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宝琴的《赤壁怀古》诗,谜底为法船,又暗伏了史湘云的命运

《红楼梦》五十一回中,人见人爱的薛宝琴作了十首怀古诗,每首诗既为一俗物的谜面,也暗伏了一位女子的命运,故也可称之为判诗谜。

《红楼梦》

历来红学研究者对此可谓费尽心力,至今也无个确切的定论。就此斗胆借用前人的一些分析,对第一首《赤壁怀古》聊作猜想。

01 《赤壁怀古》诗谜底是法船。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这首诗借古战场赤壁,抒发了一种借古伤今的情绪。

诗中"喧阗一炬悲风冷”一句,指的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孙刘联军用火攻之法,大破曹操军于赤壁之事。

赤壁作为著名的古战场,此诗以"沉埋水不流"夸张之语,言其败兵的丢弃的武器和尸首沉于江中,导致江水都被阻塞断流,形容曹军伤亡惨重。由此感叹那些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都随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千古灵魂随波而逝了。

赤壁

对于《赤壁怀古》一诗的谜底,大多数学者比较赞同是走马灯或法船。

目前来看,有两个比较靠谱的答案:一种是学者周春等,认为谜底是“盂兰会(鬼节)所焚之法船”;另有人分析,是为“走马灯之用战舰水操者”。

那么这两种答案,究竟是哪一个呢?

谜面火烧赤壁有水有火,谜底为法船更确切。

诸多红学研究者,如当代红学家蔡义江教授,在《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一文中,认为《赤壁怀古》作为十首诗谜之首,为总写贾府由盛转衰,如曹军人马之一败涂地。

从诗中所描绘的悲凉意境来看,应该是形容贾府从鲜花着锦与烈火烹油的繁盛,转眼间变成了火烧之地赤壁般,家破人亡的凄凉景象。

法船

所以,从谜面的四句诗来分析,关于该诗所打的俗物谜底,应该是与水和火密切相关的东西——赤壁怀古有大江,走马灯就不太贴切;至于有人猜冰地或冰舟与火炉未免牵强,根本就联系不上。

而法船作为中元节焚烧的船形器物,有水有火,与之对比更为形象。

作为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祭奠亡人的"盂兰盆会",一般是在阴历七月十五的进行,因此中元节也有“盂兰盆节”之称。节前数日即立三坛:佛坛、普施坛、孤魂坛。

普施常延续至深夜,除以盆施鬼以外,最后还有在江边放河灯、焚法船、烧纸糊的“灵房”等送亡灵活动。正所谓“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在一片火光中结束。

日本“盂兰盆节”

从宋人的笔记中,可看到相关描述都说明"火烧"器物,乃祭奠亡人重要内容:

“俗以(七月)望日(十五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

自唐宋以后的盂兰盆会,火烧器物就是其中一项很重要活动,主要就是焚烧盂兰盆、法船等。在著名的七律《送瘟神》一诗中,"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一句,就是由中元节的旧俗而来。

02 谜底为法船,就与暗伏史湘云的命运互为照应。

有人猜谜底是用于救火的门海大鱼缸,似乎和水火有联系,但和所伏人物命运联系不上,暂且不说。

史湘云

关于此首诗谜所伏书中女子,比较多的观点认为是探春

其主要理由则是诗中江水,船的景物与太虚幻境中探春的判词图符合:

"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但探春为王妃远嫁,乘船为了去海外,并无"火烧"之虞,“清明涕送江边望”中清明节,也不会烧法船。除此之外,亦并无更多证据指向探春。

史湘云的判词图虽然无船,图意却更与史湘云的命运相似:

"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一来,史湘云若为须眉,定与周瑜这样的大英雄有着相同的气质。

史湘云与周瑜

《赤壁怀古》作为书中女子的诗谶语之一,这首怀古诗,赞叹的是历史人物周,在赤壁大败曹军之壮举,而十二钗正册里的史湘云,是个豪爽大气的中性女子。

太虚幻境中她的判曲为:"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史湘云在潇湘馆的睡觉,露出雪白臂膀;宝玉生日之际,酒醉眠芍的憨态;庐雪庵飞雪日,大啖鹿肉的江湖儿女吃相;相比林黛玉扭捏之气,更显其豪爽侠义之为人。

《红楼梦》第四十九,湘云穿着男孩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子模样,越显的雄姿英发的模样。

众人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她一边大啖鹿肉,一边对林黛玉所讲的"是真名士自风流”。此言的上一句,则是“惟大英雄能本色”,可见曹雪芹正是意指史湘云的理想,就是成一个豪气冲天的大英雄。

所以在第六十三回中,作者又写她学贾宝玉将葵官改成男装后,就给其起个对应的男名叫“韦大英”。

二来,第六十二回众姐妹行酒令时,史湘云酒令既有周公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洒脱气度,也可看出大江与大船的照应。

史湘云

她便说道:“奔腾而澎湃,江间波浪兼天涌,须要铁锁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

“不宜出行”又同判词湘江水已逝,有船难行的图意吻合

其三,谜底法船和史湘云联系,则暗伏其为沦船妓的不幸结局,火烧为史湘云不甘其辱,玉石俱焚之意。

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由冯紫英作东请宝玉、薛蟠、琪官三人聚会,席间作陪的,还有锦香院的妓女云儿。而云儿为史湘云小名。

这并非作者粗心,而是预示其结局——如甄士隐解读的《好了歌》中,“流落在烟花巷”做了妓女。

史湘云的判词:"湘江水逝楚云飞,"与水有关;中秋夜与黛玉联诗,"寒塘渡鹤影”一句,又与水有关;女汉子沦为船妓,命合水与船。

大观园

87版《红楼梦》就采用了这个结局,其中湘云肝肠寸断,声嘶力竭向岸边的宝玉哭喊道:“爱哥哥,赎我!”的场景,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再联想到该诗谜,暗喻湘云为船妓的命运,咏景怀史,谜底与谶语人物一一对应。所以,薛宝琴的《赤壁怀古》诗谜底应该法船为佳,又暗伏了史湘云的命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想了解元元关于《红楼梦》中,对薛宝琴十首诗谜全部答案的猜想,敬请关注,近期将陆续推出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雪芹留下未解之谜:十首怀古诗谜尽是妓女名号,是红楼还是青楼
《红楼梦》元宵•三则
试解宝钗、黛玉等春灯诗谜
谜联故事(上)
《红楼梦》预示人物命运的手法
红楼的语言艺术之“扑朔迷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