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忠 ▏ 功夫在“诗”外 (散文)


功夫在“诗”外

作者   /  金 忠   

(安徽铜陵)

2020.03.12


1984年我从中学调往铜陵电视台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当时电视新闻是一项新兴的事业,还没有完全被社会认可,有同行调笑我们:“拍电视跟照相一样,有术无学”!意思是说拍电视有技术没文化,我也“心有戚戚焉”。直到1991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研究所进修后才清晰的意识到:拍照片不仅需要技术同时需要文化。所不同的是,拍照片更像写诗,“功夫在诗外”。因为一张精彩的照片不仅渲染着一个时代气氛,还记录着摄影师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特有的“故事”。而这些又不露痕迹地藏在照片“后面”,透露着照片的魅力。

记得当时老师在讲授“新闻照片的表现力”课程时,就例举了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机场握手的照片。

这张照片,因中美关系背景注定成为摄影史上的经典。美国总统尼克松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的第二天,这张照片就登上世界各大报纸,被西方媒体冠上了“中美交往的珍贵瞬间”、“经典时刻”等抢眼的标题。静观细品,你会发现这幅照片确实有独特之处,表明摄影师对中国当时的政治气候有精准的把握能力。

摄影师是谁?是著名的红色摄影家杜修贤。

照片拍得怎么样?用当年流行的评价术语就是:老杜胜利地完成了周总理交给他的政治任务。

照片记录的时代背景我不再赘叙,我只想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

照片拍摄时间是1972年2月21日中午,为了突出这一历史性时刻,尼克松和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事先决定:当电视摄像机拍摄尼克松走下舷梯第一次和周恩来见面与握手时,为了突出这个镜头的重要,镜头里美方应该只有总统单独一个人。据基辛格回忆,尼克松特别重视这次与周恩来的握手,在走出机舱前,特地让工作人员从飞机舷窗看看周恩来是否穿了大衣。二月的北京是寒冷的,他说周恩来如果没穿大衣,我也不穿。

回放当年拍下的纪录片表明:穿大衣的尼克松与其穿红大衣的夫人帕特俩人走出舱门以后,身后不再有人跟随出来…长长的舷梯只有尼克松与夫人迈步走下来,仿佛偌大的“空军一号”专机只载着他们俩人。待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尼克松已经微笑着伸出他的手,周恩来的手也伸了出来。俩人的手紧紧地握着,轻轻地摇晃着,足足有一分多钟。周恩来说了一句穿越时空的话: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呵。”

一张照片刷新了二十五年的历史。


这幅《沉思中的周恩来》是一张主题比较单纯的人物照,但照片背后的故事却不简单、而且非常富有人情味。摄影师是意大利人焦尔乔·洛迪,他1964年起担任意大利《时代》周刊的摄影记者,在中国访问期间,他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作为《北京的古迹》、《与周恩来交谈》、《中国行程两千里》、《在中国的心脏》等文章的配图,发表在《时代》周刊上,在西方世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而让他真正成功的却是《沉思中的周恩来》这张照片。1974年,这幅照片获得美国最有名的新闻照片奖———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认识世界奖”。据统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幅照片的印数已超过9000万张。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更属于坚持不懈努力的人。这幅成功的照片背后就隐含着摄影师洛迪坚持和努力的故事。


洛德长期在中国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他非常想为周恩来总理拍张单人像。经过多年的努力,机会来了:1973年1月9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意大利外长梅迪奇率领的访华代表团及随行记者,洛德也在其中,只是这次接见前,意大利驻华使馆要求洛迪等记者不要携带照相机入场。但是,这次他却向意大利驻华大使撒了个谎,悄悄地带上了照相机。

会谈后,代表团一行排着队等候周总理的逐一接见,洛迪排在队伍的中间。他听到周总理向人们打招呼和致谢的声音时,便询问走在前面的大使:除了中文外,周总理会讲什么语言?大使说:“周恩来的法语讲得很流利。”

洛迪心想,这也是我的运气,因为这样可以直接向周总理说明拍照要求了。队伍匆匆往前走,洛迪意识到,即使向周总理只要求一分钟的时间,可能也不能得到满足,因为身后还有三四十人在排队。于是,他从队伍里走了出来,一直走到队尾,这样就成了最后一个被总理接见的人了。

当临到洛迪先生被总理接见时,他坦诚地对总理说:“总理先生,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撒了谎。我向别人谎称没带照相机,但实际上我带了。因为这是我唯一的机会,再也不可能有像今天这么好的运气给您拍照了。”

洛迪是位“少白头”,36岁已经满头银发。周总理看了看洛迪,诙谐地对他说:“满头白发的人也会说谎吗?”

“是的。但是,如果可能的话,请您给我一小会儿时间让我为您照一张相。”

周总理又笑了笑说:“对白发人的请求,我是不会拒绝的。”

多么温馨睿智的对话啊,双方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

总理同意后,洛迪请总理坐在沙发上,凭着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力,没用闪光灯,没用测光表,利用当时现场的自然光,用随身携带的德国小型徕卡M4相机,90毫米的中焦镜头,光圈F/2.8,快门速度1/8秒,ASA200度柯达彩色负片(按ASA800度曝光),拍下了第一张照片。但此时总理的视线有些偏向下方,洛迪认为自己拍得还不够满意,于是他走近总理,对总理说:“总理先生,我不是一个出色的摄影师,您能给我一个机会再拍一张吗?”

总理同意了,洛迪先生重新回到了摄影位置。这次总理目光移向了远方,洛迪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的时机,拍下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

洛德后来回忆说,总理的胳膊肘是那样自然、那样完美地放在扶手上,根本不需作任何提示。他拍完这两张照片后,立即就把整卷胶卷取下来并将这个胶卷寸步不离地带在身边,直到12天后回到意大利才进入暗房亲手冲印出来,一幅珍贵的经典力作终于问世!

上面的故事,有的是摄影家事后追忆的,有的是旁人记录的,丰富了照片的内涵。现在是融媒体时代,摄影更需要文化支撑。“中国摄影报”曾要求摄影家“不仅要会拍,还要会写”。要能用简洁的语言把照片后面的故事记录下来。


我经常把拍照片当作是写诗。写诗需要提炼主题,寻找“诗眼”,然后用浅近清新的语言表达出来;一幅好的照片同样需要提炼主题,需要寻找最佳角度,然后用简洁的画面表现出来。诗,忌讳雕琢;照片忌讳“摆拍”。照片是形象的直觉、也是瞬间思维的创意,每一位摄影师在摁下快门的一刹那,脑海里至少闪过两个意念:一是我拍摄的景物一定能引起人们对某种生活的回忆;二是我拍摄的对象一定符合人们向往的某种生活。有一次在神农架拍照片,同行者问我怎么才能拍出好照片?我告诉TA,好照片因素很多,简单的操作方法就是:你感觉从什么角度看到的风景最好,你就顺着那个角度去拍;你觉得人在什么时候最有精气神,你就什么时候拍。总之,你最想告诉别人什么,你就去拍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下了周总理一生最为经典的照片
老照片:1972年尼克松访华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72年2月23日,美...
1972年,那个和周恩来“偶遇”的杭州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军事第一播报★-->一张违规拍摄的周总理照片为何印了9000万张?!
这张照片在当时引起了全世界的争议:照片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