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状元”的由来

科举制开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办法。

科举制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

青州府贡院

青州府贡院明代时为山东布政使司衙署,后为云门书院,为学子读书治学之地;直到清雍正四年,云门书院成为专门的“学使按临之所,遂专考院之名”,此后该处便一直是青州府考取秀才的贡院,俗称考院。

明清科举考试程式图

封建社会实行科举选士制度,士子读书以求进取,需经层层考选,博取功名。府城考选仅为头道关口,谓之“进学”,录取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未能入学者,无论长幼,仍为“童生'。只有入学者,方能取得乡试即行省考试资格,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成为举人方能取得进京会试资格,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录取者再统一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排出具体名次,第一名为“状元”。作为进学考试,选拔秀才,一般是三年两次进行,而乡试、会试则为三年一次。乡试是在考试之年秋季进行,称“秋闱”,翌年春季举行会试、殿试,故称“春闱'。科举取士,乃封建时代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措施,从进学到殿试,都有一整套规范严整的制度与措施。贡院设施均按规制设置,明清时期在府州县设立考棚,在京师及各省会城市则设立贡院。

赵秉忠状元卷为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现存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

青州历史上人文兴盛,人才辈出。据统计,山东青州府范围历代科考共考中11人。其中,原益都县考中进士184人、状元6人,居原青州府属各县之首。

带您穿越时空隧道进行一次寻根之旅,

展开一幅五千年长卷让您尽享文化大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解元---会元
一文读懂古代科举制度
谱牒文化丨家谱常见的恩荣头衔,看看你的祖上有哪些?
金榜题名:一图看懂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散文】谢志||悠悠千年科举路(节选)
谢老师讲国学——我的进士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