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满清统治中国近三百年,为什么满文非但没有普及反而走向消亡了?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末代皇帝溥仪被特赦重获自由后,为了给他安排工作,各级领导可谓是煞费苦心。其实有一项工作最适合他——辅助历史学者编修清史。但是当这个方案被提出来后,溥仪却用五个字一口回绝,他说:“我不懂满语。”

什么?作为大清王朝的皇帝,爱新觉罗的嫡系子孙,溥仪竟然不会说满语?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却也并非溥仪的推诿辞令,而是实实在在的真相。

从公元1644年顺治入主中原,到1912年溥仪被迫退位,满清政权已经统治了中国整整268年。按理说,满文作为清廷统治者的母语,理所当然应该由官方语言逐渐普及全国,即便无法对抗汉语成为中华主流,至少应该成为第二语言。但历史真相为什么会是满文几乎从历史舞台销声匿迹了呢?

满文的消亡实际上是由上而下进行的。

顾名思义,满族人的母语即为满语,但是,满文的历史却是非常短暂的,从诞生到基本消亡中间只有几百年,因为,最早满语只是口语而无文字。

1632年,志在剑指中原的皇太极召集满族文字学家改进了老满文,其中吸收了汉语成分,优化了拼写规则,使满文更规范、更适用于正式文件。

清军入关后,由于满文是统治者的母语,所以自然而然迎来了空前大发展时期,不仅是满人,很多汉人也开始学习满文。

众所周知,清朝皇室是最勤政好学的,清朝早期和中期时,皇子们个个都是满、汉、蒙三文同习,康熙皇帝小时候还因为学习负担过重累吐血。清朝前期发布的官方布诏和书籍也大多是由满文书写的。

由于统治阶级的表率与引导,此时满文在民间的普及度和认可度也相对比较高。

但是,这种情况到了清朝晚期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奏折为例,顺治以前的奏折大多是用单独满文书写的,康雍乾三朝的奏折一般则是用满汉双语书写的,但嘉庆以后的奏折则逐渐出现了汉文取代满文的趋势。

满文的逐渐消亡与清朝统治者的政治方针有着直接关系。正所谓“清承明制”,早在清朝建立之初就开始了汉化进程,不但全盘承袭了明朝的制度,而且逐步将汉学、汉文化作为最高统治工具。

相对比与汉文,满文无疑是粗浅而有失美感的,满文更多时候只能用来表达与记录,而无法像汉文那样形成博大精深的文学体系。所以,当满清统治者学习汉文后就不禁会爱上汉文,从而越来越多舍满而用汉。

后来,汉臣在朝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很多文史资料与国家政策也都是他们一手完成的,这更进一步加快了清朝的汉化程度,也间接使得满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到了清朝晚期,经过了几百年的汉化,不但紫禁城里小皇帝溥仪不会说满语,不会写满文,民间的普通满人百姓也基本与汉人无异,只有少数偏远山区的满人还继续以满语为母语。

时至当下,满文虽然并未完全失传,但在民间的使用已经非常少了,主要还是用于研究领域,因为清朝的大量珍贵历史文献都是由满文写成的,所以仍有学者在孜孜不倦学习满文、研究满文。

几百年后的今天,满文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汉文,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实际上就是掺杂了满语的北方官话,是民族大融合改良后的一种语言。另外,作为满清的龙兴之地,我国东北地区的很多方言也都是源自满语词汇。

总的来说,满文的消亡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既可惜又值得。

说出乎意料是因为满文是“亡”在满清统治者自己手里的,说情理之中是因为满文走向消亡是清朝汉化的必然结果,说可惜是因为中国少了一门通行语种,说值得是因为清朝因此稳固了统治。

参考文献:《清史稿》、《维基百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遗忘的官方语言——满语的前世今生
郭沫若邀请溥仪当助手,溥仪冷冷地说了5字,郭沫若顿时面红耳赤
清朝历史上,皇室贵族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溥仪:你们都误解了
清朝定满语为“国语”,那为什么满语却没有在全国普及开来?
堂堂皇帝也无可奈何?为何清朝在全国的满语推广会无疾而终?
清朝灭亡不过一百余年,上千万的满族人,为什么满语迅速消亡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