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美留学生的自白,其实你不比任何人差


这位哈佛留学生是个人才,但是她有Imposter syndrome(冒充者综合症)估计是顶级名校学生的通病,她总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下面我们来看看她的自白。

在哈佛的第一年,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压力大到无可复加。一学期四门课,每门都是一周几百页的阅读量。我所在的这个方向硕士博士加起来也没多少人,所以所有的课都是小班研讨课,而且每门课还都有不止一个博士生。跟博士生一起上课,我觉得自己永远赶超不上他们。一方面英语是他们的母语,另一方面这帮人的脑子转速和口齿伶俐程度完爆我一个美洲大陆和一个太平洋。

在我还在挣扎着回忆书里的内容并整理思路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开始有理有据地跟教授讨论或辩论起来了我本来就性格内向,再加上阅读速度慢、说话慢、被博士生碾压的痛苦以及担心说错的心理负担,我整整当了一个学期的透明人。

第一个学期,感觉糟透了,不止一次半夜坐在床上抱着枕头望着书桌发呆。内分泌整个乱掉了,头发一把一把地掉,经常整个头皮和脸发麻,痛经极为严重。临近期末整天泡在Lamont读书写论文,凌晨3点顶着凄惨的月光回Perkins Hall的路上,走着走着莫名其妙就能哭出来。

我所在的硕士项目因为每年招的人很少,所以大家还都比较熟,经常有一帮人一起去食堂吃饭。我除了有一次被硬拉过去无法推脱以外,基本都是一个人吃,然后远远地看那帮美国/欧洲/新加坡学生们欢乐的样子。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能这么开心还这么优秀,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在能完成那么多阅读和写作的情况洗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喝酒开派对。每当我的父母在别人面前把我当作他们的骄傲的时候,我的心理压力更是大到要爆炸。我觉得我简直对不起自己“哈佛学生”这个身份。

交完论文,我的感受不是狂喜,而是羞愧。我觉得我的论文写得太白痴了,我在脑海中一遍遍地想象教授读我的论文时的表情:咂咂舌头,皱着眉头,遗憾地摇摇头,然后打开另一篇论文。失败透了,真想删号重练。即使当我发现我拿了A的时候,我也会告诉自己,这是学分绩通胀的缘故,这是老师给研究生放水的缘故,这是老师为了安慰差生的缘故,等等。这完全不同于在国内读本科时学霸有心无心地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要挂了”“要死了”等等玩笑话。我是真觉得自己要挂了,我是真觉得自己要死了。真的。

我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当初录取委员会的人一定是不小心把我的申请材料放错堆了。整整一年,我对此深信不疑。周围的同学比我聪明几个数量级,还比我勤奋,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那么会玩。我觉得我就是差到家了,差到所有人都甩开我几条街,差到我甚至无法理解自己居然拿了A。

直到我听说了冒充者综合症,我才意识到,这是个病,得治。

每个学期,哈佛都会搞一个工作坊,专门讲解冒充者综合症以及如何避免和疏导。所谓冒充者综合症,就是一个人无法认同自己的成就,即便所有证据表明他们的确取得了这个成就。在我战战兢兢地问教授我这一学期的情况的时候,教授说,“You're doing good.”然而我完全不相信我在doing good。在我看着我的A的时候,我完全不相信我的期末论文有拿A的水平。

后来我尝试着跟我的美国同学聊这个话题,结果我发现,这帮人跟我一模一样。也是整天觉得自己烂成渣渣被虐成沫沫,但是人家好就好在,该郁闷郁闷,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身边的同学的确都非常非常非常聪明非常勤奋,但有时他们那不可企及的聪明和勤奋程度是你自己幻想出来的。你其实不比他们差。

  有一首歌唱的好谁比谁好又差到多少,当你以为你永远追不上别人的同时,你身后又有多少人像你超越别人一样的想要超越你,你并不比任何人差。

加我好友即送鼠标垫一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瑞典有那些著名大学
牛大勇:哈佛大学如何培养研究生?
慢点说话的好处,这种人往往很厉害!
你患有 “冒名顶替综合症”吗?
“疫情之下,一个留学生的自白”
【学识资料库】112_注意不要让“冒充者综合症“成为你事业的绊脚石自信焦虑职场心理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