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阳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云台二十八将 18位将领户籍地在河南

河南省,在历史上可谓名人武将辈出,但是,对于南阳市来说,刘秀带领云台二十八将,建立东汉的这段时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南阳历史上的高光时刻。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西汉灭亡之后,一个湖北人带着20几个河南人,东征西讨之后,建立了东汉王朝。

那么,这些猛将都来自河南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刘秀的户籍地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刘秀家族从高祖“舂[chōng]陵节侯(刘买)以下四世于章陵”,刘秀自己则因为幼年丧父,早年跟随叔父一起在外地生活,“王莽地皇三年十一月,光武遂将宾客还舂陵。”

根据史书记载,汉代的南阳郡蔡阳县,隶属于荆州刺史部。结合近年的考古发现,目前历史学界判定的蔡阳县位置,在今天湖北省枣阳市锯湾镇古城村附近。

舂陵,西汉的时候,称为舂陵乡,位置在今天湖北省枣阳市城南三十里。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后,参照刘邦改置丰县的案例,在建武六年春正月丙辰日,“改舂陵乡为章陵县”,将自己的家乡升级成了县,并且永久免除了当地的赋税和徭役。

南阳市户籍的武将 11位

南阳市,是河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全市辖区包含两个行政区、10个县和一个县级市。从籍贯分布来看,刘秀帐下的二十八位将领,户籍地或户口在今天南阳市的人数,多达11位。

1、新野县 3位将领

新野县,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南阳市的新野县。在今天新野县城东北十六里的城郊乡,有一个叫做板桥铺的村庄,这里是东汉太傅邓禹的户籍地,村边至今还存在一个刻有'汉高密侯邓元公故里'字样的碑楼,不时有海内外的邓姓后人,会回到新野县寻根问祖。

新野县城东三十里,前庙乡有一个叫张楼村的村庄,目前认为是西汉时期棘阳县的治所,县治的城墙一直到元朝都保存完好,明朝初年毁于战乱,故城遗址位于今天的棘水西岸,城垣四周虽然已经被开发成为耕地,但是依稀可以看见基本的轮廓。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东汉征南大将军舞阴侯岑彭和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都是“南阳棘阳人”,云台二十八将的传说和岑彭的民间故事,在今天的新野县张楼村依然广为流传,当地有一个明月寺,寺庙里面至今仍然供奉着云台二十八将的塑像。

2、唐河县 1位将领

新野县东南七十六里,今天的唐河县湖阳镇,是古蓼国的国都所在地,夏朝的时候,廖叔安因为善于饲养龙,服侍帝舜有功,被封在蓼国,公元前639年,楚武王时期,蓼国被楚国攻灭,故城遗址在今天湖阳镇东的蓼山上,山上有一个廖姓始祖纪念馆,现在被认为是中国廖姓的发源地。

在西汉历史上,湖阳镇曾经是湖阳县的治所,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捕虏将军杨虚侯马武,是南阳湖阳人,马武在这里长大成人,长大之后,为了躲避仇家,搬迁去了江夏郡。

3、邓州市 2位将领

新野县西北一百里,今天邓州市张村镇的冠军村,是西汉冠军县的治所,这里曾经是汉武帝时期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封地,也是东汉左将军胶东侯贾复和骠骑大将军参蘧[qú]侯杜茂的户籍地。

4、南阳市 5位将领

邓州市东北七十六里,南阳市西南三十里,今天南阳市青华镇杨官寺村,是西汉时期安众侯国的治所。西汉末年,这里成为安众侯刘崇的封地,东汉骠骑将军慎侯刘隆,是刘崇的宗室成员,户籍地也在安众县。

南阳市东北四十五里,今天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鄂城寺,是西汉时期西鄂县的治所,这里是东汉琅邪太守祝阿侯陈俊和科学家张衡的家乡。

今天的南阳市,是西汉时期宛县的治所,也是南阳郡的郡治。汉代的宛县,是一个拥有十万户口的大县,在当时属于都会级的城市。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大司马广平侯吴汉,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建义大将军鬲[gé]侯朱祐,都是宛县人。

朱祐的外婆,是复阳县的刘氏。复阳县,在今天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桐柏县,这里是淮河的源头,以风景秀丽闻名于世。朱祐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父母去世后,朱祐回到了外婆家,在复阳县长大成人。

朱祐小的时候,经常往来舂陵,跟刘秀的关系很亲近,刘秀和大哥刘伯升,都非常喜欢朱祐。

云台二十八将,有11位将领来自南阳郡,但是,只有朱祐一个人,从刘秀那里获得了三十斤黄金的额外赏赐,其余二十七人,只有爵位和食邑。

颍川郡户籍的武将 7位

颍川郡,在战国时期属于韩国的领地,秦始皇十七年,韩国被秦国攻灭之后,被改置为颍川郡,它的大致范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许昌市、漯河市和平顶山市等三个地区。刘秀起兵之后,颍川郡一共有7位武将得到了重用,战功卓著。

1、平顶山市 3位将领

平顶山市宝丰县的李庄乡,是西汉父城县的治所,这里是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冯异的户籍地,当地有一个白雀寺,相传是观音菩萨肉身出家的地方。

西汉的郏[jiá]县,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东汉开国功臣卫尉安成侯铫[yáo]期、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都是郏县人。

2、许昌市 4位将领

河南省许昌市的襄城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从公元前540年,春秋时期的楚灵王为周襄王修筑襄城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设置襄城县,襄城县建城,距今已经有2560多年的时间。

云台二十八将中的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左曹合肥侯坚镡[xín],都是襄城人,更始二年春,刘秀征讨河北的时候,两人加入汉军阵营。

今天襄城县东北三十里的颍阳镇,是西汉颍阳县的治所。根据《后汉书》的记载,东汉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和上谷太守淮陵侯王霸,都是颍阳人,王霸及其子孙后代的墓地,在今天颍阳镇初级中学校园东南方向,当地人称:东汉四侯冢。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如果用南阳郡的武将人数,加上颍川郡的武将人数,那么,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河南籍的将领,则达到了18位,人物数量超过了半数;另外10位武将,则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北和山东等地。

户籍地在陕西的武将 3位

云台二十八将里面,籍贯在陕西省的将领,主要分布在左冯[píng][yì]郡和右扶风郡两个地方,以西安市的几个周边城市最为集中。

左冯翊郡,汉朝隶属于司隶校尉,郡内有一个叫做万年县的城市,遗址在今天西安市阎良区城东十二里。“万年”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西汉的太上皇刘煓[tuān],在这里去世,葬在城北的万年陵而得名。

秦朝的时候,万年县,称为栎[yuè]阳县,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秦国将都城迁到栎阳。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49年),商鞅建好咸阳城之后,秦国才将都城迁到咸阳,栎阳县作为秦国的首都,一共经历了二世,共计35年。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之前,由于长安城还在建设中,无法使用,栎阳县,就被刘邦作为西汉的临时国都,一直到长安城投入使用才搬迁,东汉建武元年,栎阳县被撤销,辖地划入万年县。

栎阳县,是一个拥有万户人口的大县,后来成为东汉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的户籍地和封地。

右扶风郡,汉朝的时候,也属于司隶校尉管辖。茂陵县,是扶风郡下辖的一个县,遗址在今天兴平市城东二十里,县境内有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公元前73年,汉宣帝为了更好的管理汉武帝的陵墓,就在当地设置了茂陵县。

东汉开国功臣右将军槐里侯万修、建威大将军好畤[zhì]侯耿弇[yǎn],都是茂陵人。耿弇的祖籍,在冀州刺史部的巨鹿郡,汉武帝的时候,才迁到扶风郡。

户籍地在河北的武将 6位

云台二十八将中,河北籍的将领,主要分布在巨鹿郡、渔阳郡、信都郡和上谷郡等四个地区。

1、巨鹿郡 2位将领

巨鹿郡,战国时代是赵国的领地,汉朝的时候隶属于冀州刺史部,刘秀的爷爷刘回,在巨鹿郡担任过都尉官,在当地有一定的民意基础。

《后汉书》里面记载说,耿氏家族,“其巨鹿大姓”,是当地的地方豪强。耿氏聚居的宋子县,遗址在今天河北省赵县东北三十里,这里是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的户籍地。耿纯,是真定刘氏的后代。

真定县,遗址在今天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的东古城村,刘秀平定河北的时候,耿纯率领宗族宾客两千多人,焚烧了自家的房屋,断绝了族人回家的念头,决心跟随刘秀,将全族的男女老幼,都安排在刘秀的兵营中居住,跟随部队作战,宋子县因此被废弃。

巨鹿郡的昌城县,《水经注》里面记载说,“在堂阳县城北三十里”,具体位置已经无法考证,大概的范围,在今天河北省新河县的城北,这里是骁骑将军昌城侯刘植的户籍地,刘秀从蓟[jì]县败退返回的时候,刘植在昌城开门欢迎刘秀,为刘秀东山再起提供了帮助。

2、信都郡 1位将领

信都县,在今天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旧城,是汉朝信都郡的治所,太常灵寿侯邳彤的户籍地。

下曲阳,也就是今天石家庄市下辖的晋州市。王莽执政时期,从巨鹿郡拆分出和成郡,下曲阳,是和成郡的郡治,邳彤,担任和成郡的太守,刘秀从蓟县败退返回的时候,在下曲阳得到了邳彤的帮助。

刘秀败退的时候,南阳宛县人任光,在信都郡担任太守;扶风茂陵人万修,担任信都令;李忠,是当地的都尉官,他们共同帮助刘秀度过了危机。

3、渔阳郡 2位将领

要阳县,是西汉渔阳郡的都尉治所,《读史方舆纪要》里面记载说,它的位置,在明朝昌平州密云县东南六十里。当代人考证认为,遗址在今天河北省丰宁县的凤山镇,谭其骧[xiāng]绘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认可这种观点;但是,谭其骧在地图集中,并没有标注要阳县的具体位置,保留了争议,因此,就目前来说,史学界关于要阳县的位置,还没有定论,需要有进一步的考古证据进行证实。

云台二十八将中的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河南尹阜成侯王梁,都是渔阳郡要阳人。

4、上谷郡 1位将领

上谷郡,战国时代是燕国的领土,这里是燕国北长城的起点。今天北京市的昌平区,西汉置县,西汉属于上谷郡,东汉改属广阳郡,刘秀帐下的执金吾雍奴侯寇恂,户籍地在上谷郡昌平县。

户籍地在山东的武将 1位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云台二十八将中,来自山东的武将,只有一位,他就是东莱郡的黄县人、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黄县,在今天山东省龙口市的黄城集村。

云台二十八将之外,还有五位将领,辅佐刘秀建立了东汉,分别是,颍川郡舞阳县人,山桑侯王常;南阳郡宛县人,固始侯李通;南阳郡宛县人,宣德侯卓茂;扶风郡平陵人,安丰侯窦融;扶风郡茂陵人,新息侯马援;这些武将,并称:东汉中兴三十三将。

也就是说,如果把刘秀帐下的武将户籍地范围再扩大一点,把中兴三十三将里的固始侯李通和宣德侯卓茂,也计算进去的话,河南籍的东汉开国功臣总人数,则有20位之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落魄时,冯异为刘秀乞讨粥饭
东汉光武帝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中,最为勇猛的一位将领——贾复
南阳名人汇总,每一个南阳人都应该了解
东汉的开国将领团:云台二十八将(四),南方朱雀七宿
东汉的开国将领团:云台二十八将(一),东方苍龙七宿
王常(东汉初年将领,开国功臣,官至横野大将军,入云台图画中非二十八将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