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康熙青花瓷器的特点

  康熙在位61年,在政局稳定后,康熙开始了大力发展青花瓷。有人总结康熙青花瓷可以分为早期、中期以及晚期3个阶段,其胎釉在这3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底足有粘砂,不光滑现象,许多大盘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

  康熙青花的器型是比较丰富的,这个时期的器型形式变化多样,层出不穷,往往一种器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式样,以现实生活需要为依据,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仿生瓷、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康熙时期的大件琢器在清代也都是排在前列的,这和康熙时期器物成型方法日臻完善和技术日趋成熟有密切关系。

  康熙青花瓷便是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而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中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而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而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以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康熙中后期,民窑瓷器除了仿明代年款如“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外,也少量书写本朝款,但与官窑款差别很大,字体软弱,不规范。多数瓷器有写堂名款的,如:碧云堂制、兴裕堂制、慎得堂制、杏林轩制珍玩、拙存斋、白云堂依古制;也有写吉语款的,如:永庆奇珍、奇石宝鼎之珍、青玉宝鼎之珍、文章山斗等;更多器物只是在圈足内画双圈、树叶、梅花、海螺、小兔、双鱼、荷花、如意、杂宝等。

  康熙早期,朝廷唯恐瓷器损坏后连同本朝年号同弃于废土之中,故有“不尚尊号”的习惯。故很少具本朝年款者。而堂名,斋名和花押款却广为流行,还可见到绘制图案于外底上的器物,但其中的祭器,于外壁上可偶见纪年款。书写最多的当属前朝年款。瓷器于器底署本朝年款当始于明代永乐年间,虽在一部分宋瓷中见有底署“大观”、“政和”年号者,当属其滥觞。康熙十九年,清代官窑始建,同时也进入了康熙青花瓷发展的中期。同时也开始大量书写本朝年款,为六字“大清康熙年制”。四字“康熙年制”的青花楷书款,均书于器底和内心,其中可见的有单圈,双圈;无圈,双方框、双长方框、凹雕、凸雕、楷书、草书、六字三行,六字两行、四字二行等,还见有闲章款、双圈无字款、堂名款、吉语款、绘有如秋叶、团鹤之类的花押图记款以及完全无款者。到了康熙晚期,青花瓷器中的款识可谓繁杂多样除了已有的具本朝年款者,另有干支纪年款,吉语款以及大量的堂名、斋名款出现在了器物的底部。著 名的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等。图形花押者也可见到。

  康熙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齐。

  康熙青花之所以能“墨分五色”,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康熙中期青花所使用的云南“珠明料”。这种钴料,其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再加上康熙中期的青花在绘画技法上有不少改革和创新,改变了明代青花单线平涂的传统方法,而是采用渲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并借鉴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手法,浓重、淡雅层次分明,把远山近水、翎毛走兽、花草树木、人物神仙,描绘得十分传神,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即能表现出多种色调,这才有了“墨分五色”巨大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識貼!三分鐘,瞭解青花瓷各個朝代的演變歷史
青花瓷
清代青花瓷的工艺和发展
康熙青花辨伪
历代青花瓷器特点图文详解,极其珍贵,看完果断收藏了
历代瓷器款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