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超 | ​百牙塔下荷风吹(系列散文九)


百牙塔下荷风吹

 文  /  丁超

(安徽池州)

2022.09.09

以平民的视角观赏池州山水  以平常的心态感悟池州文化

                           ——  阿丁逛池州

百牙塔位于池州清溪河西岸的白牙山上,与我家仅一河之隔。


昔日“落蓬湾”  今朝美家园
当时的清溪河直通长江,船在那时是最简便也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来自上江、下江满载货物的过往船只,每每在清溪河这段河湾里落帆靠岸卸货。“帆”与“翻”同音,是船家的大忌,故将“帆”避之叫“蓬”,久而久之,清溪河这段船家泊岸之处有了一个颇具行业特点的地名——落蓬湾。河岸低洼且地方小,河岸边这座小山自然就成了船家卸货、商家交易的最佳场所。由于前来撮合交易的“牙行”众多,于是,人们便给这座小山取了个商业气息弄浓郁的名称——百牙山,以示货物众多、交易兴旺。后有“能人”觉得船无桩不定,“于风水不利”,当建塔以系之,这才有了“百牙山塔”,平时简称“百牙塔”。

白露将至,虽然干旱依旧,但肆虐多时的“秋老虎”终于渐渐隐去。9月2日清晨,当东方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我信步登上了百牙山,来到百牙塔下。
百牙塔建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为7层6角楼阁式砖塔,高34.30米,是国务院2019年核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晨的百牙山十分幽静,上山步道上,除偶尔有一两个晨练者经过,悄无一人。山顶上百牙塔被高大的常绿灌木掩映着,稍远便难以观其全貌。透过灌木的枝叶,依稀可以看到东南方向长江边上的清溪塔。
池州民间传说百牙塔、清溪塔系师徒二人所建,还说师徒二人是为了一较技艺且徒弟胜过了师傅——因为清溪塔比百牙塔多了两个角,为7层8角,且塔身高了20余米,达56米。其实,百牙塔、清溪塔虽同为楼阁式砖塔,在建筑风格上有所传承,但清溪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7年),比百牙塔晚了69年,从时间上推算,两塔的建筑者很难是师徒关系,之所以有此一说,只能说是池州百姓有着强烈的传承意识,还有着不懈的进取精神。
忽然,耳旁随风传来阵阵音乐声,伴随着音乐传来的还有阵阵悠然的荷香。原来一班老头老太正在山麓的广场上晨练,而荷香则来自山下的百荷园。

“百牙荷风”是池州古十景之一,无论古今都是妥妥的城中美景。而如今,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这里都是市民休闲娱乐的极好场所,人们打太极拳、跳广场舞、学唱戏曲、谈天说地,把幸福付诸这一招一式中,把欢乐付诸这一举手一投足中,把豪情付诸这一咏一叹中,把宁静付诸这一颦一笑中......

  摄于2006年3月

摄于2006年3月

最近有人说我“贪”,说我每到一地,欣赏了眼前美景不算,还总为不能欣赏到她的四时、晨昏景别的不同而遗憾。想想也是,可贪的人又岂只是我一人?那乾隆爷不也“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吗!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江山在,文化在,美景在,虽然我不能完全看到她的四时与晨昏,可你能、他能、有心者能、有缘者能....此足矣!而在此处,那已故国家领导人姚依林的铜像,不仅能遍赏“百牙荷风”的四时晨昏美景,更是用他那深邃的目光,把池州古城的发展与变化尽收眼底。 2022.09.06

      (注:文中照片均为作者摄)


作者简介: 丁超,安徽师大中文系毕业,池州资深媒体人,现已退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访古塔之池州清溪塔
池州清溪塔[七律]
池州清溪塔 [七律]
【随拍偶拾】池州百牙塔
清溪诗雨 | 夏日短句(朗诵)
黄秀生美文欣赏——清溪河的变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