屋”等主要建筑物。表现主题的龙舟竞标场景以一艘大型龙舟为中心,其两侧各有五艘小龙舟,每船头各立军校一名,舞旗招引,舟中桨手则奋力划棹,向前方标杆冲去。画面中各龙舟左突右进的空间安排,营造出争标的激烈、刺激与紧张气氛。

“虹桥”右下方的“水傀儡”、“水秋千”、“乐船”的描绘则将宋代的水上百戏表演呈现在观者面前。“临水殿”中皇帝赐宴群臣,共赏争标;池岸上百姓或观龙舟,或春游赏玩,或买卖交易,众多人物比例恰当,姿态各异,神情生动,颇具艺术魅力。

奥屋是平时用来停泊修缮大龙船的地方,堪称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可见北宋时期造船业的发达。靖康之变后,赵宋王朝南渡,金明池争标成为历史的陈迹,不复存在。

繁华的都城、优渥宫廷生活、良好的教育、才华出众的良师益友,宋徽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然而,看似平静的后宫也和朝廷一样,充满着明枪暗箭、血雨腥风。

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哲宗大婚,太皇太后高氏为他选定了一位出身低微,但端庄贤淑的女子孟氏为皇后。孟皇后的祖父虽曾经担任过眉州防御使,从五品官职,其父亲是阁门祗侯,品阶更加低微。

太皇太后高氏为宋哲宗选后煞费苦心,不止一次和大臣吕大防、韩忠彦等人讨论,并且挑选了一百余官宦之女入宫,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培训,才最终确定。在太皇太后和大臣们眼中,孟家女“门户静”,“以礼自持,天姿端靖,雅合法相”符合皇后的标准,就这样,太皇太后宣谕册封孟氏为皇后。

那场隆重的典礼让年幼的宋徽宗记忆深刻。

按照《礼记》的规定,婚礼有六道程序,又称“六礼”,依次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每一道程序都有两位大臣担任正副使,按礼制进行。太常寺宣布纳采前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祭告天地,礼部宣布在纳皇后时,文武百官朝贺庆祝的相关规定,宋哲宗亲自到文德殿发册,并且派使臣奉迎皇后。时年,孟皇后20岁,比哲宗大三岁。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太皇太后精心选择的母仪天下的皇后,几年后就被废了。

公元1093年,太皇太后高氏晏驾,哲宗得以亲政,次年改元“绍圣”,志在恢复神宗的改革。哲宗对于祖母执政期间的所作所为早就心存不满,从内心深处更不愿接受祖母为他安排的这桩婚事,于是,孟皇后成为的政治牺牲品。

自古以来,“巫蛊之祸”几乎是所有宫斗剧永恒的桥段,这次也不例外。觊觎皇后之位已久的正是和孟皇后生有嫌隙,深得哲宗宠爱的刘婕妤。为了取得正宫之位,刘婕妤暗地里与内侍勾结搞巫术以栽赃,陷害孟皇后。哲宗恼羞成怒,下旨展开司法调查,很多宫女、太监、女尼被屈打成招,身首异处。之后,哲宗下诏废后,孟皇后被贬入瑶华宫当了一名女道士,刘氏晋封婉仪,这一年是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转年刘氏又晋封为贤妃。

然而,孟皇后的人生并没有就此完结,她一生中三次被废立,两度垂帘听政,可谓传奇皇后,这些故事留作以后再讲。

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宋徽宗大婚。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儿被选中成为端王妃,封顺国夫人,时年十六岁,转年为宋徽宗生长子赵桓(宋钦宗)。宋徽宗登基后,王氏立为皇后,母仪天下。

而这一年刘贤妃为一向体弱多病的哲宗生了个儿子,哲宗大喜,欲册封刘氏为皇后,遭到大臣的反对。哲宗龙颜大怒,将谏官邹浩贬官发配,宋徽宗的两位老师傅楫和朱绂也因此受到牵连被革职。

没想到,新生的皇子身体十分糟糕,不久就夭折了,三天后小公主也暴病身亡,痛失爱子爱女之后,哲宗的病情加重了。

转年的正月,哲宗已经病得不能上朝了,从书中描述病情来看,哲宗患有极为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而且致命。在当时的医疗手段都已用尽后,无奈之下,宰辅提议在开封城里的寺观进行七天的祈禳道场,并大赦天下。

然而,这最后的一丝“死马当活马医”的努力也成为了泡影,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日(公元1100年2月23日),哲宗在福宁殿驾崩。

哲宗无子。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大宋江山该由谁来继承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宋徽宗》(一)
“永生说钱”之37:悲剧的岂止是徽宗个人?
宋徽宗其人
靖康耻前夕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最不会当皇帝的两个人,竟为同一人托生。
李师师是谁?她与亡国之君宋徽宗有什么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