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鎏金铜佛像的重要特征

  从目前分藏在世界各地的与本造像风格相近的作品来看,有两个特点,其一,这些作品大多数是无量寿佛,以满足蒙古王公的精神需求;其二,清宫当时主要使用大小两种模子造像,也就是说,康熙时期的造像以大小两种尺寸为主。这与目前藏品的情况是完全吻合的。大的高42厘米,小的高约22厘米,小的造像也见于国内外一些博物馆收藏品和拍卖市场中,风格与此尊极为相近,只是型制略小而已。此尊造像很有可能是康熙三十六年中正殿成立以前的作品。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从西域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佛教自汉代传入以后,其传播和发展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泥金是用金粉调和在大漆中涂饰;贴金即是先涂胶,然后将金箔贴上去。了解了古代铜佛制造技术,就可以对照特征辨别真伪了。

  佛教造像的魅力已经开始吸引无数国人的视线,其不但体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成为人们忙碌之余的精神寄托。佛像艺术博大精深,而佛像被人们当做虔诚的参拜对象,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尊佛像,不管你从那个角度看,佛像始终向你微笑的,十分奇妙,使你感受到佛教真谛的祥和、宁静、端祥,让众信徒自然而然感受到皆大欢喜笑口常开的感觉,佛教寓意为无量功德,多财多福,财福双至,是佛教至宝。

  佛像的材质有金、铜、石、玉、木、漆、陶瓷、泥塑等多种,其中以金铜佛造像最受人们欢迎。所谓金铜佛造像,一般指铜质鎏金的佛教造像,但实际未鎏金的铜佛像,也往往被收藏爱好者归入金铜造像的范围中。金铜佛造像起源于印度,东汉时期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佛教全面发展的时期,西域与中原的僧侣交往频繁,许多西域佛像随着僧侣们的背囊抵达中土。

  元代佛像艺术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新的艺术形式,即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和影响;

  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关于金汞剂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而关于鎏金技术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代。《本草纲目·水银条》引梁代陶弘景的话说: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这个记载比鎏金器物的出现晚了约八个世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鎏金铜佛像工艺技艺如何
鎏金铜佛像都有哪些主要的识别特征与特点?
铜鎏金佛像历年成交价位
鎏金铜佛像的辨认
明代金铜佛像(第三篇)——佛教美术
金铜佛像的价值判断(之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