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既能保值增值,又有很高收藏价值的康熙青花,你了解吗?

  康熙瓷器由于烧造时间长,前后变化大,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康熙中期瓷器最 具魅力,三个时期的款式也有所不同。

  

  很多人认为青花瓷出自于景德镇,事实上并非如此,据史书记载,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唐代的河南巩县畜,其后于元代成熟,青花技艺也流行于景德镇,明清时期得到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瓷发展倒是后来者居上了。

  晚期青花胎薄体轻,尖硬细腻,釉面清爽透亮,青花发色含蓄沉静,开始逐渐向雍正朝青花过渡。

  

  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其画工绝 佳,斧劈皴披麻皴等国画技法在青花的绘画中广泛运用。其分水技法的运用,更是使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的展现。分水法是根据中国画中水墨画的各种皴法创造出的一种渲染技法,青料水的浓淡,区分为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这几个层次进行渲染绘画。1是平水,其色度不同,每种色块匀净平整,尽量没有水与水相接的水迹纹。2是水迹纹或称浪头水,指的是一笔水和一笔水之间相互压住一点头,重叠的部分形成深一点的水迹纹。3是晕水,指根据画意,色泽深浅互变渐然过渡,感觉柔和匀净。4是洗水,笔尖蘸得浓水,毛肚含淡水,迅速一划而过,色阶变化较大,画面效果流畅痛快。5是点水,是用分水笔在坯胎上,分出小点,一点之中,色泽略有变化,形成衬托的视觉效果。

  康熙瓷器的制胎方法导致器物的底部会有明显得旋痕纹,器底不见旋痕,光洁无瑕不见黑点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另外康熙早期的瓷胎釉间可见火石红。

  

  在多年收藏瓷器的认识中,感到康熙民窑青花有下面几个特点:康熙青花瓷的青花用料是两种:一种是珠明料,一种是浙料。珠明料,青花发色呈翠毛蓝;浙料,青花呈色显灰黑,灰蓝,感觉浮,杂。康熙青花的发色呈多层色级,即墨分五色。康熙青花的用料提炼方法是明代晚期使用的火煅烧提炼方法。青花发色更纯,更浓艳亮丽。

  据史料记载,景德镇瓷业生产早自南宋末期开始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制作瓷胎。其一可以降低胎体厚度;其二可以生产更大件的瓷器;其三则降低了烧造时的变形率,即使瘦高器型也不容易在高温中倾倒,使康熙民窑青花瓷器造型呈现出挺拔硬朗得特征;其四提高胎体密度,使得康熙时期瓷器具有与同大小厚度器相比物手感更为沉重的特点。随着高岭土资源的日渐枯竭,到乾隆末期,为了保证官窑瓷器的生产,政 府将高岭土垄断仅供官窑生产使用,景德镇民窑瓷业开始转而使用产自星子等地产高岭土,这些产地的高岭土不仅氧化铝含量明显低于高岭产高岭土而且开采运输成本高,景德镇民窑窑户为控制制瓷成本必然会降低瓷胎配方中高岭土的配比,因此光绪民窑仿康熙青花瓷器较之康熙本朝民窑青花瓷器,胎质明显粗松而胎体厚却手感较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价值上亿的元青花制胎秘方
景德镇与影青瓷
景德镇古瓷窑探秘
中国故事 | 瓷器活儿(二):明清皇帝们的青花“心经”
青花瓷的由来及其寓意
解析青花瓷工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