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谭胖:万里救猫的女孩,只是深陷于陋习中的孤勇者


我想人类对于饮食是有一个挑剔过程的。

先民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年月里,荤腥对于农耕社会里的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因此古人吃肉大概不挑,只要能入口的肉基本都是好的。

这种习惯在狗身上发挥得十分完美:

今人说“中华田园犬”基因里潜藏着无数代积累下来的服从基因,古代,乃至现在大多数地区对这类犬种的使用就是看家护院或是一时兴起宰杀吃了,不大会产生“亲人”的感觉。

而猫则是后来传入中国的生物,岭南地区素来有“龙虎斗”,说的是把猫和蛇放在一起做成佳肴。我小时候还在杂书上看到过这道菜的介绍,作者似乎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后来时代发展,文明渐盛,国人开始丰衣足食,可选择的吃食多了,以前上不了席的狗肉和猫肉在有些地方成了贵物,尤其是猫肉,有网友说如今吃“龙虎斗”还要预订:

和狗肉不同,猫肉在中国的食用范围不广泛,而且没有专门饲养“肉猫”的产业。所以想要吃这道菜就必须预订——

现抓现卖。

所以我想有这种饮食情趣的人可能不在乎食材的来源,口腹之欲和身份感才是满足他们的最好理由。也正因为如此,猫狗肉是否可以食用这个话题吵了几十年,尤其是近三十年里,由于猫狗肉等非常规食用动物的问题还引发过一些社会事件。

1

网上一位上海姑娘凭借一己之力万里追“凶”,就是为了找到自己被偷走的家猫“大白”,这么执着的原因是“大白”陪了她很多年,在她心中已算是“亲人”。

不料这一追之下竟发现了一条庞大的地下产业链:

从江浙沪等各个地区或偷或抢的家猫和野猫们(也夹杂了不少被偷被抢的家狗野狗)竟一路奔袭汇总到了广东佛山,在这里成了当地和其它地区餐馆食客们的盘中餐。

新闻报道中还有一条颇耐人寻味的细节——

年春节前,姑娘举报了一辆装着上百只猫的小货车,之后便接到了猫贩子的恐吓电话。

同很多跟“举报”有关的问题一样,举报人的信息如何被泄露给了被举报者,确实值得摇头,也值得一笑。

除此之外,这位勇敢的姑娘还经历过被猫贩子撞车等紧张惊险的事情,但她觉得“只要他们干一天,我就不会放弃。”

在此先向这位姑娘表达敬意。

既为了食品安全,也为了人生公道。

如果不是《新京报》等媒体公开报道了姑娘的执着,我想大多数人可能还不知道被某些人津津乐道的“龙虎斗”竟是这样来的。而我只是纠结一些事:

一、姑娘的“大白”被偷应该属于“个人财产损失”,文中表述不止姑娘一人遭灾,为什么从头到尾都是姑娘一个人在跑前跑后?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有没有锁定偷猫贼?

二、从2022年至今,万里奔袭寻找下挖出的产业链最后该如何处置?造成的社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法律问题该如何处理?

三、举报猫贩子反而招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这个是否也该一查到底,揪出幕后的保护伞?泄密者的底层逻辑很清晰,没有利益牵扯谁会泄密?

反正我看完这篇新闻后,除了摇头叹息外,只有一个强烈的感觉:

这是女孩一个人的战斗。

好在新闻媒体终究是站在女孩这一边的,然而言及至此也只能是从“食品卫生”角度出发,用猫肉来路不正冒充鸡肉等理由规劝消费者提高警惕。

对可怖的市场需求,媒体也许和我一样,除了摇头叹息别无他法。

2

每次谈及动物保护和虐待、食用等问题,我都不像说其他问题那样坦然。因为我知道就目前国内对于食品安全之外的猫狗肉,历来都有不少人不以为然。但我绝不认为吃猫狗肉是“民族饮食习惯”,我说人类的饮食有一个挑剔的过程,以前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为了果腹倒情有可原,如今大多数人吃饭是没问题的,却始终让猫狗肉成为社会议论话题之一。

如今因为一位姑娘的执着竟牵扯出一条庞大的地下产业,属实尴尬。

在我印象中至少有二十多年一直强调食品安全和监督规范,然而即便是在2023年行将结束时,对于执行监督和规范大多只能说聊胜于无。建立在猫肉和狗肉之上的文明问题更是无从谈起或是无法谈起,因为有人爱吃,或者说大家不愿意被“束缚”。

有人问了:

这是一个习惯问题,也是一个文明问题。

说得好。确实,这是一个习惯问题,因为习惯源于认知,对猫狗肉的食用管理据我所知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有关职能部门澄清解释,它牵扯到过程中发生的“偷、抢、骗”等涉及社会治安的公共安全内容,而一旦被抓,公共安全部门又依据什么样的法律法规施以严惩呢?

我目前查询到的现实示例大多都是罚款和批评教育。

至于文明问题更是一言难尽的顽疾,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花钱买回一只猫或一只狗带回家养了几天,然后杀掉吃了,这是无法追究的。起码在内陆这不属于管理的范畴。因为内陆现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法规意识。同样现实示例显示,即便是偷盗猫狗并食用也顶多是罚款或口头教育——如果被盗猫狗本身“价值”不高的话。

所以说执着于追猫的姑娘未来不乐观,她找到的,看到的,说出来的庞大的猫肉市场产业链是否能被取缔,或者干脆直白地说,是否能在“风声”过后依然永久被取缔也不乐观。

都只是因为一个习惯和文明的问题。

偏偏这两个问题,始终让很多已经适应习惯和文明的人无语。

包括万里寻猫的上海姑娘。

结 语

我是个爱吃且好吃的人。

但钱财和身份感从未在某些猎奇美食的领域展现过。

谈不上对猫狗有多少执念,但不反感,有时还挺喜欢。我认为它们的情感和情绪并不比人类匮乏,恰好如今这个时代或许有时无奈,但至少大部分人还能吃饱饭,所以我的思维很简单:

在能吃饱不饿死的情况下,吃我觉得可以吃的东西。

这是很平常的心态,没有苦大仇深,也没有“和外国人对着干”的莫名情绪。

现代人大多都能接受这种心态,也知道某些产业链之所以一直难以肃清归根结底还是牵涉的利益太多,根子太深。

有人说如今过年不让放鞭炮以至于“年味儿”没了,却不管以前每年因此引发了多少火灾甚至牺牲了多少消防员。所以放鞭炮是一种陋习。猫狗肉也一样,如今不是过去吃不饱的年代,凌驾于被偷抢骗的基础上得到的一餐“龙虎斗”也不见得让食客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感能凸显到什么地步。

我想可能还要过很长时间,当习惯融入文明或习惯消失于文明中,那时看女孩的执着和勇敢也许更有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种“感谢”让人五味杂陈
吃狗肉绝对是一种陋习
比流浪猫还惨的猫咪,面对猫肉贩子残忍虐待,拼死保护并诞下幼崽
为什么很多人吃狗肉但是少有人吃猫肉?是因为不好吃吗?
禁食狗肉!伪善?你咋不禁猪肉?
一只瘦成皮包骨的老流浪狗,跑到网友家偷饭吃,网友爸爸这样对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