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探究】朱棣油炸铁铉,将景清剥皮,这是真实历史还是后人黑他?


朱棣油炸铁铉,将景清剥皮,这是真实历史还是后人黑他?

铁铉和景清,都差一点成为朱棣的终结者。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率领的叛军攻入京师南京。皇帝朱允炆在奉天殿自焚殉国,大量忠于建文朝廷的文武官员们或自杀以殉,或坚持抗争。这些人事后都遭到了新皇帝朱棣的残酷清算,比如众所周知被诛十族的方孝孺。诛十族虽然是历史谣言,但是方孝孺的族人基本死绝那也是事实。

除此之外,还有两位宁死不屈的建文忠臣:铁铉和景清,传说中一个被油炸,一个被剥皮。朱棣虽然残酷,但是否真的残酷如斯呢?铁铉和景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真正的死因又是如何的呢?

靖难剧照

铁铉:差一点成为朱棣的终结者

铁铉,河南邓州人(今属河南省邓州市),祖上为蒙古人西征之时从西域带回的色目人。后因其家族善于冶铁,遂以铁作为姓氏。

洪武年间铁铉成为了国子生,先是出任礼科给事中,随后又调都督府断事。给事中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断事官则负责军中的刑狱。从铁铉的两个官职,我们可以基本判断其人的基本品质:刚直不阿。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一向喜欢这样办事能力强的官员,特地御赐了铁铉一个表字:鼎石

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明史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三十》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很快就发生了著名的靖难战争。此时的铁铉被任命为山东参政,负责曹国公李景隆大军的粮饷督运。在靖难战争初期,山东还算得上是后方。但是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李景隆大军在白沟河一战中遭遇惨败,随即又丢掉了德州,只能狼狈转进济南。

朱棣剧照

此时正在督运粮饷的铁铉得到消息后,和参军高巍商议之后,毅然决然地做了一次逆行者。二人从临邑赶到济南,一面和都督盛庸一起收拢德州方向退下来的败兵,一面加紧完善济南城防,一面等待李景隆所部主力撤回。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面对由朱棣亲自率领的燕军先头部队,拥有兵力上绝对优势的李景隆,会在济南城外的野战中再次大败。此战失利后李景隆掉头南下,把济南城扔给了毫无作战经验的铁铉。

从五月十七日开始,到八月十六日结束,济南保卫战整整持续了三个月。此前百战百胜的朱棣,险些在济南城下栽了个大跟头。在久攻不下之后,朱棣撕下他此前一直戴在脸上爱民如子的假面具,下令水淹济南城。

(五月)辛巳,堤水灌济南城。《明太宗实录卷六》

长期的大水令城中举步维艰,此时足智多谋的铁铉决定将计就计,对反贼朱棣进行一次斩首行动。他先是安排守城士卒昼夜号哭:济南鱼矣,亡无日矣,给燕军造成一种城中确实已山穷水尽的错觉。接着撤去守城器具,派人出城请降,但同时提出一个条件,请燕王殿下退兵十里,单骑入城。长期的胜利给朱棣带来了一种错觉,他压根就没想到城中是在诈降。为了显示自己的格局,朱棣同意了铁铉的要求。这一次的疏忽,险些要了他的性命。

王乘骏马徐行,张盖,率劲骑数人渡桥直至城下。城门开,守陴者皆登城,伏堵间。燕王比入门,门中人呼千岁。铁板亟下,伤燕王马首。王惊,易马而驰。济南人挽桥,桥则坚,燕王竟从桥逸去,复合兵围济南。《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

济南护城河

或许是一时紧张,或许是天佑燕王,朱棣在千钧一发之际逃出了济南城门,铁铉功败垂成。面对燕军的报复性围攻,铁铉又创造性地把朱元璋的神主牌挂在城头,让朱棣只能在城下破口大骂而不敢开炮放箭攻击城墙。

万般无奈之下朱棣只能撤去济南之围,率军返回北平。朝廷方面趁机收复了德州,双方重新进入势均力敌的对峙状态。因为济南之战的功劳,铁铉被封为兵部尚书,赞理大将军军事,并且在之后的几年内始终坚守济南城。

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年底,在多年的拉锯战中心力交瘁的朱棣决定放手一搏,率领大军再次南下。朝廷方面一面派出魏国公徐辉祖率军北上,一面让辽东守将杨文率军入关,计划是利用铁铉所在的济南城拖住朱棣,随后里应外合一举将燕军歼灭。

但是朱老四棋高一着,他一脚跳出包围圈,根本就不与铁铉纠缠,直接全军直扑南京而去。这就是传说中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朱棣抱着必胜或必死的决心千里挺进京师,逼着包括铁铉在内文武群臣只能主动出击与燕军进行野战,而这显然是以短击长。最终南京陷落,铁铉也在淮河一线兵败被俘。

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连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明史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三十》

朱棣剧照

对于铁铉是何下场,明代的官方史书《太宗实录》根本就没有记载。《明史》在朱棣本纪中的记录是这样的执兵部尚书铁铉至,不屈,杀之。有人说《明史》黑明朝皇帝,其实在皇帝个人的本纪中,还是基本做到了为尊者讳。比如铁铉之死,你看得出一丝一毫残酷的描写吗?没有。但是在铁铉本传之中,《明史》透露了其受到的对待:

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明史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三十》

磔刑是古代的酷刑,通俗的说法就是凌迟。但是和对待方孝孺不同,铁铉刑止及本身。他的儿子铁福安被发配充军,老爹铁仲名河老娘薛氏则被安置到海南岛。然而在清初学者谷应泰所著的《明史纪事本末》中,朱棣在凌迟铁铉之前,还将他的耳朵和鼻子割下来煮熟,再逼他自己吃下去。

兵部尚书铁铉被执至京,陛见,背立廷中,正言不屈,令一顾不可得,割其耳鼻,竟不肯顾。割其肉,纳铉口中,令啖之,问曰:甘否?铉厉声曰: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遂寸磔之,至死,犹喃喃骂不绝。《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

根据这段情节,近代演绎小说家蔡东藩在其《明史演义》中做了进一步演绎。说朱棣在大殿中架起油锅把铁铉的尸身给炸了,谁曾想即使如此,铁铉的焦尸也不肯向朱棣低头。此说当为小说家言,篡位之后的朱棣千头万绪,想来不会如此无聊。

大明湖畔铁公祠

景清:潜伏在身边的暗杀者

景清,陕西真宁人(今属甘肃省正宁县)。洪武年间由进士出任编修,改监察御史。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正月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不过刚刚升官,景清就犯了大错。当时他们将奏本送到刑科以后发现里面有错误,结果景清这帮人直接带着都察院的大印去给私自给改了,这是明显没有吸取空印案的教训啊。不过好在这些读书人都是朱元璋的宝贝疙瘩,老朱让他们去四川、陕西一带调查茶叶走私作为惩罚,实质上也是让他们接受实际工作的锻炼。

癸卯,宥署佥都御史邓文铿、刘观、景清罪。初文铿等奏事罢,以奏本送刑科。既而以事差讹,私怀都察院印至科更易之。为给事中所奏诏下狱。至是宥之,命往四川、陕西讥察私茶。《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二》

当年十一月,景清等人奉调回京,其本人则出任金华府知府。朱允炆即位后,景清被派往北平出任北平布政司参议,和燕王朱棣之间打过不少交道。因其做事思路清晰,深得朱棣的赞赏。靖难战争爆发前,景清被调回南京出任御史大夫。

朱允炆剧照

燕军进城之后,景清本来约定和同僚一起自杀殉国。但在方孝孺被捕之后,景清改变主意,单独去求见朱棣请求归降。看在当年同在北平的交情,朱棣没有为难景清,依然让他出任御史大夫。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在指着景清的脊梁骨暗骂之时,一个暗杀计划却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之中。一日早朝,景清在身上藏了一把利刃,准备刺杀朱棣。然而当时钦天监官员观察到了一个异星赤色犯帝座的天象,恰好早朝时只有景清一人穿着绯色(深红色)朝服,结果一搜之下发现了暗藏的利刃。

及朝,清独著绯。命搜之,得所藏刃。诘责,清奋起曰:欲为故主报仇耳!成祖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

换句话说,景清和铁铉一样,也是被凌迟处死。但由于他意图弑君,家族也因此受到牵连,别铁铉要更惨一些。同样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谷应泰记载景清死后被剥皮挂在长安门。一次朱棣车驾经过之时绳索忽然破裂,景清的人皮朝着朱棣直扑过来,大惊失色的永乐皇帝这才命人将其烧掉。

结语:和被江南文人浓墨重彩渲染的方孝孺相比,铁铉和景清似乎并不起眼。但是铁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对于反贼朱棣的坚决抵抗,完全是值得后世歌颂的举动。当年朱棣水淹济南城,若非铁铉出奇制胜,城中无数的百姓何能自保?因此尽管铁铉是钦定的罪臣,济南百姓一直都以祭祀土地神或城隍爷的名义对其进行纪念。至于景清,相比懦弱不敢自尽的方孝孺,真是称得上忍辱负重。可惜天佑朱棣,一代忠臣身死族灭。

明末崇祯帝在北京自尽后,南京成立了南明弘光政权。为了凝聚人心,朝廷追赠铁铉为太保,谥曰忠襄。乾隆年间济南大明湖畔修建了铁公祠,清廷重新谥铁铉为忠定,景清为忠壮。

建文元年(1399) ,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旗号起兵对抗建文帝,四年后成功登基称帝,史称靖难之役

史学界对靖难之役的研究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建文帝如何削藩操之过急,朱棣起兵如何英明神武,以及以齐泰、黄子澄、李景隆为代表的建文臣子如何丧失良机上。对靖难中殉难的明朝大臣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方孝孺身上,而对景清、铁弦这样的逊国诸臣关注相对较少。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朱棣上位后,明史为尊者讳而刻意对逊国诸臣没有宣传;另一方面是在传统观念中,英明神武的朱棣取代建文帝,被人们认为是历史的进步,所以也很少有人想过要为景清、铁弦这样的逊国诸臣翻案。事实上,朱棣在对待不配合、不服从自己的建文臣子上,是非常狠毒的,这还真不是黑他。

被朱棣钦定为奸臣的铁弦

铁铉,字鼎石,河南邓州人,由国子监生入仕,建文年间历任山东参政、布政使,兵部尚书。靖难之役后,被朱棣俘获,不屈被杀。

铁铉可不是只会空谈的齐泰、黄子澄之流,也不是提不出救时方略、只会尽愚忠的方孝孺,而是一位以文臣之身,力守济南数年,迫使燕军绕道的大才。后人称铁弦是'忠烈之臣,以守土之才而兼殉身之烈,可见并非浪得虚名之辈。

朱元璋在世时,曾视察过国子监。当时的铁铉正在国子监就读,朱元璋在视察中发现了这个年轻人,不久任命铁铉为礼部给事中,很快又升为山东布政使。铁弦被朱棣杀害时仅 36 岁,着实令人惋惜。

史书记载铁弦长得一表人材,且熟习兵法,擅长骑射。在担任礼部给事中时,朱元璋有一次派他去云南考察地方政事。他到了云南后,发现一些勋贵仗势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立即着手整顿,该判刑的判刑,该杀的杀。有人劝他为自己留条后路,他却慷慨激昂地说:当官就应当上忠于君,下效力于民,生而无愧,死而无憾!朱元璋知道后,赠他白银千两,予以奖励。

此后,铁弦受到朱元璋的重视,特赐'鼎石'二字为号,并被破格提升为山东布政使司参政。他在山东关爱百姓,平反冤狱,奖掖士子,赢得了山东父老的爱戴。

建文帝继位后,听从齐泰、黄子澄之计,迫不急等的削藩王。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七月以清君侧为旗号起兵,建文帝则令长兴侯耿炳文统帅 40万大军北上征讨,铁铉则被安排负责管理供应前线粮草。但是建文帝在耿炳文于滹沱河大败后,让曹国公李景隆取而代之,结果李景隆与朱棣战于河北霸县白沟河,大败而归。燕军乘胜追击,李景隆的部队望风溃逃。燕军大举围攻济南。

在济南被燕军围困之前,铁铉正在督运粮饷,当听到李景隆败逃的消息后,急忙返回济南。他会同参将盛庸,收集从前线溃散下来的将士,返回济南后又动员壮丁,誓与济南共存亡。

五月十三日,燕军在济南城外筑起堡垒昼夜攻打。铁铉、高巍、盛庸亲自督促军民固守,数次大败燕军。朱棣向城内发射招降书信,被铁铉撕碎扔出城外。朱棣又命令部下在城外筑起高坝,挖开河道引水向城里灌,铁铉则招募水性好的兵勇,在水中撬塌堤坝,水反流灌进燕军营盘里。

朱棣重新筑坝灌城,济南变成了水泽之城。铁铉于是暗地里于瓮城内挖下陷坑,令兵士伏于墙边,派人出城向朱棣试探'请降'。第二天朱棣得意洋洋的率领卫士来到城下,见城门大开,士兵、百姓跪伏地上,高呼千岁。朱棣刚走到城门前,只见城门上方悬着的千斤铁板直向自己压来,忙策马后退,铁板正好轧中马头,朱棣惊吓得掉下马来,在卫士的簇拥下,连忙换马而逃。等铁铉率人追出城外时,运气极好的朱棣已逃得远了。

上了当的朱棣发誓'不破济南,不擒此贼,暂不回军',命令士兵背土填河,架云梯攻城。燕军的大炮特别厉害,一发石弹,便将济南城墙穿个窟隆。铁铉又想出一计,命人在城上悬挂出数块写着'太祖高皇帝之灵'7个大字的木牌,挂于城墙之上,朱棣无可奈何,不得不停止炮击。

由于铁铉率军民坚守济南,朱棣顾虑燕军粮道被断,不得不回师返回北平。铁铉乘燕军北返,连夜出击,燕军大败,铁铉乘胜收复了德州。建文帝为表彰铁铉坚守济南、屡挫燕军,加封铁铉为兵部尚书,与盛庸一起谋划军中事务。

建文三年,朱棣绕道河北、山西向南进军,与盛庸大战于夹河。次年正月,燕军陷进入淮北,平安被俘,盛庸败逃。燕军遂一路南下,于六月渡过长江,进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此时,铁铉仍在率领部队在淮河岸截击燕军,终因寡不敌从,被投降朱棣的济南官员擒住,献给了朱棣。

铁铉被押解到南京后,朱棣亲自审问。铁铉反背坐在庭中,对朱棣的问话始终一言不发。气极败坏的朱棣命人割去铁弦的耳、鼻,用火烧后让铁铉吃下去,还问:'味道甜吗?'铁铉大声答∶'忠臣孝子的肉,岂能不甜!'残暴的朱棣又命人将铁铉尸体投入油锅。噩耗传到山东之后,济南城内悲声动天震地,百姓家家颂经,焚香拜祭,悼念忠魂。

其实朱棣本人也是很佩服铁弦的。清初史学家查继佐就曾在他的著作中写过:太宗每对群臣言,特称其 ( 铁铉 ) 忠焉。只不过这种称赞并不能公开,因为是朱棣下令杀铁铉的,如果承认铁弦是忠臣,那肯定会有人非议;铁铉忠于建文帝,称赞铁铉之忠,则自己起兵靖难的合法性难免受到质疑。因此朱棣在世时,铁铉的形象始终是个奸臣

二、效法荆轲的景清

景清是明代邠州人,自幼父母双亡,但其聪敏好学,颖慧过人。就读国子监时,景清身上发生过一个有名的故事。

景清在京城国子监求学时,跟他同住的一个书生收藏有一本书,景清向他借,书生不肯。景清再三求借,说好次日早上就还。第二天早上,那个书生向他要书,景清说:我不知道什么书,也没有借你的书。书生很生气,找国子监的老师告状。景清拿着借的书,说:这是我辛苦所学之书。说完将书整篇背了出来。老师问那个书生,他却一个字都背不出来。于是老师将书生赶了出来。景清跟着出来,把书还给了那个书生,说道:我因为你太过珍惜这本书了,所以特意用这个方法与你开个玩笑罢了。这就是著名的景清借书的故事。

洪武二十七年,景清高中榜眼,被授为御史。他为官洒脱豪爽,注重大节,刚直不阿。洪武三十年,任左佥都御史。后来奉诏巡察陕西、四川,授金花知府。建文初年,景清任北平参议,累迁为御史大夫。

景清很早就察觉燕王图谋篡国,便与方孝孺、练子宁等结盟起誓,力保建文帝。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终于登上皇帝宝座,景清只得委曲求全,伺机再图举事。八月十五日那天早朝,各官都穿着常服,唯景清身穿红色官袍,朱棣非常起疑,命校尉搜查,果然在景清身上搜出了暗藏的利刃。

景清见事败露,怒斥朱棣:燕逆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吾欲为故主报仇耳!朱棣令人将景清牙齿全部打掉,割去舌头,景清将口中鲜血喷向朱棣,血染朱棣龙袍。恼羞成怒的朱棣将景清车裂而死,并灭其九族。

朱棣残害景清之事,明代文人作品中多有记载。明代昝穆思的《祭景公》写道:山下孤城水抱流,依然呜咽未曾休;几回欲问中丞事,直恐伤神一段愁。巩我双的《谒景忠烈公祠》也写道:大节分明垂宇宙,甘为瓜蔓尽诛人;辛庄莫惜存五户,短剑空怜未剌秦。这都证明景清是谋刺朱棣事败同,被朱棣用瓜蔓抄诛连九族的,这一点也没有黑朱棣的意思。

三、铁弦和景清终被平反

公道自在人心。虽然朱棣以下的仁宗、宣宗、英宗、代宗时期,不断有人提出要给铁弦、景清这样的靖难逊国诸臣平反,但为了肯定朱棣起兵的法理性,这种要求明朝统治者是不可能答应的。

在永乐至嘉靖的百余年间,明朝统治者对铁铉等靖难逊国臣子目为奸臣的态度并未松动,但民间早已有祭祀铁弦、景清等人的现象出现。到了万历时期,就有不少大臣不断要求表彰靖难逊国诸臣,王世贞向万历提出追谥铁铉于植伦常,表忠愤,光圣徳,鼔士气,宁浅浅也

追崇铁铉、景清等人的现实意义,在于培植为国尽忠的伦理纲常。这种现实意义终于在明末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得到重视。也许是时局艰危,统治者国难思良将,需要在面对农民起义军和满清军队时出现更多类似铁铉这样能够力挽时艰的忠勇之士,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南明弘光朝终于为铁铉冠上忠襄的谥号,只是这个谥号还是反映出了统治者内心的想法。当时礼部为铁弦提出了忠襄、忠烈二谥,但最终皇帝选择

忠襄甲胄有劳谓襄,有功安民谓烈相比字更为中性,其中的春秋之意不言自明。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敕令修撰《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将铁铉等靖难死事臣子同鼎革之际殉国诸臣一同表彰,并将他们塑造为忠臣义士的典范,铁铉因而被赐谥忠定,景清被谥为忠敏。乾隆还为济南铁公祠御制碑文:仲秋诹吉祀,以少牢,巡抚亲诣,行二跪六叩礼。

铁铉和景清在死后 390 年,终于得到了公正的评价,虽然清朝对他们褒扬的目的在于为百世效忠者劝;但是他们的忠魂义魄,经鼎镬而不变,这种宾至如归,仗义成仁,以身殉国的大无畏精神,不管在哪个时代仍然都是宝贵的。

得国不正当然会留下诟病,朱棣是明朝仅次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圣君明主,永乐时期是将洪武之治的胜利成果推向了巅峰,随后的仁宣之治也只能算是永乐盛世的余晖。所以大明王朝除太祖以外,朱棣绝对是功绩最为显赫的,文治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武功了!但封建社会发展至明朝,已不可能如西汉文景一般无为而治,朝廷的集权和君主的杀伐果断,一定是政权稳固、上行下效的必要保证,所以有作为的皇帝一般都有残暴的诟病!更何况朱棣得国不正,此类甚多,犹如唐之太宗、宋之太祖,只不过朱棣不掩饰罢了!

说到朱棣的种种残暴手段,可以列举很多,有如活剐三千宫女,诛十族等,这其中的信息来源其实并不可靠,但也绝非凭空抹黑永乐帝。这里其实也体现了野史奇谈对于正史收录的影响。

比如诛十族一说,清遗民修成的《国榷》、《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等正史资料,都将此作为一个事实收录在案。但诛十族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明中期祝允明的《野记》,这是一部实打实的野史杂记,确实具有参考价值,但很多记载都未被认可。而且同时期杂记中还有一些根本未提及十族,只是记录下此次诛杀人数,如《立斋闲录》说方孝孺被逮捕的父系同族为八百四十七人。

方孝孺剧照

孝孺在建文朝以侍读学士直文渊阁,当靖难师入,以草诏不从致夷十族。”——《明熹宗实录》

明朝官方承认诛方孝孺十族的文献最早见于崇祯年间,先是《宁海县志》提及,因为方孝孺就是台州府宁海人,这个地方史志既然敢收录书中,说明是得到官方认可的。同时期官修《明喜宗实录》确实提及此事,因为明喜宗(天启皇帝)为方孝孺平了反,宣旨为:方孝孺忠节持著,既有遗胤,准与练子宁一体恤录,平反之前便提到了方孝孺被诛十族的事件。但明朝官方当时也不太清楚到底杀了方孝孺家多少人,以至于平反诏书中说既有遗胤,说明方孝孺十世孙方忠奕以贡来京,伏阙上书,明廷也挺懵逼的,居然还有后代活着进京,为祖上平反诉状!

建文与遗臣剧照

但共谋者部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大明律》

这里并不是否定诛十族的传言,只是说明方孝孺之后代能还活着传承下去,说明当年朱棣应当没有法外施刑,而是严格遵照《大明律》处理的方孝孺。按照洪武时期制定的律法,方孝孺最多就是以谋逆治罪,谋逆罪则有株连一说,但涉及范围并不包括妇幼,往往妇幼会发配给功臣之家为奴,这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方孝孺有后代活着。

所以关于朱棣屠戮建文遗臣的事情,正史能够确定这个大方向,细节则更多的参考那些野史杂记。《明实录》能够确定建文遗臣,尤其是公开顶撞、反对永乐帝的人,皆以谋逆定罪,皆以磔死处之(凌迟)。这个是大方向,朱棣杀戮建文遗臣板上钉钉,至于油炸、剥皮这些细节,又只能参考野史。

兵部尚书铁铉被执至京,陛见,背立廷中,正言不屈,令一顾不可得,割其耳鼻,竟不肯顾。爇其肉,纳铉口中,令啖之,问曰:甘否?铉厉声曰: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遂寸磔之,至死,犹喃喃骂不绝。文皇乃令舁大镬至,纳油数斛熬之,投铉尸,顷刻成煤炭;导其尸使朝上,转展向外,终不可得。文皇大怒,令内侍用铁棒十馀夹持之,使北面。笑曰:尔今亦朝我耶!语未毕,油沸蹙溅起丈馀,诸内侍手糜烂弃棒走,尸仍反背如故。——《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壬午殉难》

如题所说的铁铉,《明史》也只说他兵败后被凌迟处死,并无油炸细节。而这个细节被《尧山堂外纪》记录的非常细致:文皇即位,擒至阙下,反背立庭中,令其回一顾,不可;去其耳鼻,亦不顾。碎分其体至死,骂不绝口。谷应泰便在《明史纪事本末》中,集中摘录了野史杂记中的这类细节描写,除了铁铉被油炸,还有引用《五噫歌》所载的刑部尚书暴昭被先去其齿,次断手足;右副都御史练子宁语不逊断舌;佥都御史司中被以铁帚刷其肤肉,至尽而死;大理寺少卿胡闰被力士以瓜落其齿,齿尽,骂声不绝。文皇大怒,缢杀之,以灰蠡水浸脱其皮,剥之,实以草,悬武功坊

太子劝谏

按照以上文献引录的记载,建文案中,受戮之最惨者,方孝孺之党,坐死者八百七十人;邹瑾案诛了440人;练子宁案诛了150人;陈迪案诛了180人;司中、姻娅案诛了80馀人;胡闰案全家抄提者二百十七人;董镛案致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卓敬、黄观、齐泰、黄子澄、魏冕、王度、卢元质这些人坐罪的多者三族,少者一族。通过这些数据,最后得出结论:嗟乎!暴秦之法,罪止三族,强汉之律,不过五宗,故步、阐之门皆尽,机、云之种无遗。世谓天道好还,而人命至重,遂可灭绝至此乎!

由以上结论可以看出,野史杂论是非常批判性质的看待永乐杀戮,或许是抹黑,又或许是别有他意。正如鲁迅先生,也在《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中批判过朱棣,他说永乐帝硬做皇帝,一部分士大夫是颇以为不大好的。尤其是对于他的惨杀建文的忠臣。和景清一同被杀的还有铁铉,景清剥皮,铁铉油炸,他的两个女儿则发付了教坊。鲁迅先生有没有查证过不可而知,但他要表达的意思都很明白,因为时代背景在那里放着呢,他就是要批判封建社会的毒瘤。

其实《儒林外史》里还针对上述结论有过反驳,其中杜慎卿就点名了汉法之夷三族为父母妻三族,而明律之诛九族乃是高、曾、祖、考、子、孙、曾、元,即一脉相承的父族,尚且不涉及母、妻两族,怎么可能加上一个门生凑成十族呢?这个言论不无道理,结合方孝孺平反昭雪的后继之事来看,人家确实妇幼得存!

综上所述,那些细节描绘或许真就是抹黑朱棣的,但朱棣杀戮建文遗臣是铁板钉钉的,作为政权更迭的始作俑者,建文遗臣不愿为其效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杀掉,因为他们是新生政权的最大威胁。如铁铉,朱棣称帝后,这个色目人仍在山东组织军民起抗击燕军,兵败被俘后依旧破口大骂,朱棣给过机会,只是他一心求死,朱棣也就没有留他的必要了。其余人等皆是如此,若是朝大度了想,既然尔等想尽臣节,那就成全你们吧。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朱棣得位不正,因此后人黑他的太多了,最著名的就是诛方孝孺十族,然而这只是祝枝山在《野记》中说法,《明史》记载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通常指夷灭其父族,根本没有诛九族,十族。

历史上仅有的被传诛灭十族的二人,除了方孝孺还有就是景清。他和铁铉到底怎么得罪朱棣了,竟然会被传处以如此酷刑?

铁铉,建文朝山东布政使。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北平攻向南京,济南是关键节点,然而由于铁铉的镇守,朱棣屡屡受挫于济南城下,还差点把命丢了。

白沟河之战李景隆兵败,朱棣趁胜追击,兵围济南,铁铉死守,燕军无法攻克,便打算掘堤淹城,铁铉见势不妙,假意向朱棣投降,请朱棣进城受降,朱棣不疑有他,骑着高头大马准备入城,突然从门洞中砸下一块铁板,正中其马头,稍迟一点便是朱棣被砸成肉泥,这一切都是铁铉的安排。

朱棣惊怒交加,急忙返回下令攻城。燕军使用大炮轰城,城头守军渐渐不支,这时铁铉又想了一招,命人在一块木板上写高皇帝神牌挂在城墙上,高皇帝就是朱元璋,朱棣一看傻眼了,这是他老爹的神位啊!赶紧停止了炮击,只能望城兴叹!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都进了南京城当了皇帝,济南还在铁铉手里,坚决不投降,这让朱棣颇感无地自容,派大军再次围攻济南,孤立无援的济南城破,铁铉被捕,朱棣下令磔刑,即凌迟处死。

铁铉死得很惨,但是并没有被灭族,他的父母、儿子都被发配海南,后来朱棣提到铁铉还会称赞他的忠义,现在山东各地还有铁公祠。

景清,建文朝御史大夫,南京城破时,他本来和方孝孺等人商议一同殉国,但是被朱棣单独召见后,却恢复原职,继续当他的御史大夫。方孝孺等人都以为景清背叛了建文帝,对其破口大骂,有志之士也往他家们泼粪,景清都忍下来了,每天若无其事上朝办公。

其实景清一直没有忘记为建文帝尽忠,只不过他选择的方式与方孝孺不同,他准备行刺朱棣。有一日钦天监慌忙向朱棣报告,说异星赤色犯帝座,朱棣心中惊骇,等到上朝时,朱棣发现只有景清穿着绯袍,绯色就是红色,和钦天监说的赤色相同,便命人搜查景清,果然在他袍内搜出匕首,原来景清一直把匕首带在身边,随时准备刺杀朱棣。

眼见事情败落,景清破口大骂燕贼,朱棣大怒下令磔刑,死法和铁铉一样,不过景清还被夷族,此外他的家乡也被瓜蔓抄,与之相关的人员都被治罪,整个乡里沦为一片废墟。

铁铉和景清都是朱允炆的忠臣,是朱允炆的无能辜负了他们。

首先纠正一点,铁铉和景清虽然死得很惨,但并非被油炸剥皮”…

铁铉是被凌迟处死的,家人中,父母妻儿被流放、发配景清是被磔刑(应该是五马分尸,或者类似),明史记载是磔死,族之,籍其乡,按照当时的刑法规则来看,应该就是灭了三族,具体来看就是父亲、祖父、叔伯、兄弟、儿子、孙子(如果有的)全部处死,上述人员的妻子、姐妹则发配教坊司(不一定是进青楼,也有可能是分配到某些地方做女仆),同时乡邻则被流放(具体力度不明,主要是表明彻底毁灭其家乡的态度)

然后来回答问题

上述刑法虽然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极度残酷,但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基本上还是依照当时的法律,且证据确凿的铁案,从法律程序上一点问题也没有。以上两位很大程度上也是自己作死的结果。(当然他们身上的某些精神是值得赞赏的,这里只讨论行为和后果)

铁铉在靖难之役的济南战役期间,把朱元璋的灵位挂到城头上,迫使朱棣和燕军放弃攻城,很多人说他是智退,但实际上这就是作死,而且是作大死!!!

为啥靖难之役打了那么多年,南北双方打了无数座城,甚至北京攻防战、南京攻防战这种决定性战役都没采用这个好办法?反而只有他一个机灵鬼

因为这TM是在侮辱先帝朱元璋,也是在侮辱整个皇室家族皇帝的灵位让你挂城头挡炮??还有比这更大不敬的么?

别说最后是被他坑了的朱棣成功上位,就算是朱允炆最终获胜,也绝对会秋后算账!不然他爷爷朱元璋的灵位分分钟被人挂得到处都是所以铁铉不是智将,而是彻头彻尾的智障”…

然后是景清,这个人从精神上我还是很佩服他这种刚烈之人,和当年荆轲非常类似

但他假意投降,然后对朱棣(已经是皇帝了)展开刺杀,这件事就是铁打的谋逆刺驾,还是众目睽睽之下在金殿上被当场抓住,这个性质,基本上已经是封建王朝最严重的罪行了

所以被族之,也就是顺理成章

这种封建时代的政治斗争,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只能用事实说话,事实就是朱棣确实是比朱允炆更好的皇帝,不管怎么说,朱允炆(以及他背后的支持者)都只是失败者而朱棣不但获得了皇位争夺的成功,在做皇帝这个职位上,表现也可圈可点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可以负责任的告诉读者,都是造谣!

说朱棣杀人这个没错,杀成这样就是大谬!说什么油炸剥皮!这纯粹就是在故意摸黑朱棣!

明成祖画像

众所周知,明史是满清修的,里面有诸多纂改之处。但是明史作为正史也没有记载油炸铁铉,剥皮景清这类事情!

这件事的出处来自蔡东藩的《明史演义》一看名字大家就知道,这是一本类似《三国演义》小说而已,偏偏里面内容把朱棣摸黑的极其厉害!

铁铉像

我们来看铁铉这一段:

燕王强令一顾,终不可得,乃命人将他耳鼻割下,爇肉令熟,纳入铉口,并问肉味甘否?自古无此刑法。铉大声道:忠臣孝子的肉,有何不甘?燕王益怒,喝令寸磔廷中。

铉至死犹骂不绝口,燕王复令人舁镬至殿,熬油数斗,投入铉尸,顷刻成炭。导使朝上,尸终反身向外。嗣命人用铁棒十余,夹住残骸,令他北面,且笑道:你今亦来朝我么?一语未完,镬中热油沸起,飞溅丈余,烫伤左右手足。

看见了没?蔡东藩写起来为了艺术效果是怎么夸张怎么写!咱们再看《明史》的记载:

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

《明史》记载就比较靠谱,是凌迟处死,不是下油锅。凌迟也是按照当时的法度来执行,并非创造性的刑罚!当然也是很惨,比起下油锅割耳朵那就好了很多。

再看另一位景清的,蔡东藩是这样描述的:

惟左佥都御史景清,平时倜傥尚大节,至燕王即位,闻他重名,令还旧任,他仍受命不辞,委蛇朝右。有人从旁窃笑,说他言不顾行,偷生怕死,他也毫不为意。迁延至两月余,钦天监忽奏称异星告变,光芒甚赤,直犯帝座。燕王颇为留意。八月望日,燕王临朝,蓦见景清衣绯而入,未免动疑。朝毕,景清忽奋跃上前,势将犯驾,燕王立命左右将他拿下,搜索身旁,得一利刃,便叱问意欲何为?清慨然道:欲为故主报仇,可惜不能成事。燕王大怒,把他剥皮。清含血直喷御衣,谩骂至死,骨肉被磔,悬皮长安门。一日,燕王出巡,驾过门右,所悬的皮,自断绳索,扑向燕王面前。燕王很是诧异,立命取皮付火。既而昼寝,梦清仗剑入宫,突然惊觉,愤愤道:何物鬼魂,还敢作祟?”随令夷灭九族,辗转牵连,称为瓜蔓抄,株累甚众,村落为墟。

看见了没?燕王直接活脱脱变成阎王了!景清这个惨!蔡东藩可真能写!

景清像

再来看看《明史》的记载:

清素预密谋,且约孝孺等同殉国,至是独诣阙自归,成祖命仍其官,委蛇班行者久之。一日早朝,清衣绯怀刃入。先是,日者奏异星赤色犯帝座,甚急。成祖故疑清。及朝,清独著绯。命搜之,得所藏刃。诘责,清奋起曰:欲为故主报仇耳!成祖怒,磔死,族之。

怎么样,正规史书记载的就是这样,和铁铉一样,凌迟,夷族。这死法比起蔡东藩老先生的可就人性化了许多!但是瓜蔓抄这事是确有其事。

铁铉大家都知道,得罪朱棣是因为当年朱棣进攻济南,这个书呆子二杆子病发作,把明太祖朱元璋的灵位给挂在了城上!还诈降用铁笼子差点把朱棣砸成肉饼!朱棣深恨之!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凌迟。

景清嘛,就是笔者上述那样,为了刺杀朱棣全君臣之义,最后没有成功!算是舍身取义了!

总之明成祖靖难成功以后确实有杀戮,但是不至于毫无人性,一切都是按照古代那一套来执行操作的!


两人惨遭杀戮都和明朝初年的一次军事行动有关,那就是靖难之役,最终结果是燕王朱棣取得了胜利,君临天下,而建文帝却下落不明,虽然建文帝窝囊无能,集大明所有的优势资源败给了区区几万兵马的朱棣,但是因为建文帝在任内推行文治天下的方略,提拔了不少读书人,笼络了不少文人士大夫,比如齐泰、黄子澄,还有上面提到的铁铉,景清都誓死效忠建文帝而对朱棣嗤之以鼻,认为他是逆臣,当朱棣成为胜利者之后,自然要对前朝遗臣进行政治清算,铁铉和景清因为效忠建文帝,而惨遭杀戮,不过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铁铉被油炸,景清被剥皮,这应该来自野史传说,有抹黑朱棣之嫌,不过正史里明确提到两人的死用的是磔刑。何为磔刑,通俗来讲就是凌迟之刑,这种刑法也够惨烈的,也可以看的出来,朱棣对他们多么的痛恨。

朱棣是明太祖的四子,按照汉家嫡长子的皇位继承制,朱棣无缘皇帝之位,但是朱棣性格上很像他的父皇朱元璋,聪明有野心、心狠手辣,打仗也很厉害,当他的父皇把继承权传给了他的侄子朱允炆之后,他心中开始忿忿不平,耿耿于怀,只是父皇在时摄于他的威严,不敢表露出来,当朱元璋一死,他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早已按耐不住了,就在建文帝即位的第二年,朱棣就以清君侧为由,发动靖难之役,目标直指南京的皇帝宝座。

这场战争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就是朱棣想当皇帝,因而对于那些深受孔孟之道熏陶的士大夫来讲,这就是谋逆,朱棣就是叛臣,很多当时的名家大儒都痛斥朱棣的不齿行为,而誓死拥护建文帝,这其中就包括铁铉和景清。

先来说说铁铉,靖难之役发生时,铁铉时任山东布政使,建文二年四月,朱棣在济南城外大败李景隆,随之包围了济南,济南形势告急,铁铉一面积极发动百姓参与保卫济南,一面与济南都指挥使盛庸歃血为盟,共同约定死守济南城,面对铜墙铁壁般的济南城,朱棣连攻三个月无法克城,最后阴谋引黄河水淹城,铁铉为了城中百姓,决定诈降朱棣,朱棣不知是计,闻言大喜。在朱棣率领众卒进入城门的时候,铁铉事先准备好命人将门拱上的铁闸降落,旋即砸中了朱棣的骑坐,但朱棣侥幸逃脱,之后燕军士卒也纷纷逃走,铁铉带领士兵骚扰袭击燕兵,燕军大败,不得不退兵,从此南伐不再取道济南,但也因此对铁铉恨之入骨。建文四年,朱棣绕道济南向南挺进,突破淮河防线,顺利攻占南京,赶走侄儿,登上皇帝大位,朱棣始终念念不忘济南的羞辱,派重兵进攻济南,这次铁铉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城池陷落被抓捕,当铁铉被押赴到南京之时,朱棣早就按耐不住心中的愤怒,命人将他凌迟处死,家人被充作官奴。

而景清的死更是让人无限的感概,早年的景清是朱元璋时期的御史,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也因此得罪权贵被数次弹劾,但好在朱元璋知其忠心,遭弹劾没过多久又复其官位,到了建文一朝,建文帝大胆起用一批文官治理国家,景清也因忠贞不二,被委以重任,景清很感激建文帝的知遇之恩,一直尽心尽力的辅佐建文帝,直到靖难之役,朱棣造反成功。

景清因为没有在明面上公开反对朱棣,而被朱棣保留官位,但其实景清心中仍然奉建文帝为正朔,只不过他是暂时委曲求全,等待机会替建文帝报仇,一次早朝会上,景清暗自携带匕首,准备寻找机会刺杀朱棣,不料被守卫察觉,搜出匕首,刺杀行动失败,朱棣问景清为何要刺杀他时,景清大义凌然的说到,'欲为故主报仇耳,朱棣闻言大怒,命人将景清动之磔刑,这时的大明世人才明白景清只不过是诈降朱棣,是宁死不屈的建文忠臣,是和方孝孺一样的忠义之人。

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朱棣油炸铁铉,景清剥皮,但是作为两位建文帝旧臣,在已成为案板上的鱼肉无力反抗之时,仍然被朱棣判凌迟处死,也是够心狠手辣的。(来源头条悟空问答)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才思敏捷深获朱元璋的赏识,后因拥护建文帝被凌迟处死
朱棣有多变态
明朝第一大冤案,因四个字,被灭十族,凌迟处死873人
朱棣将此将军凌迟千余刀,怒骂不止,后投入油锅
建文旧臣中,朱棣最恨铁铉,最器重的是谁?临终他才说出这个秘密
朱棣架设大炮攻城,守将请出一物:有种你开炮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