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靠谈条件让孩子听话,是父母最不该犯的错!




01


上次朋友聚会,丽带着自己刚满3岁的小女儿一同参加。

 

刚开始小女孩有些认生,但是当大家都坐定饭桌前时,小女孩就对丽说:“妈妈,我要ipad!”

 

丽对她说“大家都要开始吃饭了,现在不可以玩ipad。”

 

小女孩听到妈妈的拒绝,突然就开始大哭起来,一直大喊着“我要ipad!我要ipad!”


丽最终受不住女儿的哭喊轰炸,把ipad递给她,小女孩便瞬间终止了哭声。

 

丽尴尬的笑了笑,说“这孩子平时在家也不这么闹人,谁知道今天是怎么了……”


我想,大概是因为小女孩知道在这样的聚会环境下,妈妈是不会拒绝她的,所以才会如此闹人。事实也证明,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

 

千万不要小看一个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从小看得多,接触的多,在一个家庭中,他们能够通过一次次试探,迅速明白家里每个人的底线在哪里。

 

而往往,宠溺孩子的家长会为了满足孩子,一味的降低自己的底线。

妈妈对孩子宠溺,孩子便会通过各种撒娇、哭闹等各种方式去“交换”他想得到的东西;谁对孩子严厉,孩子在跟着谁的时候,就会懂事不少。

 

我想这样的场景我们都不陌生,孩子在公共场所倒地撒泼,要冰淇淋要玩具,而家长就会碍于脸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有时候,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责怪孩子,因为所有体现在孩子身上的东西,都是由家长带给他的。孩子一哭闹,家长就满足,那么从此孩子便早早地学会了这套规则,运用自如。



02


小女孩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交换”到了她需要的东西。

 

当大家都在吃饭时,小女孩也一直玩得不亦乐乎,期间就丽喂她吃饭,她才会张嘴吃一口,但是手中的ipad从未放下。



直到聚会临近结束,丽说要把ipad收起来,不料,一直专心玩ipad的小女孩瞬间又开始发脾气,开始哭闹……

 

这次丽没有给她,她就甩开妈妈的胳膊,还自己把鞋子脱掉,光着小脚站在地上,一脸生气的说她不走了。

 

丽尴尬的表情中也带有一丝心软,正准备再次妥协,朋友有些看不过去,劝说丽教育孩子不能一味满足,时间长了,孩子越来越任性。



丽想了想,对着小女孩说,“你不想回家啊?你不走是吗?那我们都要走了啊!”说完便起身往外走。

 

小女孩该是意识到自己这样的表达方式不能赢来妈妈的妥协,所以便换了另外一种方式……

 

一直光着小脚的她开始是默默的跟在我们后面,到了饭店门口,又开始抓住丽的衣服大声哭闹:“妈妈!给我ipad!我要ipad!……”

 

见丽依然没有要妥协的意思,小女孩开始放大招,“你不给我!我就走!”说完便自己一个人哭着朝与我们相反的方向不回头走去。

 

一位三岁的小女孩,如此任性。真的只是小女孩不懂事那么简单吗?



03


因为前方就是路口,丽着急想要跑去拉着小女孩,朋友拦住了她。

 

“你要这次再妥协,孩子以后采取的方式恐怕会更加极端,直到得到她想要的,这对于她以后的成长非常的不利!你必须坚定一次,让孩子知道底线在哪!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去管她,继续向前走,我们会在后面悄悄跟着她,看着她,不会让她有危险的。”


说完,丽沉重的点了点头,即便心里万分着急,也选择相信了朋友的话。有两三个朋友决定去跟着小女孩,大部队还在朝着原本的方向走去。


就这样,小女孩从一开始哭着大步走,逐渐哭声变小,步伐也变得慢了起来,终于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妈妈走去的方向,发现妈妈根本没有像她想的那样跟着她,反而距离她越来远……

小女孩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停留在原地,大声哭起来,但此时的哭已经不是为了引起妈妈的关注了,而是真的害怕才哭起来。朋友见状,立刻上前把小女孩抱起来,小女孩在临近绝望的时候,看到了熟悉的面孔,才算是安下心来。丽也停下了脚步,原地等着朋友把女儿抱过来。


丽抱起女儿,虽然疼惜,但也在大部队散去过后,单独给女儿讲道理。而此时的小女孩,已经没有刚才的任性,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愿意听妈妈的话。

 

我相信,这件事不但是给小女孩上了一课,也给丽上了一课。


惯子如害子,一味的溺爱,过多的袒护只会让孩子更任性更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为他人考虑,不知何为底线。



04


还有一些家长,会用跟孩子谈条件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些类似的语句想必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很常见:

 

“作业写完了,可以玩半小时的手机。”

 

“你把饭吃完了,下午就带你去公园。”

 

“把这一章节的谱子弹熟练了,妈妈带你去买玩具。”



这看似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但是,这样的方法,说好听点是奖励,说直白点,就是交易。


朋友家的两个孩子,为了能让他们和睦相处,朋友对老大说“每天陪妹妹玩十分钟就奖励你玩十分钟的手机”。

 

或许原本老大对妹妹还是发自内心疼爱的,只不过有时难免会不想陪着妹妹,但是当父母如此的制定这项规定,硬生生的就把这份兄妹情变成了一种交易。

 

为了获取十分钟的玩手机的权利,才不得不陪妹妹玩十分钟。时间长了,老大想要多获取更多玩手机的时间,还会和父母继续谈条件。

 

陪妹妹变成了一项任务,一种交换玩手机、ipad的交易。

 

他们的父母忘记这一点:陪弟弟、妹妹不是一件需要奖励的任务,而是一种享受共同成长的生活经历。

一味用交易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往往意味着后患无穷,孩子拥有了跟家长叫板的权利,并且有可能一次比一次变本加厉,孩子越来越懂“交易之道”,也越来越“狡猾”

 

如果只图当下让孩子听话,而事后家长并未按照开始的约定去满足孩子,如此失信,更容易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让孩子对周边的人和事物产生不信任感。

 

连父母的话都是谎话,那么还能相信什么?



05


懂得底线,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当孩子为了获得想要的就一味去挑战家长的底线,而家长过分宠溺孩子也会不断降低自己的底线;


或者跟家长的意见产生分歧,家长就用和孩子讲条件的办法来解决一时的问题;

 

这些做法都不如早早地让孩子自己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底线。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成长。

 

在爱与信任中教会孩子底线,才是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们将来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我们想培养出具有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那么毫无疑问,我们从内心要对这个世界的万物有尊重之心,对他人的善意和帮助有感恩之心。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子,作为家长,你就要首先成为什么样子。要身体力行,身教胜于言教!


父母跟孩子谈的条件,不论是奖励或惩罚,只能解一时之急,而让孩子学会敬畏、理解、耐心、爱和信任,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有机养分。

 

只有让孩子自觉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才能使孩子站得稳、行得远。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孩子不分享就是“小气鬼”?检视一下你教孩子的是分享还是给予?
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小女孩翻窗从32楼不幸坠亡!原因让人好心酸,只是想从父母房间拿个iPad
成年人社交礼仪的“弊端”:以孩子的感受做交换,不是真正的护短
男孩模仿家长语气狂怼老爸: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做好自己
低层次的父母,总是无底线地满足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