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文房至宝,河南三砚”系列之七 尘封的名山名砚

文房至宝,河南三砚”系列之七 尘封的名山名砚

(2006-11-30 14:11:17)
http://www.dahe.cn 大河报 B25 厚重河南2006年11月30日

这座出产砚石的黄石山原名方城山,是一座被遗忘的名山,曾是烽火连天的要塞,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依托这座山建起的要塞和渐次伸展开来的“方城”,开启了中国万里长城的构想。


  今年9月10日,南阳市方城县举行了隆重的《文房四宝》——砚邮票首发式,宣告以方城产黄石砚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以及原地首日封、极限明信片等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砚邮票选择方城作为原地,说实话这让记者感到有些惊奇。身为南阳人,记者对方城并不陌生,但对所谓的黄石砚却从未听闻,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名砚”,不能不以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
  但邮票号称“国家名片”,选择首发地当然不是儿戏,这个黄石砚应该有些名堂。也许,并不是这砚没名气,而是我等孤陋寡闻。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砚是一种遥远的记忆。南阳方言把砚称为砚瓦,记者幼年用过的砚,用硬塑料制成,方形,巴掌大小,的确如瓦片般不起眼。那个年代,生活艰辛,衣只求蔽体,食只为果腹,凡事儿都遵从最节约的原则,砚当然也如此。况且,在那时,笔墨纸砚只是写大字报或标语的工具,不可能讲究款式、情调什么的。那个硬塑料是我平生用过的第一个砚瓦,也是唯一的一个。后来上学十多年,陪伴左右的,是使用方便的钢笔、圆珠笔。偶尔附庸风雅,写写柳公权、颜真卿,也不需要砚瓦,一支毛笔一瓶墨汁足矣。所以对砚所知甚少,也在情理之中。
  为了解砚,我上网查询,请教专家,发现砚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但查阅到的资料,多是关于端砚、歙砚、澄泥砚等四大名砚的,有关方城黄石砚的很少,偶尔捎带着介绍也十分简略:“此外河南方城产黄石砚石、济源产瓜子砚石等。”语焉不详。那么《文房四宝》——砚邮票为什么在方城首发?
  后来的方城之行,让记者了解到,这套笔墨纸砚的邮票,曾引发了不少“笔墨官司”。笔、墨、纸、砚各枚邮票的原地一直争论不下,原定于8月20日发行的《文房四宝》推迟了整整20天,最终确定其为多源性原地邮票,而黄石砚最终赢得与端砚、歙砚同时首发的待遇。深入采访后记者得知,这并非偶然,而是实力使然。
  在宋代,河南地区是中国文化中心,方城的砚因质地优良,名头很大,得到比端砚、歙砚更高的评价,被尊为“天下之瑰宝”。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砚逐渐不被人重视,无法再与端砚、歙砚争锋,清代后更是式微。上世纪中叶以后,传统的文房四宝失去实用价值,这种砚几乎被人遗忘。
  采访中,记者惊奇地发现,被尘封的不只是方城的砚,产砚石的黄石山更是一座被遗忘的名山,这山原名方城山,在中国历史上曾非常重要,名头十分响亮,依托这座山建起的要塞和渐次伸展开来的“方城”,开启了中国万里长城的构想。
  近年来,趁着全国砚文化热,方城的砚打出“中国黄石砚”的旗帜,走出没落,重获新生。但不少人认为,古代的砚名是“方城石”,如今放弃“方城”这座高山,使用“黄石砚”新砚名,造成了很多的遗憾,令人感到惋惜。
  

产砚名山曾是险关要塞
  1981年2月,方城县独树镇黄家 村的黄朝远在村东菜地刨土,突然,土中翻出的一块硬物引起了他的注意。弯腰拾起,捻掉上面的黄土,他发现是一件铜矛一样的东西。
  黄朝远感觉这东西很稀罕,进城办事时就交给了县文化馆。他当时并没想到,他的这一举动揭开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件东西很快被送到北京,专家鉴定为春秋末到战国间的铜戈,青铜质,16厘米长,两面有刃,有残缺。
  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随后来到黄家 村,了解到村民黄书典也曾在田里捡到铜箭头数十枚,大小不同,多是青铜质铁铤,少数是铜铤。可惜黄书典把这些箭头当成了打猎的子弹,手里只剩下一枚,不过已经可以作为可贵的实物旁证。
  这年6月、8月,当时的南阳地区文物队与方城县文化馆两次联合对黄家 村进行了重点勘察。考古工作者首先被这里的地理环境震了一下:东面黄石山、擂鼓台山与西面的对门山、旗杆山、香布袋山形成一条天然的南北走向的隘口,南北长约10公里,在黄家 村,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冈,将隘口拦腰阻断。
  进一步的考察让专家们更为震惊,黄家 村东、村西都有古城垣遗址。东部城垣呈东西走向,有南北两道,相距约280米,南垣长约790米,北垣长约810米,多为土筑,残高1.5~3米;西部城垣呈弧形,依山势而建,长1419米,皆依山就势,选择山坡外侧陡峭处修筑。东西两侧的城垣交会于黄家的古道上,把两边的山连成一体,构成屏障。显然,这是一个古代要塞遗址,后来人们把这里命名为大关口(又被称为缯关)。
  随后,考古人员发现,这个要塞并不是孤立的。从这里向西,到南召、镇平、邓县(今邓州),向东,到泌阳、唐河,连绵的山脊上,断断续续地有土筑或石砌的古代残墙,这些残墙皆在山岭北侧,借山势而修筑。
  经多年研究,人们认定,这些连绵的古代墙垣遗迹,就是古籍反复提到的楚方城遗址。而楚方城的中心,就是方城山(今黄石山)。
  “方城”这个词,在古籍中向来有多种含义。韦昭注《国语》,在《齐语》注中说:“方城,楚北山也。”而在《吴语》注中则说:“方城,楚北之危塞也。”
  有学者认为,应当是在山上筑有要塞,在不同场所各举其一。
  公元前七世纪,楚文王时期的楚国逐渐强大起来,先后灭掉申、邓诸国,占据了今南阳盆地,并作为继续北上,与中原诸侯对抗的基地。
  南阳盆地的北边被山环绕,只在方城山一带有较大缺口,楚文王在这里构筑关隘,将群山连成一体。这样的关隘被称为“方城”。此后,楚国人从方城山两侧的山岭上延伸而筑起长城,这个长城大致呈矩形,“方城”又成为楚长城的名字。
  楚方城的军事意义极其重大,楚国由此北上,可以“观兵周郊”,“问鼎中原”。而中原诸侯却难以跨越这道防线。从春秋早期的楚文王时期到战国晚期,中原诸侯多次与楚国发生战争,兵力多次至方城之下,但一直没能越过方城进入楚国本土纵深。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六国联军讨伐楚国,兵锋抵达今漯河南边。楚国派屈完前去谈判,齐桓公特意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对屈完炫耀兵威:“这样的军队,谁能够抵抗?”屈完不慌不忙地说:“您若以德安抚诸侯,谁敢不服?若以武力相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你的军队再多,也拿我们没办法’。”齐桓公倒真不敢进攻方城,遂与屈完会盟,自己找个台阶撤军回去了。
  后来,晋大将阳处父“伐楚”,至方城而还;湛阪(今平顶山附近)之战,楚国大败,晋国军队追到方城,很快就撤走了。
  楚国在方城山取得的成功,对其他诸侯国产生了示范效应,其后200多年,齐、韩、魏、赵、秦、燕等国先后修起了长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原来秦、赵、燕等国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万里长城,从此成为2000年对抗游牧民族的良策,一直延续下来。可以说,是方城山一带的地理环境,促成了万里长城的宏大构想。
  2000年8月,长城协会秘书长董耀会赴南阳考察楚长城后,誉之为“长城之父”。
  秦统一六国后,楚长城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被废弃。西汉时,“方城”之名还很响亮,刘安的《淮南子·地形训》,就将方城与“太汾、渑 、荆阮、崤阪、井陉、疵令、句注、居庸”等并列为天下九塞。但岁月流转,方城山逐渐被人们冷落。
  

方城山缘何变成了黄石山?  
  唐宋时期,方城山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座曾烽火连天的要塞,开采出了质地优异的砚石,成为文人雅士心中的圣地。这里的砚石所制作的石砚,被冠以“葛仙翁岩石”、“方城石”的名字。
  上世纪80年代,方城县独树镇小学校长李清泉先生立志挖掘湮灭已久的历史名砚。他先后两次南下肇庆、歙县,考察端砚、歙砚的生产经销状况,提出建厂计划。在他的奔走呼号下,经多方努力,1992年8月,方城县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与香港联贸国际集团联合成立“河南裕联黄石砚工艺公司”,久已不闻的采石、刻砚之声又开始
  回响在黄石山间。借助现代工艺,他们很快生产出古风犹存、新意盎然的石砚,并于1993年10月荣获中国国际书画博览会金奖,第二年,在全国石砚展览中又获得石材金奖。
  古老的名砚获得了新生,令人十分欣喜。但也有熟知历史的业内人士感到美中不足,“黄石砚”这个名字,似乎少了一些古韵,而对于石砚这种产品,古韵和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其重要。
  之所以定名为“黄石砚”,道理很简单,因为方城山已经易名叫黄石山。
  按照当地的说法,黄石山这个名字,也大有来历。秦朝时张良刺秦始皇不中,隐姓埋名,四处避难。有一天来到此山下,游于圯上(即桥上),适遇一年迈老人。只见老人故意把鞋甩到桥下,慢吞吞地对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拾鞋!”张良一听气儿不打一处来,伸手就想上前教训他。但碍于老人的年纪,不忍下手,只好下桥取鞋。取鞋后,老人又伸脚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想,既然取了,就给穿上吧。于是膝跪于前,小心帮老人穿鞋。事毕,老人非但不谢,反而大笑而去。张良这时才感觉老人不同寻常,片刻老人又返回,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5日后的黎明,到这儿与我相会。”前两次会面,皆因张良迟到而被老人呵责,第三次张良夜半赴约,不一会儿,老人缓步而来,大为高兴,拿出一本书授给张良,对他说:“读此书则为王者师。10年后即见分晓。”说完很快走了。张良次日天明一看书,方知为《太公兵法》,于是就日夜诵读,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囊”。十年后,果然天下大乱,张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而那位古怪的高人,名叫黄石公。
  按照方城的传说,道教仙翁黄石公就隐居在黄石山,这座山因他得名。今黄石山下遇仙桥,即张良得遇黄石公的地方。
  在方城的一些资料上,这个传说都被记载下来,但显然缺乏可信度。这个故事很有名,在《史记》中,司马迁很清楚地记述这件事发生于下邳(今徐州睢宁县古邳镇)。方城的传说其实没有什么靠得住的史料,黄石山之名,也因此显得很虚。黄石砚依托这样的文化内涵,令人有明珠暗投之感。
  那么方城山缘何变成了黄石山呢?这座山虽然名字改了,但历代史书和地方志对方城山的名字和方位都有清楚的记载,可以肯定就是如今的黄石山,这一点并无争议。但史书上还记载了这座山的另一个名字,《太平寰宇记》说:“方城山亦名黄城山。”《通典》则说得更明确:“方城山即黄城山”,并认为“黄”是“方”之转音。既然方城山能念转为黄城山,很可能后来又转音为黄石山。
  果真如此,正本清源,摒弃虚头巴脑的传说,赋予方城砚以应有的文化内涵,或许是必要的。
  
□首席记者姚伟 郭启朝文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方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黄石砚,砚中极品浴火重生
《方城县最好玩的十大旅游景点介绍》
楚国方城与典故
方城境内岩画创作分期研究
河南奇石多,此石绝对让人“眼”前一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