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南阳】渐行渐远的家乡味道


关于南阳的吃食,大家关心的往往是那些特色的、 上得了台面的、有商业价值的,但也不要把那些咱普通百姓的、时令性的、有点下里巴人的、甚至是救过我们性命的小吃食忘掉。有些小吃食经过开发优化,会适应现代人讲究养生、保健的需求。对有点年纪的让人来说,也是一种夹杂着些许酸楚的回忆。 当年的酸楚、苦痛,在时光的坛子里沉淀、发酵,当你不经意揭开它时,竟也飘散出醇厚的香气。如烟的往事,丝丝缕缕,邈邈而来。少年时代,青葱岁月,对一个人来说,就是那么美好,甚至苦涩中也能品味出甜香来!

现在是初冬,最盼望夏天,先说说夏天的百姓小吃食。
1、新麦面饼子。新麦就是当年当季刚打下的小麦。新麦割下,上场,晒干,生产队长是个厚道人,知道社员们的心思,先偷偷滴给社员们一家分上几十斤,这是不上账的,当年叫“瞒产私分”,可是严重错误!刚刚度过青黄不接的春季,大人老小都是面带菜色,孩子们正值生长发育阶段,肚子整天饿得跟狼掏了似地。记得母亲磨完面,先挖上一大瓢,也不用发面,直接和成面团,先在案子上擀成圆面饼,再下锅慢火烙熟。这种做法做成的面饼叫“死面片儿”(经发酵后烙成的叫“锅盔”),听起来不太好听,但实际上味道好极了!干干脆脆的,有一种新麦所特有的香香的、甜甜的味道。饼子出锅,母亲自己不舍得尝一口,就一掰两半,塞给早已眼巴巴趴在锅台边的我和弟弟。我们让给锅上锅下的父亲和母亲也尝尝,他们坚决不吃,我们就欢天喜地的三下五除二就把它消灭了。后来我们进城了,母亲也不在了,自己也试着烙过这种饼子,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味道了!

咱南阳是冬小麦的主产区之一,“内乡五号”曾经是叫响全国的优质品种,品质极好,亩产也高。但在曾经的不太遥远的过去,亲手辛苦种植小麦的农民,却时时面临饥荒的威胁,连吃顿“好面膜”、捞面条都觉得奢侈。个中原因,既有生产力水平的问题,也有经济体制的问题。国家穷,底子薄,在当年那样的国际环境下,又想搞工业化和国防建设,只有牺牲农民利益,利用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来积累资金,农村几乎成了城市的殖民地,农村安得不穷?农民安得不苦?所以,国家对农民来说是欠了账的。关于体制的问题已是老生长谈,毋庸赘述。所以邓公是值得感谢的,“大包干”是有历史价值的。大概是80年代初,农村才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孩子的平均身高和身体素质也有了提高。

还有一种吃食,属于粗粮细做,我都不知道取个啥名,让现在的孩子们好理解。


2、“蛤蟆蝌蚪”(上面发的图片)
那些年,细粮国家征购的多,社员秋季分到的粮食以玉米、红薯为主。现在这些东西吃得少了,孩子们反而当点心了,过去可是主打饭食。
玉米、红薯原产地并不在中国,是美洲印第安人最早培育的,经西班牙殖民者引入吕宋(今菲律宾),明后期经福建、广东华侨引入闽粤沿海种植。 因其适应性极强,高产和富于营养而被迅速推广到全国,是导致我国人口在明清时期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据说三年经济困难后期,社员们开小片荒就是以种植玉米红薯为主,对于救荒“厥功甚伟”。

再好的食品,都架不住天天吃、顿顿吃,就是肉,多了会烦。所以,饮食就要讲究个粗细搭配、荤素调剂。 红薯、玉米这东西,吃得少了口感不错,但要是吃得多了,就会烧心、吐酸水,以至于看见它们嘴里就直流水。那些年,煮饭时往往煮得多,人吃过,剩下的直接舀出来喂猪、喂狗、喂鸡子,所以“吃的猪狗食”的说法也不为过。

成年人好说,孩子们不爱吃就成问题了,所以当家的就得粗粮细作,想办法调剂。这方面中国人真把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玉米面(糁)可以蒸窝窝头、烙饼、熬粥。红薯除了蒸着吃、煮着吃、烧(烤)熟了吃之外,就是切片晒干粉碎,擀面条、蒸红薯面馍馍,还可以吧红薯淀粉提取出来,打凉粉、做粉条吃。但我认为最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就是做成红薯面“蛤蟆蝌蚪”。

红薯面“蛤蟆蝌蚪”做法如下:
准备一个葫芦瓢,瓢的下半部钻出小拇指粗细的小圆孔。把适量的红薯面在盆子里用适量开水烫过,用手搅拌成面泥,然后把面泥放入带孔的葫芦瓢内,用力把面泥挤压到开水锅里。漏入锅内的面泥就成为一个个带着小尾巴的小蝌蚪,伴着翻滚的开水在锅里游动。稍煮,用笊篱捞出,过井拔凉水,装碗,最后浇上用大蒜、十香菜、香油和食盐捣成的作料,自己搅拌好,一份爽滑、筋道、清香扑鼻的特色小吃就OK了。

“蛤蟆蝌蚪”是我们这一带的叫法,安徽等地叫“面鱼儿”,当然也可以用玉米面或者小麦面做,最适合夏天吃。

农村养牛越来越少了,牛肉越来越贵了。
养牛会不会也添加激素催肥?

东苑小区有个芦氏扣碗,每天中午食客很多,较实惠,味道很好。一人一荤一素加饭,20元搞定。

孔明南路王府花园楼下有家王婆大虾很好,味好实惠,一般请客聚餐可以,不带酒水,人均50元。

▍内容来源:南最小美群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红薯,红薯……
【中州散文】刘平:凉面鱼儿
10阳城美食漏蛤蟆蝌蚪
魅力太行 ‖ 难忘年少味道的红薯面饸饹
莫名其妙。
蝌蚪与蛤蟆[七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