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桥南镇的由来

文 / 曹改良

仲冬时节话桥南

桥南位于长寿塬的最南端,秦岭脚下。桥南的得名,源自于桥南镇政府所在地——桥南村北约500米处有一座大桥,因村子居于桥之南,故称之为桥南。

细心的朋友一定会问,为什么要架桥?桥是谁所建。原来是因为桥南村北有条东西走向的半截大壕沟,是桥南通往塬区中心进而通往城区外界的必经地段。

这道沟虽然宽,深各只有数十米,现在看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在科技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耕文明时期,它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单人行走爬上爬下都颇费周折,更别说负重的行人、车辆了。何日能天堑变通途,成了当时当地人最大的期盼。直到清光绪年间,原郭许里的冯家堡村(今崇宁镇冯家村)有个当官的叫冯俊蘭,才捐资在此处修建了这座桥,是当地人多年数代人的夙愿变为现实。这位冯俊籣,字芳乡,号秀山,官衔儒林郎,秦政大夫,布政司理问,县丞。自幼饱读诗书,为官后不忘乡梓,乐善好施,在当地很有口碑。清光绪九年出任陕西甘泉知县,后又任武功,渭南知县的张世英为冯俊蘭的碑文中记载了冯氏的事迹:“……捐房十余间,田三十余亩,为村义塾今改初级学堂,原南大桥北龙尾坡胥其建筑贰里,不能婚葬之家,有所称贷,无不资助,今里人咸称冯氏累世之厚德……”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的多次维修扩建,这座桥早就“此桥非彼桥了”,但不变的是桥和桥南的称谓。

桥南是一片美丽的土地。这里依山傍水,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宜居宜游。境内有自然资源丰富的秦岭山地8公里,有景观迷人的天留山、元象山、清明山等12个山峰及箭峪,黄狗峪等10个沟峪大川,赤水河,清水河,稠水河三条自然河流绕境而过。周处,王嘉,曹娥都曾在这里生活过,钱起,刘禹锡,郎士元,南大吉,贾屿等骚人墨客都曾多次来过这里,并留下了著名的诗篇。

桥南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是革命老区,革命之乡。1928年渭华起义的指挥部就设在这儿桥南塔山一带寺峪口村南的清明山寺庙里,塔山是渭华起义的主战场。桥南人为革命献出了三十多位宝贵的生命。桥南人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此后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这里革命之火从未熄灭,并陆续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1946年秋的“花园之战”、1946年10月杨树善“游击大队”起义,都在渭南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桥南是块神奇的土地。1967年,国家决定建航天测控网,桥南神奇地从众多的候选地中脱颖而出,确定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地,基地就建在桥南镇的奓峪口及山外。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回收,第一颗神州导弹发射,都是在这里测控的。李鹏,张爱萍,刘华清,曹刚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亲临视察,外国友人也来此光临观摩。这些信息都是近些年国家解密之后才知道的。1995年,航天测控中心搬到了西安,但航天26基地教导队依然在这里坚守阵地。2010年6月,为了感恩桥南对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特殊贡献,我国第一座航天测控装备博物馆在桥南落成并开馆,该馆系统地介绍了航天测控装备从电子产品到集成电路,从测量到测控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是对军民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桥南是一片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土地。桥南是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域之一,据说,桥南一带民众的始祖是蓝天猿人;考古资料也证明,远在旧石器时代的中期,晚期,先民们就在桥南一带从事生产,生活等活动;“象山雨霁”是渭南八景之一;历史上,这一带有昊天观,灵台寺等,文人墨客来此留下不少吟诵佳作;箭峪茶马古道遗址、塔山之战遗址,至今仍踪迹可寻;王莽追杀刘秀的故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曹皇后的传说,更是广为流传。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座山峰,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一片土地,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桥南的今天令人陶醉、向往,桥南的明天会更美好。我坚信。

作者简介

曹改良,临渭区委党校退休干部。上过学,务过农,当过兵,做过工。闲暇喜欢思考与写作,曾在中省巿各级媒体上发表过不少作品。《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欢迎文末留言评论

投稿加微信

xiaolong52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桥南故地行 (4)——“中国航天测控装备博物馆”巡礼
骑行渭南秀龙山
六灶湾村三官庙
车过长寿原
来重温90年代的山东临沂兰陵县,百货大楼、苍山影院、老鸪巷桥
探访中国航天测控的“西大门” | 我们的太空100秒 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