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厚坡镇经典民谣剖析(一)

见了小金狗,迷得不想走;若是搭个话,一死也甘休。

这是一组反映中国曲艺之乡文化繁荣昌盛和广大戏迷粉丝对曲艺表演艺术家们的认可及衷心热爱喜欢的民谣谚。

中国曲艺之乡,曲坛圣地厚坡镇(隶属淅川县)地处邓内淅三县(市)边缘结合部,自古交通便利,通达豫鄂陕三省,曾为古邓州四大名镇之一,商业贸易一直很繁荣。

淅川县志载古庙会有四:厚坡街三月十八泰山庙山货会、四月初一关帝庙会、韦集正月十六头号庙会、刘堂街三月三娘娘会。较早的庙会始于明洪武年间泰山庙会。古庙会聚四面八方,天南海北之客。明嘉靖时“厚坡底集”已然形成,乾隆邓州志载有厚坡集、马王店集(今马庄村,明代官府养马场)、韦家集(今韦集老街)。集镇繁华街道,店铺林立,会馆戏楼,酒肆茶社参差相间。

庙会商贾云集,出会巡街,烧香礼拜,万人空巷,三教九流荟萃其中,多种文化民俗于斯地交相辉映,交流融合,民间文化艺术十分活跃,文艺表演项目种类繁多,有杂技、龙舞、狮舞、高跷、旱船、花轿、戏剧、皮影、评书、鼓词、三弦、坠子、曲子等。

受楚风汉韵熏染,斯民崇尚文化且具浪漫气质,钟者尤为曲艺,多票友粉丝,戏班团众,经久不衰,传唱闾里巷陌,致名家辈出,代有精英,并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河南越调、河南曲剧的滥觞之地(厚坡镇曲艺志曲艺概述)

戏曲人物-----筱金钩

近代河南越调奠基人,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筱金钩(人称小金狗),(真名待考)生于厚坡闫寨12岁左右与罗金章共同学戏于李华庄师承曲艺家刘合德,二人均为越调班“金”字科的得意门生。民国六年(1917年)应“老同盟会”会员王庚先之邀赴开封演出,一举轰动省城,竞获汴垣各界奔走相告,交口称赞,一改当时剧团业的疲软景况。豫言报评连续6篇文章盛赞筱金钩,以为筱技“堪可并驾梅郎(梅兰芳)”。筱金钩绰号昵称“小金狗”,是清末民初影响最大的一位越调男旦表演艺术家,他天资聪敏,智商过人,嗓音甜润,扮相可人,跷工精到,体态轻盈,婀娜多姿 ,做戏迷人;尤长于刻画并揭示人物心理,无论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能演得惟妙惟肖,是厚坡人的最爱,时有俗谚云:见了小金狗,迷得不想走;若是搭个话,一死也甘休

轶文传说------筱金钩拒宴

1917年开封《予言》报的《筱金钩比》一文中说:“筱金钩来自田间,绝无优伶习气,诚为风尘中不可多得的人物。”

据说,筱金钩在开封演出的时候,袁世凯的大少爷袁克定请他去赴宴,被筱金钩拒绝了。他明白这些纨绔子弟都是寻风玩月的家伙,他一个花旦演员在这些人眼目中不过是“玩物”。所以,他不为势力所动,毅然拒绝了袁家大少爷的宴请。

筱金钩不久便销声匿迹了。有的说是被袁大少强行抢去,做了“男婢”。这个说法不大合情理,因为当时戏班的主子王庚先是不好惹的人物,有的说筱金钩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这个说法比较符合他的性格,比较可信。

报刊专著

191723日开封《予言》报

对筱金钩《送灯》的评论

对筱金钩之《送灯》,......去鸳鸯者即筱金钩,其一般装饰与李剑云无疑,......故人呼之为“二壮妞”。而其面貌尤为秀雅,含羞带媚之态可掬;询属梆戏中所罕。....

《筱金钩比》一文的摘要(1917224日《予言》报)

末征逐于歌场者数年。自越调开演以来而筱金钩之名震破耳鼓。昨偷暇观之,果然名下无虚。因援罗虬比红儿诗之例。杂忆生平所见名伶与筱金钩相较,作《筱金钩比》若干则,既示不忘故剑之意,亦以增筱金钩之声价也。

筱金钩与梅兰芳(作者:愁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金毛的亲子照,有没有暖到你?
金毛喂完小狗后休息,突然感觉身体有点异常,扭头一看直接不淡定了
主人骂了小金毛几句,伤心的藏了起来,第二天发现它后笑喷
名胜|湖南·长沙坡子街
五龙民俗:五龙镇万人空巷欢聚一堂,热闹非凡!
讣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