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骂蔡元培,为什么被指“忘恩负义”?
在民国,没被鲁迅骂过的名人算不上名人。鲁迅公开骂过的民国名流,少说也有近百人,但唯有骂蔡元培,被人诟病为“忘恩负义”。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在1926年3月8日,鲁迅在《语丝》发表杂文《无花的蔷薇》,其中对蔡元培颇有微词,又在给江绍原的信中说:“其实,我和此公,气味不相投者也。”
蔡元培出生于1868年,鲁迅出生于1881年,相差13岁的二人都是浙江绍兴人,在注重同乡情谊的民国,蔡元培注定要成为鲁迅的引路人与提携者。
1912年,经过共同好友许寿裳的介绍,鲁迅攀上了蔡元培这个“高枝”——彼时,鲁迅还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而蔡元培已经是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掌握着教育界最高话语权。
蔡元培对这位同乡很是照顾,立即将其任命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这个科长,鲁迅一干就是14年,奠定了他在文化界的地位。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又将鲁迅聘为北大讲师,将鲁迅的二弟周作人聘为北大教授。随即,鲁迅的三弟周建人也被蔡元培安排到了商务图书馆工作。兄弟三人这才把老母亲接来,在北京扎下了根。也就是说,周家三兄弟的发迹,都离不开蔡元培的帮助。
这还不算完,后来鲁迅因为得罪北洋政要在北京混不下去了,只能带着家眷逃到上海,生活一度陷入窘迫。1927年10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国民党新政府的大学院院长,他不计被骂前嫌,刚一上任就又给鲁迅安排了一个美差——特约撰述员。

当时复旦大学教授月薪也才200块,而鲁迅这个特约撰述员不用上班,月薪却有300块,这在当时绝对是天价了。这份工资,鲁迅一领又是4年,让他实现了财务自由。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葬礼上,蔡元培致词: “我们要使鲁迅先生的精神永远不死,必须担负起继续发扬他精神的责任来。”
不难看出,蔡元培确实是鲁迅一家的大恩人,但笔者认为,却并不能因此认为鲁迅“骂”蔡元培就是忘恩负义,毕竟意见相左直言开喷是鲁迅的一贯作风,只为表达真我而无关其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能!鲁迅“隐藏技能”曝光,99%的人都不知道……
鲁迅的遗嘱和为他抬棺的人
素菜荤吃
1940年3月,72岁的蔡元培早起,不小心摔了一跤,3天后去世
没有蔡元培就没有鲁迅
鲁迅是民国出了名的“不合群”,他可以称得上朋友的,翻来覆去也就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