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阳古城:卧龙岗上,长眠冯紫岗
李萍  文/图

        卧龙岗,不是一个寻常的去处。

        这一道高岗,不知是多少万年前大自然画下的经典一笔,于是南阳城有了这么一个龙脉宝地,为诸葛亮躬耕于斯埋下了极深极长的伏笔。千百年来,它与这个城市始终相濡以沫,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朝圣之地。

        去卧龙岗,若从玄妙观出发,沿古城北门大街(工农路)而南,再折长春街(解放路)出南城门,其后西行,经朝山街,转滨河路、卧龙路……这样的行走路线,总给我一种逆时光之流而上的感觉。77年前,冯紫岗的出殡路线不知是否大致如此,千余人的送殡队伍从玄妙观出发,徒步两个半小时穿城而过前往卧龙岗、沿途群众途为之塞,那样的情形,单单想想便觉得甚是感动。

        上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向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遗传学家乐天宇询问过冯紫岗的情况——倘若冯紫岗在世,想必会在中国农业经济上真正一展身手的。然而,早在1943年农历四月,43岁的冯紫岗就溘然而逝。于当今的男士来说,43岁,该是何等风华正茂的年纪!一代农学家、实践学者冯紫岗却满怀遗憾愤然离世,徒留身后一声声叹息。

        就在2016年12月,冯紫岗的墓碑在市区三里河治理现场被发现,那里,与他在卧龙岗的墓地约有一公里多的距离。经历了时代的动荡不安,冯紫岗在卧龙岗卧龙潭北的坟墓早荡然无存,与之一起几乎湮灭的,还有他的名字。说起来,如今有多少南阳人知道这位著名的农学家呢?

       只是,他的名字,何以年轻时偏偏改为紫岗呢?紫岗长眠北障紫峰的卧龙岗,让人感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玄机。事业未竟身先死,何其不幸;长栖智圣躬耕处,又何其有幸。

冯紫岗画像(温峰安绘)

       赴法留学后,农学成为追求一生的事业

       冯紫岗本名冯克毅,1900年出生于南阳县(今宛城区)瓦店镇冯庄村,因幼年丧母,由父亲扶养成人。酷爱读书的父亲,对儿子的学习相当上心,督促其自幼努力向学。在南阳中学毕业后,冯紫岗到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就学,1918年到北京孔德学校专攻法文。

       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眼瞅着清政府腐朽无能、外侮频仍,冯紫岗怎不义愤填膺?血性担当的男儿拍案而起,1919年在北京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并在新思想的鼓舞下,决心出国寻求治国救民之道。于是,1920年,冯紫岗向华法教育会提出申请,并于当年12月与其他学生一同抵达法国勤工俭学。只不过,次年他便被押送回国。事情是这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将庚子赔款退还中国,其中一部分用于中国派一批公费留学生赴法留学。当时主办招生的吴稚晖等人,限定只在国内招收新生,将已在法国的勤工俭学生排斥在外,引起了全体勤工俭学生的愤慨,遂选派代表(冯紫岗是代表之一)与吴稚晖交涉,要求一视同仁允许勤工俭学生报考。遭拒后,代表们带领部分勤工俭学生于1921年10月间占领了用庚子赔款在法国创办的食宿学校——里昂大学,爆发了著名的“里大运动”。结果,当时的中国驻法大使馆同法国政府一起,把104名代表关了几天并押送回国。

        不过,冯紫岗的人生路线却只是稍稍偏移些许便重回原途:途经新加坡时,那里的一位华侨友人介绍他在新加坡当了半年家庭教师后,又资助他再次赴法留学。正是此时,冯克毅改名冯紫岗,到法国苦读农业大学数年。

       1928年回国后十余年间,冯紫岗的人生再也离不开一个“农”字,历任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和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南阳县农林局长、安徽大学农学院院长、湖北农专校长、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的合作学院和边疆学院教授等职,1939年起任河南省合作事业管理处处长直至逝世。回看他短暂的一生,始终在研究中国的农业经济问题,一直孜孜探索变革农村困境的办法,还著有《农民问题概论》《兰溪农村调查》《嘉兴县农村调查》等。其中《兰溪农村调查》对旧中国租佃制度作了较详尽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对农村各类农民的生活水平、住房条件、婚姻状况、性别及受教育程度均作了详尽记述,这在当时我国农村经济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只可惜满腔热血,最终拗不过时代大背景

冯紫岗墓碑,2016年出土

        建设农村,在潦河镇创办民众师范学校

        冯紫岗不是一个只知纸上谈兵的腐儒,他多次离开大学讲台从事基层实际工作,在南阳开展农村社会调查,在潦河镇开办民众师范学校,并在浙江、南京任教期间先后赴南京晓庄师范访问陶行知、山东邹平访问梁漱溟研究农村问题。对于农村建设,他有自己的独到主张。

        1932年至1933年,冯紫岗应邀回到家乡,出任南阳县农林局长。他一心想以实际工作为家乡办点有益事情,遂联手南阳高流名士杨鹤汀,在城西北创办了李华庄农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南阳地区农科所),从事科学试验,推广果树培养技术,后发展为南阳的主要农业试验基地。他还在潦河镇开办了民众师范学校,培养乡村建设基层骨干。

       根据他的理想,开办民众师范的宗旨是“以教育为主,发动民众,办好地方自治,发展生产,建设农村,资助国防,消除封建残余”。他深入浅出地讲授主要课程,并率领民众师范两百多名学生,克服重重阻挠,深入南阳城镇乡村做了一次颇具规模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编著成《南阳农村社会调查报告》一书,反映出当时南阳县农村中一个根本矛盾——土地占有不合理问题,“南阳有地100亩以上的地主的户数,仅占总户数的1%强,推算他们所占有的农田却几及30%;而占总户数差不多90%的30亩以下的贫农,所占有的农田倒只有39.42%……”“土地可耕之户数尚占总户数的1/4。大部分的农民,都是穷苦不堪,终日劳动而不得食的队伍,他们是生活低下的中国生计之最下等,他们做小贩、小商人,他们为地主当牛马,他们也做毫无保障的日工,或者在收获的时候总动员,在田间拾掇一点残余的粮食”…… 

       说实话,如今翻看他的《调查报告》,仍为其真实详尽的内容感到触目惊心,那是一幅反映上世纪30年代南阳农村农民悲惨现状的画卷:“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地土瘠

薄,天然环境恶劣,土匪不断骚扰,土劣、政府、军队任意敲诈摊派,农民破产化、无产化“。当然,这样的冯紫岗是不受当局欢迎的。这个常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精神教诲学生并鼓励他们毕业后在地方为人民办事的实践学者,遭到了封建势力的反对,他们污蔑冯紫岗“反动”,于是在当局的压力下,冯紫岗被迫离开潦河。消息传出,全体师生开大会欢送,面对泣不成声的学生,冯紫岗满怀激情地说:“满天撒下自由种,自有花开时”。

       1933年秋,无奈离宛的冯紫岗第二次到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其后又到安徽大学农学院当院长。抗战开始后,冯紫岗到湖北任农专校长,曾带领部分上海到内陆的学生去浙江丽水作抗战宣传却遭到浙江省国民党党部围攻。1939年他应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张仲鲁之邀,回到洛阳组建河南省合作事业管理处并任处长,开始了自己对合作事业的追求。

冯紫岗墓地,就在卧龙潭北

       一心为民,请求蒋介石为河南灾区减缓征税

       1942年春节,冯紫岗曾写过一幅春联:想到说到做到,实干苦干硬干。这幅春联就贴在河南省合作事业管理处大门上,冯紫岗还以”坚定信念“为题向同事申述了该联的意义。苦干实干,始终是他的本色,为农民谋利,始终是他的向往。

       冯紫岗设想依靠农民合作搞乡村建设,积极培训骨干宣讲合作事业规划。他提出过不少主张,如“乡村都市化、都市乡村化是我国发展的前景,组织合作社是实现此前景的主要途径”;”农业必须多角化(近似我国上世纪80年代多种经营的提法),这要通过合作社经营才能展开“;”合作社业务的开展,离不开合作金库和合作供销联合组织的辅助性“等,深受学员欢迎。河南合作事业,也在他主持的前两年有所发展,但从1941年下半年起便困难重重,1942年春节的”三干“春联,便是在此背景下所撰。

        冯紫岗主张的合作事业后来之所以推进艰难甚至落空,根源在于无法解决一个基本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当然,作为一名潜心研究过中国社会结构的学者,冯紫岗对此认识得颇为深刻。但这是旧营垒的禁区,他只有小心谨慎地回避。这位笃行”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学者,困于种种矛盾纠结不能自拔,招致了无数烦恼郁于心中。

        1942年夏河南全省大旱,粮食绝收,有些地方树皮亦剥食已尽;河南又是抗战前线,百姓出兵出差苦不堪言,当年冬,冯紫岗赴重庆开会时向参会的蒋介石陈述了河南灾情,请求政府减缓征税,却被蒋断然拒绝。受此打击,冯紫岗愤慨万分,但回河南后仍不遗余力设法为省内农民多谋一分福利。1943年农历四月初一,在当时的省政府扩大会议上,冯紫岗提出一个合作事业新方案,遭到与会多数人反对,秉性耿直的他,不屈不挠争取也未获通过,遭此打击当场脑溢血晕倒不省人事,三天后与世长辞。

图为冯紫岗(右,讲台站立着长衫者)在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期间,在嘉兴县作农村调查时向地方服务人员训练所演讲调查方法。图片模糊不清。事实上,如今我们很难寻找到冯紫岗的照片,有说法是他的照片都随遗物葬于老家冯庄。

       赍志以殁,各界公祭后遗骨葬于卧龙岗

        冯紫岗去世后,河南省会各界为其举行了公祭,时任省主席的李培基为主祭人。讣告定稿时,著名史学家徐旭生增加了”坐而言、起而行、言必信、行必果“,教育家、国民党新野县参议会参议长马戢武添上了”他是当代难得的实践学者“的评语。1943年5月11日,冯紫岗灵柩发引回籍,次日抵达南阳。

       1943年5月的《河南民国日报》对冯紫岗安葬卧龙岗前后作了报道,用了两个”途为之塞“,第一次是冯紫岗灵柩发引回宛时,“送行者计到李培基主席之代表及省会各界千余人,途为之塞,送至东关郊外举行路祭,情形甚为悲痛。”第二次是5月18日冯紫岗在南阳出殡时,“公祭礼毕,九时半发引,挽联前导,哀乐感人,来宾约千余人,随榇经南阳城内至卧龙岗墓地,沿途观众途为之塞……“

        南阳为冯紫岗举办公祭礼地点在玄妙观,南阳警备司令孔繁瀛主祭,南阳《前锋报》社长李静之介绍冯紫岗生平事业,河南省政府派遣护灵代表郭绍芳介绍了冯紫岗致病经过及省政府抚恤情形。《前锋报》原编辑、《河南民国日报》驻宛记者孙良田对南阳各界公祭冯紫岗作了专题报道:”十八日的清晨,南阳各界人士纷纷赴玄妙观,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哀痛的心……“”先生的家族在像前守着,先生的公子似乎年纪正幼,人们用了哀惋的眼睛看先生,也用了哀惋的眼睛看先生的公子!八点钟公祭礼开始,一时哀乐齐作,哭声与饮泣声四起……“”卧龙岗上已布置好了一个临时棚架,墓地已用砖做好,下棺时,南阳各界代表及先生家族亲扶先生入土,泥工开始做墓时,人们不禁又难受起来……先生的墓地在武侯祠东百米之岗上,附近柏树成林,苍翠相间,教育厅的园艺场在岗下,这时正开着红色白色的花,白河从东北向西南流去,迥绕着岗,先生的永久宿所,是一个风景绝佳的所在……“

       冯紫岗生前两袖清风,当了数年主官但家中常闹粮食饥慌,逝去后若无治丧处想办法便无以为棺、无以可葬。他当年改名字时,也许会想到家乡的紫山和卧龙岗,但他也许没想到,自己与智圣诸葛亮一样,事业未竟而身先死。紫岗葬身卧龙岗,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历经时代动荡的若干年后,冯紫岗坟墓被毁。1986年冯紫岗夫人仝允果逝世后葬于冯庄,碑刻上虽写着冯紫岗与夫人合葬,事实上墓中仅有冯紫岗生前遗物。冯紫岗的名字,与他的坟墓一样,渐渐被掩埋于历史的风尘中。  

        只是往事并不如烟。2016年12月,冯紫岗的汉白玉墓碑在三里河治理现场被发现。历史总在不经意间以另一种形式提醒我们,有的人曾经来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阳社会工作先驱冯紫岗:乡村都市化、都市乡村化是我国发展的前景|益博社会工作创新家
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照
南阳卧龙岗
河南南阳卧龙岗诸葛亮像(左图)湖北襄阳某广场诸葛亮像(右图)
南阳卧龙岗组图#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地...
我的中原之行-南阳-卧龙岗武候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