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十大庄园:魏氏庄园建后即败之风水环境探讨

中国十大民间庄园,装饰精美,巍峨宏伟,民间建筑文化的丰富多彩,成为历史上一道亮丽的景观,这些著名的民间庄园,而山西就了占据4个,今天呢,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十大民间的庄园,都分布在国内的哪些地方,又有哪些看点


①山西灵石·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有中国民间故宫与山西的紫禁城之称,气势和规模在晋商宅院中首屈一指,而在王家大院主要的看点就是三雕艺术,砖雕-木雕-石雕遍布在大院的各个地方,随处可见,精妙绝伦,引人入胜,内涵丰富,还蕴含了很多的故事,再者就是,一定要登上城墙,俯瞰大院建筑,错落有致,十分恢宏,尤其崇宁堡,这里是五堡中建筑时间最早,面积

最大的建筑群。

②山西祁县·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曾经5A级旅游景点,因各种原因被摘牌,是清朝乔致庸的宅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从建筑角度看,人们都说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这里的建筑威严气派,从高空俯瞰,大院整体为双喜字形布局,在大院的顶楼之上,悬挂着一块福种琅嬛匾额,这是当年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所赠,还有对面的砖雕影壁上,还有100个不同样式的寿字组成的一幅,一寿变百寿图,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也是初到乔家必打卡的看点。

③四川大邑·刘氏庄园
刘氏庄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三级博物馆,是大地主刘文采的庄园,是保存完整,规模恢宏的庄园建筑群,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已成为一份难得的社会历史变迁的实物资料,与近现代四川西部地区建筑技艺博物馆,堪称川西民俗传统文化大观园,在刘氏庄园,有几处看点不要错过,老公馆与新公馆,还有收租院与小姐楼,建筑设计精妙,风格独特,有九层镂空雕刻象牙球与十三层镂空雕刻象牙塔,是刘氏庄园必打卡的景点

④山西阳城·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清康熙皇帝的老师,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其建筑依山就势,城墙雄伟,颇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群,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城门上筑有城楼,楼内放置康熙皇帝御赐的午亭山村石刻牌匾,每日此处都有演出表演,在相府里有一个中华字典博物馆,据说是唯一一套民间头版的康熙字典,为相府的镇馆之宝,反正我是没有看着。

景区门票:
皇城相府100元

⑤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康店镇庄园,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因向慈禧捐银百万两,而闻名天下,是我国三大庄园之一,同时,也是中原三大官宅之一,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在庄园内园内的砖雕-木雕-石雕可谓是艺术精品,主要体现在门窗-斗拱-门枕石1影壁墙-柱础-台座和石碑之上,其建筑,更是华北封建堡垒式庄园的代表作,沿山坡建造,直至山顶,布局精致,进去之后,就如置身迷宫之中,还有庄园内牌匾和楹联,不计其数,且都蕴含了深邃的处世哲学。

⑥山东栖霞·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庄园南街,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北方现存最大的封建地主庄园,为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为国内三大封建地主庄园,有着北方有牟墨林,南方有刘文采之说,庄园气魄雄伟,又具有胶东民居的特点,院落式建筑群体,这里又被誉为胶东民俗博物馆等称号,如果游玩牟氏庄园的话,不可错的三大怪,最令人惊奇,烟囱垒在山墙外,火炕口在寝室外,穿堂门儿一线开,感兴趣的话,可以细细观察,还有一处特别的景观-虎皮墙,石缝细如线,对于爱拍照摄影的话,千万不要错过,这里绝对是你最佳的,拍照打卡之地。

⑦山西榆次·常家庄园
常家庄园,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车辋村,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清代北方民间建筑群,被称为儒商世家,是现存面积最大的山西晋商大院,有谚曰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与其它大院相比,不仅同样具有的精美木雕-石雕-砖雕-彩绘等,并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北方民居中最大的园林湖泊,不仅秀美,好似南方园林的景观,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常家大院,可以称得上是最美丽的山西大院。

⑧重庆培陵·陈万宝庄园
陈万宝庄园,位于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是清代南坪巨富陈万宝及其子孙后代修建的庄园,修建大小庄园14处,形成闻名遐迩的古代庄园群落,素有川东陈万宝,川西刘文采之说法,建筑风格独特,堪称民居精品,是川东和江南建筑相结合的典范,堪称西南地区,中国清代民居的上乘之作,尤其庄园内石雕木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人瞩目的还有院内的石刻,蟠桃-石榴-核桃-佛手-麒麟等,纯粹是一座艺术的宫殿,而戏楼上精致的木雕,更是整个庄园建筑艺术的点睛之作。

⑨山东惠民·魏氏庄园
魏氏庄园,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魏集镇庄园路1号,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一座具有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功能的城垣建筑,与北京四合院式民居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城堡式建筑群,也是国内现存唯一的城堡式庄园,是清代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邸,整体呈工字性布局,如果,对古建筑感兴趣的,千万不要错过庄园里的古堡意匠,魏氏庄园建筑技艺展馆,千年中国建筑灿烂文化的精髓,均在这展览中全面地体现,庄园旁边还有古村落,可一并游玩。

⑩西藏江孜·帕拉庄园
帕拉庄园,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三大贵族庄园之一,为奴隶主的庄园,是旧西藏贵族和农奴两种不同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旧西藏的缩影,这所古老的庄园,承载了太多历史,一些历史影片,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真实建筑影像,宛如一块历史的画卷,不过在帕拉庄园和旁边奴隶院的房顶上,可以清新地看到远处的宗山古堡,尤其是在黄昏的时候,拍照效果非常的好。

本文的重点来了……

魏氏庄园

魏氏庄园,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魏集镇,是清代布政司理问、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第,占地40余亩。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魏氏庄园平面布局像一个汉字的“工”,由住宅、花园、池塘、祠堂、广场五个部分组成。来到魏氏庄园城门,上方嵌有青石质地的门额镌刻有“树德”二字,是清代光绪十六年(1891年)惠民籍举人张会—所书,为隶书,年款为“光绪庚寅仲秋”。

魏氏庄园系主人及家眷生活起居(衣、食、住、娱等)为中心建造的,园内设有土地、作坊、店铺等生产经营设施。魏氏庄园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坚固而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这与晚清时代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有密切关系。魏氏庄园地基高筑,还有御防洪水的功能,这是由鲁北位于黄河下游,地势低洼,水患频发的地域特点决定的。

而魏氏庄园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庄园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城东南30公里220国道南侧魏集镇的魏集村。它是清代布政司理问、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第,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890-1893年),历经战争洗礼和政治运动冲击,主体建筑保护完好,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氏庄园占地40余亩,平面布局呈“工”字,由住宅、花园、池塘、祠堂、广场五个部分组成。庄园的住宅将具有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功能的城垣建筑和北京四合院式民居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城堡式建筑群。 城垣建筑平面为矩形,南北长84米,东西宽46米。庄园坐西朝东,高大的拱卷门上方镌刻着遒劲有力的“树德”两个大字,城墙原为两重,两墙间为更道,现仅存内墙。墙高10米,根基厚3.8米,顶宽1.5米,结构采用明清城墙的传统模式,内为三合土夯筑,外砌青砖。顶部外侧设垛口,内侧砌女儿墙,中间为宽窄不一的过道。墙体内壁四周有几个拱卷形壁龛,内有上下两层对外射击孔。城墙东南角和西北角建有两个半突出墙体的圆形炮楼,各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均砌有射击孔,根据不同距离射击目标发挥不同作用。

魏氏庄园从开工(1890)到竣工(1893)

  耗时3年,共花费白银10万辆,

  约占当年北洋海军军费的1/13。

魏氏庄园是魏氏家族几代人财富积累的结果。惠民县魏氏家族是明朝初年由河北枣强移民而来的,其中一支到清朝中期的魏学潞时,家境开始富裕。魏学潞有两个儿子,只有小儿子魏毓柄有5个儿子,分别是魏振英、魏振庄、魏振芮、魏振莱、魏振菖,其中魏振庄有3个儿子,分别是魏景晫、魏景昉、魏景旭,魏景晫无后,过继魏景昉惟一的儿子魏肇庆,魏肇庆就是魏氏庄园的具体建设者。魏景旭有一子魏肇祥,娶户部侍郎游百川之女。


魏肇庆有两个儿子。长子魏堃,1877年出生,1897年考中举人,曾在北京任内阁中书,做些秘书一类的事务,后弃职回乡管理族务。但举人出身的魏堃,缺乏经商才能和兴趣,又逢社会动荡,家族产业日渐凋零。1930年去世。魏肇庆次子魏杰,1882年出生,无后,1903年去世。魏堃有3个儿子,老大早逝。抗战胜利后,老二随国民党军队到了济南下落不明。老三也早逝,留下的儿子被妻子改嫁带走。

到1946年土地改革时,庄园被人民政府没收,成了中共惠民县第七区委的驻地,建国初期再被改成粮站,1993年粮站搬出,庄园从此成了真正的文物保护单位。


  魏氏庄园由福寿堂、徒义堂、树德堂三组建筑群构成,

  目前保存完好的是树德堂,即魏肇庆的住处。

魏肇庆(1853~1902),字燕昌,魏集大地主魏毓炳的后代,官至武定府同知。他家土地占全村的三分之二,并在北京、天津、青岛、济南、滨州等地设有当铺和银号。他在雇工剥削和高利敛财的同时, 亦向县粥厂捐钱谷济贫,又捐银500两资助知县沈世铨重修《惠民县志》,赚得“乐善好施”之名。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耗巨资修建两角带炮楼的城堡式庄园,三年乃成。解放后,庄园归公。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肇庆,魏氏家族第十世,为保护家人的性命和财产安全,他特意去京城聘请宫廷设计师精心设计,花巨资修建这座防范严密、设计精巧的城堡式住宅。

    住宅房屋建筑是按照《清工部工程则例》设计,同时又有典型的地方风格。其主体结构为清代小式木作台梁式构架,建筑形式为砖石木混合结构。平面布局是按照中国民居传统方式,沿南北纵轴对称设计,并按前堂后寝的原则依次排列,整个院落错落有致、流线分明。鳞次栉比的住宅房屋与高耸的城垣融为一体,尤其突出了能攻易守、进退自如的军事防御功能。 住宅群体共三进九座院落,共有大小256间房屋。现存院落六个,住房40余间,房屋营造为硬山,分卷棚顶、花脊两种营造方式,形式风格特异的前厦回廊。院落群分别由中路院落和东西侧跨院组成,中路院落为主体建筑,属于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住宅。两侧跨院分别有私塾院、裁缝院、厨房院等。院落间设有通道、房屋间以夹壁墙和暗道相连,通过石流向内宅供水,供物靠内外相通的壁洞。各房间冬季取暖采取中国传统的火炕式。城堡内有50余间粮仓,可贮备大量粮油,地下埋有大量煤炭,有两眼砖砌水井,遇到战争或灾荒,即使经年不开城门也有足够的生活保障。此外,内宅北大厅东西两端硬山设有吊桥,联接城墙顶部。

咱就说是不是贫穷限制想象力。那个年代,庄园主就已经用上了地暖,而且还是先进的“回笼灶”,灶门在室外,通过铺在地下回形的烟道,热量留下,烟完全排出。不得不为先人的设计竖个大拇指!

现代人是不是为学区房愁,人家庄园主也很重视,一入户,右手边便是私塾先生的私人小院,先生的吃喝拉撒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安心育人,小院的对面便是教室,通过这个安排,足以说明,庄主对教育的格外重视。

小司机现场发现一间庄主千金的闺房,说是闺房,真的,替魏小姐打抱不平,就一小犄角旮旯,和庄主的大儿子二儿子的两室一厅的小阁楼差距也太大了,无论位置还是规模都能看出魏小姐挺憋屈。

回过头来说,当时晚清政府无能,无法管控社会秩序,强盗频出,庄主把自己的庄园完全设计的有军事防御能力,城墙处都设计了机枪口等设施,充分体现了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枪炮!

   下面我从风水形气上来详细解说这个魏氏庄园

  整座庄园内陆基偏高,庄园外四周地势偏低,从风水形法上来讲属于泄气,不是藏风聚气的 。 主体子山午向正一线,前堂后寝四合院内放丙水或丁水,犯羊刃禄堂,家中易出不吉损丁凶事。

   整座庄园风水好不好,这个外门楼大门是重中之重,千斤门楼四两屋,加上整座庄园是城堡式建筑群,所有吉凶气都只有从门楼大门进入。

   庄园主体大门子山午向正一线(误差一度内),在145度地盘巳兼巽位(天盘巽位)立门楼,依杨公三元风水之理是在凶位安门,不合乎劫杀用法。尽管魏肇庆的祖上是二品大官留有丰富的家资给他,但有了这个劫杀门,再多的家资也将一败如灰。依杨公三元风水之理理气杂乱也不发丁。虽依杨公三元风水之理可出军官公检法司武职之仕途之人也是昙花一现。

外门楼大门立酉山卯向!门楼外正前有一池塘,是为吉象。因整座庄园内陆基偏高庄园外四周地势偏低可惜补救不大。 

庄园的衰败
可以说,魏氏庄园是魏氏家族繁盛达到顶峰的标志,也是魏氏家族走向衰败的开始。

魏氏家族从搬进庄园开始,就已显出衰败迹象。这座貌似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小城堡,反映的是庄主的一种“乌龟心态”和“鸵鸟策略”,自我封闭!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私盐猖獗,盐、当两业由盛变衰,1914年,山东盐务进行改革,食盐由民营改为官营,从此支撑魏家财源的半壁江山易手,而魏氏家族的另一财务支柱——典当业也越来越不景气。终于,魏氏家族的两个支柱坍塌。

这时,魏家协和在蒲城的当铺失火,物品全部被焚,存当人纷纷以当票为凭据索赔,魏家只好变卖家产还账。这一偶然事件也加速了魏氏家族的衰落。

由于操劳过度,49岁的魏肇庆积劳成疾,久治不愈,遂于光绪二十年(即1902年)因风湿病复发而不治而亡。据说魏肇庆一直恪守一夫一妻之家风,不曾纳妾。其妻为其生育二子二女。长子魏某,曾在京任内阁中书,后弃职回乡管理家族事务,但举人出身的他明显缺少父亲的经商智慧和才能,各地店铺放任族人和亲属自主经营,导致连年亏损并相继倒闭。蒲城当铺竟因一场大火烧得精光,家中积蓄甚至不够还押当人之债的。
  魏肇庆的长子抑郁而亡,大孙子曾参加国民党军队抗击日寇,并变卖过家产购置军装武器,后来下落不明;二孙子幼时随其母改嫁,。魏肇庆的次子叫魏杰,早亡,亦无后,就这样,魏氏家族彻底衰落了。

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一代穷,二代富,三代挺胸大揭肚,四代拆屋卖庭柱。”当地人说起魏家的兴衰故事时,也总会感叹,“富不过三代啊!”好像这就是历史的轮回,魏氏一门也逃不过这一历史怪圈。

魏肇庆率家人搬进庄园居住之时,诺大的庄园,只有魏肇庆夫妇及其长子、次子,女儿五口人居住,人丁不旺。魏肇庆寿命不长,1902年,活到49岁便病故了。魏肇庆有二子三女,其长子成了庄园的主人,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不仅衣食奢侈,还抽大烟,娶了五房妻妾,而其生意却相继亏损,最后变卖家产,坐吃山空。小儿子20娶妻21岁便亡了,其孙也有少亡者。偌大个家族,竟是钱旺人不旺!魏肇庆特别疼爱小女儿。人言其容貌美丽,性情孤傲,没有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夫婿竟终牛未嫁,至38岁乃抑郁而终

魏氏家族的人为何都短命而死呢?据说是因为庄园房顶黑黑的华板全是铅。当时为了防火,房梁和擦条全都灌了铅,而铅是有毒的,魏氏家族的人大板是因为铅中南而早亡的,魏氏后人魏炳明上世纪50年代随母亲改嫁到滨州市刘家口村,后改姓梁。地从未胜进过魏氏庄园,怕生在庄园外当时的氏庄园已经成为人民改府粮站。当人们何及魏炳明想不想回老家魏集去住。她总摇头“现在在那里五服重的人都没有了,还回去干嘛,连借个品担都难,哪里的黄土不埋人”。

“富润屋,德润身”,魏氏后人对钱财身外物的领悟比他的祖上更加透彻!


魏氏后人的生
魏氏家族的后人生活在现在滨州市的滨城区刘家口村。魏氏庄园的第三代庄园主魏骏翮有个弟弟,叫魏骏,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去世了。留下年轻的妻子和一儿一女,其妻后改嫁到了刘家口。他的儿子名叫魏炳明,后改姓继父的“梁”姓。几经周折,在刘家口村的一个小巷子里,我们找到一位白发凌乱的曲背老妪。邻居说:“你们不是要找从魏集来的梁炳明么?这就是他妈,79岁了。”真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当年魏家大门楼里的少奶奶,魏骏的夫人。

老人接过递上来的一支烟,颤巍巍地点上,说:“到家里坐坐吧!”口齿清楚,一点儿也没有古稀老人的呆滞。

老人的家与这里的其他农家一样,有自己的几间房,屋顶上有晒的粮食,屋内有家养的牲畜,院里还拴着条看家狗。还未进屋,狗吠已经让魏炳明(现在叫梁光明)走出屋门了。他抱着未满周岁的小孙子,寻常的农家衣衫,一脸的淡然——百分之百的一个农民。他的老伴,一位农妇,热情地把我们让进屋,并张罗着倒茶。

魏炳明今年54岁,与妻子育有二女一儿,两个女儿都嫁在本村,儿子今年也有24岁了。他们这个村子每人能分到的地很少,不能完全靠地吃饭,魏炳明平时是做木工,给装修的人家包个门吊个顶,儿子和女儿女婿都在滨州城里做小生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魏氏庄园本是魏炳明祖上的产业,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过。他不像他的姐姐那样有福气生在庄园里,他生在庄园外——当时的魏氏庄园已经成为人民政府的粮站了。1952年,时任民办小学教师的魏骏因为肺结核病导致的大出血而身亡,年仅26岁。那年魏炳明3岁,他的姐姐7岁。

对此,魏炳明的母亲记得非常清楚:“他父亲死的那年是春天的3月,我们结婚的那年也是春天3月,我们整整在一起生活了10年。结婚那年,我18岁,他父亲是16岁。”最后,孤儿寡母用一担豆子换了一口薄棺材,埋葬了他。

在魏炳明11岁时,姐弟俩随母改嫁来到了刘家口。他们姐弟后来都随了继父的梁姓,魏炳明也改成了梁光明。刘俊英并没有享受到魏家多少荣华,她回忆说,当年那么大的魏氏庄园只住着魏炳明的大娘即魏骏翮的夫人和她们一家三口,另外还有两个长工和一个佣人。家里空荡荡的,已经没有多少东西。当年魏家全盛时所拥有的200公顷良田,土改时只剩下了0.6公顷薄田。后来,魏骏翮的夫人改嫁到乐陵,59岁时死去,留下一个女儿。

当我们离开魏炳明一家的时候,他们殷殷送出门来。秋日的阳光照在老人佝偻的背上,也照在魏炳明布满沧桑的脸上。


魏氏后人的不善经营及生活上的挥霍浪费也加速了魏氏家族的衰落。吴嘉林老人在说起魏家的兴衰故事时,几次感叹:“富不过三代啊!”魏氏庄园建成后,魏氏一门已经进入了“三代、四代”时期了。魏肇庆病故后,其长子支撑门面,但他对生意根本不感兴趣,不谙经营之道,协和商号所属店铺相继亏损,他都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整个家族坐吃山空。他还娶了五房妻妾,而且吸食大烟,吃、穿 、用都十分讲究。魏肇庆的长子死后,其妻孟氏掌家,但此时魏家已病入膏肓,尽管孟氏厉行节约,也是独木难支,已经无力回天了。魏骏翮成人后成为第三代庄园主,但留给他的只是一座空空的大宅子而已,也只有拆了东墙补西墙,靠变卖祖上家产生活了。

题外话:

八宅风水的理论体系是:八宅风水就是东西四命。讲求东命人住东宅;西命人住西宅。

离巽震坎为东命东宅;艮坤兑乾为西宅西命。

以坐山为伏位(也有以向上为伏位的)。

门主灶选择在宅命的伏位,生气,延年,天医四方为吉;门主灶选择在宅命的祸害,五鬼,绝命,六煞四方为凶。……

北方极大部分平原地区的风水师只认这理论为人造福。认为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风俗习俗,不可更改。

阳宅三要门主灶,门为第一重要。根据杨公风水理念“千斤门楼四两屋”,也强调了大门的这个重要性。

千斤门楼四两屋是对有围院墙的门楼来说的。但如没围墙门楼的房,则房大门为重,也可把这房大门当成”千斤”看待,发不发丁或财或贵,或是否平安长寿,房大门太重要了。 北方平原地区基本上家家都有院子,也就是说家家都有院子大门,这个院子大门的定位关系到这个家庭的兴衰。

根据八宅风水的理论,这个院子大门的定位只要定在宅命的伏位,生气,延年,天医四个方位就是为吉了。

    比方说坎宅(包括壬子癸三山):

    院子大门定在宅的东南方(包括辰巽巳三个字之内)为生气大吉。院子大门定在宅的南方(包括丙午丁三个字之内)为延年大吉。院子大门定在宅的东方(包括甲卯乙三个字之内)为天医小吉。院子大门定在宅的西方(包括庚酉辛三个字之内)为五鬼大凶。.....

   理论要经得起推敲和检验才是好的,才能真正为人造福。实践(现实)才是检验风水理论真假的唯一标准。

    此例如依八宅风水之理是吉位生气方安门,为什么不按生气应验吉呢???

是实上,你们可以去验证一下:

子山午向之宅,在辰(生气方)开院子大门为凶门。

子山午向之宅,在巽(生气方)开院子大门为吉门。

子山午向之宅,在巳(生气方)开院子大门为凶门。

壬山丙向兼亥或兼子在辰巽巳(生气方)开院子大门三个字吉凶各不相同。

癸山丁向兼子或丑在辰巽巳(生气方)开院子大门三个字吉凶各不相同。

同理,在其他宫位如丙午丁延年方或庚酉辛五鬼方开院子大门都有吉的字也有凶的字。..........

杨公三元风水自然有它的立向理论依据,凡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单依双山不依宫位论吉凶,并且经得起千百年检验。很值得学八宅风水三合风水和学玄空风水之友深思。

魏氏庄园大外局来去水:右水倒左,坤水转申庚水来,乙水转卯甲水出。


近内局,丑艮方、艮寅、乙卯辰、丁未、庚酉各有一口鱼塘,丑艮及乙卯方这两口鱼塘最大。

魏氏庄园坐向:子山午向正针,内大门开于丙方,巳及亥方各一个高大炮楼。


外门楼开于巽已方,内大门量外门楼开在辰方。

二运子山午向正针玄空挨星图:

双星到坐,非适时当运而造,财星上山,定主退财!

魏氏庄园开建时间:1890庚寅年(时值2运中期)

峻工时间:1893癸巳年(时值2运中期)

魏肇庆生年:1853癸丑年(时值九运中期)

魏肇庆亡年:1902壬寅年(时值二运末期)

盐务改革公私合营时间:1914甲寅年(时值三运中期)

蒲城当铺失火:1914年后(时值三运中末期)

魏骏亡年:1952壬辰年(时值四运末期)


魏氏庄园一建好即败的原因统计分析有三大主因:

一、非承时当运而造!零正颠倒,焉有不败之理!

二、立向有误:子山午向正针,天元坐向纳人元兼地元之水,砂水消纳不清,应立壬山丙向兼子午。看卫星图亦可见圆唇口位于丙方。

三、开门纳气有误:子山午向宅,开丙门,不得一卦纯清之吉格,又犯羊刃禄堂。丙门量门楼于乙辰位(辰七乙三),又犯岀卦。

四、该地局先天之向:为壬山丙向,原应当大发二房,但因立局有误,二房均绝后,且魏肇庆与魏骏均为壬年去世,可见理气之玄妙,正所谓无绝房之水只有绝房之向也。

五、应人应命应事:(巽门+兑塘+震水口)

①魏肇庆:因操劳过度犯风湿病死之因:巽门,为风!

②魏堃:吸食鸦片,1930庚午年亡(时值四运初年),诗诀有云:碧绿风魔,他处廉贞莫见:雷风相簿,本主疯病,叠五黄则立应。三碧四绿同宫,在失令时,再遇五黄加临,主患风魔之疾病,如中风、神经衰弱等。

③魏骏:1952壬辰年,肺癌而亡,时年仅26岁(时值四运末年)。庚酉方鱼塘,辰酉合金,寒湿并见,肺癌而亡,金寒水冷之应象,亦是先天地局之显象。

(告示:凡本人文章,转载者须注明作者与出处,否则一律视为侵犯版权,为保护权益,将追究法律!————鹤鸣山人)

作者/鹤鸣山剑客
(曾用名:鹤鳴山人、鹤鸣山道人、鹤鸣山剑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魏氏庄园
中国三大地主庄园之一玄机重重,耗用10万两银子建成豪宅
“千斤门楼四两屋”的魏氏庄园
山东惠民魏集镇魏氏庄园的前世今生及其主人
魏氏庄园
滨州 魏氏庄园,家族城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