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雪荣:当我们老了


· 当我们老了 ·

作者 杨雪荣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又曰:“自古忠孝不可两全”。

到了而今年将百半的时候,才深切的领会到这两句话的意思。 

因为我们的父母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老年病都找来了。有的还不至于影响生活,而有的疾病就与生命息息相关了。

前年,母亲骨折住院,我们兄妹还有外甥都出动了,手术的时候五六个人在,平常有两个人陪床。好在母亲一生劳碌,又急于恢复,自己也能主动积极的锻炼,加之平日里身体还好,最后恢复得还不错。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大概到一百天的时候,她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动,自己能照顾自己的生活了。即使那样,陪床的六天时间里,我是24小时连轴转,基本不能睡个囫囵觉,到第六天的时候,头昏脑涨,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了。六天以后哥哥接班伺候一直到满一个月,因为还要去外地打工,一个月之后母亲在姐姐家一直待到一百天的时间。姐姐一边伺候母亲一边可以去就近的果园里干活,就这样,姊妹三人轮流照顾着母亲……   

现在想来,虽说三个人各有分工,还是多亏了姐姐对母亲长时间的照顾。人都说,老人病了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儿女多的好处。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儿子因为很优秀,出国留学并且在国外定居,也给老母亲创造了更丰厚的物质生活。可是有位大师告诉她,被她嘲笑的——没养出优秀儿子的邻家大嫂比她更有儿女缘。看她满脸的疑惑,大师指指迎面走来正为母亲挑水的邻家儿子说,你看,那才是真正的儿女缘呐。

每个人都希望儿成龙,女飞凤,可是当儿女们都远走他乡的时候、等父母老了以后,需要的时候,再多的金钱再多的电话哪怕是视频又有多少意义呢?   

朋友的母亲生病,他接去省城医院给治疗,在医院的时候请假伺候,妹妹刚好在这个大城市商场上班,由于上的倒班,班很难倒,但还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去照顾母亲。随后的放化疗,他只能放在他所在的城市,虽然因此只能报销很少的医药费,他也依旧无奈。母亲的病需要多次的放化疗,给单位请长假也不现实,而且也不知道这样的治疗还得多久,而这样妹妹就没办法抽尽可能多的时间来看母亲。我只有安慰说:就当少报销的那部分算雇人的钱了罢,毕竟雇人还不如自己照顾放心。他无奈地苦笑说,也只能如此想了。

所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说大了是“忠孝不能两全”,说小了是生活还得继续,工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前提。老人是我们赡养的义务和责任,而妻子儿女的生活也是自己无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在夹缝中,艰难地奔忙,大家和小家,中年的我们白天在忙碌中匆匆而过,晚上的时候瞪着眼睛,望着天花板,想着明天该如何既要工作,还要照顾病中的老人和小家里的柴米油盐?  

此时想想,所谓优秀的、被外人称道的“干公家事”的我们,怎能比守在父母身边的人更多父母缘呢?自打我们远离了父母,就将更多的责任束之高阁,平常的头疼脑热我们勿需考虑照顾,除非大病必须有人在身边伺候的时候,我们才会回到需要照顾的父母身边。

现而今的我们毕竟还有姊妹几个的,那么等我们老了,我们独生子女的儿女们,又该如何应对四个甚或更多需要扶养的老人呢?   前一段时间,有个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父母分别躺在两张病床上,中间的凳子上坐着唯一的儿子,一手拉着父亲,一手拉着母亲。看着那张照片,仿佛是我们这些独生子女父母们十几、二十几年后的真实写照。说实话,看到那张照片的第一眼,我就是心疼那个儿子。他不单单有年迈老去的父母,还有岳父母,还有妻儿家庭……他像一棵笔直但并不粗壮的树身,头顶上却是很多的枝杈,每个枝杈都是有分量、有压力的,而他只能挺直了腰杆,不能随风摆动,放松下已经很劳累的身躯,也不能松手,任由任何一个枝杈被无端的击落。那样的场景,已经不是一张照片了,那就是无数现实将要上演的剧幕,成千上万,甚或上亿的现实版本。这个只是生病住院的独照,还有日常生活的不能自理,长期的照顾,经济的支撑和养家的压力……   

想想以后我们老了,受累的儿女们又该如何呢? 

我有次和女儿聊起来,告诉她,活着在于生命的质量而不是无谓的长度,就像著名的台湾女作家琼瑶说的那样,在病危的时候,不做创伤性的抢救:气管切开,电击,身体插满各种抢救的管子,就让生命平静地离开。那样留有一个人最后的尊严和最后的体面。如若生活实在不能自理,孩子照顾不过来,就送养老院吧。人来这个世界上,是生而平等的,我们生了儿女,养育就是我们的职责,而我们不能因了我们是父母,就要挟儿女必须抛家舍业,全权来维护我们生活的权利。我告诉她,你不欠我的,我既然选择了生你,那么我的付出就是应该的。我也告诉她,不要为了无谓地挽留没有质量的生存时间,而浪费完所有的金钱。毕竟活着的人呢,还要继续生活,而金钱是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俗语说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至于那些“种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那是诗人的意境和逍遥,现实中的他们依旧得银钱买来米面,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也不要相信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洒脱,也不过是借酒浇愁的失意男儿,真要发了那个飚,倒是个败家的主,明朝就只能沿街乞讨为娘子了。唐朝的盛衰和李白个人几乎没多大的关系,然而一家老小的性命才是主心骨家长的责任。

我小时过过那种贫穷的日子,说实话我再也不想过那样的日子,我不想我的孩子,甚至孩子的孩子去过那种日子。所谓贫穷是一种动力,那只是没有经历过那种贫困交加的日子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而我也答应女儿,从现在开始尽量吃点肉,坚持喝奶,锻炼身体,让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得健康,不让自己生病受罪,在我有生之年尽可能生活自理,如果真的有一天,医生通知我病入膏肓,无药可治,那就坦然接受那样的结果。   

而要坦然的接受生命最后的通牒,就得珍惜现在的每一天。活好当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看看高山峻岭,幽谷深壑,看风景宛如秀女的江南风光,也领略大西北的浩渺与苍凉,像饱经沧桑的汉子,把忧伤写在信天游里,写在圪梁梁上。远足天涯海角,置身苍茫的大海之上,瞬间开阔了视野,也开阔了生活的胸襟。一个人在宇宙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啻一介微尘而已。在高山之巅,不啻一只蚂蚁,曾经在飞机上俯瞰大地上的人影,初看时还有身影,慢慢变得像蚂蚁般渺小,当飞机再升空之后,即使蚂蚁般的人影也没了影踪。所以在意什么得与失呢?“让他三尺有何妨?”   

选择做一名踏踏实实的志愿者,去帮助能帮助的人,也许是失学的孩子,也许是失独的老人,也许是街边的乞讨者……行善事,尽天意。

那样,等我老了,我才能真正的坦然离去,不纠结于生命的长短,可以在回忆得美好微笑中别离。因为,我也可以说:我不曾虚度时光,我用自己后半生的努力,已经竭力去弥补我荒废的时光。我在这个世界上,也曾为了别人付出过,而且是不求回报的付出。

我爱过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我也被爱过。

于此,足已!

作者简介

杨雪荣,网名风的影子。陕西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蒲城县作协会员。作品发表于报刊和网络平台。喜欢文章中另一片天地,清幽寂静而悠然自得。《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温馨提醒

凡原创首发作品,将同步发布《今日头条

评论20条以上,将发布《人民日报客户端

投稿请加编辑微信号:xiaolong5206

如果投稿没有见平台,请耐心等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尽孝不可以等![中文博客群-文章摘要]
会享福的退休老人,在过着“大方”的生活
央视曝光《人世间》内幕:揭示了多少老人不肯承认的真相
父母若是有一个人先走,作为儿女,做好三件事算是尽孝了
“因孝顺父母而累垮自己,到底值不值得?”听听过来人如何说
老人知道自己所剩时日不多时,会做哪些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