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今论古||刘金芳: 巾帼何需让须眉,英雄未必是男儿——记孝烈将军花木兰

文学人生 诗意生活

        第227期

木兰文学官方微信平台

    轻松关注 与众不同

1961年,中共领袖毛泽东主席看到了一位女民兵参加训练时拍下的一张扶着枪的照片,于是产生诗兴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用来赞美新中国女民兵英姿飒爽的豪迈形象。这首诗写道: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好一个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是啊,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为国杀敌,保家卫国的奇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他们和男子一样驰骋疆场,为国洒热血,抛头颅,堪为女中豪杰。其中著名的有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为商朝打下大片江山,宋朝大将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擂鼓黄天荡,还有明朝著名女将军秦良玉南征北战,民间戏剧传说的佘赛花,穆桂英,樊梨花,他们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但是以忠孝俱称,死后被民间建庙祭祀,享受香火供奉的,那就要数孝烈将军花木兰了。

花木兰在今天的中国也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传奇人物,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木兰从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激起国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坚强意志。而豫剧大师常香玉《花木兰》更是唱遍大江南北,长河上下,为志愿军将士带来保家卫国的精神给养。而最近美国迪斯尼公司创作动画片《花木兰》,更是把花木兰这一形象推向全世界,在广大青少年中产生极大影响。而以上作品都取材于北朝诗歌《木兰辞》。《木兰辞》以浪漫抒情的华章,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子代父从军的传奇,塑造了一个忠孝智勇的英雄形象,成就了一个不朽的文学经典。 现在很多人提起《木兰辞》这首古诗带来都是耳熟能详,张口就能背诵几句。

在很多人眼里,花木兰就是一个虚构的戏剧传奇人物,是一个在中国历史并不存在的虚构人物。实际上这个观点是大错特错的,花木兰作为一位历史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之所以给人们有这种印象,那就是在以往的历史典籍里并没有详细的有关花木兰传记的记载。但是,这并不是说没有历史记载。最早的记载是南朝晋宋时期著名天文学家何承天,他在其著作《说苑》记载道:“木兰,木姓,任城人,端木家族之后裔”,孔子弟子端木赐是其先人。而著名诗歌《木兰辞》,据说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而唐人李亢在其著作《独异志》里也有关于花木兰的记载,在这本书的《序》中写道:“古有木兰者,代其父征,身备戎装月十三年,同伙之卒,不知其是女儿。”唐朝大诗人杜牧专门写了有关木兰的诗——《题木兰庙》,其诗云:“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浮云堆上祝明妃。”明代 万历《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记载:“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入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今商丘营郭镇有庙存,盖其故家云。”

清代 光绪《亳州志》卷一 舆地志记述说:“元候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记,将军名木兰,亳之谯人。睢阳境东南距八十里,曰营郭,即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也。接 营郭今为营郭集,在商丘东南七十里。候有造以为即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孝烈谯人。而故居在此,可见营郭之地今属商丘,昔皆属于谯境。”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以后木兰的艺术形象多次出现在戏剧小说文学作品当中。这以上材料充分说明木兰是北朝时期的历史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其事迹被后人历代称颂也是客观的事实。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而历史上对花木兰比较详细的记载,最早的应该就是元代侯有造撰写的《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碑,该碑现存于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木兰祠,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高36米,宽l米,1982年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十七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型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漫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

   其主要内容都是考查辩正木兰的时代、家乡、事迹及木兰祠、木兰像等。其碑文记载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可以说这篇文章完整叙述了木兰一生,木兰代父从军,驰骋沙场,立下了赫赫功勋,功成名就以后,不贪图荣华富贵,而策马返回家乡,面对皇帝强势迎娶,她誓死不从,反映木兰性格中有一种不畏强权的刚烈之气,无怪乎,明朝著名画家邹之麟在其著作《女侠传》评论木兰说:“君子曰:若木兰壮而廉矣,使载之《列女传》,緹萦曹娥将逊之,蔡姬当低头愧汗,不敢比肩矣”  木兰身为女流毅然替父从军可谓之大孝。木兰,保家卫国十年未归,可谓之大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谓之大勇,作为女儿身十几年不暴露身份,可谓之大智。正是大忠、大孝的品格,大智、大勇的气概,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成就了花木兰的英雄传奇。后人也亦极高的评价。

侯有造在其文称赞木兰道:历代女子,凡立名节与天地间,名不死者,天地间世超异之才,必无此出类拔萃操烈,无此出类拔萃操烈,必不能建不世出战敌之功,而飨庙食无穷者也……夫孝烈生长闺阃,当隋末杂霸兵争之世,微将军处心,山岳不拔,金石不易,曷以建亘古未闻之功,天地始终之烈也。今几千载凛凛如生……岂啻建功立节,超越古今烈女之右。

元朝河南名士达世安在《汉孝烈将军记》评价木兰说:“千载之上不能启其端,千载之下不能方其武,彼三代诸烈不足俦”明朝大儒吕坤也称赞木兰“清白之操,可以冰玉”。清乾隆皇帝也有关于木兰的遗墨:“克敌垂成不受勋,飘然巾帼是将军。一般过客留吟句,绝胜江南苏小坟。”

清朝史学家田瑗在《木兰将军论》里高度评价木兰道:“女子而有大丈夫之气概也不可胜数,而活着能为人称颂,死后有人建庙勒碑,流芳百世,木兰不愧为首屈一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也曾手写木兰辞,表达了一代领袖对木兰事迹和木兰精神的推崇与敬仰。而政协副主席钱伟长题写的木兰祠的门匾至今还悬挂在虞城县营郭镇木兰祠之上。这是历史对木兰高度评价,这也是后人对木兰高度敬仰,这更是对木兰文化和木兰精神的认可。木兰文化和木兰精神必定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精华宝藏,被我们时代相传。

历史是久远的,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真实记录,文化是厚重的,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延续。木兰因历史的破朔迷离,资料匮乏,并没有没有正史的记载,其生平也相应缺乏详细的记载,以至于木兰的生活年代,姓氏,家乡故里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其生活年代有汉朝说,唐朝说,隋朝说,北周说,其姓氏有花姓说,魏姓说,赵姓说,朱姓说,其故里有虞城说,亳州说,黄陂说,延安说。各种争论,不一而足。可是根据《木兰辞》叙述的历史背景,历史材料研究的反复论证,以及出土史料实物证明,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木兰姓魏,生活在北朝后期,木兰的故里就是现在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周庄村。2007326日,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组成的木兰故里专家考察验收组到虞城县考察、论证后,一致同意授予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20071111日,虞城县“木兰传说”被文化部正式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关于木兰各种的争议有了一个比较确定的结论。

对于木兰的一些问题有争议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在木兰身上呈现出来的木兰文化和木兰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点应该是高度的共识。木兰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是特殊的文化符号。木兰有容纳四海的胸怀,有替父从军的大孝,在她身上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美德。木兰身上体现出大忠,大孝,大智,大勇以及浓厚的家国情怀应该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精华,木兰身上的谈泊名利,不畏强权的品质,更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品格。这不仅让我想到今天的现实,某大国依仗自己的霸权,企图用强势打压的流氓手段欺凌中国,妄图想让中国屈服于他们强权淫威之下,从这一点来说,木兰文化和木兰精神更具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像木兰一样不畏强权,勇于抗争,决不屈服。

————你看这话讲的,多么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气贯长虹,这才是中华民族大无畏英雄气概的体现,这也是木兰精神在今天真正意义。

写到此时,我耳边仿佛响起豫剧大师常香玉演唱的《花木兰》片段: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在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恁要不相信啊

     请往那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

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裢啊……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这个唱段,其唱腔高亢优美,气势激昂,铿锵有力,把花木兰巾帼英雄的豪迈气势表现淋漓尽致。我们仿佛看到英姿飒爽,威武凛凛的女英雄就站在我们面前。

        巾帼何需让须眉,

        英雄未必是男儿,

        女子也有英豪色,

        名满青史天下知。

     【组稿  张福娟   责编  范文学】

作者简介

    刘金芳,笔名我思吾心,河南商丘睢阳区人,酷爱读书,尤爱文史,喜欢喜欢骑行,写作,信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我们的团队

顾问:宋立民 郭义方  

社长:高青坡

主编:许铭君

副主编:杜素焕  梦阳  张峰  汪葆夫

执行主编:王一明  刘明江

  范文学  高莲花

专栏编辑:王金荣

 编辑:靳翠菊  梁晓娜 

    李凤云  张福娟  宋宇 

技术总监:惠忠锋

合作伙伴:中国人寿虞城县支公司

虞城木兰 天下文学


、本平台由中共虞城县委宣传部、虞城县文学艺术联合会主管,由虞城县作家协会、《木兰文学》杂志编辑部主办,致力创建优雅的公益文化阵地,努力保持个性存在。

二、本平台开通原创保护,所有来稿均须原创作品(特邀除外),请勿一稿多投。15日内未在平台发布者方可转投他处。

三、本平台面向全国作者征稿,欢迎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小说、散文、剧本、小品,现代诗及古诗、文学评论,绘画及摄影配诗文等均可。

四、来稿时请附作者个人简历(150字以内)及近照一张。

五、本平台上发布的稿件,将择优推荐发表在《作家周刊》《语文导报》《京九文学》《木兰文学》等报刊。

六、本平台最大化保障作者权益,所有文章打赏所得,全部返还作者。作者需主动加编辑微信(hnycxmj),以便联系领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才女:南北朝篇《花木兰》
花木兰姓什么?历史上的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
木兰诗与花木兰的传说
邮票图说巾帼英雄“花木兰”
花木兰
花木兰不姓花,湖北、河南、安徽和陕西都在争木兰故乡,哪个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