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安宁 | 人文保王村:汤皇庙的传说

文 / 王安宁

人文保王村:汤皇庙的传说

从渭南市向北35公里,素有一个“雄鸡一叫听四县”的镇,它毗邻蒲城、富平、阎良,这就是官底镇。官底镇有个保王村,他的人口和面积均占官底镇十分之一,是官底镇最大的一个行政村,素有“七大家,八小家,七十二户匀和家”之说。本文就说说保王村的故事。

保王村以王姓为主,据《王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纪表》所载,周朝初,周武王的弟弟被封于毕(今咸阳西北),为公爵,史称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 。传至魏文侯时,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皆称之为王家。以上就是天下王姓人的姓氏来源。保王王姓人传说从山西迁来,当为毕公高后裔无疑。

秦朝时 ,水工郑国在关中主持修建了郑国渠,把平坦肥沃的关中平原变成了水浇地。唐代又加以修葺更名郑白渠,以后各朝代多有整修。保王村就坐落在这大渠一侧。渠水为关中平原带来了富庶丰饶。大渠两侧长满了茂密的灌木丛和荆条等植物,聪明的保王村先民们靠水吃水,以水渠赐予的取之不尽的荆条为原料,编成簸箕换钱生活。久而久之,众人争相效仿,村上几乎家家户户都编簸箕谋生,一时保王村名声鹊起。由于村上住户以王姓为主,因此就有了簸箕王的村名,简称簸王。古人不识字,传来传去最后成了保王村。

清末民国年间,保王村周围有“七冢八庙四墩台”的景观为人称道。这些冢不知为何人墓葬,有的说是关中大地震后集中埋葬死人的。传说其中一冢内埋有一面石鼓,上面刻录了保王村的历史,只可惜至今没有出土。

某年某月,有一位风水先生路过保王,观其四周轻重不一,会有灾难。于是人们在先生指定的村庄四周,以黄土垒起高高的四座土墩台,以鎮风水。

在村庄四周,还相继建了药王庙、三郎庙、白云菩萨庙、南海观音庙、老爷庙(关帝庙)、文昌阁、马王爷庙和汤皇庙,另外还有两座小土地庙不上数。文昌阁就建在一土墩台上。这些庙宇都是祈求保佑人们没灾没病平平安安的。其中汤皇庙为保王村独有。这汤皇庙敬的又是何方神圣呢?

传说明朝成化年间,渭南“三秋不雨,人竟相食”,百姓饿病而死十之八九。村上有位富家婆婆平日乐善好施。眼见灾情严重,死人无数,顿生怜悯之情。她在家人支持下,拿出自家粮食,在村西头南北官路十字口,支起大锅,日日以稀粥救济灾民。

起初还可应对,随着施粥事传出,涌来的灾民越来越多,每日用粥量也越来越大,她家的粮食很快用完了。常言说,好事做到底,送佛到西天。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她便和家里人商量,决心倾其所有救人要紧。她一咬牙变卖了全部祖宗留下来的家产,这才使施粥得以继续。官路上南来北往的车户也多得相济。她每次看到或听到那里有人躺倒,都不顾疲劳、不厌其烦亲自端上一碗热汤送上前去,一勺勺灌下。她的粥到底救了多少条人命,连她自己也无法说清。灾后,施粥婆婆硬是累得害了一场大病,差点没了命。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灾难终于过去了,经过几代人休养生息,保王村又重新兴旺起来。提起那场灾难,人们仍心有余悸。于是在村里大户倡导下,家家户户捐钱捐物修庙请神,祈求神灵保佑平安,保王村的庙宇基本为那时所建。坊间有言:沒时给一口,强过有时給一斗。中国人历来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修庙热潮中,人们没有忘记祖辈留下的遗言:要让后辈永远记住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施粥婆婆。为了让后人记住施粥婆婆的救命大恩,众人决议为她也建一座庙。因姓名无考,最后决定叫汤皇庙。把她的地位比作天上地位最高的玉皇大帝和地上的皇帝,奉为神灵,塑金身,享香火。

汤皇庙建成后,日日香火不断。人们每年还在他的忌日举办盛大庙会,用以表达感恩之心,弘扬积德行善,用以教育后人。中国庙宇众多,所敬之神五花八门,但供奉身边真人的汤皇庙并不多见。直到清末民初,汤皇庙才在建校热潮中被拆。

汤皇婆婆的故事讲完了,笔者却想起了诗人臧克家《有的人》中的诗句:“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古代的 汤皇婆婆不正是这样一位值得敬仰的人吗?

tui

jian

yue

du

渭南村镇故事 | 官底镇的由来

作者简介

王安宁,共和国同龄人,六六届初中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有一百余在中省市报刊发表作品一百余万字,出版有杂文散文集《蝉儿声声》。

投稿加微信

xiaolong52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偶感·安宁渠》
越吃越瘦的10种汤粥
【巢湖故事】姐妹泉的传说
九天圣母在长治留下的传说和风俗
终于等到你!乌鲁木齐俩特色小镇开工啦,都有哪些特色,看过来……
留住乡愁:520,古镇安皋迎来一群“文化背包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